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想太多,怎麼辦?

向上集團

我是餘輝,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OH卡執行師,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簽約諮詢師。


思考是人類作為高等動物的一個最重要的特點,換句話說,是我們人類的優勢。思考使得我們可以不斷的改善生活環境,方式,以及對我們自己的進行充分全面的認知,可以說,思考帶來的了科學的進步和人類的進步。然而,我們也常常遇到這樣的狀況——被自己的想法和念頭困住。那麼究竟什麼樣的思考,可能成為負擔呢?


一.衝突的想法超出了自我承受範圍。

我們可能都有過類似的體驗:譬如當我們看到一件心儀已久的異性時,非常動心,很有衝動上前表白,然而我們內心可能馬上又有一個聲音跳了出來,說,“不行,萬一被拒絕了多尷尬”。可是動心的感覺依然強烈,這時就有可能出現兩種想法僵持不下的情景。那這種情況我們通常考慮神經症層面的衝突,根據弗洛伊德的理論,神經症層面的衝突體現在本我,自我,超我的不同需要之間,本我表達本能需要,超我表達社會道德的約束,而自我則協調兩者,來保證這個人的整體性和平衡。



二.源源不斷的念頭,超出了意識承受能力。與上述情況不同,這個時候念頭和念頭之間沒有針鋒相對,但也要區分不同的關聯



(2)念頭之間是層層遞進,就像是一個念頭推動著下一個念頭往前,直到不好的結論,那麼這種情況,可能意味著這個人有著較為明顯的自動思維,可能這種思維方式也影響了對外界的應對,這種情況下心理諮詢可能幫助你來改變這種思維的鏈條,形成更合理的思維。

三.插入式的念頭。


這裡的插入式念頭,指的是自己感覺到這些念頭不像是自己的,而是從外界而來,那麼這種情況可能帶來自身的應對上的失措,影響到社會功能。


那無論是上訴的哪一種情況,都需要進行更進一步的瞭解才能夠確定想法是怎樣產生的,當前的情境又是怎樣的,自我的功能又是怎樣的狀態。如果在提出這個問題的同時,還有睡眠,飲食的明顯改變,或者這種思維方式對社會功能有著明顯的影響,那麼都建議儘快進行精神衛生機構的診斷,用藥,必要時進行心理諮詢,來幫助自己緩解意識的壓力,困擾,獲得更平靜的生活。


餘輝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OH卡執行師。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簽約諮詢師,以精神分析動力學為本,分析心理學意象及夢境分析,以及人本聚焦為方向,提供婚姻情感,人際溝通,情緒困擾,職場壓力等諮詢,並常年帶領OH卡牌,繪畫,遊戲等團體沙龍。



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小狼敬茶☕☕☕

生活中的“想的多”,分為兩種:一種是思維縝密,計劃周詳,做事情走一步看三步,這是想的多,也是大多數人所追求的;另外一種是胡亂揣度別人的心思,歪曲別人要表達的意思,做事情瞻前顧後,拿不定主意,說白了就是該想的不想,不該想的瞎想,這種不可取!


針對第二種“想得多”,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改善:

第一,做人不要太較真!

有的人,就喜歡刨根問底,追究個是非對錯;

有的人,就願意追本溯源,探討個黑白真假。

有些事情上,這樣做叫鑽研;

有些事情上,這樣做叫較真!

鑽研體現的是智商高,可取;

較真表現的是情商低,不要!

別人開玩笑的話,不要當真,當真就是傻;

別人不經意的話,不要品味,品味就是傻;

別人非針對的話,不要對號,對號就是傻。

有些人,說話就是那麼隨意,不要較真;

有些事,出現就是那麼巧合,不要深究。

沒有人說話能夠嚴絲合縫,有點口誤很正常,你較真就是跟自己過不去;

沒有人做事能夠滴水不夠,有點疏忽很正常,你深究也是跟自己過不去!

第二,做人要寬容知足

寬容是福,知足常樂!

多看看別人的長處和優點,

不要看別人的短處和缺點。

別人做錯事,你揪住不放,憤怒就會充斥你的靈魂;

別人說錯話,你不能容忍,仇恨就會裹滿你的頭腦。

別人幫你,是情義,不要管幫多還是幫少;

若不幫你,是本分,不要埋怨而是要微笑。

把姿態放低,把心態放積極。

做一個向日葵,多看看生活陽光的一面,多看看人性光輝的一面!



第三,做人要學會糊塗

糊塗不是傻,而是一種得過且過的心態!

糊塗是什麼?糊塗是看透人心之後,卻不和你計較;

糊塗是什麼?糊塗是認清真相之後,卻能坦然面對!

有些事情,如果說破,就變得無趣了;

有些為人,要是點透,就顯得尷尬了!

做人,難得糊塗,這是高情商的表現;

做人,難得糊塗,也是大智慧的表現!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作者】小狼


小狼講道理

總是想太多,是遇到一個問題想的非常多,還是什麼任何情況下都想的太多?還是和同齡人相比想的太多,這些思法和他們比奇怪嗎?還是和他們的思維一樣?想的太多是積極方面的正性思維多?還是消極方面的負性思維多?這些思維對你的生活產生了什麼影響,是讓你變得更聰明?還是對你的生活形成了障礙呢?如果說沒有這些方面的界定,這個問題就沒有辦法有效的回答。

一般來說,遇到各種情境想的太多,是你大腦神經元發達,聯結緊密的表現,說明你特別聰明,反應快,並不是什麼壞事。如果說想的太多影響了你的工作、學習,與他人的交往,那麼可能就需要通過一些方法改變。

結合心理學的研究以及自己的實踐,說說我的看法:
一是要學會接納自己;時刻提醒自己,我就是一個想法很多的人,我人格特質的一部分。不是好事,也不是怪是,只是一種客觀存在。
二是如果不能接納自己的話,可以通過訓練改變。比如通過長期有氧鍛鍊,也可以通過正念冥想訓練,也可能通過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而培養自己的專注力,也可以讀書、寫日記,也可以找心理諮詢師進行心理諮詢。
三是如果如果上面的辦法還不能改善的話,建議去醫院的精神科、心理科或神經內科檢查,瞭解一下想法太多的原因,聽聽醫生們的建議。
總之,如果想的太多對你的生活影響不大的話,就學會接納,承認這是自己的人格特質;如果影響過大,對工作、生活都產生障礙的話,那就按上面的辦法去改變。
以上回答僅供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您,祝您生活愉快!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陳旭龍
自我介紹:國二諮詢師,陝西省心理師協會會員。認知-行為取向。從業4年,個案時長1500小時以上,督導時長300小時以上。

暖心理

一個人,總是想太多,這是屬於我們的人性弱點,也是一個我們難以走出的“麥田怪圈”,為什麼呢?

比如,在單位工作,我們做事情,往往會一切以自己的意志為轉移,以為自己在某個方面有才能,其他人似乎都要仰慕自己,誇耀自己,甚至,向自己討教一二。而往往到了最後,你才會發現,其實,是自己想多了,大家根本不會太在乎你,因為,大家都很忙,比杜甫還忙,所以,你的自以為是,大家視而不見。

還有,在單位工作,有時候,我們犯了一點小錯誤,甚至說了一兩句不大恰當的話,自己總會耿耿在懷,以為同事會討厭自己,領導會對你心生不滿而給你小鞋穿。

於是,每天有點戰戰兢兢地過日子,總怕有一天會受人打擊,或者不被領導待見。其實,到了最後,你往往發現,自己想多了,人人都會犯點小錯誤,只要無關大局,沒有誰會特意去關注你,打擊你。但是你,卻白白受了驚訝,實在是自我折磨。

比如,和朋友的交往中,我們往往也會犯下想得太多的錯誤。其實,這樣的一種錯誤,就是一種怪圈,在這個怪圈裡,我們往往會把一些小事情想得過大,過於複雜了,結果,往往造成了不良的影響。


南山大叔

想的多,怎麼辦。提這個問題的人,內心應該是 自我否定 自己的 想的多。

那 我們要理性的分析一下

想的多,本身 沒有任何問題,為什麼否定呢?

做事前,考慮全面,謹慎思考,方方面面考慮周全,很棒呀。帶著如此模式,事情無論什麼結果,都在考慮範圍內,減少自己對未來結果的不確定的焦慮和不安

如果 你只是想的多,從來不是認真踏實落實行動, 這不屬於想的多,這叫做空想。本質是懶惰的人,是百日做夢的人。更多人是 用想 來掩蓋自己 懶惰和怕吃苦努力的防禦性藉口而已

如果你是 在做決定的是 想的多,瞻前顧後,猶豫不決,那這也不是想的多。準確的評價是 你自己對未來不確定的情況 沒有自信,不相信自己可以應對,於是總期盼 完美結果,用想來掩蓋自己的 膽小無能 應對的事實。

如果你是 那種 對別人的言行 想的多, 這個準確的定義 叫 敏感多疑。屬於人格中 亞健康狀態。

敏感多疑,表面是多度關注思考別人的言行。本質是 太拿自己 當回事,過度關注自己。過度在意自己 的面子形象 在大家面前如何。 其實呢,誰會天天在意你呀,誰會 總把你 做人生中心來 想著你呀。 只有你的父母和愛你的親人。

當一個人 不在過度看中自己如何如何,認識到自己就像 一粒沙子,那麼渺小而已。自己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你不是明星,沒有人天天把你做焦點!你多關注如何提高自己認知水平,這樣你才能懂得 什麼是自以為是,什麼是自知之明。 自然就會理性客觀看待自己,也就遠離敏感多疑的亞健康人格狀態了。快樂舒心 順利自然伴隨左右了


鈴蘭王強老師

繼續保持啊!有很多詞語都是誇讚你這個優點的,比如:深思熟慮、思前想後、面面俱到、心細如髮等等等等。記住:想太多不是毛病,陷入空想而不能付諸行動才是病!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生存壓力大,人們的思維轉變如果跟不上生活形式的轉變,就很容易陷入到痛苦和煩惱當中,俗稱:鑽牛角尖。你的主要問題不是“想太多”,而是“不自信”。

相信自己。每個人的性格形成都是生活環境、社交圈子、先天遺傳及後天學習共同影響的產物,它一定是最適合現在的你的!當然它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你身處環境的改變而需要做出調整,以達到適應環境,引領情緒,做到人格和諧。

記住:屬於自己的(無論優缺點)都是最好的!要善於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積極尋求改變不利狀況的方法,最後,祝你擁有一個美好的生活


建築界一哥

找些事忙,分散自己經歷,不做惡事多行善。



PZS笑口常開

想太多

目標不明確,自己的方向有太多,就差個軍師替你再次分析給你確定。

也許自己對每個想法都有實施行動,但你同時做的肯定不是專一一件,因為你想從中調優,結果可想而知。

也許自己對每個想法有實施行動,做專一一件,但回報太遲,讓你對自己的立場搖擺,甚至否認。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請認真對待。


Ying城小梁

沒辦法,現實生活給我們的壓力,不得不去想,但是很多時候我們不能只空想,更多的是付諸行動,把一些不可能變成可能,在別人的不信任裡出現奇蹟,不是證明給別人看,而是為了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


不加糖的咖啡愛嗎

既然自己已經意識到,那就克服吧。第一,充實自己的工作生活,讓自己忙起來,專心投入的去做每一件事,朝著目標前進,不胡思亂想。第二,閒暇時,可以靜坐冥想,把腦袋放空,剋制自己不思考。第三,常約個三五好友聚聚,分散注意力,跟著朋友的節奏走,不做多餘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