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安古鎮丨藏在深山人未識

從丙安古鎮的東華門進去,眼前呈現的是狹窄的“一線天”,向右拐,便進入了古鎮唯一的街道,遊人並不算少。街兩側店鋪林立,路邊是穿鬥式木結構房屋,古鎮人家大多將門板卸下來立在牆邊。

漫步在古街道上,兩邊的店鋪不時有遊人駐足。這一家門前烤豆腐的香味飄遍古街,那一家的大鍋裡燉的肉湯咕嘟咕嘟正翻滾著;門板上掛著的竹簍、竹筐,瞬間勾起了人們淡淡的鄉愁。餐館裡,灶上熱氣升騰,店主正忙著炒菜;旁邊的房屋門口,幾個老人悠閒地坐著聊天,韻味悠長。屋簷下掛著的紅燈籠,盡顯古鎮的熱鬧與安詳。

丙安古鎮丨藏在深山人未識

就這樣沿街走著,忽覺眼前人頭攢動,在前面街道拐角處,丙安紅一軍團陳列館映入眼簾。隨著熙熙攘攘的人流,我擠入了陳列館,看著紅軍長征時的一件件實物,聽著講解員的詳細介紹,思緒彷彿回到了那風雲激盪的崢嶸歲月。

丙安古鎮丨藏在深山人未識

1935年1月,在紅軍與川軍戰鬥進行的激烈時刻,紅軍召開了一次緊急會議,決定向赤水河方向轉移。29日,朱德發佈了中央紅軍從猿猴場也就是今元厚鎮以及土城西渡赤水的命令,這就是歷史上的一渡赤水。其間,紅一軍團奉命攻打赤水縣城,軍團長林彪率部攻下丙安後,紅一軍團指揮部和紅二師師部便在古鎮上紮營。陳列館曾經是指揮部所在地,林彪就住在這裡。指揮部設在丙安,其實暗藏玄機。因為古鎮背靠青山,北臨湍急的赤水河,東西兩端是東華門和太平門兩大寨門,地勢險要,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是個進可攻退可守的絕佳駐軍所在。

陳列館裡,當年林彪住過的床、紅軍渡河使用的小木船、當地居民為紅軍編做的草鞋等一件件文物和一張張圖片,都在向人們述說著那段艱苦卓絕的歷史。

丙安古鎮丨藏在深山人未識

出陳列館,我走進一家店鋪,只見裡面的商品有條狀的、有捲曲的,有新鮮的、有曬乾的,看似琳琅滿目,實則同為一種——金釵石斛。

使人芳華永駐、輕身延年,石斛有著其它草藥無法取代的神奇。石斛,與天山雪蓮、人參、靈芝等名貴中藥材並稱為“九大仙草”且為九大仙草之首,對自然生長環境要求極為嚴苛,多出自海拔1500米以上的絕壁。金釵石斛分佈於貴州赤水、習水及四川瀘州一帶,尤以赤水所產為佳。每一味本草都有適應其生長的最佳境遇,中藥謂之“道地”。赤水金釵石斛不僅是道地藥材,更是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赤水丙安古鎮附近溝壑縱橫、山高林密,地形起伏、溪流潺潺,正適宜金釵石斛孕育生長。早在明清川鹽入黔年間,赤水民間就已使用金釵石斛熬湯入藥。

丙安古鎮丨藏在深山人未識

沿著石板路一路前行,眼見著街道隨著山勢的緩急而收放曲折。舒展處,兩側的房屋前擺著盆栽、種了小樹,寬敞明亮;緊張處,兩側屋簷相對,只留一條窄窄的縫隙,陽光傾瀉下來,藍天僅存一線。在這裡,歷史彷彿被按下暫停鍵,建築、氣氛、生活方式,仍是舊時模樣,古樸又從容。

再往前走,便出了太平門,門前依然是向下的臺階。砌牆的石塊表層已經斑駁脫落,上面佈滿苔蘚,石縫間長出小樹,既蕭索滄桑又生機盎然,有種別樣的和諧之美,恍然間只覺時空交錯,彷彿回到了古鎮的過去。

丙安古鎮丨藏在深山人未識

穿過一段木質長廊,便到了古鎮的吊橋。橋下,赤水河奔流不息;橋上,紅旗迎風招展。河的南岸,是懸空架起的吊腳樓群,錯落有致,未加雕琢,雖飽經風霜,依然挺立;北岸,一幢幢新建的樓房拔地而起,粉牆黛瓦,與吊腳樓交相輝映。置身赤水河畔,聽歷史與現實對話,此刻的丙安古鎮,氣韻早已穿越古今。

丙安古鎮丨藏在深山人未識

過了橋,站在古鎮對岸的觀景臺上,腳下的赤水河濤聲依舊,面對莽莽群山,我不禁思緒萬千。古鎮歷經繁華、戰火而趨於沉寂,直到近些年來逐漸開始聲名遠播,依然韶華猶存。隨著國內旅遊經濟的蓬勃發展,丙安古鎮一定會綻放新的光彩!


聯繫人:劉豔飛

郵箱:[email protected]

雜誌訂閱、廣告合作與應聘

聯繫人:劉曉晨

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