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中國體育教育落後美國幾十年

姚明:中國體育教育落後美國幾十年

文 | 姚明

在一檔訪談節目中,姚明曾聊了中國體育與美國體育的一些差異。他坦言,中國的體育教育系統落後美國幾十年。

中國體育教育系統落後美國幾十年

姚明9歲開始在體校接受業餘訓練,14歲進入上海男籃青年隊,2002年他通過選秀進入NBA打球。在姚明的體育生涯中,他經歷過中國的體育制度,也感受過美國的體育文化,對比之下,他認為“中國(體育教育)落後美國幾十年,但我們在努力改變。體育和教育,就像人的左右腿,你可以依賴一條腿去跳,但長遠來說,你這條腿也會積勞成疾。”

在姚明看來,中國體制內的體育和教育是分割的。“我在少體校的時候,和一般的孩子差不多,每天上課,放學後進行訓練,14歲進上海男籃青年隊,一開始每天練10個小時,一週練6天。頭一個月練的非常辛苦,瘦了40斤,現在真是想回到那種狀態,迅速從女兆日月瘦成姚明啊。”

經常有人說,為什麼中國13億人口找不出5個打籃球好的?找不出11個踢足球好的?

姚明是這樣回答的:“其實這是錯誤的,我們的體制不選才,因為沒得選,中國只有3000個註冊的籃球運動員,只有6000個註冊的足球運動員,根本沒得選。而且我們的選材更多是看身高,但這說明不了什麼問題。”

體育本身就是教育的一部分

姚明:中國體育教育落後美國幾十年

和教育一樣,兩者都是以啟人心智為最高目的。體育活動不僅能鍛鍊我們的身軀、增強心肺功能和肌肉功能,也能鍛鍊人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學會‘咬咬牙挺過去’的能力。但凡我們能想到的關於體育的關鍵詞,健康、規則、競爭、團隊、公平、公正、失敗、勝利等等,對於青少年形成強健的體魄和健全的人格,都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中國籃球乃至中國體育節旗幟性人物,姚明也多次在“兩會”、體育活動等公開場合苦口婆心的提出過自己的夢想。

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愚蠢的軍隊是不能戰勝敵人的。在體育世界裡也是一樣。

姚明借用毛澤東的話表達了自己對體教結合的看法,倡導提高體育水平的同時,仍不忘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只是因為體育的競技因素,人們更關注它的結果,而忽視了體育對人的培養作用。

姚明認為,這是中國體育片面化、功利化的結果。

“我們傳統概念中的‘體育’,往往就只是指被認為屬於專業運動員的競技運動,甚至成為了成績、破紀錄、拿獎牌、奪錦標的代名詞。這顯然不能體現體育最根本最重要的功能和意義,體育不僅僅是為了拿金牌,為國爭光、為家鄉爭光,它還有更深層的內涵;

另一方面,我們傳統概念中的‘體育教育’,僅僅侷限於簡單的身體鍛鍊,沒有深度挖掘體育的教育功能,沒能將其作為教育的重要手段,從而實現體育的真正價值。相反,體育還被片面地看做是分數、升學、考級、認證,而忽略了其教育本質,也就是素質完美提升和完美人格的存在。”

要做好“體教結合”

姚明強調體育迴歸教育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在現行的體育教育和培訓機制下,只有極少部分人能走到金字塔尖,而許多退役運動員缺乏必要的社會生存技能,大多數都要再就業。

姚明舉了兩個人的例子,一個是在近兩年來火遍半個地球的林書豪,另一個就是賣藝的體操冠軍張尚武。“林書豪是美國式‘體教結合’下誕生的超級明星,而張尚武則是中國畸形的金牌機器下的一個極端產品。”

但是,姚明說,美國的“體教結合”就一直都做得很好。

“或者說,他們根本就不用結合,因為體育作為教育的核心,是實現教育的重要手段,融合在教育的整個過程,體育的教育功能也得到了充分挖掘和利用。”

在姚明的理想中,應把校園體育與專業體育融合起來,結束其隸屬於兩個不同部門而相互隔絕的現狀,首先要發展體育文化。

為此,他退役後一直致力於青少年訓練計劃,和NBA合作了姚明籃球學校。“但我們並不急著把他們往精英方向推進,更重要的是把他們的興趣培養出來。”姚明說。

我們一直在說如何才能提高體育成績,可更重要的是如何才能提高我們的體育意識,鍛鍊我們的意志。我們希望通過籃球,通過體育鍛煉,把這作為一個載體,讓孩子們更好地學習如何去社交,如何進行團隊協作,如何去競爭,如何去享受體育的快樂。

姚明的目標很簡單,他希望通過“體教結合”,能“有利於讓讀書人運動好,更有利於運動員讀好書”,能真正從普通學校走出不普通的體育人,影響更多的普通人愛上體育、享受體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