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河南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包蕊傑

去過河南許多大城市,印象不深。總之,城市和城市都是一樣的。但對河南的農村印象深刻,很喜歡。有一年開車路過河南,正是麥子成熟的季節,道路兩旁一片金黃,無邊的金黃麥浪,一條公路伸向天邊。可以看到一些通向村莊的小路,在很遠的地方會有樹木蔥籠包圍的村莊,感覺美極了,象油畫一樣。道路兩旁的村莊很少,也少有行人,給人一種地曠人稀的感覺,其實河南是人口大省。

還有一次去的是河南原陽的農村,原陽是產大米的地方,有種米叫清水米,象白玉一般似乎能透過陽光,煮出飯來又糯又軟,口感非常好。到了一戶人家,院子很大,滿院子的黃沙,種著幾棵棗樹。主人坐在樹下吃飯,白麵糊糊,大饅頭,就著小菜,一條狗臥在身邊,一幅農家樂的情景。路上碰見一個推獨輪車賣西瓜的,買了一個,老人告訴我們,是有名的好瓜,一般買不上。後來一嘗,果然甜得很,這是一輩子吃過最好的西瓜。

下午住一個旅社在城外邊的,因為是夏天,窗戶都開著的,窗外竹影搖曳,沙沙作響,室內非常涼爽,幾根細竹杆搭成的蚊帳看上去朦朦朧朧,富有詩意。晚飯是湯麵條,名為湯麵,實際沒湯,吃的別有一番滋味。晚飯吃的早,飯後我們出去走走,走到一家門前,見一個用風箱吹著麥秸燒砂鍋賣水的,很希罕,因為這種現象在我們這兒早已不見了。這也是多年前見的事情,不知道河南農村還有沒有這種現象,不過,印象真的很深刻。


天太2

你對河南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我媳婦是河南南陽市唐河縣的,我身邊也有很多河南籍的同事,作為一個對河南的瞭解逐漸深入的人也談談看法吧!

第一階段:歷史源遠流長!

河南應該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省了,說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也不為過,自夏商開始直到宋朝截止一直屬於政治文化中心,安陽~洛陽~開封都是多朝古都,就連一個小小的南陽都曾出過光武帝劉秀和諸葛亮等在歷史上留下過濃墨重彩一筆的君王和文臣!近現代的名人雅士也數不勝數!

第二階段:名聲差受歧視!

我在蘇杭兩地都工作過,河南是重要的人口輸出大省,在這兩地打工的河南籍老鄉很多很多,我們公司有差不多兩三成員工來自河南,任何地方的人群裡都有那麼一些為非作歹的,河南也不例外,我老家湖北也頗受歧視,河南因為在外打工的人多因此顯得更為扎眼,說句實在話我聽到過的歧視言論不少,有些企業還存在不招聘此地員工的潛規則,這樣的歧視之所以存在,就是因為偏見!

第三階段:窮,真的窮!

我生在湖北長在江西,也曾在農村生活過多年,但是我第一次去唐河的時候特別是去到下面農村的時候還是有點震驚的,比我的老家可能都要落後至少十年,頭一年去的時候因為乾旱這種感覺就更加明顯,這兩年回去是一年一個樣,如今感覺好了很多!但還是有差距!

第四階段:同其它省份一樣發展不均衡,在逐漸追趕!

後面幾年我陸陸續續去過河南幾個地方,例如鄭州~信陽等等,同其它欠發達的省市一樣都是省會一家獨大,地級市有模有樣,縣城快速發展,鄉鎮集市緩慢發展,鄉村田野仍然凋敝,這種現象全國絕大多數省份都一樣!

最後不得不說河南人還是很好的,非常的淳樸,我去河南下館子哪怕是鄭州份量也是最足的!河南還是很中的!


心安理得君

對於這個問題,我很有感觸,因為我就是河南人,出生在河南,也無所謂第一印象是什麼。不過,正是如此,我更有發言權。

當然,我不否認河南有落後的一面,有人素質會差一些,但我更相信,大多數河南人是很忠厚老實,很腳踏實地的。

我的家鄉在豫東,經濟確實很差,就在前幾年,我父親還告訴我,我們村裡的誰誰,一年只買一桶油吃,平時都是蒸白菜加點鹽,但是,人家家裡出了好幾個大學生。

河南很窮,雖然是糧食大省,但很多農村人都處在“生存”的狀態,而非生活。

這就讓很多河南人背井離鄉,去外面尋找更多的機會,路遙在平凡的世界裡寫了對河南人的讚賞,說河南人全國各地每個角落裡都有他們的身影,他們靠自己的體力和技藝,去贏得別人的尊重,路遙稱河南人為“中國的吉普賽人”,然而路遙又說,河南人和吉普賽人有個本質的差別,那就是“吉普賽人只流浪不勞動,河南人愛勞動”。

真的是這樣。

他們伺候莊稼,簡直如伺候生命一般!

颳風擔心麥子會不會倒,下雨擔心玉米會不會潮,有太陽時要考慮抗旱,沒有太陽時又擔心熟得晚被雨淋。

我們的父輩們就是這樣一代代過來的,現在政策好,不用交公糧,還有補貼,這已經讓很多農民欣喜若狂了,每次我回老家,都會聽老輩人講,交了幾千年的公糧了,以後再也不交了,種地有補貼,老人還有補助,國家真的富裕了。

是的,我們國家富裕了,沒有戰爭了,我們再也不用考慮能否活著的問題了。

可是,我們的追求肯定不是簡單地活著,我們要過上好日子,像城裡人一樣過上好日子。

所以,很多人早早輟學出去打工,多年後,在家裡蓋起小洋樓,很氣派。

當然,在這麼多出門務工人員中間,肯定有不好的人在。

好事不出門,壞事行千里。

一個河南人壞,所以很多人就覺得河南人不好,這真的是偏見,我們河南人出外謀生,大多數是很守規矩的。

說了這麼多,可能會有人說我,我的回答不對題。

題目問的是對河南的印象。

其實,對河南的印象,就是對河南人的印象,因為一個城市沒有人,即便再美,也是沒有靈魂的。

況且,我們河南的農民工,蓋了多少好看的房子呀!


書影雜論

河南陝西都一樣,第一印象就是,看見和尚就想起少林寺,想起河南。看見收破爛的就想起河南人!但我沒有貶低河南人的意思啊!因為在陝西,可能全國吧,幾乎百分之八十都是河南人,這個是真的,還有就是豫劇,聽見豫劇就想起了河南,看見我領導就想起了河南,因為我領導是河南人!他總說,你幹滴是啥嘛,一點不中,好好弄,其實領導是個好人,人挺善良,不管那裡都有好人壞人,河南,挺好的!現在的河南已經是一個現代化的河南,以後的河南還會是中國大省,人口大省,經濟大省!



快樂老唐

其實對於河南的印象還是比較深的,特別是對於古代時期河南的歷史,因為特別是在我國古代時期,河南一直都是我國的中原地區,也是兵家必爭之地,還有像河南的幾個歷史文化名城的洛陽、開封、安陽等也都是不同時期的都城所在地。

其實今天的河南經濟總量還是比較高的,像2017年河南省的經濟總量就達到了4.5萬億,所以說今天的河南的的確確是一個經濟大省,但是還不能夠算是一個經濟強省,所以說河南的發展之路還很長,還需要河南人民團結一心共同努力。

今天的河南旅遊業發展也是非常的不錯,這個產業對於城市的發展也是非常有益的,實際上是比一些工業更有發展潛力,而今天的河南本身就有洛陽、開封、焦作等非常多的旅遊資源和旅遊城市,所以說對於河南發展旅遊業還是比較看好的,再加上本身河南交通條件不錯,相信明天的河南會更強。


商丘身邊事兒

題主一問,我很興奮。

做為土生土長的河南漢子,飲過嵩山泉水,喝過黃河水,身上淌著祖輩河南的血,對河南的第一印象就是河南話。河南人愛說:“中!不中!中不中?”,從河南話向普通話的追夢,用了將近二十年,仍比不過一個剛出校門的普通本科生,但河南話的根紮在了腦海中,也是有待改變的事實。

很小的時候,曾聽過相聲大佬馬季與趙炎的對口相聲,用不同省份的方言話表述夜起細節,唯獨馬老所說:【誰?我!抓?尿!】河南話四個字簡單明瞭,一笑過後印象最深。

在聽課筆記上曾記下:人生不同的階段,要有不同的定位,你才可以創造不同的人生。

選擇自媒體,與北京,上海,天津,山西,廣州等省份的粉友網友交流,河南話倒費了不少溝通話費,對方的普通話耐聽,從河南話向普通話靠近,近五年也練了不少功,小有長進,仍在學習之中。

也有頭條網友田美私信鼓勵我說:“蓋羨定位成功的方法在於,當人們還在不太瞭解一個新興事物的時候,他已經走在了他人的前面,成為那個行業的規則制定者”。

頭條網友農村大學生認為:夫妻間爭吵,一定不要拿對方的家人說事,也不要觸動對方心中最疼的事。不然你們的爭吵會無限升級,最終很可能以悲劇收場。

足見說該說的話相當重要,入鄉隨俗也說得通。說話是一門藝術,值得重視。

反倒在家中,小孫女從幼兒園學會的普通話也超好聽。

當然,河南還有豫劇,少林寺,中原福塔,二七紀念塔,拜祖大典,還有中原多不勝舉的美食小吃,離開河南話交流有時也肯定不中。

未來五年十年,富起來的標誌不在你得到了多少,而在於人的言行一致,誠信待人,信用中國,信用河南,信用鄭州體系建設,光聽咋說不中,貴在做,考量你對河南的第一印象才顯得更加珍重。


創業天天樂

感謝有機會回答這個問題,河南作為我國人口的第一大省,標籤很多要說第一印象應該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第一印象應該是“窮”

除去省會鄭州、洛陽等幾個城市外,河南的地級市大部分還是城鎮化建設很落後的,經常出差坐火車從都應該有體會,豫北地區的火車站比如:新鄉、安陽等車站基本都是建國前的水平。幾十年沒有啥改變了,破舊不堪。進入這些城市感覺跟去南方的鄉鎮差不多,經濟與南方差距不是一點半點。

第二個印象是真不愧是產糧大省

河南的糧食產糧在全國來說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基本10%的糧食都是河南產出的,豫北地區平坦和肥沃的土地在火車上就可以看到,一望無際,每年這個時候過去看到的都是綠油油的一片,風景煞是好看。不得不說河南為全國的耕地紅線做出了很大的犧牲。

第三個印象河南人真的很能吃苦

河南人外出打工的人很多,基本是沿海和北方地區重要的農民工輸出大省。如果說我國建築事業有四分之一跟河南人有關,我相信很多人都會同意的。河南人吃苦耐勞是出名的,為了子女教育和家人生活常年在外的人大有人在。

印象還有很多,總體來說個人感覺河南人還是很“中”的,歷史的責任扛了起來,新的使命到來之後又在奮起直追,相信河南未來發展會更好。歡迎各位留言或者關注。


勇勇雜談壹貳叄

說到對河南的第一印象,有詩讚曰:

“地處中部大平原,千里黃河潤沃田。華夏文明之搖籃,歷史籍此見一端。洛陽龍門白馬寺,安陽殷墟猶壯觀。開封清明上河圖,南陽諸葛臥龍泉……。京深朧海中樞站,南北東西縱橫貫。經濟全國名第五,農業居首有糧棉。鋼鐵煤炭高科技,均衡協調齊發展……。新興旅遊日向好,少林魯山雲臺山。洛陽水席不虛傳,最好吃是老燴麵……。”









誰憐一燈影

河南的人忠厚善良勤勞智慧各行各業都有佼佼者,因為人口多國家又不發展使得經濟相對洛後,所以外出謀生的人就多,在外面最講究的是信義二字,所以河南人講義氣,但在外情況又多變,他們要應對多種變化,可能會使出某些手段,也就增加了國人對河南人的負面看法,沒辦法啊!為了生活……河南人很節儉相當的會生活,儘管經濟不景氣,但他們的日子仍然過的有滋有味,大家可以看看他們的文化生活是多麼的豐富,文有《梨園春》武有《武林風》,就連最近的尬舞也發源在鄭州。河南大致分為豫東豫西豫南豫北和豫中,有的人說豫西和豫北豫中發展的還可以豫東豫南很窮,過去我也這麼認為,從今年我們的看法要改變了,前段時間某個帖子顯示的GBP指數商丘,周口,許昌,漯河,南陽都是靠前的,如果你到這些地方去看看一定會給你一個新的認識。我曾看過幾個節目豫東有個別農村住的房子內牆不粉刷,看起來很邋遢,這會給其它省分人帶來對河南不衛生的說法,但這是一個地方住房的習慣,並不代表人的生活飲食不衛生。在穿上一些老人都穿的是舊衣服,這也會給其它省分的人帶來對河南不時尚的看法,不過說到這裡我也去過幾個經濟發達的地方,那裡老人即使經濟發達也有穿的很邋遢的……這些就不多說了,總的來說現在河南的是一個高速發展的河南,交通發達,城市漂亮,文化豐富,歷史厚重,人聞景觀和自然景觀眾多,在此基礎上借中原崛起之政策定將給世人展現一個日新月異的又一個新河南,那時候在外漂泊的河南遊子也都會在家門口發展了,也歡迎兄弟省分的有識之士來河南投資創業旅遊觀光,我們河南人一定熱情款待。


書劍36

要說作為一個河南人對這個問題最有發言權,河南據九州之中,號稱中原,地處北緯31度23分至北緯36度22分;東經110度21分至116度39分。人傑地靈從古至今英才輩出,河南的經濟總量位居全國第五,人民勤勞純樸。從北至南橫跨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四大流域。境內分佈著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別山等山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