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動物主演的電影都很催淚?

以古扒今



看到這個問題時,我內心住著的“兒童”叛逆心驟起:很催淚?也有的不是啊,比如《西遊記》。

先不評論這部名著是不是真正意義的動物主演,但是它改編的若干版電視劇、電影和動畫片,不少都堪稱經典,被一代又一代觀眾喜愛。



所以自己麻利兒地更正:是啊是啊,無論是真實動物為主角的《忠犬八公的故事》還是動畫片《瘋狂動物城》,哪個都我和寶寶一起,抱著紙巾,一把鼻涕一把淚地看完。



今天我們從形象的設計的角度,說說為什麼動物的形象會被觀眾接受和喜愛。

心理學家認為,不管你是否承認,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住著一個“外貌協會會員”。因外表的喜好而接受,是最重要的原因。

但是,我們看各種選美活動的結果,未必獲得最高獎的那個,就是所有人都覺得最漂亮的那個。蘿蔔白菜各有所愛,為什麼影片中動物的可愛呆萌總是能觸動人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呢?



美國心理學家戴維•邁爾斯在《社會心理學》中一針見血地指出人們對外貌的偏好:“真正的吸引力,其實就是完美的平均。”

曾有心理研究小組做過這樣的實驗,蒐集大量面孔,用電腦進行數字化處理,對這些面孔的特徵進行平均。再把電腦合成的面孔和真實的面孔,同時拿給人看。

出人意料的是,所有人都認為電腦合成的面孔更具有吸引力。被計算機平均處理過的面孔,更具有完美的對稱,也更兼具不同喜好者偏向的特徵。



在影片中,選擇動物演員也好,還是動畫片電影的形象設計也好,呈現出來的“動物明星”都具有“完美的平均”這一特點。所以,符合人們在心目中這一動物的形象,具有了從形象上被喜愛的先天特徵。你想想,這個情況有木有?



所以,我們回到《西遊記》的人物形象上,戲臺上、傳統繪本畫卷中,各種形式民間藝術形式中,人物形象一代代流傳,並且按照人們的喜好意願加工演化,形成了今天我們常常看見的約定俗成的形象。

與人們內心相符合的心理預期,總是更容易觸動觀眾內心,完成情感喚醒。只不過西遊記裡的形象已經被人們熟知,在觀看影視前,就形成了心理預期。而一個新的“動物明星”的影片,是觀眾們走進影院,才和內心深處“喜歡”的形象“不期而遇”的。

喜歡的根本原因,都是與心理偏愛的“暗合”。



並且,人們的審美認知,還會因為時代或者生活狀況的不同而改變。比如物資貧乏的時期,公眾會更喜歡豐腴的身材;而經濟情況更好的年代,人們更加追求苗條的美麗。

影片的出版方,總是會投其所好地研究這個時代人們的喜愛偏好,從形象上就首先征服了觀眾。

同時,動物主角們在故事中演繹的悲歡離合,或者是各個時代都呼喚的美好情懷,或者同樣有著時代的特色,能在情感上觸動觀眾內心的“痛點”,與觀眾形成共鳴。



比如《瘋狂動物城》,各種動物共存的“城市”,就暗合著今日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共存與融合;主人公兔朱迪的經歷,讓觀眾看到了曾經成長中執著追求夢想的自己;和狐尼克的愛情故事,雖然有點老套,卻圓了觀眾心中完美的愛情神話……



再比如《忠犬八公的故事》中,人與動物的情感,遠遠超過了親人,你與我一時的陪伴,我還你此生永遠的等待……

這樣的動物電影,怎能不讓人潸然淚下?




雙把刷子寫作營:朱思馬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