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派出了這些人來華,是為了談判還是對華全面施壓?

餘翔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經濟室主任、經濟學博士

近期,特朗普政府突然對外表態將派代表團訪華磋商貿易問題。持續一個多月的中美經貿摩擦緊張局面迎來一個轉換機會,但機會能否真正變成轉機主要取決於美方的態度。

特朗普派出了這些人來華,是為了談判還是對華全面施壓?

從美方來華前表態及準備看,特朗普政府對華施壓態勢並未徹底改變,中國仍應做好鬥爭準備。

此次中美經貿摩擦分爭的導火索是美方妄稱美知識產品受到中國侵害,依據其國內《1974年貿易法》進行的301調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隨後基於對中國知識產權行為的301調查結果,宣佈對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希望藉此迫使中國政府改變產業政策。在中方做出回應後,美方升級制裁,威脅要再對中國1000億美元出口商品加徵關稅。美方不斷加碼的制裁措施不斷加劇了中美經貿摩擦。“解鈴還需繫鈴人”。要化解中美經貿衝突,美方必須首先採取行動,做好自我心理調適,做出有實際意義的舉動。

從此次美方代表團成員組成看,中美談判不會很輕鬆。目前看,除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Mnuchin)外,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庫德洛(Larry Kudlow)和美國國家貿易委員會主任納瓦羅(Peter Navarro)也會一同來華,預計來華時間在5月3日前後。

特朗普派出了這些人來華,是為了談判還是對華全面施壓?

此前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計劃單獨來華,但隨後,特朗普指派萊特希、庫德洛和納瓦羅也隨行。姆努欽在對華經貿問題上持相對理性的立場,而萊特和納瓦羅則是著名的對華貿易“鷹派”,是特朗普政府對華貿易強硬的幕後“操盤手”。

特朗普派出了這些人來華,是為了談判還是對華全面施壓?

財長姆努欽對中美經貿摩擦升級的表態相對理性。在支持特朗普貿易政策的同時,也表示美國不願和中國陷入貿易戰,美國對華的關稅計劃只是初始階段,正式實施前還有公眾評論期,各方會持續溝通,他對未來雙方達成溝通成果保持謹慎樂觀態度。

總統貿易顧問納瓦羅自稱是研究對華貿易的專家,10本專著中有3本是關於中國的。在《即將到來的對華戰爭》(2006年)中,納瓦羅幻想了崛起的中國和其他國家在能源、環境、知識產權等問題上可能產生的衝突;《死於中國之手:美國是如何失去其製造業基礎的》(2011年)中,納瓦羅忘稱,中國產品的衝擊造成了5萬家美國工廠關閉、2500萬美國人找不到好工作,呼籲美國人“不要購買中國製造的商品”;《臥虎:中國軍事化對於世界意味著什麼》(2015年),納瓦羅呼籲重新考慮美中經濟關係,稱美國買‘中國製造’的商品,讓中國獲益,這種關係是不對的。

貿易代表萊特希澤有“美國貿易沙皇”的綽號,奉行貿易強硬路線,一路高舉“貿易懲罰”大棒衝殺至今。上世紀80年代,萊特希澤曾在里根政府時期任美國貿易副代表,參與涉及鋼鐵、汽車和農產品等領域的二十多個國際協議的談判。通過使用“301條款”等單邊貿易工具,迫使日本減少對美鋼鐵和汽車出口,而讓日元大幅升值的“廣場協議”背後就有他的身影。此次,對華強硬他也是主要“操盤手”。

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庫德洛一直強調特朗普的對華貿易政策是非常正確的事情,錯在中國,呼籲組成對華強硬的國際“聯軍”,共同應對中國,特朗普的對話強硬會迫使中國後退。

讓特朗普指派萊特希、庫德洛、納瓦羅和姆努欽一同來華,即是為了談判,對華全面施壓,也是“監軍督陣”,防止姆努欽稱為特朗普政府對華經貿政策的“短板”。

從特朗普政府迄今對華採取的策略看,特朗普採用了軟硬兼施的兩手策略。訪華前,對華攻勢不減,仍然步步緊逼,有悖常理。近期,美方對中興通訊施以重拳,還不斷放出風聲,將要對華1000億美元商品徵收懲罰性關稅,而且很快就會拿出清單,此外,不斷透出對華為和聯想等中國科技企業的“殺氣”,欲對所謂違反美國法律的行為展開調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