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為什麼不讓弄水滴籌?

memory111029551

可是,現在卻有不少醫院在牴觸水滴籌。患者在經濟上有困難需要求助於水滴籌的時候,要去找醫院醫生開具診斷證明。有些醫院在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表現出了很強的牴觸心理,寧可讓病人直接辦理出院,也不願意讓患者使用水滴籌。

是什麼抹黑了,這個中國是打慈善項目之一的水滴籌?

首先,水滴籌平臺的初衷已經開始變味了,這點看看他們的廣告就知道了。“重病纏身無錢救治,一天,籌到20萬不用還!”這樣的廣告詞,像極了網絡上那些P2P借貸平臺的廣告。水滴籌籌款本身是用於救人,這樣描述,讓願意獻愛心的好心人心裡作何感想?

其次,現在網上類似這樣重病籌款的例子太多了,普通人根本無法分辨真假,於是就有人趁機渾水摸魚,利用人們的愛心來賺錢。據說,現在的水滴籌已經形成了一個黑色的產業鏈,專門有人找到身患重病者的家屬,用他們的病歷去籌錢,再與他們協商分成,拿了愛心款就跑路。

最後,患者本身也有問題。很多病患的嚴重程度,在醫院來看並不需要使用到水滴籌。而患者為了省錢或者其他的目的,通常都會要求醫生把病情描述的嚴重些,好藉此開鉅額的醫療費用,其情節嚴重與事實不符。或者有些患者明明自己有經濟實力(好幾套房),卻不願意承擔醫療費用,轉而將這筆費用轉嫁到社會的愛心人士身上。
還是那句話,大部分錢都跑到會講故事、有人脈、有能力的人手裡去了。真正需要錢的人還是等不到錢。就像大學裡面貧困生的評選,還有前陣子很火的冰花男孩只收到500塊錢,在遠次還有郭美美事件。例子很多,社會規律還是一如既往,沒有變化。

無聊之人會死亡

每一份愛心的匯入,都可能給困境中的人帶來希望。

各種籌款平臺,能不能最終幫上患者的忙,全在於資金的籌集是否到位,期間少不了很多人真名實姓的證明,所以在籌款時一定要積極和身邊熟人多溝通,人多力量大。

祝您好運,實在不行可以用其他籌款平臺試試看!


遼瀋名醫

對於重大疾病患者的家庭來說,能夠通過眾籌,籌集醫藥費,不僅能夠解決燃眉之急,而且還能夠緩解家庭經濟緊張。

不過,水滴籌這樣的平臺,已經背離了扶弱濟貧的初衷。

大家看水滴籌的廣告怎麼說的

籌來善款為的是救人,水滴籌這樣的宣傳,給那些獻愛心的人怎麼想?

還有一個同行給我的幾個例子。

網上還有專門的籌款教程。傳授如何把故事說得動人,如何表現自己的真心。

知乎上有個醫生朋友講,真正需要籌錢的人家,大部分都不會用手機,不知道有什麼方法。


目前水滴籌的口碑很一般。也聽說過,這個水滴籌已經形成一個產業鏈,有專門的人,找到罹患重疾的人家,用他們家的病歷,去籌錢,跟他們協議分成,籌來善款按比例,有的竟然行騙,拿了籌集的善款跑路。導致病患家庭再籌錢無人相信。

謹慎些吧。水滴籌,令人愁。


話險唯夷

提出該問題人的心態具體是什麼?是否在現實中碰到過該類拒絕?本人從醫近20年,從未拒絕患者進行水滴籌或輕鬆籌,相反地幫助過不少確實困難的患者進行此類籌款。

那麼假使提問確實存在,不外下幾種原因:

1、患者身份存在欺詐行為。有些患者本身並不貧困,相反的家庭十分富有,不缺錢。如果此類患者進行水滴籌或者輕鬆籌之類的籌款,實際上是不符合籌款精神,而如果醫生給患者做出此類患者貧困身份的證明的話,屬於同謀欺詐,為違背醫學倫理和職業操守。任何一個正常的醫學工作者都不應當進行此類證明,對患者貧困身份虛假證明也超出了醫生的職權範圍,所以醫生完全有權力進行拒絕。

2、患者疾病存在欺詐行為。很多人為了獲得幫助和獲得更多的善款捐助,有意的在網絡上誇大自己的疾病危險程度和花費程度,實際上這就是一種欺詐行為,而要求醫生來配合這種欺詐行為,肯定是不符法律法規,也不符合醫生的崗位要求,更不要說職業道德。比如有很多患者把普通的胃炎說成胃癌,早期胃癌說成晚期胃癌;把肺部佔位直接當成肺癌;腎功能不全,直接說成腎衰、尿毒症。

3、某些醫生並不願惹麻煩,或者說僅僅是一種職業保護行為,因為醫生並沒有權利和義務去幫助患者去獲取善款。特別是在有上述兩種欺詐行為的情況下。現實中確實有一部分患者給醫生挖坑,讓醫生跳進去,結果開出虛假證明的醫生往往受到嚴厲的處分,影響職業生涯。患者出院之後,醫生並不需要對患者進行更多的關照,所以義務和責任去出具相關的證明,患者欺詐行為也就與醫生無關了。


龍蟲同源

幫你分析醫生為什麼沒有幫你辦理水滴籌

社會上有太多的人在消費別人的愛心,老想著看病不花錢,說句不好聽的,搞個水滴籌最後自己還小賺點,你這樣消費別人的愛心導致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再遇到困難時,會受到質疑,結果是無法得到幫助。

上次我認識的一個人,家裡條件也可以,(坼遷戶)雖然大病是真,住個院做個小手術,估計除去報銷自己最多掏3千塊錢吧!說句不好聽的,估計他一年煙錢都不止那麼多。(大病有低保住院報銷達到90)他也搞個水滴籌,還籌30萬,我就呵呵了!


水滴籌開始變味了,成了一些別有用心的人賺錢的渠道。有些人專門聯繫大病患者讓其提供資料幫其進行籌款,條件是平分善款。這是赤裸裸的詐騙啊!


小帆讀書



第二要求醫生修改病歷或診斷。病歷是每位患者病情的反映,要求真實,客觀,具有法律效應。在現實中經常有患者為達到自己的目的要求醫生修改病歷或診斷。比如甲狀腺腺瘤改為甲狀腺癌,患者憑此診斷可以獲得更多的籌款或醫保報銷,這樣的情況是不允許的。


小小柳葉刀


ysc0410

【關於“各種籌”的人性拷問】

當你看到朋友圈親戚、朋友、陌生人在輕鬆籌,水滴籌,愛心籌的時候,你內心肯定在問自己要不要給他捐錢?到底捐多少錢?

假設,有一天不幸的是“各種籌”裡的主角換成是自己的家人或者就是自己。當你把消息發到朋友圈時,別人同樣在猶豫要不要捐錢?到底捐多少錢?

如果你留心觀察,現在朋友圈發起“各種籌”的人越來越多了,但是捐款的人和捐款的金額卻越來越少了,原因我們每個人自己去深思吧!

建議:每個人每個家庭經濟能力有大小,但不管怎樣風險意識都要有一些,經濟能力不好的買個社保,經濟能力稍好的買點商業保險補充。也別片面的去排斥保險,水滴籌天天發推送消息聯繫你買這個險那個險雖然有點煩,但是在能力範圍買一些總是好的。沒有哪一家公司是絕對的慈善,也沒有哪一個行業是絕對的慈善,哪怕就是慈善行業本身亦有它的商業元素。如果此刻你的身體還健康請你多一絲風險意識,少一些胡亂花錢,明明自己可以自救救請不要麻煩眾人,自己都不願意為日後生病的自己攢錢,你憑什麼要求有一天別人要為你捐錢,你自己都不救自己,憑什麼要別人來救你呢?


城裡有個小哥叫木易

我身邊就有過
真實的案例,一個是同學老公出車禍,自己全責,賠付後自己還要住院,已經是植物人了!妻子要養孩子,還要給老公看病,還要賠付。完全沒有支付能力了!弄了一個水滴籌!最後成功了。對她確實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小今天的日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