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規模納稅人開銷售發票,沒有相關成本發票,企業所得稅該怎麼做?

孫濟之

這確實是個問題。

出現這種情況的比如廢舊收購企業。廢品都是從每家每戶零散收來的,是無法提供發票的。在這種情況下,開出銷售發票,確實沒有成本入賬。95年國家有個先徵後返的政策,2004年有一個免稅的政策。不過這是特殊行業。


所以,如果實在無法取得成本發票,那就要儘量在其他方面取得可以入賬的憑證。

人工,比如提供勞務的單位,人工就是最重要的成本。企業為員工繳納社保和提供各項福利,也可以在所得稅稅前扣除。

能源:各種水電汽的消耗,儘量取得發票。

折舊,設備更迭,折舊也是一項重要的費用。

另外,就是要充分的利用國家給小規模企業的優惠政策。比如銷售額不超過3萬元,免交增值稅,那麼在開票的時候,就要不超過三萬元。恰當的時候,可以跟客戶溝通。另外所得稅國家對於小微企業實行減半徵收的政策,就是利潤總額減半,按照20%的徵收率徵收,實際稅率才10%。

當然不同的企業,要根據不同情況去分析。會計做賬要合理,更要符合稅法,所謂的稅收籌劃就是在稅法合理的範圍內進行籌劃。籌劃的前提是合法,如果不合法,那就是逃稅了。

當然,最重要的,即使成本高一點,也要取得合法的入賬憑證。所以,規範經營是前提。

希望能幫到你。


簡淨軒語

首先給出答案:如果你的企業是查賬徵收。根據稅法規定,沒有合法合規票據或原始憑證,相關成本不得在稅前扣除。也就是說,沒有取得相關票據,稅局不認可這部分成本,需要全額調增應納稅所得額。如果還在彙算清繳期間內,能夠補到相關發票。可以和稅局溝通,看其是否同意你稅前扣除。(核定徵收另當別論)

接著囉嗦一下:中國以票控稅。如果企業正常經營,在有收入的同時,應該有完整的成本事項,比如:房租、水電、人工、產品(零件)購進成本等等。一般除了人工成本沒有發票外,其他常見成本費用項都應當會取得發票。稅局見發票和其他輔助資料才會認可這些成本。所有成本項沒有發票,這個你沒法和稅局解釋,只能調增。

最後提醒一點:現在開票系統升級後,發票都帶商品編碼。稅局對一個企業的商品進出情況瞭如指掌。如果你是商品生產或流通企業,以後還要想好怎麼跟稅局解釋發票的問題:為什麼發票只見開出,沒見接收?交易到底是不是真實存在的?是還好說,大不了多交點稅;如果不是……以後千萬不要以為沒虛開專票就沒事……

班門弄斧,請大神指教!


Jeffry_Gu


立信財稅

關鍵詞:小規模、沒有相關成本發票

描述不夠詳盡,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讓我從以下幾點說說。

核定徵收

題目所述,可知經營規模達不到一般納稅人的標準,可能會計核算不健全,成本資料、費用憑證不齊全,此情形符合適用核定徵收辦法的範圍。

其中,“開銷售發票,沒有相關成本發票”,說明能正確核算收入總額,不能正確核算成本費用總額,適用核定應稅所得率方式核定徵收,根據稅務機關確定的應稅所得率核定徵收,相關計算如下:

應納所得稅額=應稅收入額*應稅所得率*適用稅率

查賬徵收

若排除上述情形,屬於查賬徵收收,比較複雜。“相關成本”,這裡本身就沒說明白,還得分情形說明!

企業所得稅項目扣除原則強調真實、合法,並未要求一定有“發票”。這很關鍵,如人工成本,就不需要“發票”,真實發生的工資支出可以據實扣除。

若為商品銷售行業,未取得相關“發票”,不止所得稅需要進行納稅調增“無成本發票”部分的金額,增值稅都可能比對異常,造成預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