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為什麼叫九江?

小丸子菲

九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據《晉太康地記》記載,九江的得名源於“劉歆以為湖漢九水(即贛水、鄱水、餘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入彭蠡澤也”。長江流經九江水域境內,與鄱陽湖和贛、鄂、皖三省毗連的河流匯集,百川歸海,水勢浩淼,江面壯闊。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秦滅楚,以其地設3郡,其中就有九江郡,轄區範圍包括今江西大部,郡治設在壽春(今安徽壽縣)。秦設九江郡,治所在壽春(今安徽壽縣),範圍包括了今天的九江市,不過並未置縣。這是九江之名第一次出現,但是很快九江郡範圍大大縮小,到三國時被改名為淮南郡,所以從西漢到明朝之間的一千五百多年間“九江”的地名一般與今天的九江市並無關係。

隋開皇九年(589年)廢郡置江州,廢柴桑、汝南,復立尋陽縣。十九年(599年),改潯陽縣為彭蠡縣。大業二年(606年),改彭蠡縣為彭城縣,尋廢彭城縣為湓城縣。三年又改江州為九江郡。

明洪武初三年(1370),降建昌州、寧州為縣;九年(1376),改江西行省為江西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全省分為5道、13府,其中九江道轄九江、南康、饒州3府;九江府轄德化、德安、瑞昌、湖口、彭澤5縣。

清代,九江境內各縣隸屬仍承明制。嘉慶六年(1801),改寧州為義寧州。咸豐四年(1854),太平軍改湖口為九江郡,以九江府為江西省;太平天國失利後,清復原制。

1949年5月7日九江解放,7月19日設九江專員公署,析九江縣城廂設九江市。


九江新聞網

正是九條江水的交匯處,贛江,信江,撫河等在這交匯,形成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後流入長江。古代陸路交通不發達,而水路成很好的交道渠道。所以,九江自古來軍事,商貿發達,英雄必爭。


白風小嚴

九江市在江西的北陲,長江中游南岸,廬山北麓,東濱鄱陽湖,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老而美麗的城市,古稱潯陽、柴桑。秦設九江郡,有“江到潯陽九派分”之說,故名九江,又稱江州。它“襟江帶湖”,雄據三省要衝,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素稱“江西門戶”。古書說九江“據三江之日、當四達之衢”,七省通連、商賈集至,亦是我國近代“四大米市”和“三大茶市”、現為江西北部重要工業城市和唯一的對外航運港口,昌九工業走廊中的重點開放開發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