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与《明报》的风云三十年|金庸先生生日快乐

刚刚过去的3月10日,对于武侠迷而言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享誉世界的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先生已经年满九十二周岁了。然而金大侠在小说界的累累侠名,也遮不住他在报业的地位与建树——他的七千余篇政论,以其兼具理性与感性的笔法,在两岸三地影响极深,而由他创办的《明报》则在他的主持下,由一家既无资本为后盾、又无政治背景的通俗小报,办成了家喻户晓的精英大报,在香港乃至华人世界享有盛名。一个只身下香港的年轻人,究竟如何成为名动香港的报业巨头?就让我们随《出版人》领略一下金大侠半个多世纪跌宕起伏的报业生涯吧。

金庸与《明报》的风云三十年|金庸先生生日快乐

作家、评论家金庸先生

金庸与《明报》的风云三十年|金庸先生生日快乐

金庸与《明报》的风云三十年|金庸先生生日快乐

在《明报》上连载的《神雕侠侣》与《倚天屠龙记》

上世纪六十年代大陆的政治变局为《明报》带来了转机。金庸拯救《明报》,靠的就是这一时期的社论,特别是1962年“难民潮”事件的报道社论,体现了金庸不偏不倚、顾全大局的过人笔力。此时,《明报》才开始找到自己的方向和定位。“难民潮”结束之后,《明报》一改报格,从一份侧重武侠小说、煽情新闻和马经的“小市民报章”,提升到一份为读书人所广泛接受的“知识分子报纸”。1962年,《明报》销量跨过3万份;到1963年,《明报》平均日销量5万份,完全摆脱了财政上的窘境。

不惑到知命之年,正是金庸的黄金时代,此间他一手写武侠小说,一手写社评,在高度商业化的香港报业取得了空前成功。他的社评不仅文字出色,常常在就事论事的局促中宕开一笔。还有一大特色,就是喜作预测,而且他预测天下大事常常惊人的准确。他自己说,“我作的许多大胆推断,后来事实大都应验了,并没有重大失误。这不是我眼光好,只是运气不错。”十年动乱期间,《明报》开辟“北望神州”版,每天刊登有关大陆的消息,改变了香港同胞对大陆一无所知的状况。由此《明报》成为报道大陆消息的权威,金庸也成为了知识分子的偶像。同一时期,报社的业务也在拓展, 1966年创办的《明报月刊》在金庸和胡菊人的经营下成为了颇具影响的学术刊物。1968年创办的《明报周刊》经数年发展也成为娱乐周刊中的佼佼者。

金庸与《明报》的风云三十年|金庸先生生日快乐

早期的《明报》是一份侧重武侠小说、煽情新闻和马经的“小市民报章”

然而金庸离开后,《明报》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脱离金庸的明报不仅没能走上“最好的中文报纸”之路,反而丧失了鲜明的“一人报纸”特色,沦为各方面都相对平庸的大众报纸,销量与影响力均大不如前,也再也无法向30年前那样,在华语舆论场掀起风暴。接任者于品海虽然被金庸看重,但最后还是难以维系报纸运营,于2007年将《明报》转让马来西亚商人张晓卿执掌的世华媒体集团。

尽管今天人们仍多是通过15部武侠小说而了解金庸其人,而金庸本人却更认可自己“报人”的身份,并将《明报》看做是一生最高的成绩。而对于金庸办报的理念,研究者张圭阳认为:“与其说是‘文人办报’,还不如说是‘儒商办报’来得更贴切一点。”金庸也曾说,“文人要有企业精神,才可以办报”。在报业打拼的半个世纪里,金庸既是“儒”,也是“商”,金庸之后,再也没有一份报纸能与文人保持如此密切的关系,并在30年间保持主事者鲜明的个人特色。这段历史的终结,未免让人唏嘘感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