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55歲“生命高危期”,要防兩種病,具體指什麼?

微笑的一生

46~55歲,這個年齡段思想、性格成熟,正是人一生中年富力強的時候,但這一階段也是多事之秋,更是生命的高危期,很多人在這個階段逝世,故有專家稱這一階段是人生旅途的“沼澤地”。

這一階段最主要的是要防以下兩種病。

一是防心腦血管疾病。

據瞭解,因心腦血管疾病死亡者點總死亡率的34%。而在這34%中,58%死於腦卒中,即中風。17%死於冠心病。

心腦血管早期是信號的,看到信號我們要做到預防,早防治,除了定期體檢外,注意身體發生的某些信號,可以說是“求救信號”,不可掉以輕心哦。

胸痛、胸悶可能是心臟出了問題;

咽喉不舒服,脖子兩側脹痛,是小腸與淋巴有嫌疑;

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這個常規體檢能做出來。查出來後有對應的食療方法和注意事項,謹遵醫囑就行了。

突然間不能控制表情,如嘴斜眼歪;

看東西突然模糊,一會又好了;

經常頭痛,頭暈,不正常的打哈欠;

突然間頭暈目眩站立不穩,但時間不長;

二是預防惡性腫瘤。

便秘,是腸蠕動功能減弱;長期便秘可能發生變化,在初期我們就要及時止損。

多飲多食體重卻減輕,是糖尿病的前奏;

身體異常出血,如吐血可能是肺癌的前奏,尿血有可能是膀胱癌;肛門出血可能是直腸癌的前奏;

腹部、乳房、頸、腋下等出現不明腫塊;

出現以上症狀要及時排查,不能拖不能等。

俗話說:“病從口入”,保持健康,首先要從吃做起。

1、戒菸少酒是首要。

肝臟喜“苦”,多吃“苦”,方能護其健康。

2、多喝水是必要。

水除了白開水外,也包括茶水。除了綠茶、紅茶、普洱茶等,還有如蒲公英、胎菊花、桂花等也是不錯的選擇。

水是最好的藥,水利萬物,當然包括人。

由於喝水不足,即使血壓不高的人也會引起腦卒中,心梗的發生。這時想到了我父親,他沒有三高,平日對自己身體很自信,為了減少上廁所次數,很少喝水,沒想到摔跤後就形成了腦血栓,沒來得及和子女們好好說句話就走了。

因此無論是有病還是無病,都要多喝水。

早起一杯水清腸,晚上睡覺前一小時喝一杯水,可以防止血液粘稠。

特別提醒一定要提前一小時,是為個防止起夜,睡個安穩。

晚11點之前一定要睡覺,不能熬夜,不能熬夜,不能熬夜

3、飲食清淡是需要。

少吃暈,多吃素。多吃新鮮蔬菜和當季水果。確保每天的膳食纖維量不低於25g。

可以防止便秘,預防腸癌。

暈菜最好以魚肉為主。

據調查,經常吃魚的人要比很少吃魚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比例要小得多。每週吃三頓魚,能夠使中風的風險降低50%。

我們公司同事劉今年剛好50歲,他是單位的廚師,在這個崗位工作了幾十年,平時樂呵呵的,人也長得不胖,所以對自己的身體從來沒有多在意,吃喝隨意,也沒有做檢查。然而前不久在工作期間突發腦溢血去世,經診斷是高血壓引起的。

其次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儘量保持心態平和,忌怒,怒傷肝;忌氣,氣傷肺。在發生衝突時,學會轉移注意力。

三是要多運動。

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跑跑步,做做家務。每週至少要保證三次以上的運動量,每次量力而行,時間不要太長,以身體輕微出汗時為佳。

防而不危,願每個人都順利通過沼澤地,讓生命暢通無阻!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有書共讀

年輕時,覺得花季是一生中最美的季節,隨著年齡增長,覺得中年並沒有想象中那麼蒼老,反而更淡定與從容,波瀾不驚是對生命的尊重。但46~55歲也是中年向老年過渡的十年,無論從心理還是生理都非常重要,尤其要重視某些疾病的預防。



(一)遠離“梗”字病。

無論心梗還是腦梗,一旦發生都會危及生命,猝不及防。

導致“梗”字病發作的主要誘因是動脈粥樣硬,它是心絞痛,心肌梗死,腦卒中的元兇,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高血脂,也叫血脂異常。



(二)遠離“癌”字病。



癌症同心血管疾病一樣是目前慢病的高發病之一。癌症本是基因突變的結果,隨著年齡增長,突變的幾率增加,所以老年人是癌症的高發人群,同時環境因素與不良的生活方式也是癌症發生的因素之一,近年癌症發病年齡越來越早,所以改變生活方式是中年預防癌症的可控方法之一。



(1)控煙。或者說戒菸更準確,菸草是一級致癌物,與30多種癌症發病相關,戒菸控煙大大降低美國癌症發病率,尤其是肺癌。肺癌一直是癌症中發病率與死亡率最高的,美國1990~2014年的控煙結果是美國男性肺癌的死亡率下降了43%。很多人戒菸都要等到心臟搭橋,心梗發作卻為時已晚,希望讀到此文的你可以不等疾病發生,早戒早健康。

(二)控酒。酒精與菸草一樣都是一級致癌物。日前美國臨床腫瘤學會首次發聲:全球5.5%的新發癌症和5.8%的癌症死亡與酒精有關。酒精可以導致鼻咽癌,食道癌,肝細胞癌,女性乳腺癌,大腸癌,此外酒精還可能與胰腺癌,胃癌,肺癌發病相關。不禁想起去年董酒搞了一場發佈會,宣佈董酒抗癌,成為營養界的笑談。我想如果真是如此,茅臺一定表示不服。

46~55歲是人生黃金的十年,做好預防,安穩度過“生命高危期”,擁有健康的身體與心理迎接更美的夕陽!

(王芳,主管護師,註冊營養技師,好食營養工作室創始人,王興國營養特訓班5期學員)


營養百事通

46歲-55歲是一個人的中年時期,也是身體由盛轉衰的時候,許多潛在的疾病多數在這個時候爆發。這段時期也恰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時期,肩負著家庭和事業的重擔,也正因如此,身體健康尤為重要,容不得絲毫的閃失。在這個階段,尤其要著重預防兩種疾病。

一、生理疾病。

人到中年之前總是覺得自己年輕身體好而不注意保養,養成大吃大喝、熬夜、不愛運動等不良生活習慣為日後的發病埋下了“禍根”。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絞痛、心肌梗死、腦栓塞、腦梗死、腦溢血等心腦血管疾病是這個年齡段高發的危險疾病,輕則影響生活和工作,重則有很大致死的可能性。另外,癌症也是這個時間段的人群高發的一種疾病。在這個年紀是生活和工作壓力比較大的一個時期,精神情緒比較緊張,各種應酬不斷,吸菸、飲酒、嗜食肥甘厚味等不良嗜好大大增加了患病風險。

二、心理性疾病。

人生到達46-55歲這個年齡段一般也是人生最輝煌的時段,但是也面臨著較大的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壓力。大家談論的“中年危機”也恰恰對應了這部分人群的生活和工作所面臨的問題。這一時期的人由於較大的壓力導致脾氣比較急躁、患得患失,並且有的人仍然有爭強好勝的的心理。事業有成的人一般工作都特別認真,事事追求完美,加班更是家常便飯。長時間的透支體力和精力會為讓機體抵抗力不斷下降,時間久了難免不出問題。

最後,處在這個年齡段的人群,生活中應該多加註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日常生活中多吃蔬、少吃肥肉、戒菸戒酒、堅持適度的體育鍛煉。此外,適當的放鬆身心,減輕工作壓力,有時候承認自己身體和精力變差也是一種放鬆,畢竟身體是自己的,一旦身體垮了,賺再多的錢也是無用的。


杏花島

46歲至55歲是人生的黃金年齡,但也是很多中年人生命中最難熬的“高危期”,也就是疾病爆發期,很多人都沒能熬過這段生命危險期!

小品演員高秀敏——46歲!

著名播音員羅京——48歲!

著名歌星邁克爾·傑克遜——50歲!

這樣的“英年早逝”的悲劇還有太多太多......

所以,專家們稱這段時期為人生旅途上的“沼澤地”。

中年遭遇健康低谷是個自然規律,每個人都難以逃避。我們一定要善待 45~55 歲這一高危期!

人到中年,想度過生命高危期,一定要防兩種病,否則奪命很快,連“離別”都來不及說!

第一,就是腦卒中,又被稱作“中風”。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每年新發腦卒中的人數超過250萬,每年死於腦卒中的人數超過150萬。全國40歲以上人群中約有1200萬人曾經患過腦卒中。

腦卒中的特點是突發性極強,目前在我國呈現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複發率高,同時經濟負擔重的特點。

症狀一、手指麻木

手指麻木,是突然感到一側面部或手腳麻木,有的會出現舌麻、唇麻,有“嘴斜眼歪”的預兆。還有患者會出現肢體無力,不受支配,走路時一隻腳拖地甚至不能站立行走等。

症狀二、眼前發黑或視力模糊

兩眼突感一時看不清眼前的事物,但往往數秒鐘後可以恢復。

這是因為大腦內血流量減少,微小血栓通過視網膜動脈引起的,眼動脈是頸動脈的第一條分支,對頸動脈的缺血最為敏感。

症狀三、常打哈欠、無精神

頻繁打哈欠,整天昏昏欲睡,處於嗜睡狀態、沒精神。

這是因為腦組織呈缺血缺氧狀態的緣故,有研究發現,70%的腦卒中患者在發病前5~10天內有頻繁打哈欠的異常表現。

症狀四、經常頭暈、頭痛

尤其是忽然間感到眩暈,周圍物件都在旋轉,幾秒鐘後便恢復常態。

而頭痛與平時的不同,程度加重或由間斷性變成了持續性,是一種難以忍受的侷限性頭痛。

症狀五、言語不清、說不出話

大腦內血管流動出現異常,導致舌頭不靈活,說不出話來!

特別提醒:

當出現兩種信號時,說明已經愈發嚴重,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

第二,就是癌症。

乳腺癌、肺癌、肝癌、腸癌及淋巴癌等癌症在中年人群的發病率也逐年增高。

症狀一、頻繁發燒或感染

發燒一般都是常由流感、肺炎或其他炎症引起。但如果不明原因的發燒就要當心了,必要時就要做X光胸透、CT掃描、核磁共振檢查等檢查,有必要檢驗下血液,因白血病主要症狀就是發燒。

症狀二、體虛乏力

人體在在睡眠休息充足的情況下,仍然會感覺虛弱和疲勞,就應及時看醫生。

症狀三、胸悶氣短

劇烈、明顯的氣短、胸痛或咳血有可能是肺癌症狀。

症狀四、異常出血

身體異常出血也是癌症的信號之一,特別是中老年人。

如出現無痛尿血或排尿困難,應警惕膀胱癌或腎癌。

女性月經週期之間的陰道異常出血可能是子宮內膜癌症狀。

吐血、咳血應當心胃癌、食道癌或肺癌。

過度淤血或出血不止可能是白血病症狀。

症狀五、異常的腫塊

乳房、腹部、睪丸、頸部、腹股溝、腋下或其他部位出現異常包塊,應及時就醫排查癌症危險。

人到中年,謹記“三戒”讓身體更加健康!

1、戒菸酒

菸草和煙霧中含有超過4000多種有毒物質或致癌物質,對呼吸系統、心腦血管危害極大。什麼時候戒菸都不晚,研究顯示,40歲戒菸能多活9年。所以別在吸菸越早戒掉越早受益。

喝酒一定要把握量,低度白酒最多2兩,中度白酒別超1兩,烈性酒要控制在25毫升以內,啤酒一天最多一瓶,喝酒千萬不要貪杯!!!

2、戒發怒

中年人還容易發火,那真的是想不開了。不論家庭瑣事有多少,工作任務有多重,都要學會平和處理。

記住人在發怒時,交感神經極度興奮,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心跳加速,血壓升高,易誘發消化道潰瘍、高血壓、冠心病等。

若真想發火,不妨深呼吸,或在心中默唸10個數,有助於理性迴歸大腦。

3、戒懶惰

人到中年,享受穩定生活的同時,也容易變得“懶惰”。

國外一項調查顯示,86%的人出現了比其實際年齡大4歲才會出現的健康問題,懶惰導致的缺乏運動和肥胖是罪魁禍首。

中年人要利用一切機會積極地讓自己動起來,比如,早晚跑跑步,或者做做家務也是一種鍛鍊。

疾病發生重在預防,謹記“三補充”

補充硒,可防癌

現代研究發現,硒是人體血紅細胞中谷胱甘肽過氧化酶的重要成分,具有抗氧化、保護細胞膜和心血管的作用,維生素E和硒結合後能清除體內自由基。

還有研究發現大麥苗粉中含有微量元素和礦物質豐富,且大麥苗粉被稱為“鹼性食品之王”,可預防癌症。

補充α-亞麻酸,可防血栓

研究發現,α-亞麻酸可降低血清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極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從而抑制血栓形成,預防心肌梗塞和腦梗塞。另外α-亞麻酸還可以降低血粘稠度、增加血液攜氧量,抑制甘油三酯的合成,增加體內各種脂質的排洩。

α-亞麻酸的主要來源有胡麻仁油、核桃油等,其中胡麻仁油含α-亞麻酸含量較高,可以直接食用,或倒入涼拌菜中食用,美味又營養!

補充膳食纖維,可防便秘

現代發現,膳食纖維具有促進胃腸蠕動,提高胃腸蠕動功能的作用,對預防和改善便秘有很重要作用。

現代人每天攝取膳食纖維含量不足身體需求,很多人少於10g,這也是導致便秘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建議每天多吃些新鮮青菜、水果等,比如芹菜、西蘭花、木耳、金針菇等。

希望45歲之後,每個人都讀讀此文,著重預防,才能更健康!


微笑的一生

中國疾控中心發佈的數據顯示,46~55歲糖尿病患者的發病率是11.5%,為40歲之前發病率的近4倍;女性絕經期後比非絕經者,患心腦血管疾病的幾率增加2~6倍,心臟病發作的風險也會增加約40%。

46~55歲是“多事之秋”,與這個階段的生活狀態密切相關。他們家庭、事業等各種負擔很大,精神壓力增長,長期透支個人健康,處於常說的亞健康狀態,人體免疫力下降,各種病患就會趁虛而入。

一防中風

症狀一、手指麻木

症狀二、眼前發黑或視力模糊

症狀三、常打哈欠、無精神

症狀四、經常頭暈、頭痛

二防癌症

症狀一、頻繁發燒或感染

症狀二、體虛乏力

症狀三、胸悶氣短

症狀四、異常出血

疾病重在預防,給你最實用的養生秘籍!

一:愛上一種運動

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種運動,這種運動必須是客觀條件允許的。同時,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裝備。讓自己堅持下去的竅門是:不要把目標定得太高,要時時給自己獎勵;最好找一個同伴。爬山、旅遊、快步走、游泳、網球等等。

要知道,充分運動的人,一般都很健康。

二:在給予中獲得滿足

從親人做起,經常給父母打電話,如果住在一起,多給他們帶去關心與問候。對於朋友,關懷、聆聽和陪伴,是給他們最好的禮物。做人要學會感恩、知足、責任。

要知道,美的心靈,才有“美”的身體。

三:將“綠色”生活進行到底

關注食物的來源,在可以選擇的情況下,對化學肥料、人工添加劑和防腐劑說“不”,注重調料、油脂和飲用水的質量。菸草、酒精會讓你變得更脆弱,有害身體健康。

要知道,病從口入,入嘴的東西一定要注意。

四:做情緒的主人

當你開始憤怒、沮喪或得意忘形的時候,想想有另一個人正在看著自己,想想自己的情緒是否必要、可笑或有意義;感到壓力的時候不應壓抑,而是通過健康的手段去釋放壓力,如享受美食、與朋友聚會、聽聽音樂、運動等都是非常好的選擇。

要知道,心態好,一切都好。

五:工作有條理

開始一天的工作前,先把當天要做的事情在腦中過一遍,按照時間和重要程度進行排序,或買一本日曆型記事本,記錄每天的安排,註明時間、地點和事件。計劃和總結是人生前進進步的秘訣。

要知道,生活有講究的人,對養生也都有講究,身體自己就很健康。

六:喝足量的水

是否滿足一天八杯水的需求,即使達不到,也要喝上1500ml的水。當然,如果喝水無味,可以喝一些養生的茶葉水,來滿足味蕾的需求。

比如:婆婆丁桑葉茶,人到了中年,一般都會有三高問題,而此茶,不僅可以有效調理三高問題,對肝臟也有保護作用。

配方:婆婆丁(蒲公英)40g、桑葉15g

現代醫學證明,桑葉是上好的功能食品,它能降壓、降脂、抗衰老、增加耐力、降低膽固醇、抑制脂肪積累、抑制血栓生成、抑制腸內有害細菌繁殖、抑制有害的氧化物生成,最突出的功能是防止糖尿病。

蒲公英:眾多研究表明,胰島素抵抗與炎症的關係十分密切,蒲公英中含有廣譜消炎成分,廣泛應用於多系統炎症相關性疾病,並且蒲公英多糖也有一定的降糖效果。肝臟是分解糖類物質的重要場所,蒲公英還可以保肝,預防肝損傷,減少藥物對肝臟的損害!


文字的純淨

46—55歲,為生命的高危期,大多數疾病在此階段爆發,有的甚至危及生命,故有專家稱之為人生的“沼澤地”。

這一階段以肝病、心血管病、腫瘤為常見。肝病常見:肝硬化、脂肪肝、肝結石、肝囊腫、肝腫瘤;心血管病常見:高血壓、高血糖、栓塞梗阻、血液粘稠、腦梗;腫瘤更是五花八門。處在這個年齡段的人,一是工作、家庭負擔重,思慮多,二是社會應酬多,愛膏梁厚味,體內環境漸被“汙染”,很多人自恃年富力強,忽視了自我保健,有些疾病一經查出已到晚期。

中年遭遇健康低谷是個自然規律,每個人都難以逃避。我們一定要善待 46~55 歲這一高危期!

健康平安度過“生命高危期”,要防兩種病!

一:防血栓

人體的健康血液在人體血管內流動,成年累月,容易滋生很多血脂垃圾及毒素,並形成栓狀物質,凝固在血管內壁,動脈血流受阻,久而久之形成動脈粥樣硬化!而動脈粥樣硬化,是血栓發作的根源,易造成突發的心梗、腦梗等,嚴重危及生命。

二:防肝膽疾病

長期不吃早餐的人到40多歲後,一部分人就會出現膽囊炎,這是年輕時留下的病。

同樣,很多肝病也是如此,因年輕工作壓力大、長期熬夜、喝酒、吸菸、暴飲暴食等,使得肝臟代謝在日積月累中出現異常,比如脂肪肝、肝硬化,甚至肝腹水、乙肝,肝癌等。

3種情況,你正處在危險中

心臟疾病

心臟從40歲開始衰老,向全身輸送血液的效率開始降低。在心血管疾病方面,調查發現,50歲以上患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和冠心病的人明顯增加。一旦查出“三高”問題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用藥,並改變生活方式。

肺部老化

肺是人體中走下坡路最早的器官,肺活量從20歲起緩慢下降,如不注意鍛鍊,到了40歲,有人爬幾層樓梯就會氣喘吁吁。生活中,吸菸、廚房油煙、空氣汙染等都會加速肺部老化。

經常便秘

大便長時間滯留體內,可能導致包括腸癌在內的多種疾病。

人到中年,記住18個字保身體健康!

一、“重體檢”

1、防卒中檢查遵循“4+12”

“4”指主要危險因素: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及年齡超過50歲。

“12”指一般危險因素:房顫、心臟病;呼吸睡眠暫停;腦卒中家族史;吸菸;大量飲酒;缺乏運動;膳食中油脂過多;肥胖;男性;牙齦經常出血、牙鬆動、脫落;缺血性眼病和突發性耳聾。

2、防癌檢查

CT檢查:胸部、頭部。

“鏡檢”:胃部、腸(包括直腸、大腸)

超聲檢查:乳腺、肝、膽、脾、腎、甲狀腺等。

二、“睡得足”

睡眠不足使人體長期處於應激狀態,不斷分泌腎上腺素等激素,會造成血管收縮異常,因此常常會感覺緊張、焦慮,更容易誘發心原性猝死。

建議在晚上11點之前睡覺!!!

三、“保好胃”

“保胃”原則:吃少、吃慢。飯要吃到七成飽,一口一口保證細嚼慢嚥。這樣會減少胃腸道負擔,預防胃部慢性疾病。

四、“護骨頭”

人到中年,骨頭好、身體才好,護骨利於防止老年骨折,減緩老年駝背現象,保證老來有一口好牙齒。

飲食上。建議40歲後每天喝500毫升維生素D強化低脂牛奶。

曬太陽。維生素D最好的來源就是曬太陽。一般來說,年輕人每週累計曬40分鐘、老年人需要60分鐘就能獲得充足的維生素D。

五、“勤運動”

運動能使神經系統更加協調,肌纖維會更粗壯,增加肌肉的儲備量,提高心肺功能,有效降低患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

運動避免過度、劇烈,以防身體出現不適感。

六、“減減壓”

人到中年,調整心態很重要,不要太注重於一些小事或者期望過高,而應該注重自己的不斷成長進步。

人到了中年,很多疾病由不得自己,所以預防才是關鍵!

保證一天一便,預防腸癌

正常人每天排便能及時把身體垃圾排出,最好是一天一便,尤其是20-40歲年齡段的人。如果是便秘或者稀便的人,要謹慎,目前患腸癌的人多在30-40歲之間。

若有便秘的情況,通過以下三點及時調整,能改善。

(1)清晨一杯水:早上刷牙之後,大口喝點500毫升溫水,沖刷腸道,促進糞便排出,同時還能稀釋血液,預防血黏稠;

(2)增加膳食纖維量:飲食多吃青菜或菌類,增加膳食纖維量能幫助腸道蠕動,恢復腸道功能,有助於糞便排出。

(3)調節腸道菌群,改善微環境:平時喝些酸奶!

保證飲食清淡,預防“三高”

清淡飲食,少油、少鹽、少糖,三餐規律,吃飯八分飽能預防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發生。

建議,“早上吃得豐盛,中午吃得一般,晚上吃個半飽”。

喝足量的水、喝茶水

是否滿足一天八杯水的需求,即使達不到,也要喝上1500ml的水。當然,如果喝水無味,可以喝一些養生的茶葉水,來滿足味蕾的需求。

比如:婆婆丁桑葉茶,人到了中年,一般都會有三高問題,而此茶,不僅可以有效調理三高問題,對肝臟也有保護作用。

取婆婆丁和桑葉,按照3:1的比例,製茶泡水喝。

婆婆丁含有廣譜消炎成分,廣泛應用於多系統炎症相關性疾病,還可以保肝,預防肝損傷,減少藥物對肝臟的損害!

現代醫學證明,桑葉是上好的功能食品,它能降壓、降脂、抗衰老、增加耐力、降低膽固醇、抑制脂肪積累、抑制血栓生成、抑制腸內有害細菌繁殖、抑制有害的氧化物生成,最突出的功能是防止糖尿病。

預防血管疾病更重要的一點就是,戒菸戒酒。

保證樂觀心態,避免生氣,可預防肝病

中醫講“怒傷肝”愛生氣的人,易導致肝鬱氣滯,會出現肝病,再加上不良習慣影響,易導致肝臟纖維化。

保持樂觀心態,身體內會產生更多多巴胺(是一種“戀愛興奮劑”),現代臨床上,尤其是急診室,經常用多巴胺搶救心梗患者,因為多巴胺能增加心排血量。

所以,好心態的人多數都長壽!

人一生,其實很短暫,與其過得悶,不如想開些過得樂呵,用“四個四”就能總結,簡單明瞭!

四個瓶子

四張床

四個證

四輛車

人生,短暫,重健康,保平安!


雪姐談養生

人到中年,相對應年輕人,工作上的責任和壓力更大,而上升的空間卻在變小!下有子女要供養,上有父母要贍養,夫妻間的愛情也漸漸變成平淡的親情!

46-55歲被稱作“生命高危期”,又稱之為人生旅途中的“沼澤地”,是大多數疾病在此階段暴發,有的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在“生命高危期”,人們要防兩種病!

一防心腦血管疾病

二防癌症

如何安全渡過高危期,日常保養很重要!

給男人養生長壽秘籍

1、接受高等教育

很少接受高等教育的男人不多,但有意思的是,這些人中的17%在85歲以前會有死亡的危險,但是,完成高等教育的卻有62%的人在85歲時候依然保持身體健康以及心理健康。

2、每天吃蘋果,少吃肉

50歲以上男人比女人更容易得腸癌。英國慈善組織“抗擊腸癌會”建議:每天攝入18克纖維素。1根香蕉含纖維素1.8克,1個蘋果(帶皮)含纖維素4克,是最方便的選擇。研究表明,少吃肉可以減少癌症和心臟病危險,有助於保持男性陽剛之氣。

3、反手刷牙

用不經常使用的一隻手刷牙或端杯子,有助於大腦產生新的記憶細胞,從而防止老年痴呆。

4、多喝茶

《本草綱目》中記載:“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降,則上清矣。”可見,飲茶是多麼重要。

男人到了中年,多少都會出現三高問題,所以日常可以喝上一杯鱷嘴花茶,可有效調理三高。

鱷嘴花,其三萜化合物、Beta谷甾醇、鈣元素、類黃酮含量極高。有效物質能夠改進全身血流狀態,增強心肌收縮能力,改善血壓。其含有的黃酮類化合物可以對心腦血管起到保護作用,可以防治動脈硬化、冠心病、中風等疾病,對調節血糖也可起到重要作用。其含有的三萜類化合物和不飽和脂肪酸,都可以降低膽固醇,調節血脂。

給女人養生長壽秘籍

1、情志開朗,恬淡虛無

情志影響壽命,情志開朗,豁達條暢,是防止疾病、延年益壽的重要因素。當然,所謂恬淡虛無,並不是指“清心寡慾、無慾無求、無所作為”,而是讓人保持樂觀情緒,不應為個人名利患得患失。

要做到“六少一多”。即少怒、少鬱、少憂、少悲、少恐、少驚,多樂,但不急樂、大樂。並要正確看待生老病死,有病應及早診治,不要終日惶惶。

2、居處寧靜,陽光充足

人的一生中有一半以上的時間在居處度過。調查表明,居住在環境優美、寬闊明亮的住宅中的老人多是長壽的。所以老年人的住處力求安靜,周圍環境好,噪聲小(生活環境的噪聲不宜超過40分貝),陽光充足,通風乾燥。

3、定期查體,防微杜漸

4、補充α-亞麻酸

研究發現,α-亞麻酸可降低血清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極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從而抑制血栓形成,預防心肌梗塞和腦梗塞。另外α-亞麻酸還可以降低血粘稠度、增加血液攜氧量,抑制甘油三酯的合成,增加體內各種脂質的排洩。

α-亞麻酸的主要來源有紫蘇油、核桃油等,其中紫蘇油含α-亞麻酸含量較高,可以直接食用,或倒入涼拌菜中食用,美味又營養!


人生三階段

46-55歲是每個人的“生命高危期”,處於這個年齡段的人們,要防兩種病!

一、預防慢性疾病

二、預防癌症

【46-55歲“生命高危期”,要做到“五樂”】

長壽人群中,大多是樂觀開朗,心態良好的。因此,人們想要平穩的度過人生長壽的關鍵時期,最首要的就是要“滿足人所需要的五樂”,到底是哪“五樂”呢?一起來看看吧!

1、知足常樂

人到了中年,不論你覺得你的人生是圓滿,還是不盡如人意,都應該釋然了。對於現在擁有的狀態,應該有知足的心態。行也安然,坐也安然,布衣得暖勝似錦。

2、天倫之樂

到了中年之後,尤其50歲以上的,也到了享受天倫之樂的時期了,不要太過於為兒女子孫操心了,老不問少事,賞於天倫之樂中。

3、動中取樂

人到了中老年以後,雖然器官和身體狀態,都有衰老之態,但是也不要忘了運動。生命在於運動,老年朋友們不要偷懶,經常做一做適宜自己的運動。清晨太極日月走,安步當車度晚年。

4、靜中求樂

可能很多老年朋友,生活會有一些單調,不能向年輕的時候,整天忙忙碌碌,熱熱鬧鬧了,這時候,就要懂得在靜中求樂了,寓樂於心靜之中,才能永葆青春。

5、寬心為樂

老年朋友,想要保持健康長壽,就不要凡事都斤斤計較了,寬心為樂。為人至誠,豁達樂觀,可使人心舒暢,青春常在。

最實用的長壽秘籍!

一:愛上一種運動

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種運動,這種運動必須是客觀條件允許的。同時,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裝備。讓自己堅持下去的竅門是:不要把目標定得太高,要時時給自己獎勵;最好找一個同伴。爬山、旅遊、快步走、游泳、網球等等。

要知道,充分運動的人,一般都很健康。

二:在給予中獲得滿足

從親人做起,經常給父母打電話,如果住在一起,多給他們帶去關心與問候。對於朋友,關懷、聆聽和陪伴,是給他們最好的禮物。做人要學會感恩、知足、責任。

要知道,美的心靈,才有“美”的身體。

三:將“綠色”生活進行到底

關注食物的來源,在可以選擇的情況下,對化學肥料、人工添加劑和防腐劑說“不”,注重調料、油脂和飲用水的質量。菸草、酒精會讓你變得更脆弱,有害身體健康。

要知道,病從口入,入嘴的東西一定要注意。

四:做情緒的主人

當你開始憤怒、沮喪或得意忘形的時候,想想有另一個人正在看著自己,想想自己的情緒是否必要、可笑或有意義;感到壓力的時候不應壓抑,而是通過健康的手段去釋放壓力,如享受美食、與朋友聚會、聽聽音樂、運動等都是非常好的選擇。

要知道,心態好,一切都好。

疾病發生重在預防,謹記“三補充”

補充硒,可防癌

現代研究發現,硒是人體血紅細胞中谷胱甘肽過氧化酶的重要成分,具有抗氧化、保護細胞膜和心血管的作用,維生素E和硒結合後能清除體內自由基。

可以每天喝一杯蒲公英大麥青汁:大麥苗粉、蒲公英葉粉

麥苗粉的鹼性度高達66.4,被稱為“鹼性食品之王”。(菠菜在蔬果中鹼性度最高,為39.6)。

(1)當人體血液pH值越低,身體處於酸性體質,患癌症幾率越高,因為腫瘤細胞喜歡“酸性環境“。大麥苗含有多種礦物質、維生素、酶、和葉綠素,能有效中和體內酸性體質。

(2)研究實驗表明,葉綠素對化學致癌劑誘導的肺、肝、腸、皮膚、乳腺等腫瘤有抑制作用,是一種廣譜的腫瘤抑制劑。

蒲公英根含有的主要三萜化合物有顯著的抗促癌作用。蒲公英多糖 ,具有宿主細胞調節的抗腫瘤作用。


補充α-亞麻酸,可防血栓

研究發現,α-亞麻酸可降低血清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極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從而抑制血栓形成,預防心肌梗塞和腦梗塞。另外α-亞麻酸還可以降低血粘稠度、增加血液攜氧量,抑制甘油三酯的合成,增加體內各種脂質的排洩。

α-亞麻酸的主要來源有紫蘇油、核桃油等,其中紫蘇油含α-亞麻酸含量較高,可以直接食用,或倒入涼拌菜中食用,美味又營養!

補充膳食纖維,可防便秘

現代發現,膳食纖維具有促進胃腸蠕動,提高胃腸蠕動功能的作用,對預防和改善便秘有很重要作用。

現代人每天攝取膳食纖維含量不足身體需求,很多人少於10g,這也是導致便秘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建議每天多吃些新鮮青菜、水果等,比如芹菜、西蘭花、木耳、金針菇等。


小劉暢談

一、防癌症

隨著年齡的增長,中年男性和女性的癌症發病率不斷上升,而這是長期吸菸、飲酒、肥胖和不健康的生活習慣造成的。癌症不是一種單一的疾病,而是由體內不同種類的細胞引起的一系列相關疾病。當正常生長的細胞開始失控生長,繼續分裂而不停止時,就會發生癌症。我們無法預測何時會發生癌症,因此人到中年,就應該注意自己的生活習慣,並定期體檢。

不同的癌症有不同的症狀,比如持續咳嗽、唾液帶血,這些症狀有可能是是肺癌、頭部和頸部的癌症症狀;排便習慣的改變、便血可能預示著結腸癌;女性要注意乳房腫塊或乳房溢液,然而大多數乳腺腫塊是良性腫瘤如乳腺纖維腺瘤或囊腫;需要明確的是:這些症狀並不一定意味著癌症。有很多常見的疾病會讓你有這些症狀。這就是為什麼你應該去看醫生,他們會有專業的儀器、手法來檢測。

二、防心血管疾病

在46到55歲這個年齡段中,心血管疾病影響了超過三分之一的男性和女性,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是中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一個廣義的術語,泛指動脈硬化、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壓、直立性低血壓、中風和先天性心臟病。

根據外國一項研究的數據,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減少80%的心臟病風險。這是一項時間跨度很大的研究工作,從1976年開始,研究對象是從30歲到55歲超過12萬名的女性。研究人員對她們進行了14年以上的數據研究。研究人員發現,那些不超重、不吸菸、每天只喝一杯或更少的酒、每天鍛鍊30分鐘或以上、吃低脂肪、高纖維的飲食的女性,患心臟病的風險最低。

怎麼預防?

想要預防這兩類疾病,其實道理是差不多的。

一肯定是戒菸,菸草中的化學物質會使動脈粥樣硬化(動脈變窄),也會導致患上各種癌症的幾率上升。即使是長期吸菸者,在戒菸後也立刻對健康有益處;

二是限制喝酒,過度飲酒來會對身體產生一系列負面影響,包括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三是經常鍛鍊。心臟需要運動來保持健康和強壯。強壯、健康的心臟不容易患心血管疾病,強壯、健康的身體不太可能有肥胖或高膽固醇、高血壓、高血糖等危險因素。

四是飲食均衡。健康的飲食有助於身體保持健康,相信這一點大家都明白,因此不必多說。


頤福來養老

  • 如何平安度過45歲“生命高危期”?90%的人前半生都白忙活了

    46~55歲,人生旅途的“沼澤地”

    46~55歲本應是人生的黃金時期,然而生命科學研究學把45~55歲稱為生命的“高危期”。

    處於這個階段的人,工作上需要承擔的壓力比較重,家庭上上有老下有小,因此這類人都比較“拼”。雖然事業上小有成就,但是對於自己的健康卻不當回事兒。很多人還沒享受人生就開始遭遇健康危機,冠心病、糖尿病、癌症等接踵而至,不少人英年早逝也就是在這個階段。

    著名播音員羅京淋巴癌過世——48歲!

    小品演員高秀敏心臟病過世——46歲!

    著名歌星邁克爾·傑克遜心臟病發作死亡——50歲!

    人生幾多風雨,學會善待自己

    30而立的你,需要開始為你46歲以後的人生早作規劃。

    1、開始學會規劃自己的財務,科學理財,適度消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