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用电环境,变革服务模式,各地电力企业打出组合拳

优化用电环境,变革服务模式,各地电力企业打出组合拳

5月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优化营商环境提出进一步要求,精简审批、分类管理、压缩流程、优化服务、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无疑,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各地电力企业为持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不断打出“组合拳”,创新服务方式、变革服务模式,不断推动“获得电力”便利水平升级。

优化用电环境,变革服务模式,各地电力企业打出组合拳

近日,湖北秭归供电公司员工来到三峡大坝上游沙湾待闸锚地,为停靠在这里的船舶提供岸电服务。据悉,该船舶岸电设备总容量945千伏安,极大地优化了沙湾待闸锚地的充用电环境。雷勇 摄

优化用电环境,变革服务模式,各地电力企业打出组合拳

5月14日,安徽阜阳城郊供电公司员工冯洪莉在三十里铺营业厅为客户介绍网上缴费方法。 孟献良 摄

山东电力:幸福感因电而生

山东电力在全省设置30554名台区经理,实现网格服务全覆盖。推行报装接电“全环节线上流转”。截至目前,山东电力供电所营销服务规范率达99.72%,台区线损率下降1.22%

4月26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蒋斌在会上发布了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全面服务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十大举措》,其中第四大举措聚焦 “提速提效优化营商环境”。

“今年,我们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客户提供‘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的服务新体验,并联合住建、工商、税务等部门,探索开展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共用机制。”蒋斌说。

快到客户想不到

“我们以为要一个半月才能办成的事,供电公司只用了半个月,真是没想到!”3月27日,在位于淄博市临淄区凤凰镇的金银谷产业园,郑良文指着正在紧张施工的胶囊片材生产线对笔者说。作为进驻园区的中南医药包装材料生产项目负责人,用电问题的快速解决,给了他春天里的第一个惊喜。

快是因为淄博供电公司为进一步缩短接电时间,今年专门提出的“4310”业扩报装服务新标准。“4310”中的“43”就是4个“3”,是对相关工作流程完成时间的限制,即3日内完成方案勘查、3日内答复供电方案、3日内交付图纸、3日内装表接电;“10”则是指10天内完成工程施工。“4310”既是业扩报装提速的标准,又兼具服务品质提升的新内涵,比如在交付图纸环节,该公司对客户委托设计要求,依据提前编制的典型设计方案快速拼接,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山东电力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提高办电速度的首要发力点。因此,山东电力要求所属各市、县供电公司,优化投资界面和接入标准,对省级及以上园区客户、市级园区优质客户、列入综试区规划的重点园区客户和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电能替代项目,全部投资建设至客户红线,降低客户办电成本。主动公开电网可用容量等信息,为客户提供业扩典型设计和参考造价查询服务,方便客户自主选择。实施10千伏及以下配套工程物资实体库存,加快工程实施速度。

想到客户前头去

5月15日,济宁供电公司“营商环境大优化”活动正式启动。按照活动方案,该公司将全面开展业扩提质提效专项治理行动,优化业扩报装模式,围绕“降低接电时间、降低资料内容、降低客户投资,提高供电可靠性、提高创新服务能力、提升监督管理能力”“三降、三提”六方面工作,全面构建“强前端、大后台”标准化服务体系。

快速响应用电需求,是山东电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另一个发力点。他们在全省开展了报装接电专项治理行动,把高、低压客户业扩报装环节分别压减为4个和3个,具备条件的现场直接装表接电。同时,优化线上服务渠道,推行报装接电“全环节线上流转”,办电进度“实时在线查询”,实现高压客户“最多跑一次”,低压客户“一次都不跑”。

做到客户心坎上

“他们对这儿的设备情况比我都熟!”5月9日,莱西供电公司客户经理田栽纯来到青岛雀巢有限公司,开展迎峰度夏前期大客户走访活动,雀巢公司电气工程师葛红升感慨地说。安排客户经理到大客户走访、开展设备健康诊断等,是莱西供电公司为确保企业客户安全生产、正常经营,不让客户为用电的事担心、分心,努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推出的服务举措。

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各项工作提速推进,既对山东电力推动能源转型、助力绿色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为该公司加快电网发展、深化改革创新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山东电力正通过积极、主动、扎实的工作,打造山东良好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

海南电网:由“坐等客户”变“主动上门”

2017年,海南电网累计走访用户19万人次,居民用电报装时间缩短30%以上,客户平均停电时间降幅达26.5%,中心城区户均停电时间同比减少7.91小时

2017年,海南电网推行客户经理网格化服务,完成走访客户19万人次,向社会发布供电服务八项惠民便民举措,简化业扩流程,从优从快地解决了一批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问题,全省客户平均停电时间降幅达26.5%。

近年来,海南电网发挥电网资源配置平台作用,带动发电企业、客户开展节能减排,大力支持新能源和分布式能源发展,在能源供给侧实施“清洁替代”,为海南绿色能源岛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2017年,海南电网积极支持清洁能源发展,核电、水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发电量合计113.5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1.16%,占统调发受电量的41.79%,相当于节约标煤337.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97.22万吨,减少二氧 化硫排放6.48万吨,在满足海南用电需求的同时,有效地保护了海南生态环境。

自去年6月省政府审议通过 《海南省提升电网供电保障和抗灾能力三年行动计划》后,海南省成立了以副省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掀起了加速推进海南电网“脱胎换骨”改造升级的高潮。

2017年,全省246个中心村率先实现电网“脱胎换骨”,帮助全省3835个贫困村全部通上了动力电,实现了电力精准扶贫,约129万人直接受益。

同时,海南电网供电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全省年户均停电时间由2016年的43小时降至31.4小时,下降了26.5%。海口、三亚中心城区户均停电时间4.3小时,同比减少7.91小时,下降64.8%。(韩海光 朱玉)

浙江电力:“一次都不跑”+“我跑你不跑”

浙江电力整合供电所资源,增设园区服务机构55个,办电效率提升28%。大力推广线上办电,创新移动作业微应用,全省高压、低压客户办电时限分别下降21.8%、32.3%

根据客户线上线下行为积累的海量数据形成360度画像,定制个性化营销服务;免费做客户“用电参谋”,连续9年发放企业客户用电优化建议书,减少客户电能浪费……

近年来,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创新服务理念、优化服务流程、拓展服务方式,助力用电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2017年,浙江电力实现了所有居民业务和企业常用业务共16项业务“一次都不跑”、企业相对复杂的5类业务“最 多跑一次”,覆盖80%以上的用电业务。

去年,浙江电力打破行业壁垒,与政府联合在全省推动居民房产交易和电水气联动过户服务,以“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跑出了全国“第一速度”。

说起“一次都不跑”,温州客户杨永新也颇有体会。他是温州一家皮革厂的负责人,以往申请高压增容需要带着资料去营业厅办手续,证件带不齐的话还得来回折腾。如今,工厂需要安装一台1000千伏安变压器,他在 “掌上电力”App上申请办理业扩,“没想到两分钟后就有人和我联系上门服务,一趟都没跑就把事儿给办了!这放以前真是不敢想。”杨永新兴奋地说。

像杨永新这样的客户还有很多。截至2017年底,浙江电力电子渠道客户规模达2002万户,电子渠道缴费4513万笔。

借力互联网让客户“一次都不跑”的背后,是浙江电力在“全员营销”理念下进行的“我跑你不跑”实践: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体系,推进资源整合、组织优化、流程再造,构建“强前端、大后台”服务新体系,优化营商环境。

浙江电力通过积极打造“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将原来的营业班和运检班调整为综合班和高、低压供电服务班,实施低压营配业务融合,实现内部业务协同运行、人员一专多能、服务一次到位,有效提升基层工作效率。

浙江电力还善做“加减法”。过去一年,整合供电所资源,增设各类园区服务机构55个,下放办电业务权限,开辟园区客户接入项目“绿色通道”,一站式全过程服务客户用电需求,办电效率提升28%。(陈丽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