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口167萬的大縣市 已是早早撤縣立市

陸豐,位於廣東省汕尾市東南部碣石灣畔,北與陸河縣、普寧市交界;東與惠來縣接壤;西與海豐縣和汕尾市城區為鄰,南瀕南海,是海陸豐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陸地總面積1687.7平方公里,人口167.08萬,管轄20個鎮。

廣東人口167萬的大縣市 已是早早撤縣立市

陸豐地處北迴歸線以南,廣東省汕尾市東南部碣石灣畔,位於東經115°25′-116°13′,北緯22°45′-23°09′。北與陸河縣、普寧市交界;東與惠來縣接壤;西與海豐縣和汕尾市城區為鄰;南瀕南海,全市陸地總面積1681平方公里,佔全汕尾陸地面積的31.89%。海岸線長116.5km,海域面積1.26萬平方公里。

廣東人口167萬的大縣市 已是早早撤縣立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屬東江行政督察區。

1953年1月,東江行政督察區撤銷,改屬粵東專區。

1956年2月,改屬惠陽專區。

1958年12月,改屬汕頭專區。

1983年9月,劃歸惠陽地區。

1988年1月,劃惠陽地區海豐、陸豐兩縣設置地級市汕尾市。1988年1月7日,析陸豐縣的河口、河田、東坑、水唇、新田、螺溪、上護、南萬8個鄉鎮和吉溪林場設立陸河縣。

1995年1月19日,國務院批准陸豐撤縣設市,以原陸豐縣的行政區域為市的行政區域,下轄20個鎮,2個國營農場、1個經濟試驗區,284個農村管理區和38個居民管理區,1106個村民委員會。屬縣級市,廣東省委託汕尾市代管,市委、市政府駐東海鎮。

廣東人口167萬的大縣市 已是早早撤縣立市

2013年陸豐市農業增加值108.26億元,增長3.9%;糧食總產量41.72萬噸。農業產業化不斷推進,糧食、無公害農產品、特色農產品等生產基地初具規模,全市擁有各級農業龍頭企業64家,其中國家級1家、省級10家;新增省級菜籃子基地16個,培育基地9個。投入4.4億元完成中央和省級民生水利項目125宗,改善農田灌溉面積1.1萬畝。及時啟動政策性水稻保險工作,全年賠付受災農戶900萬元。全國500強企業浙江海亮集團落戶海豐縣發展有機農業。鮜門、小漠標準化漁港加快建設

廣東人口167萬的大縣市 已是早早撤縣立市

2013年,陸豐市電子信息、電力能源、工藝品製造、紡織服裝四大主導產業實現增加值156.82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6.7%,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79%。

2013年,陸豐市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247.81億元,佔GDP的36.9%;旅遊總收入82.04億元,增長13.2%;紅海灣濱海旅遊產業園區完成總體規劃,項目工程加快推進;銀行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485.32億元,增長14.8%,各項貸款餘額228.54億元,增長19.8%,存貸比提高2個百分點。

廣東人口167萬的大縣市 已是早早撤縣立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