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轉軸和公轉平面的夾角,是不是可以證明太陽的質量扭曲了周圍的空間,為什麼?

侯崇飛

地球的自轉軸和公轉軌道平面存在一個66.56度的夾角,這意味著地軸傾斜了23.44度。不過,地軸傾斜的現象並不是由太陽扭曲周圍空間所引起的。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表明,擁有巨大質量的太陽扭曲了周圍的空間,使得周圍的其他天體沿著彎曲空間運動,但這並不會引起地軸傾斜。如果太陽引力會引起行星自轉軸的傾斜,那麼,為什麼距離太陽最近的水星,其自轉軸傾斜最小,只有0.034度?空間彎曲與行星的自轉軸傾斜並沒有關係,而是與行星的公轉運動有關係。有關太陽彎曲空間的現象可以從日全食中觀測到,通過比較背景恆星光在經過太陽附近以及沒有經過太陽附近的情況,可以測出星光的偏轉角度,英國天文學家愛丁頓最早做過這樣的實驗。

有關地球自轉軸傾斜的確切原因目前還沒有定論。主流的理論認為,地球自轉軸被其他天體撞成傾斜。在太陽系早期,空間中飄蕩著大量的小行星,原始地球通過與它們發生互相碰撞而逐漸成長。這一系列的無差別碰撞,導致地球的自轉軸朝著某個方向傾斜。月球的形成就是源自於某次劇烈的碰撞,大量的碎片被拋入太空中,它們最終聚集成月球。這次劇烈碰撞還使地軸出現大幅度的傾斜,並且由於月球的存在,地軸傾斜的角度得以穩定下來。

地球自轉軸傾斜使得太陽直射地球表面的位置不斷髮生變化,由此引發了地球上的四季更替。這使得地球上的大部分地區都能獲得較多的太陽光,從而有利於生命在地球上生存。


火星一號

地球自轉軸與公轉平面的夾角叫黃赤交角,正是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才引起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是什麼原因引起黃赤交角的呢?地球重心偏北引起的,從外觀上看,北方陸地多,南方海洋多,從而推導出地球重心偏北,再加上太陽拉動地球在太陽軌道方向上運動起主導作用,故地球北極前傾形成黃赤交角。實際上,天體的重心恰好在幾何中心是不可能的,多少都有點偏心,偏心的大小就決定了自轉軸傾角的大小。詳情請參閱我提出的<黃赤交角假說>,歡迎各界人士公開辯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