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好多人都說儒家思想禍害中國?

我是傳奇0001

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戰國七雄爭霸之時,不少當時的人才畢業後都被分配到了各國。孔子生於魯國,家裡是沒落的貴族,祖上曾是宋國貴族,只不過生不逢時,到了孔子這一代就基本上溫飽都是問題了。



孔子十五歲就覺得自己應該乾點事,不應該再這麼浪費人生了,於是博覽群書,慢慢建立自己的學說,光收門徒,四處演講,成了專家,經常被國家領導人接見。曾經他只是個看倉庫的,但是粉絲數量漲上來後,名氣越來越大,就連貴族都對他讚譽有加,誇他是人才。


孔子的仁愛思想,非常符合統治者的口味,簡直就是為他們量身定做了一套治國方針和民眾守則,有了他這套政策,社會矛盾越來越少。然而,魯國還是滅亡了。秦統一六國後,秦始皇一看孔子的學說,心想這是什麼玩意,要想獲得權利,就必須打仗流血,於是乎來了個焚書坑儒,把儒家思想學術著作都燒了,把儒生都挖了個坑埋了。

到了漢朝,由於統治階級意識到,社會矛盾越來越大,必須要有一種友好的與百姓的對話方式,用信仰改變他們的思想,這樣才能杜絕他們動不動就與自己幹仗的危險。從此以後,君臣父子,禮義尊卑,這種教條性的思想成了國學,對人們的思想產生了嚴重的侷限性。孔子的思想,是專門為封建階級統治者服務的,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雖然核心是好的,但終究過於教條化,不利於人的思想解放。


歷史密探

您說的是……哪個儒家?

是孔子的原儒?還是思孟之儒?還是子夏西河之儒?還是荀子之儒?還是兩漢搞天人感應的儒學?還是宋明道德本位的道學?

實際上,“儒”這個字非常複雜,一點也不簡單。

我們研究歷史,一定要有一個發展變化的眼光,沒有這個眼光,就很容易犯“刻舟求劍”的錯誤,船已經跑了,還以為劍在原處。



比如說,《三國演義》裡動不動就尊劉備為正統,但歷史的實際情形並不如此,為什麼是這樣呢?無它,宋明以後的正統道德導致了這種認識。羅貫中無非是用一個明朝人的觀念,去套三國時期的歷史。

說回儒家,大部分人習慣於認為儒家從孔子到民國,都是靜止不變的,所以容易將儒家當成一個統一渾成的大沙包來進行批判。

比如說,孔子之儒是要幹嘛?很多人實際並不清楚。

西周以來,賴以立國的是宗法制和分封制。嫡長子繼承父親的地位財產,其餘庶出的兒子則分封出去成為諸侯。由於諸侯也涉及到繼承的問題,所以之下的層級也依賴這個秩序,形成了等級森嚴的天下模型。


如上圖所示,上下各安其序,整個天下的穩定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而到了西周的末尾,這一秩序的第一層發生了變亂,圍繞著周幽王試圖違背嫡長子繼承製,嫡長子宜臼聯合申國及犬戎幹翻了老爹,西周完蛋了,此後諸侯漸次凌駕於天子之上。到了春秋末期,這一秩序的第二層也發生了問題。大夫開始篡逆諸侯。之後我們知道會發生三家分晉、田氏伐齊這樣的大事件。

而孔子恰生活在春秋末期,當時的天下賴以存在的秩序岌岌可危。

在出現問題的時候,一般我們正常的思路都會是這樣的——

① 首先看看舊秩序還能不能修修補補?

② 實在沒搞頭了,去想新的出路。

孔子選擇了其一,所以孔子奔走呼籲,呼喚回到西周的秩序去。

這一套理論,就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徹頭徹尾的文化保守主義,目的是維護周的天下秩序,和後世的人……其實根本半點關係沒有。

說孔子的學說禍害了中國?孔子說這個鍋我可不背。


所以,後世的人依照目的的不同,對“儒家”進行了各自的表述。

簡而言之:儒家是個筐,啥都能往裡裝。

比如孔子剛死,儒家就分裂為八個派別。這裡頭最有趣的子夏之儒,跑到魏國搞事功,李悝、吳起這樣後世認為的“法家”,都是他的弟子,商鞅這樣的大法家,實際上也能是受子夏的影響。

只不過,後世不認同他是“儒家”罷了。這就跟荀子的觀念很多跟孟子打架,後來也基本上不受待見。

後世所謂的儒家,最大的兩撥大發展,無非是漢儒和宋儒,也都和孔子的儒沒有啥關係,屬於對“儒”的各自表述。

漢儒,早就和陰陽家合流了,是為了搞合法性建設的。看看劉歆、王莽,都是大神棍。這其中的原因,就是劉邦出身低微,而貴為皇帝,這裡頭需要個解釋,所以什麼赤帝子斬白帝子的故事,都很有趣味。

宋儒呢,則是儒家信仰崩塌後的一種強勢迴歸,五代,五十三年,八姓十三君,士大夫沒有忠君的道德觀念,故而宋推崇道德化的儒學。也是在宋朝,四書被選定,無論是理學還是心學,都是道德神學。

那麼,這麼多的儒學?禍害了中國的,到底是哪一個?

實際上我們不能這麼說:

每一個儒家,都是為了解決他們那個時代最緊迫的問題,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情,孔子無法想象董仲舒的時代,董仲舒無法想象朱熹的時代,朱熹無法想象魯迅的時代,我們也無法想象千年之後。唯結果論實際上是最偷懶的一種思維方法。

如果非得討論,那也得是讀明白了書之後再說。


夜小紫

年輕時候,對歷史和文化一知半解,接受的思想與認知都是近現代文化的大批判,感知社會的愚昧落後都是儒家思想造成的,還沒有讀過半點儒學原著就大言不慚的寫下畢業論文《儒家思想是禁錮歷史發展的絆腳石》,二十多年過去,經歷了時代的變遷和個人的滄海桑田,閱讀了大量的儒家經典,閱讀了無數海內外評論,感覺當時的可笑至極,用一種義和團文革式愚蠢無知的手段東拼西湊斷章取義的批判儒家思想,有現在一大批憤子的盲目和無畏,真是羞愧難當。

儒家思想形成非常悠遠,與我們民族在遠古時代的變遷、戰爭、融合,同祭祀、農耕文化、家族意識、等級制度的形成、禮儀文化等有密切關聯。殷商時代的青銅文化所反映的血緣制度、喪葬制度、巫術祭奠和西周早期的分封制、井田制等這些都是孕育儒家思想的精神前提。可以說儒家思想在遠東的形成是歷史和現實的必然趨勢,春秋戰國時代迸發出無數思想的火花,他們以各自的方式影響和改變歷史進化的航線。可惜,絕大多數都在社會實踐社會發展中折戟沉沙。孔子只不過是春秋末年孱弱小國魯國沒落貴族後裔,一個沒有父親的棄兒,在禮崩樂壞弱肉強食的年代不識時務的妄圖恢復周禮,企圖中興周天子有序的等級統治。在魯國被權臣和家臣搞得頭破血流,倉惶流亡列國,到處兜售自己的象牙之塔,風餐露宿、飢寒交迫、櫛風沐雨成為主旋律,惶惶不可終日如喪家之犬。就是這樣一位從來就沒有喪失過對理想和信仰的執著追求者,帶著自己的一大批追隨者完成了儒家思想的集大成,像黑暗裡的燭光,如大海中的燈塔,照耀歷史的希望。孔子編纂的《詩經》是古代文學的濫觴和重要源頭,大量的民歌民俗膾炙人口,編纂的《春秋》是歷史第一部完整的編年史,是傳統歷史的標杆,孔子對《易經》的解讀開創了易經新領域。《論語》是弟子記載孔子與弟子的對話,也是儒家思想重要的文獻。可以看到孔子在對國家、家族、學問、禮儀、鬼神、修身、養性、正心、音樂、典張等各方面的認識,深刻的體現了孔子的憂患意識、家國情懷、廣博的知識、平易近人的作風、充滿智慧的頭腦、虛懷若谷的風範、敢於直面擔當的精神,是古代重要的哲學思想和文學著作。

孔子之後,儒家思想像星星之火,戰國中期的孟子又是一座高山仰止的豐碑,孟子學派代表著強烈的入世精神和親民意識,塑造浩然正氣追求理想信念捨生忘死的君子形象。先秦的儒家思想可能對於在紛亂紛紛的列強統治不能起到關鍵作用,但是從漢武帝以來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制,位置大一統的長治久安就必須使用儒家思想做為官方的主流意識,這與我們的地理環境和古代生產方式密切相關,東亞地區地貌特色的多樣性複雜性,落後封閉的交通,農業生產需要的水利工程,黃河流域週期性的泛濫,不定期的軍事行動和自然災害等,這些都需要一個強大而穩定的政府機構和完善的文官制度,大一統是歷史的選擇,官方的儒家思想行之有效的維護了王朝的有序發展,民間的儒家思想維護了宗族家族血統的自然延續,使我們的文化又了深厚的底蘊。近代史的落後是綜合因素造成的,古代的官僚制度和過於成熟的文化不可能在明末形成資本主義的突變和迎接近代科學的曙光。近代被西方西方列強侵略是歷史必然性的陣痛,慘烈撞擊的苦難歷程,使我們清醒的看到自身的不足與缺陷,流亡和突存在無量之頭顱和鮮血裡掙扎,義無反顧的迎接德先生和賽先生成為五四精神的核心,疾風暴雨的打倒孔家店,以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悲鳴與過去決裂。然而,歷史悲哀的輪迴,當我們把一切橫掃批倒批臭的時候,並沒有找到應有的自信和尊嚴,而且喪失了方向和生活的支點,那些在幾千年來散發著沁人心脾的文化幽香,那些支撐著我們捍衛社會公平正義的道義呼喚,那些維繫社會和諧與立命於良知底線的儒家思想時刻閃爍著歷史與現實的光芒。


G無名女郎

這個問題真是從何談起啊?

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國,它們是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中國。

這四大古國都曾經擁有過輝煌的文明,燦爛的文化藝術,強盛的國家實力和眾多的人口。但是其它三個古國都在歷史長河中隨著不斷的爭鬥湮滅了,連屬於它們創造的文明也被割裂,分解,最後灰飛煙滅。現代考古學家只能在它們留下的廢墟中發現一絲絲蛛絲馬跡和隻言片語的文字,證明著它們曾經的存在。



只有中國,兩千多年的文明和歷史,從來也不曾中斷過。在這片古老的東方土地上,也曾經歷過無數的戰火,各個王者之間的戰爭,外族的入侵和大範圍的屠殺,古老的土地浸染了炎黃子孫的鮮血,但是我們的民族從來也不曾因此而屈服,不曾墜落消失,一直延續到今天。


儘管近兩百年的時間裡,我們落後於西方,哪怕到今天我們也只是發展中國家,但是我們有足夠的理由驕傲,我們所驕傲的不是物質的富有,我們倚仗的也不是強大的武力。就算衣衫襤褸手無寸鐵的時候,我們依然能顧盼自若的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巋然不懼。

這一切的結果,都是因為我們的儒家思想。

儘管有很多人不承認、不正視或者根本沒意識到這一點,但是自聖人出世以後的兩千多年裡,儒家的思想早已融入到每一個炎黃子孫的血液裡,滲透到骨髓裡了。

孝敬父母,兄友弟恭,尊重師長;即使沒有人刻意去教,沒有人刻意去學,每一箇中國人有誰不懂這個道理呢?它發源於儒家的仁。


為正義而輕生,在民族最危難的時刻,捨生而忘死。生我所欲也,義我所欲也,若兩者不可兼得,捨生而去義著也。這是儒家的義。

當下這個社會,有很多人不知所謂,人云亦云,說我們的民族信仰缺失,人們精神空虛,其實我們不是沒有信仰,只是我們的信仰都在骨子裡,它是含蓄的、不張揚的,我們有強大的信仰,但是我們不主張假以信仰的名義,去搞文化的侵略。



不是我們不能,是不屑。儒家思想從來都是溫和的,包容的。

有人說儒家思想禍害中國,這真是從何談起啊!


風破雲霧

為什麼好多人都說儒家思想禍害中國?

中國從古至今所誕生出來的藝術大師,是少之又少,與西方是不能相比的,而就與同在亞洲的日本,所誕生的藝術大師也比中國要出名。日本的動漫更是世界聞名。而影響中國藝術的發展,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儒家。而儒家中起著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科舉!

科舉是什麼?科舉是下層人民到達上層社會的一個通道途徑啊!在中國古代,整個社會,成千上萬的秀才書生,數十年寒窗苦讀考科舉。大家都知道一篇課文,范進四五十歲才考中舉人,最後喜極而瘋,作者雖然用了誇張諷刺的手法,但這種現象在當時比比皆是。人民除了精耕細作之外,就是一心只讀聖賢書。時間都用在鑽研四書五經上,哪裡還有時間研究藝術?

儒家思想講究的是什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多少人手捧聖賢書,是居廟堂之高憂其君,處江湖之遠憂其民,整天都在憂慮中,哪裡還有心思想別的。到後來,又是儒家的三綱五常極大的禁錮了人們的思想,還有一點就是考科舉只考寫文章,策論,也不考數理化,所以中國的科技也一直不怎麼發展。

我們再來看中國的那些僅有的藝術家們,李白應該算一個吧!李白為什麼寫詩寫的這麼好?飄逸灑脫,人稱詩仙。李白最後不也是被貶,逃脫科舉體制之外嗎?陶淵明就不用說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壓根就不想考科舉。柳永都熟悉吧,經常在青樓遊走,創作了大量優秀的詞。青樓是什麼地方,是古代文化最鬆散,自由的地方......

為什麼好多人都說儒家思想禍害中國?其實原因還有很多,但最重要的還是儒家的思想,以及根據這套思想所創立的一些制度。可是這話又說回來了,凡事都是兩面性,也正是有了董仲舒儒家的大一統,才使中國始終以一個大帝國的身份傳承千年,不像其他三大文明古國的下場一樣,所以,大家辯證的看待吧。


三四七笑生

我認為不能說孔孟之學害了中國,孔子孟子學說以及先秦之前很多代大儒的理論還是非常好的,很符合當時的歷史情況,如果在先秦時代,能夠實行,孔孟之學的話,那天下應該是非常美好的!

但是,在先秦之前沒有實行孔孟之道,而到了先秦之後,秦漢帝國以降,真正的孔子孟子學說已經沒有實行的空間了,後面所謂的儒生,僅僅是披著孔子孟子學術外衣的官僚而已!孔子是貴族,孟子也是士,而後帶的那些,所謂的儒生們,他們只是讀書人,除了讀書做官毫無用處!

當然,儒家真的對這個社會起到很大作用是從南宋開始,蒙古帝國時期中斷了一段時間,然後從大明國開始儒家學說全面佔領社會!大明國的時候,整個中國已經沉淪了,而在這個過程中,儒學佔據社會的意識形態統治地位,絕非偶然。說明什麼呢?儒學就非常適合這種沉淪型的墮落型的社會!如果一個社會沒有墮落,像儒家這樣的學說,就不可能佔據統治地位!所以說儒家禍害中國,這個有失公允,跟儒家本身並沒有太大關係,問題的起因也不在儒家,而是因為大明國之後整個社會普遍的墮落,導致儒家這個東西佔據了上風,但是儒家和大明國墮落的社會確實起到了互相加強的作用!但是就如同滾雪球一樣,最開始的那個小雪球並不是儒家,而是大明國那個墮落的社會!


帝國曆史觀察者

儒家思想包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很多內容,後來流傳下來的儒家思想,被嚴重窄化了。加上歷代統治者對儒家思想的利用,使活的、注重內省和反思的儒家思想變成了思想統治工具。後來的儒生又片面強調儒家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等倫理觀念,這些觀念嚴重束縛了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也造成了家國同構的古代人的心理結構。

現在我們接受的儒家思想,是經過董仲舒、朱熹等人一步步詮釋和解讀的儒家思想,並不是原汁原味的孔子、孟子所創的儒家思想。

和近代西方思想所倡導的向死而生,積極思考人活在世界的意義不同,儒家思想是不思考來世和彼岸的。儒家主張向古代“聖賢”學習,就是樹立一個道德楷模,讓大家去學習。除此之外,儒家思想對人的慾望的認識非常負面,《禮記·樂記》中說:"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慾者也。於是有悖逆詐偽之心,有淫泆作亂之事。"二程說:"人心私慾,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滅私慾則天理明矣。"後來,朱熹說:"孔子所謂'克己復禮',《中庸》所謂'致中和','尊德性','道問學',《大學》所謂'明明德',《書》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聖賢千言萬語,只是教人明天理、滅人慾。"這樣的儒家思想是冰冷和缺乏活力的,是把所有人的道德水準都拔高到“聖人”位置的,也是僵化和缺乏人性的。

在儒家思想中只看見倫理和道德,看不見實驗和科學精神。後代人難免覺得空洞華麗,有些道貌岸然。五四時期提倡新文化,儒家思想首當其衝,“打倒孔家店”的呼聲振聾發聵,可見這種思想對人心的束縛和戕害多麼嚴重。當然,五四對儒家思想採取了全盤否定的態度。最好對儒家思想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再去思考它的意義和價值。


蘭闍讀書

首先,儒家是一個歷史的概念,依照尼采的說法,凡是歷史的都是不可定義的,從這個意義上說,人人說儒家,但儒家的內涵與外延卻始終模糊,今天也不大可能弄清。

總之,儒家是一個不斷變動的詞,原儒、漢儒、宋儒、明清儒家其實都有區別,儒家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吸納不同的思想,使自己成為一個特別豐富、彼此矛盾的巨大體系。

在今天,任何一個關於儒家的命題,既可以從儒家文獻中找到支持的觀念,也可以找到反駁的觀點。對於儒家原典的解讀,也可以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

比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果解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兩種讀法觀點完全相反,彼此誰也說服不了誰,越說反而越鬧矛盾。

一般來說,一個學說體系發展到這種地步,因其自身內部價值判斷不統一,過於多元,那麼也就大大弱化了其指導現實的作用。一件事儒家學者自己還要先爭論半天,才能定調子,那麼得出的共識如與現實不符,客觀上也難以修改,這就很可怕。

明末天崩地解時,儒家知識分子還在爭論一些細枝末節的問題,絕無益於天下,這確實體現出儒家發展到一個過於成熟階段所面臨的困境。

其次,不必誇大思想對現實的作用。

思想對現實產生作用,但“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在利益面前,思想只是藉口和遮羞布。針對儒家的一些爭論,其實是現實利益衝突的折射,這不是思想的問題,而是遊戲規則的問題。

年輕人要爭話語權,但現實不給他出口,且拒絕改變,那他就只好拿文化、拿思想說事,如果法律保障人人都有發言權,那麼他們大概也就懶得去“砸爛孔家店”了。

所以,說儒家是國粹與說儒家害了中國,都是偏執者講出的歪理,不必認真看待。

其三,儒家思想有不適應現代性的一面。

當然,這裡說的儒家思想並非原儒,而是經歷代篡改而成的儒家思想,它基本已成專制主義的背書。

儒家思想對人性的認識上偏於經驗主義,缺乏幽暗意識,此外在方法上更多強調道德直覺,而非理性分析,這很容易滑向意氣之爭。

儒家思想源於農耕文化,更契合熟人社會,在現代社會中,它有不適應的一面。畢竟隨著地理空間的相對改變,親疏有別、等級制等已失去了社會的基礎,如何從儒家思想中刪去這些已落伍的想法,且能符合歷史脈絡,這恐怕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要麼成為護短,要麼完全顛覆,個人覺得是不大容易成功的。

其四,沒有儒家的影響不宜誇大。

任何文明都曾與歷史發生過斷裂,都曾與自己已落後的傳統做痛苦的撕裂,畢竟“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既然別人躲不過,中國人也不是特殊人,一樣要經歷這個過程。

當然,漸變最好,但漸得太慢,反而會促成革命,從而落入亡國滅種的險境中。

對於儒家,有許多偽命題,比如說中國文明沒斷過根,它是中國文化的代表,既然儒家不斷在改變,後期的儒與原儒已有天壤之別,怎麼能說沒斷根呢?又怎麼能說它是代表呢?當年人為剝離它,和今天人為恢復它,其實都是比較愚蠢的,不如順其自然。社會需要自然會做出選擇,關鍵是精英總想代言大眾,不允許社會自主成長。

確實對原儒有好感,也期盼儒家能復興,至少可以和現代社會共容,但不要越俎代庖,萬物作焉而不辭。秋天到了,樹葉自然會羅,還是讓社會博弈來解決吧。


老虎他爹

我這是題主所說的“好多人”之一。我喜歡孔子,但不喜歡儒學。

大道理我不想說,說起來也是千篇一律的堆積!弄不好嘴裡會“淡出鳥來!”僅以片面的幾點說一說自己的主觀的觀點。

儒家思想裡,有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忠”,這個“忠”與其說是“忠誠”,不如說是“忠心”。

“忠誠”的目標可以是人,也可是事。但“忠心”的目標只能是人!

在儒家思想裡,忠心大於忠誠。把範圍弄得更廣一些,當帝王很英明時,那麼忠心和忠城是可以合一的,但如果帝王並不英明,甚至昏庸,殘暴的時候,你要做的不能是推翻他,只能是規勸,只能是進誎,只能是用自己的力量去改變。如果你因為帝王的混賬,為了天下百姓能少受苦難而殺掉這個帝王,這是不對的,在史書上,這叫

“弒”

一個充滿貶義的漢字,也就是說,哪怕這個帝王是天底下最兇殘最陰毒最王八蛋的人,你也不能推翻他!

所以,封建時代的統治階級喜歡並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就在這裡,其根本原因不是儒家思想有多好,而是儒學利於自己的統治。最起碼,在儒學為主的世界裡,自己屁股下面哪怕再不乾淨,那張椅子也是安全的!

第二個原因,就是儒學非常在乎規則,在儒學的世界裡,人和人並不相同,由此而演化成一整套的區別,視覺或聽覺上的區別,比如服裝,比如建築,比如出場順序,比如接待規格,比如語言格式,一大堆的林林總總。

是的,你看明白了,這就是官場規則,甚至是潛規則!這裡面的代表人物是叔孫通,他為了討好劉邦,按標準制定了許多禮儀和規則。《史記》記載如下:儀:先平明,謁者治禮,引以次入殿門,廷中陳車騎步卒衛宮,設兵張旗志......御史執法舉不如儀者輒引去。竟朝置酒,無敢讙譁失禮者。於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

也就是說權力未必會帶給人快感,但規則會!一個知縣和巡撫所受的待遇是不同的,即,在官場中,每個人都要體現出不同的尊卑來。從此,中國又多了一門學科,但這個學科卻永遠也上不得檯面。

儒學在一開始,並不是這樣的,當時為春秋時代,臣殺君者比比皆是,人稱“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當時的孔子的治國思想正是源自當時的社會現狀。社會不穩定,因家就會不強盛,因社會不穩定的源頭就是統治階級的頻繁更替,於國不利,於民不利,所以,儒家思想在當時,是具有進步意義的。

只是,有一個無比奇妙的詞叫“後來”。

儒學被斷章取義了。恰恰暴露了儒學的最大不足——太容易被當權者利用。而且光明正大,堂而皇之的利用。所有的陰謀詭計與紛亂爭鬥都可以找到一面大旗做為幌子,而這個大旗,就是儒家先賢的那些必須堅挺的名言。

千百年來,儒學為什麼會被利用?只是因為在這個學說裡,忽視或壓制了人性。君子要修德,要養心,要定性,要控制或扼殺自己的慾望!可是,當儒學被利用之後,人們發現,原來可以用儒學為牌坊來實現自己的慾望!

儒學成為了一塊遮羞布。在這塊布之下,是無所不用其極,是滅絕人性,是逆我者亡,是橫徵暴殮,是巧取豪奪,是欺世盜名。

耐人尋味的是,當年的莊子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胠篋》,全文如下:

然而田成子一旦殺齊君而盜其國,所盜者豈獨其國邪?並與其聖知之法而盜之。故田成子有乎盜賊之名,而身處堯舜之安,小國不敢非,大國不敢誅,十二世有齊國。大意就是一個叫田成子的人殺掉國君的同時,害怕諸候侵伐自己,便歸還所佔領土地,並且即施仁政,收人心。最後弄了一個小盛世出來。

在儒家思想看來,這是弒君,是不仁德的,但那又如何?儒家的規則有什麼用呢?如果說齊王仁德,可是齊王被田成子殺了!如果說齊國富庶,可以被田成子據為已有了,而且還大施善政,老百姓並不反對他!可是田成子,明明是一個小人,惡人!竟然偏偏得到善終!那些倡導仁德的國家,小國不敢打,大國不願打!

只不過後人學聰明瞭,做同樣的事情,一定要先佔個大義,比如清君側,比如討叛逆,比如下毒,比如在一塊石頭上刻上“天命所歸”四個字扔到河裡再派人裝做無意中撈上來。

可是真正起到決定作用的,卻偏偏還是慾望,以及慾望手裡的那一把長刀!

儒學?一個可悲的刀鞘而已,雖不誤人,但誤國!


亦有所思

儒家思想的致命缺陷,是其思想內核中缺乏“競爭”二字。對於近現代以來的世界來說,沒有競爭意識,必然會被遠遠地落在後面。我想,這大概就是很多人說儒家思想禍害中國的原因。事實上,晚清的落後捱打,與儒家是脫不了干係的。

也許有人要說,為何儒家佔據中國正統思想兩千年,唯獨到了晚清才捱打呢?這個道理很簡單,因為晚清之前的世界,大家都是孤島,可以關上門過自己的小日子,無須競爭;而近現代以來的世界,孤島被連成了大陸,誰也無法關上門過日子了,必須參與競爭。一旦參與了競爭,優劣就一目瞭然了。

儒家思想的核心,其實就兩個字:秩序。

要維護秩序,必然就要鼓吹“聽話”。三綱五常,講的全是聽話。不聽話的,就把他馴服。於是,儒家培養的人才,骨子裡大都是聽話的馴服之人。這樣的人,必然缺乏競爭意識。一旦遇到外來的挑釁,就懵了——就像晚清時突然面對洋人槍炮的那些愚昧的大臣一樣。

儒家維護秩序,使用的辦法是:禮法。用魯迅先生更激烈一點的說法,就是“禮教”。禮教為了維護秩序,制定了無數的規範。這些規範,歸根結底就四個字:禁錮人性。而“禁錮”也是“競爭”的反義詞。

否定競爭,讓儒家思想在近現代的各種思想中落伍了。

以上,是第一個層面。下面,我再說第二個層面。

儒家思想到底好不好呢?很美好。它描繪的是一個美好世界,大家都很善良,互敬互愛,和諧相處。

可現實是不是這麼回事呢?好像不是。

當“溫良恭儉讓”碰上野蠻,誰吃虧就一目瞭然了。戰國時期,為何儒家沒有用武之地?因為那是個你死我活的野蠻時代,誰溫良恭儉讓誰就亡國。

儒家自己應該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他們說: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

怎麼辦呢?儒家想到的辦法是“教化”。他們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壞蛋都是可以教化的嘛。但教化需要足夠的時間——很多時候,儒家只能在被野蠻征服後,然後再在漫長的時間裡同化它,或者說,教化它。

清朝走過的路就是如此,它先用野蠻征服了儒家,然後又被儒家徹底教化。從這個層面上說,儒家又是很強大的。

綜合以上兩個層面,儒家思想並非全是糟粕。只要在其中注入足夠的競爭意識,用以對抗野蠻;再用它的美好願景去懷柔天下,那麼,必將天下無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