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飈英語怒罵未讓座女孩:公交車是一面國民素質的照妖鏡

老人飈英語怒罵未讓座女孩:公交車是一面國民素質的照妖鏡

文丨李月亮

公交地鐵坐多了,你會發現什麼人都有。

因為太小的地方擠了太多人,人性就被擠出來了。

很多事不大,但非常反映人的品性和素養。

有人一看到有老人上車就趕緊閉眼裝睡。

有人玩著手機也不時抬頭看,好及時給需要的人讓座。

有的老太太生機勃勃跳廣場舞回來,還故意湊到年輕人旁邊等讓座。

有的老人被讓座,會很過意不去,誠意道謝並致歉,說給你們添麻煩了……

公交地鐵,真是國民素質的一面照妖鏡。

01

道德感爆棚的人,讓人怕怕的

關於老人和讓座的故事很多了。但前兩天,發生在北京地鐵10號線的這段有點特別。

這是前幾天傳出的視頻:

老人飈英語怒罵未讓座女孩:公交車是一面國民素質的照妖鏡

起初大家都誤會了,以為是年輕女孩不給老人讓座,老人揪起她來之後飈英語大罵。

不過視頻刷屏後,很快有當事人站出來,說錯了錯了,不是這樣的。

當事人說,她是個孕婦,上地鐵後這位老人主動給她讓座,她看老人年紀也不小,就推辭了。老人於是起來拍對面的小姑娘,讓她給孕婦讓座。小姑娘趕緊站起來讓了,並說對不起剛才玩手機沒看見。但老人非常生氣,一直說年輕人沒禮貌沒素質,不給孕婦讓座。旁邊一個小夥子聽不下去,說,不是不讓,沒看到而已。兩人爭了起來,開始拿英語對罵。

所以,這個故事裡有四個出場人物:孕婦、老人、小姑娘、小夥子。而且全是好人:

  • 老人愛護孕婦。

  • 孕婦體諒老人。

  • 小姑娘非常懂事。

  • 小夥子仗義執言。

但是好人和好人吵了起來。

重點當然不是飈英語還是飈山東話,而是,全是好人,全是好意,為什麼會鬧這麼不愉快?一定是哪裡不對。

老人飈英語怒罵未讓座女孩:公交車是一面國民素質的照妖鏡

我想來想去,覺得是老人過頭了。

開始給孕婦讓座。很好。

之後提醒小姑娘給孕婦讓座。也可以。

但小姑娘明明已經讓座,並表達了歉意,這件事就該完美結束了。老人仍然罵個沒完,這就有點過了。

我相信老人應該是個正直善良講道德的人,但他沒意識到,道德是多方面的,不給孕婦讓座不道德,但在車廂裡飈髒話罵很可能無辜的人,同樣不道德。

更何況道德是用來約束自己,不是綁架他人的。有道德當然好,但道德感爆棚到要求別人必須照自己意願做事,不但強行道德綁架,還惡意推測,還得理不饒人,就不好了。

其實現在年輕人上了公交地鐵,只要有座,絕大部分都在玩手機或者閉目休息,看不到眼前有老人孕婦,也特別正常。

就像一位網友說的,她有好幾次都是快下車時抬頭看站,才發現身邊有孕婦,才趕緊讓座,真不是故意的。

老人飈英語怒罵未讓座女孩:公交車是一面國民素質的照妖鏡

02

“我老我有理”,讓年輕人深感無力。

前段有個新聞:

小敏懷孕3個月,有天坐公交,自然坐到了老弱病殘孕專座上。正閉眼休息,忽然有個老人在旁邊大聲喊:“你起來讓個座。我們老人都還站著呢,起來讓座!”

這位將近70歲的老先生指著座位旁邊的“老弱病殘孕”標識牌反覆質問:“你憑什麼坐愛心專座?”

小敏也生氣:“我懷孕3個月了,為什麼不能坐?”

老人不理,指著小敏罵。二人吵了起來,老人還動手打了小敏的頭。

好在他們被周圍的乘客及時拉開,才避免了更壞的事情。

這位老人也夠可以的。

起初您不知道坐著的是孕婦,希望她能讓個座,還說得過去。但知道是孕婦了,為什麼還指著人家罵呢?愛心專座,老人能坐孕婦不能坐?

老人飈英語怒罵未讓座女孩:公交車是一面國民素質的照妖鏡

這樣的老人,生活中估計也是一霸。

我有個同事講,他有天下班回家,太累了,抱著電腦包和一大堆文件在地鐵上睡著了,結果睡夢中被一個老大爺用柺杖敲醒,瞪著眼睛要求他讓座。

他迷迷糊糊站起來,文件掉一地,而大爺就那麼理所當然地坐下來,漠然看著他撿文件。

同事好幾天後還義憤填膺,說,典型的“我老我有理”,讓人心裡特別不舒服。

確實。

尊老愛幼固然是美德,我們也一直特別提倡年輕人給老人讓座。但有些老人啊,也真是讓人心寒又心煩。

這當然是個講道德的社會,但道德必須是雙向的,自己沒道德,卻高舉道德大棒要求別人,憑什麼?

其實很多事,完全可以有另一種結果。

比如你是孕婦或者老人,在地鐵或公交上需要個座位,但眼前一排人都在玩手機。

你完全可以找一位客客氣氣問一句:不好意思,我有點累了,能坐一下嗎?

對方十有八九會愉快地給你讓座。

禮貌一句,皆大歡喜,多好。

老人飈英語怒罵未讓座女孩:公交車是一面國民素質的照妖鏡

03

說句謝謝怎麼那麼難?

我的搭檔北辰老師,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主持人。有天他坐地鐵去演講,十幾站路,他剛坐下,一個媽媽帶著五六歲的女兒上車了。

他起身給讓座,孩子很禮貌地說了聲“謝謝叔叔”。

不料女人不高興了,斥責孩子:“你傻啊,謝他幹嘛,他本來也要下車了。”說完自己一屁股坐下,任孩子在一邊玩。

北辰老師見狀,直接把女人請了起來,說:不好意思,第一,我不下車,我還有十幾站呢。第二,座位是給孩子讓的,不是給你,請還給我。

女人無話可說,悻悻站起來。旁邊有乘客露出愉快的笑容。

北辰老師後來說:你誤會成我要下車也沒關係,但孩子說聲謝謝是禮貌啊,你不該當眾去指責孩子傻。你自己沒素質也就罷了,不能這麼教孩子。社會把孩子培養成了文明人,你又想把她拉回野蠻人?豈有此理。

我覺得說的特別好。

當然,北辰老師的嘴厲害,對方就算撒起潑來也能hold住。換做平常人,可能再不爽也忍了,不願意冒著戰敗的風險替社會教育傻子。

我弟就說,有次他坐公交,給一個老太太讓了座。老太太很客氣地說了謝謝後坐下。結果旁邊另一個老太太說話了:你不用謝他,他給你讓座是應該的,不讓座就是沒教養。現在的年輕人啊,一上車就知道看手機,一點教養也沒有……

我弟氣得翻白眼,特別想問一句“到底是誰沒教養?”不過覺得跟老人鬥嘴不禮貌,還是沒說。

很多人不明白,別人為你行了方便,你說句謝謝就那麼難嗎?

對有些人來說,還就是難。因為這句謝謝背後,反映的是一個人有沒有感恩心,通不通基本情理,具不具備做人的基本素養。

如果一個人不具備這些,那麼說句謝謝她就覺得自己虧大了。

這種人的存在,是和諧社會的絆腳石。

老人飈英語怒罵未讓座女孩:公交車是一面國民素質的照妖鏡

04

好在也總有人,瞬間溫暖你

當然公交地鐵這面照妖鏡,照出來的不只是妖魔鬼怪,還有一片丹心。

我一個同事小姑娘說,有次出差青島,因為頭一天忙得幾乎一夜沒睡,那天在公交車上困得不行,站著都快睡著了。然後一個大概有八十歲的奶奶就拉拉她,給她讓座,說“姑娘,我看你累了,坐下吧,你們年輕人工作辛苦。”

同事哪好意思,說沒事兒沒事兒。奶奶看她不坐,就硬要幫她拿著大包,並且一直幫她拿到她下車。

同事說,那天真是心裡特別暖,至今都覺得青島是個溫暖的城市。

一個老人溫暖一座城,多好。

還有一則去年的新聞:

武漢地鐵4號線上,一個大男生睡著後,手機屏幕上滾動著幾個字:“需要讓座請叫我”。

老人飈英語怒罵未讓座女孩:公交車是一面國民素質的照妖鏡

後來人們找到了這個男生,他說:“只要是站數很多我都會這樣,因為我坐著無所事事就想睡覺,但是又怕這個座位有人需要,所以就想到了這個辦法。”

嗯。特別正,也特別暖。

最後說個網友的故事吧。

有天她在瑞士坐公交,車上有一對夫妻帶著一雙三四歲的兒女,後來上來一個年輕男子帶著一條大狗,小男孩怕狗,開始嚎啕大哭。年輕男子很抱歉地說“sorry”,夫妻倆揮揮手錶示沒事。但小男孩一直哭不停,到了第二站,夫妻倆就抱著孩子下車了。臨下車前,媽媽抱著兒子轉身跟年輕男子說了聲“sorry”。

這大概就是教養吧。

一般人可能會覺得“你的狗嚇到了我孩子,是你不好”,而有教養的人,會意識到“我孩子的哭聲,讓你感到了窘迫和內疚,我也應該抱歉”。

有教養的人,會更注意他人的感受,而非只從自己的角度想問題。

老人飈英語怒罵未讓座女孩:公交車是一面國民素質的照妖鏡

05

言行得體+彼此體諒=美好社會

其實不管是公交地鐵還是其他公共場合,人和人擠在一起,總難免有利益之爭,而要想讓大家都儘量舒服,最需要的就是兩件事:善良和素養。

善良讓我們彼此體諒,彼此為對方著想,並願意為彼此做點什麼。

素養讓我們言行得體,保持合適的禮貌和分寸,不冷漠,也不過熱,不只顧自己,也不道德綁架他人。

如果一個社會,大多數人都有良好的教養,有溫暖的人情味,那這個社會里的每一個人,都會很受益又很愜意。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