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了30年,2016年退休,工資只有1370元,為什麼?

周春天陽光

如果說社保審核部門給你的退休金待遇審核過後,通過計算沒有問題的話,一般就只能這樣了。

因為我們的社保計算公式,一般都是全省甚至全國一致的。

如果是在欠發達地區30年工齡領1320元退休金,也是有可能的。

我們的退休待遇不僅僅跟工齡有關,也跟單位的繳費基數有很大關係。

而且你說是工作了30年,並沒有說你社保認定的工齡是30年,有一段時間的工齡,如果不是國有企業固定工身份的話,國家是不予認同的。

不過,社保公式計算沒有問題,並不代表你們單位交納社保沒有問題。

如果是你們單位長期沒有按照你的實際應發工資給你交納社保的話,可以向勞動部門進行投訴,勞動部門會依法責令單位給你補交基數的差額。

補交之後,社保會給你重新計算退休待遇的。


暖心人社

非常同情您的遭遇,也警示大家要關注企業給交的養老金水平。

或許大家都會困惑,為什麼工作30年,退休金才1370?不應該工齡時間久,領的多嗎?

確實不是。聽我詳細分析:

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礎養老金怎麼算?

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準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

基礎養老金= 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 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1%,其中,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視同繳費指數× 視同繳費年限+ 實際平均繳費指數× 實際繳費年限)÷ 繳費年限。

簡單的說所以基礎養老金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1、上年社會平均工資;

2、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這個與繳費年限、繳費指數有關。繳費指數又跟你的實際繳費工資基數與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的比值有關。

簡單的說,相同情況下,你的繳費工資越高,你的繳費指數越高,最後拿到的養老金越高;繳費年限越高,最後領取的比例越高。其中,繳費年限最低15年!


您的情況,勞動部門也說了,雖然是名牌企業,但是企業養老保險交費太低,導致員工養老金領取的低。這也是任何部門難以解決的事情。

企業違法了嗎?社保繳費基數的下限是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的60%,上限是300%。若是企業按照60%標準交了社保,就是合理合法,但是不合情理。

企業為什麼這麼做?

因為社保也是成本啊,很多企業能省就省啊!還有非常多企業根本不給員工上社保,退休連養老金可能都領不到。

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準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本人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

個人賬戶儲存額和你曾經繳納過多少保險費有關。前面說了,您所在的企業設定的繳費基數低,個人賬戶裡的錢就少。

到了退休,基礎養老金和個人養老金是別人的60%,大大低於預期也是正常了。

這個事情,基本上解決不了,因為您退休了,企業也沒有違法。

養老的事情,還得靠自己多存款,多攢錢吧。名牌企業又如何,一樣坑爹,非常鄙視!

在職工作的各位,趕緊查查自己的養老金基數。或許現在少交點養老保險,您到手工資多,但退休的時候,就會後悔了!


財富精算師

很多人疑惑,為什麼有些人退休比我早,但是退休金拿的比我還要高?為什麼我工作那麼多年,但是沒有比我工作時間久的人多,反而更少呢?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我們再根據養老金的計算方法: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月、55歲為170月、60歲為139月)

從公式可以看出影響養老金的因素有:全省的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你退休前的工資、繳費年限、退休年齡。

那麼這裡你說你工作了30年,2016年退休。可是我們不知道你繳納年限,因為養老保險滿足15年就可以,但是養老保險遵循的是交的越多,享受到的養老金就越多。所以你繳納養老金年限與你工作時間不是一回事。

再之,你的工資。你的工資越高,個人繳納的8%基數就越多,個人養老金賬戶基數自然增多,那麼退休後領取到的養老金自然也就更多。

你參保地的平均工資也影響你養老金的多少,當然肯定是越高越好。

再者你的退休年齡,不知道你是男是女,男性為60歲,女性為50歲,或者一些特殊原因而退休的,當然退休年齡越高領取到的養老金就越高。

你可以根據以上情況對比一下,和按照公式計算一下,如果差別真的很大,可以去當地社保局也就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秋葉小叔

樓主你確定你的這個養老保險繳費已經過30年嗎?而且你工作的30年。

如果是這樣,我怎麼算都感覺不應該呀。即使你是個人繳費,也就是靈活就業的方式繳費,也不應該只是這麼點兒錢呀。

因為我們這裡我們是青海省哦。我們這裡。繳費15年的靈活就業人員,他還是一次性補繳的這個9萬塊錢。有退休了,然後他退休的,這個錢還能拿個將近1000塊錢。

你看看你這個繳費30年比他多了一倍。才拿1370這簡直是開玩笑的。而且這個年年養老保險都在找你,一六年退休,到一八年應該漲了兩次了吧,你現在最少也得拿個1500吧,樓主是這樣嗎?

當然,我感覺30年的繳費拿1370我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是不是勞動社保部門給你算錯賬了。你依法查詢你的這個所有的年限的,這個繳費記錄和額度,然後讓他們通過他們自己的公式來給你計算一下。

因為這個養老保險,是根據你們本省當年社會平均工資來計算的,你讓他們直接當著你的面,給你計算一下為什麼是這麼少,而且你要看一下你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上的錢到底是多少錢?因為你退休的年齡還有一定的關係,年齡越早的除以的,月份越大!年齡越晚的,除以的月份越小,這樣的話那拿的錢會更多一些。

我建議樓主直接找你們當地。社保,公社保局,然後讓他當面給你算一下,如果他拒絕,計算不出示相關材料的話,那麼我建議你直接去當地的信訪局告他們。

因為你有權知道你養老保險為什麼這麼少?據我估計30年工齡,繳費平均基本上都是要在拿到2300元左右,而不是1300元,也就是說你每個月少1000塊錢。如果說這樣你拿一輩子的話,你說說你少了多少錢,我覺得這個事情你還是要重視一下。親自跑一趟社保局,讓他們當面給你計算一下。

感謝閱讀,親家關注


社保達人工作在電力

工作了30年,2016年退休,工資只有1370元,為什麼?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472900011f26b085906d\

社保分析師

你1986年參加工作,按1993年參加社會養老保險,企業選擇最低60%繳費,在退休時你的視同繳費年限為7年,繳費年限為23年,但是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總額偏低和繳費低〈個人帳號金額少〉二者決定你退休退養老金偏低的重要因素。如果你30工齡(23年繳費)在北上廣,還是社會平均工資總額高的地區,你的退休金應在2000元以上。不夠你沒有地方可申訴,社保公司按章辦事,按規給你計算退休養老金。因而你認了吧。




老頑童1686666

工作了30年2016年退休工資只有1370元,在品牌企業工作,問過勞動部門,是企業給交的養老保險基數低,工資只有1370元。

題主不知道在什麼品牌企業工作,既然是品牌企業,既然是品牌企業,那就是正規的國有企業或是央企吧,怎麼給人家交納養老保險的基數還這麼低呢。在央企或國企,養老保險基數為本人上年平均工資總額,怎麼會按最低29呢?這是什麼企業?

實話說,對上面的工資我有點懷疑,因為工資計算有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和賬戶養老金構成。那你退休時上年當地月平均工資為5000,25年實際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五年。

那最低基數0.6計算。

基礎養老金=5000(1+0.6)X0.3=1200

過渡養老金=5000X0.05X1.3=325

基礎養老金,加過渡養老金就是1525元。那賬戶養老金還沒計算呢,因為不知道賬戶總額多少。

既然是品牌企業,不會只繳納15年養老保險就停止,當地社保局也不會同意企業隨意給位到退休年齡的人停止繳納社保。所以問題的提出就有點呵呵了。


二妮子

你的問題提的比較籠統,因為決定退休工資的因素有很多,,而你所說的工作年齡恰恰不是一個多麼重要的條件。

決定退休工資的最基本的要素是,繳費年限——最低必須達到十五年;你在職時的工資標準——你的工資越高個人繳納的就越多(個人繳納的標準是個人工資的8%)。你繳納的越多領取養老金就越多。你退休時當地的工資標準——這也是影響退休金多少的一個因素。還有一個就是你的退休年齡。正常情況下,男職工為六十歲,女職工為五十歲(企業一線職工),如果是特殊工種男的五十五歲,女的四十五歲就可以退休了。退休早的職工領取養老金的金額當然也就少了。

如今企業職工的退休金普遍都不高,我們這兒的企業職工交夠十五年社保(最低年限)的女職工(2016年)退休後每月也就五百多塊錢。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荷聲茹夢

工作了30年,2016年退休,工資只有1370元,為什麼?

退休金多少取決於繳納養老保險(包括視同繳費年限)多少年,歷年繳費基數,養老賬戶累計金額,退休年齡等。


天笑講職場

首先你去當地社保局諮詢一下,看你這30年一共繳納多少養老保險,其次看一下和你同時退休的同事推拉門養老金是多少。最後我用數據告訴你退休養老金是1370元是怎麼來的。



2016年1月1號以後退休的領取方法?

(文章後面有計算公式,可以自己計算一下)

如果大家不會算,可以在下面評論,我給大家算。因為我是專業的。


需要大家瞭解一下自己個人養老金賬戶餘額,然後下面評論,我給大家算一下。今天就到這吧~退休金計算我是專業的,感謝你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