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與《明報》的風雲三十年|金庸先生生日快樂

剛剛過去的3月10日,對於武俠迷而言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因為在這一天,享譽世界的武俠小說泰斗金庸先生已經年滿九十二週歲了。然而金大俠在小說界的累累俠名,也遮不住他在報業的地位與建樹——他的七千餘篇政論,以其兼具理性與感性的筆法,在兩岸三地影響極深,而由他創辦的《明報》則在他的主持下,由一家既無資本為後盾、又無政治背景的通俗小報,辦成了家喻戶曉的精英大報,在香港乃至華人世界享有盛名。一個隻身下香港的年輕人,究竟如何成為名動香港的報業巨頭?就讓我們隨《出版人》領略一下金大俠半個多世紀跌宕起伏的報業生涯吧。

金庸與《明報》的風雲三十年|金庸先生生日快樂

作家、評論家金庸先生

金庸與《明報》的風雲三十年|金庸先生生日快樂

金庸與《明報》的風雲三十年|金庸先生生日快樂

在《明報》上連載的《神鵰俠侶》與《倚天屠龍記》

上世紀六十年代大陸的政治變局為《明報》帶來了轉機。金庸拯救《明報》,靠的就是這一時期的社論,特別是1962年“難民潮”事件的報道社論,體現了金庸不偏不倚、顧全大局的過人筆力。此時,《明報》才開始找到自己的方向和定位。“難民潮”結束之後,《明報》一改報格,從一份側重武俠小說、煽情新聞和馬經的“小市民報章”,提升到一份為讀書人所廣泛接受的“知識分子報紙”。1962年,《明報》銷量跨過3萬份;到1963年,《明報》平均日銷量5萬份,完全擺脫了財政上的窘境。

不惑到知命之年,正是金庸的黃金時代,此間他一手寫武俠小說,一手寫社評,在高度商業化的香港報業取得了空前成功。他的社評不僅文字出色,常常在就事論事的侷促中宕開一筆。還有一大特色,就是喜作預測,而且他預測天下大事常常驚人的準確。他自己說,“我作的許多大膽推斷,後來事實大都應驗了,並沒有重大失誤。這不是我眼光好,只是運氣不錯。”十年動亂期間,《明報》開闢“北望神州”版,每天刊登有關大陸的消息,改變了香港同胞對大陸一無所知的狀況。由此《明報》成為報道大陸消息的權威,金庸也成為了知識分子的偶像。同一時期,報社的業務也在拓展, 1966年創辦的《明報月刊》在金庸和胡菊人的經營下成為了頗具影響的學術刊物。1968年創辦的《明報週刊》經數年發展也成為娛樂週刊中的佼佼者。

金庸與《明報》的風雲三十年|金庸先生生日快樂

早期的《明報》是一份側重武俠小說、煽情新聞和馬經的“小市民報章”

然而金庸離開後,《明報》的發展並不盡如人意。脫離金庸的明報不僅沒能走上“最好的中文報紙”之路,反而喪失了鮮明的“一人報紙”特色,淪為各方面都相對平庸的大眾報紙,銷量與影響力均大不如前,也再也無法向30年前那樣,在華語輿論場掀起風暴。接任者于品海雖然被金庸看重,但最後還是難以維繫報紙運營,於2007年將《明報》轉讓馬來西亞商人張曉卿執掌的世華媒體集團。

儘管今天人們仍多是通過15部武俠小說而瞭解金庸其人,而金庸本人卻更認可自己“報人”的身份,並將《明報》看做是一生最高的成績。而對於金庸辦報的理念,研究者張圭陽認為:“與其說是‘文人辦報’,還不如說是‘儒商辦報’來得更貼切一點。”金庸也曾說,“文人要有企業精神,才可以辦報”。在報業打拼的半個世紀裡,金庸既是“儒”,也是“商”,金庸之後,再也沒有一份報紙能與文人保持如此密切的關係,並在30年間保持主事者鮮明的個人特色。這段歷史的終結,未免讓人唏噓感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