在大明王朝危難之時,用這種手段,瞬時為國庫新增幾百萬銀子

宋人袁褧在《楓窗小牘》中說:王安石變法不久,有人在大相國寺牆壁發現了一首詩:“終歲荒蕪湖浦焦,貧女戴笠落拓條。阿儂去家京洛遙,警心寇盜來攻剽。”開始,人們以為這首詩是丈夫外出,老婆在家感懷而作,直到蘇東坡的出現。蘇說,這是一首含詩:首一句,終歲,即十二月,為“青”字。荒蕪即田上長草,為“苗”字。湖浦焦,為去水,為“法”字。三字合攏則為“青苗法”。第二句,貧女戴笠即“安”,落拓條即“石”,合二為一則為“安石”。第三句, 阿儂為吳方言,意為“吾”在此通“誤”,京洛是國都,於是借指為“國”,二者合則為“誤國”。第四句,“寇盜”皆民之賊也,換種說法即“賊民”,四句合起來正好是九個字“青苗法安石誤國賊民”。但就是這個群眾眼裡“誤國賊民”的王安石交出的卻是一份不錯的經濟答卷。

在大明王朝危難之時,用這種手段,瞬時為國庫新增幾百萬銀子

立國日起,趙宋王朝的財政就不給力。到仁宗時,朝廷每年虧空已達300萬貫。幾年後的英宗治平年間這一數字陡升至1570萬貫。以至於1067年英宗病逝時,朝廷甚至拿不出足夠的錢為他辦一場像樣的喪事。王安石上臺後,這一情況徹底扭轉。哲宗初年,擔任戶部尚書的李常一次向諸人透露皇上的家底,“今天下常平、免役、坊場積剩錢共五千六百餘萬貫,京師米鹽錢及元豐庫封樁錢及千萬貫”。

在大明王朝危難之時,用這種手段,瞬時為國庫新增幾百萬銀子

即便如此,王安石依舊不受待見,到處都是嘲笑和譏諷的人。這樣的情況不獨宋代有,歷代都有。

今人對張居正的評價日益客觀,當年明月更是說其為明代最偉大的政治家,沒有之一。但跟王安石一樣,之前的很多年,張居正幾乎就是奸臣的代名詞。明人沈德符在書中把他比作霍光、宇文。

在大明王朝危難之時,用這種手段,瞬時為國庫新增幾百萬銀子

張居正生活的時代,大明王朝已岌岌可危。他動用非常手段,大肆改革,使王朝出現了中興的跡象。僅從經濟上說,萬曆五年帝國中央銀庫太倉庫收銀436萬兩,兵部管理的太僕寺(總後勤部)當年的歲入銀兩也超過400萬兩,京師倉庫所存糧食足夠6年消費。而在之前很多年,明王朝幾乎沒有儲備,各地常因為軍餉發不到位引起軍隊譁變、巡撫被殺等惡性事件。數年之後,明王朝打贏了寧夏平叛、播州平叛、援朝抗倭三次大戰。你我都知道,打仗拼的是兵強馬壯,拼的是誰比誰更能燒錢。

在大明王朝危難之時,用這種手段,瞬時為國庫新增幾百萬銀子

按說,這樣一個人,不能說居功至偉,起碼生前死後風風光光。可是,張居正死後半年,這位昔日的股肱之臣卻遭到清算。

為什麼會這樣?恐怕還得從孔夫子的《論語》說起。書中,老先生無論好壞,對人的評價只有兩極——君子和小人。而君子和小人更多的是道德層面,而非事功層面的判斷,所以歷來的讀書人愛談氣節,而恥於言利。孟子見梁惠王,梁惠王開口就說,老先生,不遠千里而來,對我們國家有什麼好處嗎?孟子的回答很忽悠,大王何必談好處,有仁義就啥都有了。

在大明王朝危難之時,用這種手段,瞬時為國庫新增幾百萬銀子

在這樣一種話語體系下,王朝需要的是司馬光這樣的人。所以與張居正同一時代,後來博得大名的海瑞在評價他時,說了一句振聾發聵的話:“工於謀國,拙於謀身”,可能這就是王安石和張居正們真正的悲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