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劉秀光:企業如何轉型做O2O?

有一個對手,我們永遠也無法戰勝,那就是“趨勢”。O2O是當下最火的話題之一,更是商界的寵兒。阿里巴巴馬雲曾經預言“電商終被O2O取代,不做O2O的企業必亡”。為適應企業O2O發展趨勢,北京大學電商總裁班於4月24日特邀互聯網O2O諮詢專家、體驗式微營銷創始人劉秀光導師來北京大學信息學院授課《O2O運營與營銷實戰》,為傳統企業指點迷津。

北京大學劉秀光:企業如何轉型做O2O?

無論是互聯網公司還是傳統行業公司都在朝著O2O邁進。先後有從事電子商務的阿里巴巴、京東以及從事傳統零售的蘇寧,甚至包括從事物流快遞的順豐都發佈了自己的O2O戰略。互聯網已經對媒體、零售、娛樂產生了深刻影響,並正在變革金融領域,未來醫療、汽車、家居、房產等諸多領域將會迎來互聯網化的又一波浪潮。

O2O為什麼會這麼熱鬧呢?

O2O為什麼會這麼熱鬧呢?有人預估O2O未來的市場將高達幾萬億,這裡“錢景”廣闊。其實“份額”只是朝三暮四或者暮四朝三的把戲而已。因為零售的市場規模基本一定,份額要麼走傳統零售,要麼走電子商務;實在不行,模糊一下走O2O的方式。所以如果O2O也算是一種切分方式的話,那麼它擠佔的也是傳統零售和電子商務的市場份額。這種切分對於總體市場規模意義並不大,但是這將直接導致市場企業之間的市場佔比。因為O2O作為互聯網電子商務和傳統零售的中間存在形式將直接影響電子商務企業和零售企業對於另外一種銷售方式的份額的爭奪。也決定了兩方陣營的企業是否可以成功滲透到對方的業務領域。

在電子商務發展迅猛的今天,線下向線上的轉移速度越來越快,而商家也更需要考慮消費群同時有兩種不同的消費習慣。O2O既要照顧不同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又要實現電子商務對消費者服務更加便利的內在要求。這是O2O業務模式的本質要求,理解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理解了本質,我們就不用糾結O2O到底是Offline To Online 還是 Online To Offline,還是其他的實現方式。

有一個對手,我們永遠也無法戰勝,那就是“O2O趨勢”

在移動互聯網思維飛快發展的時代,O2O運營,已經成為各個行業運營的新模式,打造好線上和線下的協同作用,將客戶引入線上,已經成為工作的重中之重。互聯網O2O營銷實戰專家、體驗式微營銷創始人劉秀光認為:有一個對手,我們永遠也無法戰勝,那就是“趨勢”。O2O就是這樣一個趨勢,“兩個O是雙向的,都是企業和用戶溝通互動的觸角。僅把O2O當成一種銷售手段或商業模式是不夠的。

北京大學劉秀光:企業如何轉型做O2O?


首先,O2O是一種思維的習慣,是線上線下的平衡。

對傳統企業來說不能只關注線下,也需關注線上,線下渠道終端散佈著用戶,線上平臺同樣散佈著用戶,且更多。

第二,O2O是一個體系,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企業要儘可能去構建用戶的消費習慣,與用戶建立直接的關係。

如何尋找用戶、與用戶建立聯繫、管理並沉澱用戶?這些是貫穿傳統企業O2O全部進程的基礎問題。其實O2O這一概念是在2010年8月份由AlexRampell提出,但此種模式早年就有,2006年沃爾瑪公司提出的SitetoStore的B2C戰略,即通過B2C完成訂單的彙總及在線支付,顧客到4000多家連鎖店取貨,該模式就是O2O的模型。 O2O是一種線上虛擬經濟與線下實體店面經營相融合的新型商業模式。作為一種新型的商業模式,只要克服其侷限性,一定會帶來新的商機。

第三:未來O2O不是線上與線下的拼搏而是線上與線下的界線日益模糊融合。

無論是傳統企業還是互聯網企業轉型O2O,都將經歷線上與線下結合、整合、融合三個階段,互聯網+大背景下,未來所有的企業都將是互聯網企業,不在有互聯網企業與傳統企業之分,未來O2O不是線上與線下的拼搏而是線上與線下的界線日益模糊…

第四:移動互聯網時代的“O2O”,“營”和“銷”已經在悄然分工,體驗式微營銷將成為重點。

營”的本質是情感表達,它包括情感互動、影響、引導等,促銷、口碑、炒作是常用手段,客戶參與、氛圍體驗、服務質量是保障,典型事件傳播、精準推送是高級形態。“銷”的本質是交易過程,交易的快捷、便利、安全是重要因素。從客戶被吸引到性價比較,再到下訂單、完成購買,始終有“營”在影響客戶的情緒,反過來客戶的情緒又會影響“營”的效果。

北京大學劉秀光:企業如何轉型做O2O?


從傳統營銷,到互聯網營銷,到移動互聯網營銷尤其是線上線下結合的O2O,玩的就是:“人性+體驗”。此次北京大學O2O教育中有一個新名詞格外引起大家注意,那就是“體驗式微營銷”,重點圍繞人性與體驗展開。

那麼什麼是體驗式微營銷呢?

體驗式微營銷是以用戶體驗為主,以移動互聯網為主要溝通平臺,配合傳統網絡媒體和大眾媒體,通過有策略、可管理、持續性的O2O線上線下互動溝通,建立和轉化、強化顧客關係,實現用戶價值的一系列過程。體驗式微營銷(Experiential Marketing)站在消費者的感官(Sense)、情感(Feel)、思考(Think)、行動(Act)、關聯(Relate)五個方面,重新定義、設計營銷的思考方式。此種思考方式突破傳統上“理性消費者”的假設,認為消費者消費時是理性與感性兼具的,消費者在消費前、消費時、消費後的體驗,才是研究消費者行為與企業品牌經營的關鍵。

但是,在O2O迅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不足之處:

(1)在電子商務領域剛剛起步,國內還未形成成熟的體系;

(2)國內團購網的增長過快,團購信息真實性不能保證,間接影響O2O發展。

(3)一些公司為了做O2O惡性競爭,比如早期的滴滴與快的,雖然現在兩家公司已經合為一體,但是早期競爭還是比較嚴重的,另外還有大眾點評與美團也是前車之鑑;央視曝光的“餓了麼”等一些失敗的案例無疑讓著手佈局O2O的企業雪上加霜。

評判企業O2O四大標準:

互聯網+時代,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你要麼破壞性創新,要麼被別人破壞,互聯網改革是企業持續領先的原動力。北大講師劉秀光導師認為:評判某個行業O2O模式是否好,並不在於其形式是怎樣的,而是在於這種形式:一是否可以盤活企業的實體資源;二是否有利於提升企業的競爭力;三是否可以融合更多的資源;四是否能夠提升企業生態圈的生存發展創新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