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養成記

1

活在我們這個年代,當一個姑娘到了該結婚卻還沒有結婚的年齡,就會變成別人眼中的怪物。

即使單身的你沒有妨礙到別人什麼,人家依然會用看嫌疑犯的眼光看你,並且用一種彷彿你欠了TA很多錢的語氣理直氣壯地批評你、教育你,美其名曰“關心”,可實際上他們並不一定能給你提供很實質的幫助,只是把你視為茶餘飯後的談資。

宋暖就曾面臨著這樣的處境。

如果說宋暖26歲以前,她父母對她的婚戀採取的是以“利誘”為主的懷柔政策,那麼,等她26歲一過,他們對她採用的手段就是“威逼”了。

宋爸宋媽最愛跟她嘮叨的一句話是:“你要抓緊時間找對象結婚生孩子了。你不結婚的話,老來孤獨晚景淒涼我們不放心啊。女孩子一旦過了25歲,就錯過最佳生育年齡了。你也別成天給我們整那些沒用的了,我們不希求你給我們買的保健品、衣服,你要真孝順,就趕緊找個男朋友給我們看看。”

每次節假日,跟親戚們聚在一起,宋暖都被“有沒有男朋友啊”“什麼時候結婚啊”“是不是太挑了啊”等問題煩得要死。

最崩潰的一次是,她聽到一個阿姨在背後議論她:“你說那誰家那個宋暖啊,這麼多年來一個男朋友都不談,是不是性取向有問題?”

在這樣的輿論高壓態勢下,宋暖心裡也升起了點嫁不出去的恐慌。當年借幫她修電腦的機會親近她的那幫想追求她的男同事,如今一個個覓得良緣,她也從“搶手貨”淪為了無人問津的“滯銷品”。

隨著身邊的朋友們一個個走入婚姻殿堂甚至當上了媽媽,宋暖可以找到一起混的單身朋友越來越少,她覺得自己也該好好找個人去談談結婚這件事。

於是,相親成為了她26-30歲生活的主旋律。

她打趣說:“姐不是在相親,就是走在相親的路上。”

但是,宋暖很快發現:相親並不是一個找對象的好方式。就因為大家都是抱著來找伴侶的心態去見面的,所以對彼此的要求很高、包容度很低。

相親過程中,宋暖深切體會到了啥是“喜歡的人不出現,出現的人不喜歡。”

有感覺的相親對象不是沒有。第一次見了人家的面,她心裡就有一個聲音在小聲說:“你追上來呀,你追上來我就答應你。”可是對方聽不到宋暖內心的燃燒,相親之後也沒見有任何行動。宋暖很矜持,也不敢主動去聯繫,怕碰一鼻子灰。

宋爸宋媽看他們沒有進展,就又安排了她見下一個。

等她再聽到起先相親過的那個人的消息的時候,人家已經結婚,跟比宋暖小五六歲的剛大學畢業的小姑娘。說到底,宋暖不是人家的菜。

奇葩的相親對象,宋暖也見過一些。

比如,她曾相親過一個明顯具有處女情結的奇葩男,還是親戚介紹來的。兩個人坐下聊天,一開始氣氛還不錯,但對方說的後面幾句話瞬間讓相親冷場。

他直言不諱的問她,你是處女嗎?

宋暖聽他這麼問,有些驚訝,一時沒有反應過來,睜大眼睛看他。

對方看她驚訝,臉上顯示出一幅高高在上的表情,像是在審問罪犯。

宋暖心裡很氣,心想這種人絕對不能要。

她眼睛直直地瞪著他,反問道:“我是薛定諤的處女。你呢?你是處男嗎?”

男人原本翹起的嘴角耷拉下來,很錯愕地看著她,完全想不到她會這樣反擊。

隨後,他振振有詞地說:“你說的薛定諤是什麼東西我不清楚,但科學研究證明,只有處女才有純潔的基因,才能生出真正屬於男人的後代啊。”

宋暖“嗖”一聲站起來就走了。

有擔心女方不是處女的男士,就有介意女方是處女的。

宋暖有一回相親,遇到一個各方面條件很好的海外留學歸國的男士,他最著名的理論是“寧打光棍也不娶處女”。

兩個人初次見面,聊得還挺好,但互相加了QQ以後,聊到性這個話題,對方是這麼說的:“處女要麼性發育遲緩,要麼嚴重脫離社會,思想沒能與時俱進。這樣的處女沒有任何跟男人相處的經驗和教訓,若是男人不小心招惹她了但事後覺得不合適,擺脫起來很麻煩。”

得知宋暖沒有性經歷後,對方也人間蒸發了。

還有一次,宋暖跟媒人一早準時到了相親地點,沒見著男主角的。媒人打電話過去,男主角打一電話來說他半小時內到,於是宋暖和媒人餓著肚子等了半小時。此時,男主角又打電話來說臨時有事耽擱了,讓她們先吃,他稍後過來買單。

她們吃完飯,男主角還是沒出現,宋暖有點怒了,媒人也很生氣,打電話問男主角怎麼回事,並提醒他說,你這樣不守時給人感覺不好啊。男主角說,那我不來了。

這樣的人遇得多了,宋暖也被弄得很崩潰。某次相親回來後,她捧著紙巾盒在家裡哭得天昏地暗,哭完她給閨蜜打電話:“我25歲以前也相親過,但那會兒根本沒遇到過這麼多的奇葩。現在是怎麼回事?是大家都覺得我行情不好了所以淨給我介紹一些奇奇怪怪的人嗎?我不是處女會被嫌棄,是處女還是被嫌棄。我買了房子被嫌棄,房子買小了也被嫌棄。這他媽的哪兒是什麼相親,這根本就是傷自尊和被傷自尊、嫌棄和被嫌棄好嗎?是!我是單身,可一個人單身就是有罪嗎?”

每個週末,她回家看望父母,都會被宋爸宋媽嘮叨:“上次見的那個男孩子挺好的啊,人品好,做人很踏實,在工作上也很能幹,配你綽綽有餘。你說說,你怎麼就看不上人家了?你都一大把年紀了還這麼挑,到底想要怎樣的?”

“我們年紀都這麼大了,又只有你一個女兒,你不結婚我們就是死了也不安心。你看看,那些跟你從小一起長大的小夥伴,哪個還沒有結婚沒有生孩子?你看你三姨、小姑的外孫都會打醬油了,而你連個男朋友都沒有,我們真的是又羨慕又心酸……”

說到傷感處,宋媽還抹起眼淚:“你說你從小那麼乖,在這個事情上怎麼就這麼犟呢?”

宋暖這個乖乖女被說煩了,也會回敬說:“你們是把我當成一頭到年齡了需要去配種的母豬嗎?是不是隻要是個公的,我就必須得答應?”

一直以來都表現得很乖乖女的宋暖不僅不長點志氣領個男朋友回來,還消極對待父母消耗人情安排的相親,現在居然以這種口吻跟自己說話……宋爸宋媽差點都被氣哭了。

有時候宋暖也會想:認命吧,差不多得了。可是,想歸想,真要是讓她嫁給一個自己不喜歡的男人,她光想象一下都覺得無法接受。

那幾年裡,宋暖每一次跟父母通電話、每一次跟父母見面,幾乎都演變成了對她找不到男朋友的批鬥會。她對相親由開始的新奇到後來的配合再到現在的厭倦甚至是抗拒,然後和父母爆發了最嚴重一次代際衝突。

有一次,當她聽到父母斥責她“這麼大年紀了都還沒人要,我們的臉都被你丟盡了”後,放下碗筷含著淚奪門而逃,有整整兩個月沒有回家。

以前,她還有那份精力去爭吵去辯解,現在則是沉默和逃避,不反抗也不妥協。你說什麼,我當聽不見。

宋爸宋媽的逼婚就像一顆石頭扔進一個山洞,既見不到它的落點,也聽不到磕碰的迴響,慢慢的,他們也覺得沒勁兒折騰了,只能隨了宋暖的意。而熱衷於解決她的單身問題的七大姑八大婆手頭的資源估計也用完了,大概是看自己努力了那麼多卻沒有任何成果,估計也有些心灰意冷。

最心冷的是宋暖,她覺得來來回回見了那麼多男人,她卻沒有遇到一個真正合適的,不是她看不上別人,就是別人看不上她。她覺得等待她的,大概只有孤獨終老這一結局了。

2

30歲之前的那幾年,除了相親,宋暖當然也沒有閒著。她買了一套公寓,升了職,考了駕照買了車。

30歲後,宋暖倒是有過一次短暫的戀愛經歷和一次更短暫的曖昧關係。

宋暖一個大學師弟到她所在的城市出差,約她見了一面。宋暖恰到好處的成熟和優雅,瞬間點亮了這位才參加工作兩三年的大學師弟的眼睛。

為了追求她,師弟乾脆辭掉了在北京的工作,跑到了宋暖所在的城市求職。工作穩定下來以後,師弟就對她發起了愛情攻勢。

宋暖一開始對他自然是不感冒的。面對他接二連三的表白,她調侃說:“要是你能忍姐的脾氣,你就當姐的備胎唄。”然後他說:“不叫姐,你是我未來的老婆。”

師弟幾乎每天都會等宋暖下班。怕宋暖被同事看見了有心理壓力,他都是躲在離宋暖的寫字樓幾百米開外的地方。跟宋暖一起出去吃飯,他總是小心翼翼地給她斟茶倒水。他在意她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像是老鼠在意大米,段譽在意王語嫣。

時間久了,宋暖當然不可能沒有觸動。前幾年相親過程中,她見的太多是父母親戚安排的比她大幾歲的所謂成熟男人,他們大多無趣、不坦誠、精明、狡猾、酷愛說教、不尊重女性,缺乏想象力和幽默感,她壓根沒胃口,而眼前這個清新的小男生確實能讓她眼前一亮。

她覺得和這個小男生在一起,最好的一方面就是自己變年輕了,於是,她開始像小女生一樣覺得很甜蜜,享受她對他的各種好。

可惜,好景不常在。從宋暖正式答應跟師弟交往到最後兩人分手,不過就兩個月。

31歲的宋暖和25歲的師弟,年紀相差6歲。宋暖是瞞著父母開始這段戀情的,她當然不想自己的逼婚狂爸媽在他們感情還不穩定的時候就插一腳進來,何況以她對他們的瞭解,他們未必能接受她找比自己小6歲的男友。

師弟卻不一樣,他迫不及待想要把她介紹給自己的親戚朋友。他們倆的戀情被師弟的父母知悉後,立馬招致他們的激烈反對。

宋暖有時候覺得挺不公平的。同樣是年齡差別大的愛情,為什麼“男大女小”比“女大男小”更容易被大家接受?老夫少妻這種看似違背正常倫理觀念的組合,成了很多男性無比推崇和追求的目標,以致人們普遍擁有“男人越老越值錢,女人折舊率高”的觀念。

宋暖心想,選擇與什麼樣年齡層的人去婚配不該是人權自由嗎?為什麼人們要去貶低年紀大一點的女人,還找出一大堆理由來否定對立面裡的“女大男小”,這就合理嗎?公平嗎?

宋暖的感慨沒有用,因為這個世界並不會順著她的意願去運轉。師弟的父母為了拆散他們,各種招數都用上了,比如對宋暖進行跟蹤踩點、短信恐嚇、找人算卦甚至找宋暖的領導談話等等,就差韓劇裡的給支票了。

宋暖的閨蜜也勸她:“現在你是他的星球上的玫瑰,那是因為他還沒有開眼,但他一旦走入花花世界,你還是那唯一的一朵嗎?經不起歲月的,不僅是你的外表,還有你和他的心。我們不反對姐弟戀,但前提是這個男人得有擔當。如果你確定想跟她在一起,那你可以去試探他一下。父母和孩子之間沒有永遠的仇,如果父母一威脅就瞬間慫了的小男人,實在不是什麼好選擇。”

夾在父母和女友之間的師弟,也是進退兩難、寢食難安。宋暖被騷擾得疲累不堪,再沒有信心面對他們的未來。她採用了閨蜜的建議,試探性地問師弟:“我們直接去領證,你敢不敢?”

師弟的回答跟她預想中的一樣:“這樣就等於要我跟我父母斷絕關係了。他們養大我不容易……”

宋暖沒再搭腔,只是從此以後徹底跟師弟斷了聯繫。因為投入得不深,這段短暫的感情在失去後,倒也沒有令她感到很痛苦。

3

宋暖的那次短暫的曖昧故事,發生在跟師弟斷了聯繫半年後的冬天。

那年春節,宋暖隨爸媽回長沙老家去看望奶奶和外婆。從高中舉家遷往廣州後,宋暖就很少回老家。

酒過三巡,大家越聊越High,回憶完初中時候那些趣事兒以後,幾個活躍分子開始拿還單身著的同學開涮。在座的老同學中間,只有宋暖和秦川這一女一男還是單身,他們倆自然成為了大家打趣的對象。

秦川也開玩笑似地對宋暖說:“初中時候我還暗戀過你,要不咱倆真湊合下得了?被父母逼婚的滋味都不好受啊。”

同學們鬨笑作一團,邊鼓掌邊喊:“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

宋暖說:“差不多得了啊!我好不容易回來一次你們還這麼擠兌我。單身咋地啦?姐單身是因為姐太優秀,曲高和寡。”

秦川接上她的話茬說:“你說我單身吧,還說得過去,畢竟我‘人醜家貧個子矮’。可你這麼好一姑娘,咋到現在還剩著呢。”

秦川那句“人醜家貧個子矮”,自然只是自嘲。事實上,他家境小康、身高達標、長相端正,但居然還沒有女朋友,也令宋暖很是驚訝。

有朋友勸宋暖說:“你也老大不小了,如果覺得這個初中同學比較靠譜,就加把勁兒把他拿下吧。”

宋暖笑笑:“我沒有那麼強烈的想要和他在一起的願望,就當普通朋友聊著吧。何況我們分居兩地唉,我都一把年紀了,不想談這種不現實的戀愛。”

話雖這麼說,宋暖後來還是“不現實”地動心了一回。

秦川到廣州來出差,專門騰了半個晚上的時間從會場跑出來見了她一面。聽宋暖吐槽說家裡的熱水器壞了,秦川叫她先不要找師傅,而是自告奮勇要上樓幫她維修。

進了宋暖的公寓,秦川挽起袖子說幹就幹,三下五除二把熱水器大卸八塊,卸下來以後他犯難了,搗鼓來搗鼓去修不好。兩個人面面相覷,只好打電話等師傅上門維修。

秦川大概是覺得自己這次把牛逼吹大發了,主動負荊請罪,說要給宋暖做頓好吃的。等師傅把熱水器修好的時候,秦川的家常菜也出鍋了,色香味俱全。

宋暖說:“嘿,看不出來你修熱水器不行,做菜還不錯啊。”

吃完飯,秦川把碗筷和廚房拾掇得乾乾淨淨。看著他在廚房忙碌的背影,有那麼一瞬間,宋暖心想:能嫁這樣一個人也挺好啊,如果他也在廣州的話。

秦川似乎看穿了她的心思,問她:“怎麼著?是不是覺得我挺賢惠的?要不跟我湊合湊合得了?”

宋暖說:“有種你來廣州嘛。”

秦川沒回答,只是尷尬地笑了笑。

這次見面兩個人的關係看起來是進了一步,可惜秦川回到長沙後,兩個人並沒能保持住這種熟絡勁兒。有大概兩個月的時間,秦川沒怎麼聯繫宋暖,只說自己很忙。

礙於僅僅限於普通朋友這層關係,宋暖也不好問太多。先前嚐盡了曖昧的苦頭的她,對此就持“你有真心,我就有誠意;你若無心,我也無意”的態度。

宋暖拿著手機哭笑不得,這讓她想起了《東京愛情故事》裡的莉香。同樣遇到難題,莉香的性格是

“我可以搞定的,你忙你的去吧”,而里美的性格是“我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了,你能幫幫我嗎”。

莉香崇尚的是像兩棵橡樹一樣共同抵抗風雨、承擔命運的愛情,可完治需要的是“藤纏樹”式愛情給他帶來的被需要感,所以他最後選擇了里美。

宋暖輕描淡寫地回覆秦川:“祝福你們。”

就這樣,宋暖又連發展對象都沒了。

宋暖發了一條微博,配圖是日本電視劇《東京愛情故事》和美國電影《史密斯夫婦》的海報。

她在微博裡說:是不是東方男人都只傾向於選擇“需要他、崇拜他、仰視他”的女人,而西方男人傾向於選擇“獨立、堅強、能幹,能和自己平起平坐”的女人?在東方世界,內心強大的姑娘若學不會“扮豬吃老虎”,就會在愛情上遭到“懲罰”。同樣具備“沒有男人,我也能過得很好”的能耐,為什麼女人在東西方國家的愛情命運就完全不一樣?

一個網友回覆她:每一個表面堅強獨立的人,內心都有脆弱的時候。真正愛你的人,不僅能欣賞你的獨立,還能看穿你的倔強。

4

一轉眼,宋暖已經33歲。

她和朋友合夥開了幾家餐飲店,每年能拿到一筆可觀的分紅,加起來比她的薪酬還要多。

她依舊是單身貴族,只不過此時的她,早就不是以前恨嫁、焦慮的姑娘。面對未來,她反而不慌了。對自己“剩鬥士”的身份,也慢慢可以處之泰然。

在電梯裡遇到領導,領導調侃她說,你再剩下去就是不良貸款了。

宋暖輕輕鬆就把話茬子接過來,說:按貸款五級分類,我現在應該屬關注類,還不算可疑和不良。

有一回,部門同事聚餐,宋暖有事晚到了一會兒。同事說:“這麼晚才來,你只能吃剩飯剩菜剩湯了。”

宋暖自嘲:“剩女就該吃剩飯剩菜剩湯啊?哈哈哈哈。”

每個週末,宋暖和“剩女聯盟”的閨蜜們K歌、爬山、打球、做瑜伽、看電影、逛街、旅行,倒也自在。宋爸宋媽見了之後,依舊嘮叨:“你看你成天都跟什麼人混在一起,她們一輩子不結婚,你也跟著一輩子不結嗎?”

宋暖早就練就了對這些話“左耳進,右耳出”的功力。為避免衝突,她就聽著,不做任何回應,但其實她心裡的潛臺詞是:結婚真有那麼重要嗎?用婚姻的紙枷鎖把自己變成相夫教子的活死人,簡直和吸毒賭博自暴自棄沒兩樣。

宋暖的這種心態改變,還源於她身邊那批二十四五歲就走入婚姻殿堂的朋友到了離婚高發期。

朋友A,跟丈夫認識三個月後閃婚,婚後不久她發現了丈夫的不良嗜好,這對她而言無異於是晴天霹靂,被驚嚇到的她甚至都來不及悲傷,拿出壯士斷腕的勇氣手起刀落離了婚。

同事B幾年前結婚,辦了令人豔羨的盛大婚禮,一開始過得還挺幸福的,但孩子出生後,婆婆一看生出來的是女兒,就開始各種鬧脾氣,要求她必須生個兒子傳宗接代,好端端的家庭瞬間變成硝煙瀰漫的烽火戰場。

一次,B因為加班晚歸,而男同事順路開車把她送回家剛好被婆婆看到,婆婆竟拒絕讓她進家門,甚至辱罵她,說她在外面有野男人。同事B回想這一年多來丈夫一味要求她忍讓老人家、從不敢忤逆婆婆的窩囊樣兒,也憤然選擇了離婚,成為一名單親媽媽。

大學同學C結婚後,老公在一次競聘中失敗後,變得無比消沉,最後乾脆辭了職在家,開始研究各種創業項目。研究了兩三年,卻毫無行動,中午他吃泡麵用過的碗筷,都等著她回家來洗……

C忍到第三年忍不下去了,提出了離婚,可男方堅決不同意,要求她補償一筆錢…..兩個人掰扯了一年,她賠了五萬,才終於離成婚。

當然,這些只是特例,宋暖的圈子裡當然也有過得很幸福的。

比如,她現在的上司,跟妻子相識於大學,兩個人並肩奮鬥,從一無所有到現在條件優渥。作為公司高層的他,對妻子的尊重、寵溺,連宋暖這個旁人都能敏銳地感知出來。

又比如,宋暖那個34歲才結婚的表姐,跟32歲的表姐夫結婚後,兩個人都非常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幸福,結婚很多年依然熱烈如初戀。表姐生了女兒之後,兩個人對這個孩子寶貝得不得了,夫妻感情也更加牢固。

宋暖說:“女人婚姻幸福與否,看眼神就一目瞭然。”

幸福的婚姻讓宋暖覺得可追求、可期待,而離異朋友的故事也讓她直觀地感受到:結了婚,並不等於幸福就來臨。

宋暖說,或許過去我是很挑剔,在情感上也走過一些彎路,但事後想來,這些就是當時的情境下最好的選擇,真沒什麼好抱怨的。我覺得姻緣其實是需要點運氣的,分析來反省去,統統沒用。該來的會來,該走的會走,不管是福還是禍。

她說,我並不想在自己身上多找原因,因為有一些是社會問題,而我則屬於不幸被波及到的那一個。整個中國社會,男人在擇偶時,似乎都喜歡找個比自己弱的女人,而大多數女人則傾向於找比自己強的男人。假如我們可以將人分成ABCD四個層面的人,A男選擇B女,B男選擇C女,C男選擇D女,那麼剩下了D男和A女,便成了當今的“光棍”和“剩女”。看多了身邊的婚戀故事,感覺好大一部分中國男人還生活在封建社會,而大部分女人卻想過上資本主義生活。

現在,宋暖已經36歲了。她讀了MBA,升了職,又投資了一家餐飲店,把原先的小公寓賣掉換了套大房子,每年安排半個月出去國外旅遊,還考到了營養師證。

三十六歲的宋暖,依然是單身一人,略施粉黛的她依舊美麗,身材依舊苗條,工作順利,荷包滿滿。一切都很好,特別是心態。

對美好的婚姻,宋暖依然抱有期待。當那些到了二十五六歲就恨嫁得不得了的小姐妹問她為什麼不再著急嫁人了?她回答:“在那個人出現之前,我只需要靜靜的安穩度日就好,不急躁,不焦慮。宿命該給我的,它最後都會給我。現在還沒有給我,那是因為我還經受不住那樣好的東西,所以我要生長,要忍耐,要波瀾不驚。”

宋暖新家的陽臺上,種上了一株茶花。淺淺淡淡開在花盆中,不嫌孤獨寂寞,也不在乎誰的眼光,只是默默地、努力地開。在如水秋涼中,靜靜地、努力地開給自己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