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爭鳴”是怎麼形成的?孔子創立的“儒家思想”又是如何成為主流學術思想的?

誠摯人生為夢啟航


百家爭鳴是怎麼形成的?儒家思想是如何成為主流思想的

這個問題裡面,有兩個打的問題,一個就是百家爭鳴的形成;一個就是儒家思想是如何成為歷朝歷代主流思想的。

今天我嘗試回答一下這兩個問題。

一說百家爭鳴,很多人就覺得那是中國文化、思想的一個最高峰,甚至有人認為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思想和文化最輝煌燦爛的時代,也是群星閃耀的時代。

順帶著,還有一批人就會想當然的認為,民國時候也是一個思想的小高潮,甚至會產生這樣的一種錯覺,認為文化或者思想的蓬勃發展,只產生於亂世。

上面說的對嗎?

我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就需要了解春秋戰國這段歷史時期的產生背景。

當一提到春秋戰國,繞不開的一個說法就是,周天子衰微。周天子衰微,產生了春秋戰國這樣的紛爭亂世,這非常可以理解,畢竟當家人已經管理不了這個大家庭,那大家就開始討論分家、分家產的事了。這個很容易理解。

為何會出現百家爭鳴的局面呢?

在這裡要提到兩個歷史事件;一個就是王子朝奔楚;一個就是老子出關。這兩個歷史事件,不僅僅影響了春秋戰國的思想文化,也直接影響了春秋戰國的歷史走向,更是對後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王子朝奔楚,產生的直接社會影響就是,官學失守,道裂為百。什麼意思呢,就是原本是一提的官學,隨著王子朝奔楚之後,流落到了民間,每一家拿了一塊道的碎片,大家都以為拿到了全部,便出現了諸子百家之間互相詰難,諸子並起的“盛況”。

老子出關對歷史產生了哪些影響呢?老子,我們現在普遍認為,老子就是一個圖書館管理員,負責整理圖書的。這其實是一個誤解。老子最後一任天師,也就是天子的老師,負責傳道守道。當週王室式微,王子朝奔楚,老子作為最後的守道人,也只能騎青牛出關了。

儒家思想是如何成為主流思想的呢?

在這個問題上,很多人認為自從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家就一家獨大,佔據了絕對性的優勢。其實不然。

後世其實一直是外儒內法,兩家思想相輔相成,一直延續,一直被傳承。為何儒家名聲這麼大呢?

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儒家掌握了筆桿子。歷代文人,莫不學儒家思想,而正是文人們,書寫了歷史。


珍愛君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思想文化空前繁榮時期,因為奴隸社會的沒落,社會結構上發生很大的變化,體現為教育由原來的奴隸主貴族專門享有變為平民大眾都可以參與,這種變化促進了文化發展空前燦爛,歷史上稱這一時期的文化繁榮景象為百家爭鳴。百家爭鳴為中華文明打下了最為豐富和影響最大的思想基礎,影響著後世幾千年的封建社會,甚至可以說成就了整個中華文明的骨架,因此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和價值。

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百家爭鳴現象的原因

社會基礎的變化

百家爭鳴發生在奴隸社會解體和封建社會形成的過渡時期,這一時期內社會的生產力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最大的變化是社會由青銅器時代進入鐵器時代,牛耕的普遍應用使得統治者更加註重農業生產,鐵製農具也使得生產力大幅提升,這樣從事農業生產的生產者就會有更多的產品剩餘,在食物上能夠獲得足夠的滿足以後就開始在其他方面有所迫求,最典型的是對知識的追求,表現為對教育的重視。同時,隨著更多的從事農業勞動的人有了自己的私有財產,奴隸主的絕對統治地位也有所動搖,慢慢地個新生的階級就逐溮形成,這就是封建階級。.封建階級與之前的奴隸社會當中的任何一個階級都不同,一方面他們具有一部分財產另外一個方面這部分人具有一定的人身自由,這樣就能夠從事除了農業生產以外的其他行為,這些都是百家爭鳴景象產生的社會基礎。

政治原因

從周朝中後期開始,周王室逐漸衰微,社會動盪不安,社會凋敝,民生凋零,民怨四起,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到了春秋時期,奴隸制度逐漸瓦解,新興的地主階級逐漸興起,隨之而來的是各個諸侯國的爭霸與兼併戰爭,到了戰國時期,這—現象愈演愈烈。在爭霸的過程中,各個諸侯國為了富國強兵,振興自己的國家,客觀上需要有思想有能力有抱負的有志之士為國家的發展出謀劃策,於是這些有思想的知識分子有了發揮才幹的歷史舞臺。他們大多各成家,有自己的精髓思想,幫助列國進行改革,革新制度,爰護百姓,贏得了諸侯國的歡迎和優待,這一切都讓這些有識之士英雄有用武之地,為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奠定了政治基礎。

文化原因

周朝以前,學在官府的現象是理所當然的,但是舂秋戰國時期,士族階層的興起徹底打破了這一局面,各地出現了私塾,許多知識分子有了學習的環境和氛圍,各流派的思想得以傳播。他們廣收門徒,著書立說,為各派思想的傳播開闢了寬廣的道路。這是百家爭鳴的盛況產生的最直接的原因。

就諸子百家的內容上來說,討論的內容主要是天道、社會倫理、禮與法、政治論、認識論等等,這些問題也都是在社會變動時期才會被人們思考和討論的問題,因此各家雖然觀點不同,但是內容上大致一致。各家之間既是相互獨立的,又有相互學習相互攝取的部分,而這些思想之所以能夠交流和傳播的基礎就是當時知識分子的學習氛圍和崇尚教育、不分貴賤的學術風氣,加之當時不斷出現各類學派,百家爭鳴的局面就出現了。


春秋未期孔子創立了的儒家思想,並逐漸將其發揚光大,使之成為了當時社會的顯學。但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君王的不斷更替,儒家思想未能很好的服務於統洽階級,顧沒有得到君主過多的青睞與賞識。隨後,董仲舒吸取並利用了道家、法家等多家有利於君主統治的思想,對儒學進行了重新整合,並得到了漢武帝的採納,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主流思想。

顯學與社會主流思想

所謂顯學,顧名思義,即外顯於世的學問,強調與現實聯繫密切,能夠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學問。其與隱學相對,與玄學互補。

所謂社會主流思想,即在社會上佔據主導地位的思想。此思想為這個社會所推崇,是服務於統治階級並且為人民大眾所接受的主流思想。這種思想一旦形成就會為統治洽階級所宣傳利用,並不斷地改造它,使之更加適合統治的需要。經過時間的磨合,這種思想便成了社會的主流思想。

春秋戰國時期的儒家思想——未得到“賞識”的顯學

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的社會正處於由奴隸制度向封建社會制度轉化的過程。王室衰退、諸侯稱霸的亂象,使維護奴隸主宗法等級制度的周禮遭到極大的破壞,整個社會處於動盪之中。此時,代表各階級利益的知識分子們成為了維護社會安定的精神力量。他們紛紛登上歷史舞臺,提出各種解決社會問題的辦法,形成了諸子百家爭鳴的繁榮景象。正是這些爭論之後碰撞的火花,為秦漢治理社會的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此時的儒家思想,即由春秋未期思想家孔子創立的思想,雖然為人們所知,但並沒有得到君主的賞識。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是繼承夏、商、週三代親親”、“尊尊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進行概括和總結,再加上孟子、荀子和韓非子的不斷完善,而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而過去的時代已經成為歷史,新興地主勢力和擁有中央集權的君王是不會願意接納這一看似陳舊的思想的。而孟子的“仁政"說,雖然已經轉到新興地主的立場上但卻是建立在民貴君輕的基礎上,過分突出了要考慮百姓的利益,以百姓為重,認為“民事不可緩也",因而也得不到統治者的青睞。這正是為何在春秋時期,儒家思想已經成為顯學,但仍未受到統治階級過多的關注與青睞的原因。

漢武帝時期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成為社會主流思想

漢武帝統治時期,強盛繁榮的社會狀態為封建統治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在此條件下,董仲舒看到了國家對於套與當時社會統治相適應的思想體系的渴望。於是,他開始謀劃了要以孔孟儒家思想為主,其他各家為輔。其核心宗旨是要收集各類有利於漢王朝封建統治的思想,建立了一整套適合這個時代統治需要的新儒家學說。

儒家提倡"仁治、“禮治和"德政,強調道德感化;道家提倡"無為而洽,強調順應自然;法家提倡″斷於法",強調法制、暴力統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補性,可以穿插運用在統治的不同階段,而單獨使用—種思想是難以統治全國的。例如在國家動盪時期,王權衰退,諸侯割據,利用法家思想,通過法制、暴力強權能達到一個很好的效果;而在動盪結束後,生產停滯,人口銳減,實行道家無為政洽,順其自然,則是上上之選;而當國家已經進入了穩定時期,已經走上正軌,不能再實行嚴刑峻法的暴力統洽,也不能放任自流的選擇無為而治,則是要實行儒家的仁政禮治。而董仲舒正是看到了這三者的契合點,將儒家、道家和法家有機的融合在一起。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以此奠定了中國封建社會統治思想的基本格局。

自此以後,以儒家思想為基礎,以道家權術為手段,以法家嚴治為輔助的治國模式成為了歷朝歷代統治階級奉行的治國方針。董仲舒重新改造和詮釋了儒家思想,為了更好的迎合當時統治者的心意,為了讓封建統治秩序變得合理化和神聖化。例如為了凸顯封建統治制度的合理化,董仲舒極力向漢武帝推薦《春秋》中“大一統"的理論,把“大一統"說成是天經地義,是必須遵循的人類法則。為了凸顯封建統治制度的神聖化,他還主張君權神授的天人感應"神學理論。向人們灌輸著君權是神聖不可侵犯的的思想。

自漢武帝採納了董仲舒的建議,實施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學說便成為了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孔子的著作就成了經典,孔子的思想成了當時社會的主流思想,孔子本人也成了“至聖先師、“萬世師表"。這也正是為什麼春秋戰國時期儒家思想就成為顯學,到了漢武帝時期才成為社會主流思想的原因。


歷史365


那是封建統治階級需要它,把它捧起來的。


用戶6341768444149


▐ “百家爭鳴”是怎麼形成的?

春秋時期,“養士”之風開始形成。戰國時期,社會動盪不安,“養士”之風更為盛行,各諸侯國為了在政治、經濟、軍事上加強自己的實力,非常重視“士”的力量,允許“士”著書立說、發表個人意見,這也就為實現“百家爭鳴”的局面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百家爭鳴”最典型的場所就是齊國的“稷下學宮”,這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舉辦、私家主持的高等學府,在興盛時期,曾容納了道、儒、法、名、兵、農、陰陽等諸家學說,稷下先生和各派學者互相競爭,取長補短,彙集瞭如孟子、鄒子、尹文子、慎子、申子、荀子等各派學說名流。尤其是荀子,15歲就到了稷下學習,後來成為一代大師,並三次擔任過“祭酒”(學宮之長)。


▐ “稷下學宮”倡導黃老之學,為什麼呢?

田氏政權是從姜氏手上奪來的,因此需要找到一種學說來為它的合理性進行辯護,以鞏固其統治地位。田氏的祖先從陳國來的,老子也是陳國人,田氏是黃帝的後裔,姜氏是炎帝的後裔,黃帝打敗了炎帝,“田氏代齊”就有了合理的歷史依據,政權更加的鞏固了。

“稷下學宮”與田氏政權共始終,發展於齊威王時期,興盛於齊宣王時期,亡於秦滅齊時期,大約150年,有力地打開了“百家爭鳴”的局面,並對秦漢以後的文化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孔子創立的“儒家思想”又是如何成為主流學術思想的?

秦在戰國時期重法輕儒,順應了當時形勢的需要,為統一全國提供了前提條件,因為法家思想能夠節約時間統一政令,“不聽話的就打”這招很管用,受到秦各界君王的擁護,到了秦始皇統一全國,他還是利用這套思想,這就違背了當時的形勢,國家已經統一,老百姓需要休養生息,受不了這種嚴苛的暴政,於是揭竿而起,秦滅亡了。


漢初統治者吸取了秦亡的教訓,實行“無為而治的黃老之學,這種政策也只是權宜之計,長遠來看,並不能使分散的小農經濟與政權凝聚為一體,如果聽之任之,就會出現為富者強取豪奪、兼併農民土地的現象,激化階級矛盾,文帝時期出現的農民起義就是這麼回事。

漢武帝時期想要改變這種現象,這跟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不謀而合,於是這項政策,在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思想都需要轉型的時候首次使用,並在歷代統治者作為正統思想傳承兩千多年,儒家經學得到了大力的發展,但同時“君權神授”,“三綱五常”等腐朽思想,也對我們整個民族產生了極大的傷害。


現在全國上下提倡批判性地繼承中國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是非常正確的做法。


謝謝閱讀。


南宸溪


“百家爭鳴”局面的形成:

“百家”泛指數量多,主要有儒、道、法、墨等思想流派;

“爭鳴”指爭論和辯難。

“百家爭鳴”是指春秋戰國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針對社會上存在的各種問題展開辯論。他們爭相發表見解,又彼此吸收、融合,形成學術文化的繁榮局面。

(形成原因

經濟上,井田制崩潰,封建經濟迅速發展,為學術文化的繁榮奠定了物質基礎;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諸侯士大夫崛起;

階級關係上,“士”階層在社會政治活動中活躍起來,受到各諸侯國的重用;

教育上,從“學在官府”到“學在民間”,私學興起,造就了一批知識淵博、閱歷豐富的文士。

重要意義

是中國學術文化、思想道德發展的重要階段,奠定了中國文化的基礎。其中的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準則;道家學說構成了傳統思想的哲學基礎;法家思想中的變革精神,成為歷代進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圖新的理論武器。它們共同構造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

“百家爭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對當時和後來社會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莊子地位:戰國時期道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一生窮困潦倒,卻能超然灑脫樂在其中。

主要觀點:①提出“齊物”的觀點,認為任何事物在本質上都是相同的。②提出“逍遙”的人生態度。③認為天與人“不相勝”,人必須順從自然,不應破壞自然生成的東西。影響:①他的寓言、散文蘊含深刻的哲理和神奇的浪漫主義色彩,其文風對後世有深遠影響。②主張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傾向,對中國古代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

墨家墨子:戰國時期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主要觀點:①核心思想是“兼愛”“非攻”,反對掠奪戰爭。②主張“節用”“節葬”,反對統治者的鋪張浪費。③主張“尚賢”,重視人才,講究實際功利。④墨家的貢獻主要表現在認識論(提出判斷知識的三條標準,即“三表法”)和邏輯學(建立了“類”、“故”等中國最早的邏輯學術語)上。

影響:①墨子的思想代表下層勞動群眾,特別是手工業者的利益,一度成為戰國時期的顯學。

②墨家學派具有“赴湯蹈火”的苦幹和自我犧牲的精神,漢代以後,逐漸湮沒失傳。

法家

韓非:戰國後期的思想家,法家集大成者,

主要觀點:①主張法、術、勢相結合,將法家理論系統化。

②主張加強君主集權,實行嚴刑峻法,獎勵耕戰。③主張變法革新(“不期修古,不法常可”)。④主張用“參驗”的方法,檢驗人的言行和知識的真偽,對中國古代的認識論作出了貢獻。影響:法家理論對中國專制主義政治體制的建立,對秦始皇統一中國起了重大作用。在西漢以後一千多年中與儒家思想相表裡,成為維護專制政權的工具。

儒家思想的形成

 (孟子地位: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學說,戰國時期儒家學派的重要奠基人,被稱為“亞聖”。主要觀點:①發揮孔子“德治”思想,提倡“仁政”(政治思想的核心)。②提出“民貴君輕”主張,成為中國早期民本主義的思想基礎。③倫理觀上,主張“性本善”,倡導“養浩然之正氣”。

(3)荀子地位:戰國末期的儒家代表,綜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更能適應社會的需要。

主要觀點:①主張施政用“仁義”和“王道”,“以德服人”。②天人關係上: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題。③治國上:以禮教為主,強調禮法並用。④倫理關係上:主張“性惡論”。⑤君民關係上:看到了人民的力量,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觀點,對後世的政治思想影響很大,成為有作為的帝王和政治家的座右銘。



北源八字


“百家爭鳴”的出現,是歷史發展的需要,而儒家思想的正統,則是為皇權所需要。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之間相互混戰,看不到和平的方向,對百姓影響尤其嚴重。這個時候,隨著“禮樂崩壞”,一些有知識的人開始活躍,他們開始思考未來,於是出現了各種思想碰撞。

這些思想如道家的“無為而治”,墨家的“兼愛、非攻”,儒家的“民貴君輕”、“仁政”,還有法家的“富國強兵、依法治國”,這一時期也被認為“百家爭鳴”。

至於儒家思想成為主流思想,得益於漢武帝時期推行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原因是漢初實行的與民休息政策導致朝廷威信較小,不能有效實施管理,急需建立一種新的思想穩固皇帝統治。

這時董仲舒應運而生,他將孔子時候的儒家思想進行了改進,認為天與人相關,將孔子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實事求是的思想,改造成了天人感應“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皇帝代表了天道,任何人都要服從,從此儒家思想成為王朝統治的正統。

如今來看這些思想都是人文精神的體現,直至今天,這些偉大的思想仍然熠熠生輝。


史知今


很高興來回答您的問題。希望我的淺見能夠有點作用。

首先回答第一個問題。

關於百家爭鳴的形成首先要說一下當時的背景,戰國時期士這一階層開始崛起,併成為社會的領導者,戰國曆史是他們大顯身手的舞臺,士集團領導社會這一特色一直延續到後世,中國人尊重文化人,並非因文化人會寫詩,而是因為文化人與士高度重合,在中國人的內心深處。他們是社會良知和社會的領導力量,考察古代中國的立國精神,至少有如下幾根柢柱,天下為公的立國理念,士族集團的領導,尚武重教的觀念,中國歷史上的治世和亂世,都與這幾個立國核心理念密切相關。

春秋末年禮崩樂壞,王官失守,一方面一部分接受過禮樂教化的貴族,淪為只保留貴族之名而無貴族之實的市民;另一方面私人辦學興起,不少庶民有的接受禮樂教化的機會,由庶民轉化為士,春秋戰國時期,是貴族精神和尚武精神最為濃烈的時代。在當時, 社會上形成了一種養士之風, 最著名的養士貴族就有, 齊國的孟嘗君、 趙國的平原君、 魏國的信陵君和楚國的春申君。 而這時的士也有自己獨立的精神品格, 他們縱談時勢, 以天下為己任。在這個需要人才的時代應運而生,推動了時代的發展。他們敢於衝破傳統思想, 紛紛著書立說, 針砭時勢, 為思想文化的發展繁榮提供了理論著作。

社會的大變侷促使人們思考過去,思考現在,思考未來,思考自然,國家,社會,人生,思考戰爭,和平,秩序,人性,並提出自己的理解和解決方案,因此到了春秋末戰國時期。在戰爭與和平交替的社會局勢中,各種學術流派蓬勃湧現,異彩紛呈,私人講學授徒之風大盛形成了思想的大繁榮,春秋時期,各種學說雛形已現,戰國初期儒墨兩派成為對抗的顯學,到了戰國中期則百家之學並起。


導致各地學術見解不同的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各個地區地域文化背景的不同。我們都知道,中國的地域遼闊,各地的氣候條件不同,人們的生活、 生產方式也不同, 這就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 知識分子們在學習的時候就會因為自身的環境, 而學習不同的文化, 這就使得他們學習的東西各有差異, 思想主張也各有不同。 當他們帶上自己的主張去各國遊說的時候, 就會與其他儒士們有所交流, 這就是他們相互學習、 討論和爭議的時候了。 而春秋戰國時形成的學派眾多, 各自的主張見解亦不相同,就形成了諸子百家。

總之,在這樣一個沒有統一的國家制度,沒有統一的價值觀念,沒有統一的思想信念, 沒有統一的理想觀念的社會轉型期, 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是必然的。


第二個問題


對後世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儒家學派了, 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 儒家就成為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主張與人為善,施仁政,有教無類的儒家; 它的代表人物有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文學家孔子, 還有他的弟子孟子, 後代合稱 “孔孟” ,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 就是對他們思想主張最精煉的概括。還有樸素唯物主義的荀子等。

中國人一向主張尊老愛幼、孝敬父母、家庭觀念和與人為善,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這是我們中國人有別人西方人的一個重要特徵,中國人非常注重團體,重視家人,這與西方人個人主義有著截然相反的理念,這就是儒家教給我們的東西。

孔子要求保持恢復遠古時期那溫情和諧的世俗統治體制,他身後的儒家學派,也一直繼承著這種氣質,在孔子思想中,關於中庸的闡述是主要內容,統治階級內部的東西,它包括典章制度,風俗習慣,人與人間的交往準則等等,當中最主要的是等級制度,為了保持等級的尊嚴,孔子強調必須要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仁學是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主張把外在的規範內化為個人品德修養,孔子還認為,任何事情都有一個適當的標準集中,而善於運用中這一標準的做法就叫做中庸,自孔子之後孟子和荀子,都是著名的儒家代表。到了漢武帝時期,經改造後的儒家學說被採納為意識形態基礎,從而長久地影響了中國歷史。


我們都在路上


百家爭鳴出現的客觀因素,是社會出現嚴重問題,需要解決。所以只有當社會動盪,或者社會進步時期,才會有百家爭鳴,各抒己見,爭吵不休。如果社會安定富裕,人民幸福,誰去爭鳴個什麼?

中國歷史上,有四次重大的百家爭鳴,一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二是秦始皇時期的百家爭鳴,三是清朝之後的百家爭鳴,四是新文化運動後的百家爭鳴。

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動盪,天子失威,諸侯互相侵略,百姓悽苦,盜賊風起。應該怎麼辦?這時候一些自以為有幾分本事的人就開始出謀劃策了。

各家整天爭論不休,都覺得自己有道理,別人是臭狗屎。大家可以想一想盲人摸象的爭論。

秦始皇時期,秦始皇認為分封制不好,是引起動亂的禍根,他主張實行郡縣制。不能不說,他的主張是進步的,現在世界都實行的是他的辦法。

還有儒家,一以貫之的觀點就是復古尊古。《孝經》裡說:“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當然儒家不會同意郡縣制,當時他們認為先王的制度都是最好的,一絲一毫都不能動,郡縣制違背祖規,肯定禍國殃民。

這三股勢力就組成了反郡縣制的陣營,是保守派。


用歷史來說歷史


您所提的兩個問題,不知道您是想知道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成為主流的過程還是原因?我的回答姑且兼顧兩者吧。

“百家爭鳴”是怎麼形成的?

春秋戰國時代,社會急劇變化,原有的社會秩序遭受嚴重的挑戰和危機,許多問題亟待解決;至戰國時期,社會產生了各種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他們著書講學,互相論戰,出現了學術上的繁榮景象,後世稱為百家爭鳴。

百家爭鳴局面為什麼會出現呢?本人認為,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可以進行很好的解釋。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百家爭鳴的出現是當時社會現實發展的需要。

第一,從當時的政治來看,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地位衰微,諸侯為爭奪土地與人口以及取得在諸侯中的霸主地位而不斷混戰。原有的分封制、宗法制、禮樂制度都逐漸走向崩潰。這樣,社會秩序亟待重建,這些士人在這種情況下按照自己的理解提出重建社會秩序的主張和政治見解。

第二,從經濟上來說,春秋戰國時期,鐵犁牛耕出現與推廣,生產力水平大幅度提高。隨著開墾的私田越來越多,原有的井田制逐漸的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漸建立起來。這樣,新的地主階級興起。他們也就提出一些自己的主張,來表達自己的政治見解,維護自己的利益。這樣新舊不同的階級的代言人紛紛相互相互詰難和辯駁,從而使得百家爭鳴出現。

第三,隨著以上兩方面的變化,文化教育上也出現了相應的變化。教育上由“學在官府”到“學在民間”,教育重心開始下移,逐漸培養了一批有知識文化的士人階層,這批人的存在,是百家爭鳴出現的人才基礎。

總之,百家爭鳴的出現,不是一個單獨的事件,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儒家思想是怎樣成為主流學術思想的?

儒家思想在春秋戰國時期並沒有被統治者重視。在一個分裂割據的時期,儒家的仁和仁政並不符合統治者的實際需要,所以,法家思想提倡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適應了統治者的需要和統一形勢的需要,被戰國時期各國所普遍採用。

到秦朝,秦始皇依然以法家思想作為治國思想,焚書坑儒,實行暴政,導致秦朝速亡。西漢初年,為了使社會經濟政治穩定下來,統治者則採用黃老學說,實行“無為而治”的休養生息的政策,促進了社會經濟的逐漸恢復和發展。

漢武帝時,國力強大起來,統治者通過一系列的加強中央集權的政治措施、經濟措施,軍事措施,使得全國出現了大一統的局面。大一統局面又呼喚統一的思想出現。董仲舒在這個背景下,將儒學與黃老學說、陰陽五行的學說、法家學說等糅雜在一起,創立了新儒學。

董仲舒的新儒學主要從加強中央集權的角度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春秋大一統”;從加強君權的角度提出了“君權神授”“天人感應”,把君權與神權結合起來;從重建社會秩序的角度提出了“三綱五常”。這些思想適應了漢武帝進一步加強大一統的需要,所以被漢武帝採納,並大規模的運用儒士做官、在中央與地方各級學校大力推廣儒學,使得儒學在整個社會中廣泛蔓延開來。這樣,儒學就在社會上處在了統治地位,成為了幾千年的思想主流。雖然在魏晉南北朝到隋唐時期受到道教和佛教的衝擊,但隨著程朱理學的出現,三教合歸儒,儒學走向思辨化哲學化,其統治地位已完全無可動搖。

縱觀儒學成為學術主流思想的過程,我們可以這樣說,儒學之所以能夠成為主流思想,主要有這兩方面的因素影響:

第一,儒學本身的包容性,能夠兼容不同的思想,並適時的進行調整。

第二,符合統治者加強統治的需要,儒學政治化的發展必然結果。

這裡,不闡開論述,總之,內外因素和合力,才造就了中國儒家思想的主導地位。

好了,這兩個問題,小編就為您解答到這,希望您能滿意。如果大家有不同看法,也希望留言討論哦!


歷史學習之窗


國家分裂的時候才會產生百家爭鳴,國家統一了,思想文化必然被統治者統一,儒家就是投機統治者的奸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