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和張飛拼死一戰,誰比較厲害?

蒼老的二十一

人二位又不是沒打過,結果就是一樣厲害,沒分勝負呀。



還加個拼死一戰。這種頂級武將在戰場上的較量你還能指望誰對誰留手麼!這可不是比武較技,本來就是戰陣前的你死我活的廝殺。

馬超新投靠張魯,出來是要建功以圖東山再起的。張飛經過諸葛亮的激將,又被馬超連續嘲諷挑釁,還被劉備壓住攢夠了怒氣和幹勁,來就是專門為了幹馬超的。所以兩個剛起來絕對是各出全力,玩命求勝的。尤其在兩軍陣前,都是成名的英雄,不拼命萬一失手豈不栽面。

兩個人翻翻滾滾前後打了兩百多個回合,以二人的本事居然到最後還需要使用小手段爭取勝利,足見是心裡都有數,誰也奈何不得對方。



就算把許褚當中間參照物拉進來,結果也差不太多。

無論在正史還是演義中都寫過,許褚僅僅靠凌厲的眼神就瞬間鎮住了想搞事情的馬超。兩個人交戰的時候也是打了兩百多合,從兵器幹到撕打纏鬥,雖說結果還是沒能分出勝負,但馬超開始確實被許褚震懾到了。

而張飛跟許褚一樣有過直接交手。許褚因醉駕失去常規狀態,被張飛三十合操翻,怎麼說許褚也是因為太託大輸了一次的。以後再跟張飛交手,恐怕會留下心理陰影。

以這兩點推論,能不能說許褚壓制過馬超,張飛曾經戰勝過許褚,所以張飛應該勝過馬超呢?我看實在很勉強。馬超最後一秀戰張飛時,可沒有半點勉強的表現。反而都是劉備屢屢怕張飛有失叫暫停,當然這也是劉備看上馬超不想兩個任何一人出意外。



所以三位都是一個檔次上的頂級武將。即使拼死相殺,在沒有外力干擾的情況下,最可能的結局就是同歸於盡,非說誰勝過誰,真看不出來。就像神鵰中西毒歐陽鋒與北丐洪七公在雪山上暢快淋漓的大戰一樣,耗的雙方都是油盡燈枯,攜手共赴黃泉。


如切如磨

按照三國演義原文,我認為張飛絕對比馬超強,原因有2個,1是張飛一開始不知道馬超虛實,立軍令狀的時候只說要“勝”馬超,打了之後,知道馬超實力了,在面對馬超的挑夜戰,說的是“捉你不得誓不上關”,捉比勝難得多的多!說明張飛不僅有信心贏,還有捉的餘地,反觀馬超,面對張飛這麼囂張的挑釁,在兩軍面前,對張飛聲稱要捉他,只回應說“勝你不得誓不上寨”,明顯底氣不足,當初面對許褚的挑戰他還敢說“殺”啊,後面的事實也說明了這點,馬超“明勝”不了張飛,只好用暗器想“暗勝”,可惜落空了。劉備對於張馬第一次大戰,對張飛確實是又恐又急,可是為什麼後面第二次卻一點也不恐也不急呢?如果張飛打不過的話,劉備應該表現不亞於第一次,即又恐又急,可惜他沒有。說明此時張飛是沒事的或者說佔了上風。那為什麼收兵?後面已經明說了劉備愛馬超之勇,所以二次收兵可說是為馬超所收。從張飛稱“捉”馬超就可以看出來,畢竟以張飛的個性,如果不是瞭解劉備的心意,是絕對會說“殺”的幾率遠遠大於說“捉”。同時一個“捉”字也說明第二次大戰張飛是佔了上風,所以現在才有資本誇海口。並且從諸葛亮給關羽的信中也可解讀出這個意思。2是根據《山陽公傳記》裡史書的記載,張馬沒交過手,但馬超降劉備後出奇的傲慢,經常直呼劉備的名字,張飛出計讓劉備請馬超喝茶,張飛自己持刀站在劉備身後,沒有安排馬超的座位,馬超嚇得站著喝完了茶,從此再不敢直呼劉備的名字,還有從彭羨對馬超挑撥的話語中可以看出馬超是很怕張飛的。所以無論從正史還是演義中,張飛絕對比馬超要強。包括智力和顏值。


LevinIVli

正史《三國志》中對這些肯定沒有詳細的記載,《三國演義》中這段打得非常激烈,但也是講的馬超和張飛二人不分勝負,不過在民間傳說當中對這段有這麼詳細的描寫,尤其是袁闊成先生的評書《三國演義》把這段講的神乎其神,繞樑三日而不絕,同時也解釋了為什麼民間流傳的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中馬超排在張飛之前的原因,內容大概如下:

當時馬超與張飛大戰好幾百回合不分勝負,這時馬超使出了馬家槍絕活叫絕命三槍,馬超在使出第三槍時,馬超槍頭直奔張三爺心臟刺去,這時張三爺一看躲不過去,突聽張三爺爆吼一聲一矛不管不顧直奔馬超肩膀刺去,馬超一看張三爺在拼命,雖說馬超能一槍刺死張飛,可是馬超也會被張飛一矛刺成重傷,甚至可能胳膊不保,所以馬超只好回槍防守,就這樣張飛把馬家的絕命三槍給化解了!事後馬超問張飛當時怎麼想到化解馬家絕命三槍的方法,張三爺答曰:當時只想拼命一搏使出的那三矛!評書中又稱拼命三矛。

如果按袁先生評書所講,當時如果馬超果絕刺出那槍結果是張飛橫死當場,馬超重傷,以當時的醫療條件也可能因傷不治而死或殘廢,所以馬超應該是稍微略勝張飛的!有空可以聽聽袁先生這段評書。

以上都是笑談!張飛、馬超到底誰強?要不克隆出來兩人玩命的打一場,要不用時空機回到三國時期自己去問問他倆!


王國權40軍老兵

馬超應略強於張飛,當馬超領兵來到葭萌關下挑戰時,劉備在關上見馬超白袍銀甲,持槍騎在馬上,英武非常,便攔住張飛,先避避馬超的銳氣,然後在戰。馬超在關下指名單叫張飛出馬,張飛在關上也恨不得殺下關去,拿往馬超,都被劉備攔住,讓張飛以逸待勞,從天亮直到午後,劉備見馬超陣上人困馬乏,才叫張飛領兵,下關撕殺。兩人大戰一百多合不分勝負,劉備怕張飛吃虧,急忙鳴鑼收兵,張飛稍歇一會,兩人又戰一百多合,劉備怕張飛出差錯,又鳴鑼收兵了,晚間又戰還是沒分勝負。第二天諸葛亮來了,然後用計才收降了馬超。


晟人後人

若馬超與張飛死戰到底,應是馬超比張飛厲害!兩人在武藝水平上不分伯仲。諸葛亮曾評:孟起翼德皆世之虎將。兩虎相鬥,必有一傷。但從年齡上看,馬超比張飛年少9歲,體力耐力的持久性強於張飛。以207年發生的赤壁之戰為界推斷,當時馬超是32歲,張飛是41歲(建安13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