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總理莫迪來華,他的“心願清單”能否實現?

龍興春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和印度外交部長斯瓦拉吉4月22日共同宣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印度總理莫迪將於27-28日在武漢舉行非正式會晤,兩國領導人兩進行全局性、長期性和戰略性溝通。為中印關係發展把握大方向,樹立新目標,開創新局面。

印度總理莫迪來華,他的“心願清單”能否實現?

前不久,中印高層進行了密集的接觸,為兩國領導人會晤做了充分準備,讓人對此次兩國元首會晤的成果充滿期待,必將極大地提升兩國戰略互信,為中印關係開創新時代,有利於推動兩國經濟合作。

去年夏天發生的洞朗軍事對峙幾乎把兩國推到了戰爭的邊緣。過去的一些年,除了幾個老問題沒有解決外,中印關係又出現了一些新矛盾,如印度抱怨中國不支持其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阻止其加入核供應國集團,否決把巴基斯坦默罕默德軍首領馬蘇德列入聯合國1267恐怖主義制裁名單;印度不斷對中國打“藏獨牌”,在南海問題上發表了很多對中國不利的言論,與美日等走近抗衡中國的趨勢明顯。這些矛盾嚴重損害了雙方本來就脆弱的戰略互信,不但造成兩國政治關係緊張,也嚴重阻礙了中印經濟合作。

印度的基礎設施非常落後,嚴重阻礙經濟發展,直接制約“印度製造”計劃的實現。中國在過去三十年中積累了強大的基礎設施建設能力,可以幫助印度以較高效率,較低成本改善基礎設施。由於缺乏戰略互信,印度對中國企業參與其基礎設施建設顧慮重重,而中國的優勢歐美日本很難彌補。

印度總理莫迪來華,他的“心願清單”能否實現?

由於缺乏戰略互信,印度政府對中國高科技產品進口也審查,甚至在一些領域禁止使用中國產品和技術。印度一些反華勢力還多次發起抵制中國商品的活動。

經濟合作都要人來做,但中國商人抱怨最強烈的就是獲得印度的商務和工作簽證困難。中印在亞投行,新開發銀行等已經有了很好的金融合作,印度加入上海合作組織後,兩國也可以在該平臺下開展金融合作。

增加戰略互信後,中印不但可以在基礎設施建設、產能合作和貿易金融領域進行廣泛合作,還可以在“一帶一路”建設方面有所作為,特別是通過“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和“中尼印經濟走廊”推動區域互聯互通。

印度總理莫迪來華,他的“心願清單”能否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