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導彈的性能如何?能否擊沉航母?

腿姐呂小妹

歷史上,使用彈道導彈打擊水面艦艇的想法,美國和蘇聯都曾積極探索過,蘇聯在上世紀60年代開發過SSNX-13潛射反艦彈道導彈,定位就用來打美國航母。上世紀80年代,美國開發潘興-2彈道導彈,具有末端機動能力,被認為同樣具有反艦作戰的能力。

中國的東風系列都是彈道導彈,但並非所有東風導彈都具備打航母的能力,這裡應該是特指東風21D,它被認為是專門為打擊航母而量身定製的撒手鐧武器。在2015年抗戰勝利日閱兵上,東風-21D作為受閱裝備對外亮相,閱兵解說詞明確指出,這種導彈的導引頭可以智能識別地形,一邊飛一邊矯正路線,保證精準打擊。東風導彈家族裡,東風21D專用於攻擊水面艦艇,被稱為航母殺手。既然該型武器已經入列,說明它肯定進行過模擬打擊航母的試驗並取得了成功,它肯定可以擊沉航母,這是毫無疑問的。

東風21D彈道導彈之所以擅長打擊航母,就在於它有特殊的末制導設計,傳統的彈道導彈,一般都以慣導、衛星導航作為制導方式,採用拋物線彈道,因此只適合打擊固定目標,而航母是移動目標,傳統的彈道導彈及其制導體制對此是無能為力的。而且,航母是不停移動的,目標特徵也不大,最多長二三百米,寬一百米左右,要讓彈道導彈有效擊中航母,首先它得有末端機動飛行能力,可以隨著目標的移動而調整自己的飛行姿態,追著航母的軌跡去打它。另外,彈道導彈的命中精度還得進一步提高,傳統彈道導彈圓概率誤差為幾公里幾百米不等,而打擊航母則必須將圓概率誤差提高到米級程度。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求彈道導彈末端飛行採用類似傳統反艦導彈那樣的制導方式,包括雷達主動制導或紅外被動制導方式,在這兩者當中二選一或者二者合在一起同時使用,形成主被動複合制導,以此保證命中率。

東風21D屬於中程彈道導彈,其射程大約為2000公里左右,在作戰使用上,可以將其部署在遠離海岸線的內陸,當敵方航母戰鬥群在海岸線外圍出沒時,利用東風21D對其進行突然打擊,最起碼也可以產生強大的威懾作用,迫使敵方航母編隊不敢輕易逼近我方的防禦圈。


兵工科技

每日點兵為您解答:

二戰以來,美國的航母艦隊可謂“打遍天下無敵手”。但近年來,越來越多針對航母的新武器及新戰法的出現,讓美國產生了強烈的憂慮。為了準確試驗和評估航母的抗打擊能力,美國海軍曾做過多種方案,如計算機數據模擬、毀傷量化分析、材料抗毀試驗等,但無論哪種方式都不能對整個航母的抗打擊性能做出全面系統的評估。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美海軍在無奈之下也只能自己揍自己了。

當然大家看到美國號航母堅持25天不跪是不是有點絕望了呢,但其實沒有必要,因為這次轟炸是實驗性質的,不僅要測試航母的抗沉性,還要測試美軍的反艦能力,必須把美國裝備的反艦彈藥都測一遍。在實戰環境下航母裝載了上萬噸燃料彈藥和其他裝備,但這次實驗中這些易燃易爆的東東只保留最低額度做做測試,否則航母一個殉爆就秒沉了,科學家們還玩啥!這個實驗先易後難,像軍艦水線這些最薄弱部位都是後面打的。

前幾年環太平洋軍演艦炮射擊比賽,美國安排好靶艦特意把中國排在前面出場準備看笑話,結果中國海軍這幫傢伙蔫壞,艦炮對著靶艦的水線Duang Duang兩炮就給打沉了,比賽提前結束,讓其他國家那些摩拳擦掌的小夥伴們都傻眼了,無靶可打只能去打虛擬靶標。航母相對於驅逐艦抗沉性很高,但二戰那些皮糙肉厚的超級戰列艦抗沉性也是不弱的,但在實戰中還有無數戰列艦要麼死於殉爆要麼直接被擊沉,可見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不沉的戰艦。另外面對東風21D東風26這中末端18倍音速動能和殺傷力極強,且直接攻擊甲板的反艦彈道導彈,航母的防護性還是值得懷疑的,最重要對於航母這樣複雜的艦載機起降平臺,一旦被命中基本就喪失作戰能力了,是否沉沒已經不重要了,不沉並不能影響戰鬥結果,只關乎國民士氣與精神!


每日點兵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負責任的說:不能。

使用導彈導彈打航母,技術上的難度是非常大的。

導彈導彈的彈頭在擊中目標之前的速度通常是極高。這麼高的速度想要擊中航母這麼大的目標,就必須強調雷達引導的高精度。

我們看起來很大,但在彈頭看起來,航母恐怕就是一個點。即便雷達引導技術再高超,想要擊中航母也是難度極大甚至是不可能的。

現有的東風21D之類,其實就是使用子母彈,在航母上空爆炸,使用子母彈對航母表面進行殺傷,迫使航母因損失艦載機和甲板大部分裝備而反港修理。

至於擊沉航母是絕對不可能的。

其實,即便是彈頭直接命中,也不可能擊沉航母。現代航母的抗沉能力極強。

2005年美國用其退役航母“美國號”在大西洋進行航母的抗打擊實驗,目標便是擊沉這艘長319米排水量8.4萬噸的海上巨獸,實驗分為水上和水下兩部分,分別模擬魚雷和巡航導彈的攻擊,甚至自殺式小艇的攻擊。美國海上司令部按照事先準備好的“節目單”對“美國號”航母進行了多次導彈攻擊實驗,終於在遭受了25天的狂轟亂炸之後美國號航母才開始慢慢沉入1828米的水中。

目前東風21D的實驗中雖然有擊沉靶艦的記錄,我知道的是2次。第一次軍艦根本呢不動,實戰中不可能。第二次據說是低速移動,實戰中同樣不可能。

況且目前美軍航母編隊的神盾是具有攔截彈道導彈能力的,也做過類似實驗,模擬的對象就是東風21。

所以說來書,東風21D首先是很難擊中航母,即便擊中最多也是擊傷而已。

薩沙個人對東風21D是否能夠擊傷高速航行的航母也持懷疑態度。

想要證明這點,需要軍方繼續做類似的實驗。


薩沙

中國東風21D雖然被稱為航母殺手,但是其實力令人質疑,目前並沒有擊沉美國航母的能力。現在目前能擊沉美國航母的國家只有兩個,一個是俄羅斯,另一個是日本,言外之意自然不包括中國。對此有軍迷表示,試試就知道了。目前中國已經裝備了多款能夠擊沉航母的導彈包括東風21D、東風26、東風16等,尤其是火箭軍東風21D,被稱為航母殺手,它可以對3000公里範圍內的海上大型移動目標實施精準打擊,它可以用近乎垂直的末端彈道從正上方垂直砸向航母,攔截難度很大。此外中國也可以發射中遠程魚雷、佈置重型水雷等武器重創航母。可以看出,中國已經具備了完善的反航母體系,美國人說中國沒有擊沉航母的能力也太不把中國放在眼裡了!

航母是美國全球部署的重要武器,那麼想擊沉一艘航母有多難?一般來講,航母都是以戰鬥群的形式進行作戰,具有很強的防護網,通過不同的戰艦搭配,加上航母上的預警機和艦載機,可以有效的規避打擊,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美國利用退役的“美國”號航母進行了一次打擊實驗。在接受打擊測試時,“美國”號航母打開了所有水密艙門,經過25天的輪番攻擊,最終還是堅挺的沒有沉入海中,最後美軍在船體重要位置安裝了四噸炸藥將船炸沉。所以說擊沉一艘美國航母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而且尚不能保證就一定能夠擊中目標。而美國之所以說日本和俄羅斯可以擊沉航母,因為日本經常和美軍搞聯合軍事演習,日本完全瞭解美國航母的弱點,只要進行針對性的打擊,是完全能夠擊沉美國航母的。而俄羅斯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導彈,對付美國航母完全沒問題。反觀美國的觀點,確實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中國在最近幾年才開始重視海軍的,有很多短板需要補齊,比如反潛機等等,我們的東風21D雖說可以擊沉航母,但是畢竟沒有過實戰,戰場上的情況瞬息萬變,誰也無法預測下一步會發生什麼,因此中國還有很長一段時間要走,但是反觀中國近幾年來的發展,中國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國的武器發展一定會讓世界刮目相看。


韜鈐視界

在建軍90週年閱兵,看到了中國彈道導彈,東風-26、東風-21D、東風-16G導彈和兩型核導彈 。

簡稱: 航母殺手!

東風21D、東風-26彈道導彈,具有反應速度快、懾控範圍廣,突防能力強、尋跟目標準、打擊精度高等特點,能對海上大中型移動目標實施靖確打擊,實現了我軍常規導彈打擊能力新飛躍。


東風-21C型彈道導彈主要用於摧毀敵地面高價值目標,打擊精度接近東風-10A巡航導彈。東風-21D彈道導彈是赫赫有名的“航母殺手”,是解放軍首款反艦彈道導彈,被稱為擔負“國家使命”的新型精確打擊“撒手鐧”武器。這兩型導彈的最大有效射程均為約2000公里,直指第一、第二島鏈之間區域,是名符其實的“島鏈快遞”。

在6月12日的央視七套《軍事報道》、《解放軍報》,以及6月13日的央視一套《新聞聯播》報道中,這個火箭軍常規導彈旅在戈壁荒灘和山地叢林進行導彈發射,重點演練“多區多向”指揮控制、隨機發射等高難度課目,檢驗了新型導彈系統的多項新戰法。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報道均強調,該旅最近的演練檢驗了在“強敵干預”下,“整旅突擊、集團突擊、連續突擊”的作戰能力。結合東風-21C、東風-21D型導彈的射程、任務特性可以看出,這裡的“強敵干預”,明顯指的是未來戰場中可能遇到的“美軍軍事幹預”。

長期以來,由於導彈技術水平較差、發射限制條件太多,火箭軍實際發射彈道導彈時,均需在事先建設好的、以水泥鋪設的預設陣地進行。固定的預設陣地顯然容易在平時被敵對勢力情報機構發現,一旦戰爭爆發,這些發射場必然成為敵軍首要打擊目標。發射場一旦被摧毀,火箭軍就會陷入空有導彈而無“用武之地”的窘境。

央視和軍報的報道顯然在提醒某些“強國”或敵對勢力,解放軍火箭軍中程彈道導彈部隊已甩掉必須依託預設陣地發射這一“柺杖”,可在實戰中快速機動至數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之外,“隨機”選擇發射陣地,短時間內完成發射前準備,並具備連續發射多枚彈道導彈的能力。這一技能使得火箭軍中程導彈部隊的生存能力成倍提高。更加飄忽不定的行蹤,也使得火箭軍部隊發起突擊時突然性更強、成功率更高。


報道顯示,東風-21系列型號導彈即可在預設陣地發射,也可在野外隨機選擇發射場。

之所以能夠擁有這一技能,是因為東風-21型系列導彈使用了五軸高機動越野發射車(TEL),大大擴大了導彈的部署範圍、增強了機動性,發射準備時間也縮短到約10分鐘。而且,無論是東風-21C型還是東風-21D型導彈,都可使用同樣的發射車,兩型導彈的零部件和保障工作有相當的通用性,主要區別在於導引頭、戰鬥部等方面。

資料顯示,東風-21C型彈道導彈擁有戰鬥部機動突防、末段制導雷達匹配、透波頭罩以及子母彈戰鬥部等多項先進技術和組成部分。導彈全長10.7米,直徑1.4米,兩級固體發動機採用聚丁二烯複合推進劑和低合金高強度鋼殼體,戰鬥載荷約600公斤,可攜帶熱核、高爆或子母彈頭,並加裝多種彈頭誘餌,足以實施外科手術式精確打擊。當然,本文所說的火箭軍某旅為常規導彈旅,其裝備的導彈不會裝配核彈頭。


從畫面中可以看到,東風-21C型導彈彈頭有小型彈翼,在末段突防時可實施機動。

目前,火箭軍裝備的東風-21C型導彈主要負責對處於第一島鏈的假想敵地面高價值目標實施威懾,包括駐日本本島、沖繩群島、琉球群島等處的美軍基地。該型導彈與有效射程超過4000公里,同時具備反艦能力的東風-26型中遠程彈道導彈,分別屬於解放軍對第一、二島鏈(比如駐關島美軍基地)最有威懾力的“撒手鐧”級別武器。

包括東風21系列在內的中國彈道導彈,迫使美軍加快建設反導網絡

東風-21D型導彈在2015年9月3日舉行的抗戰勝利日閱兵式上首次公開亮相後,至今未在公開報道中顯露過彈體真容。該型導彈於2014年首批裝備前文所述火箭軍導彈旅,並在同年舉行的解放軍全軍重大演習中兩發兩中。雖然目前國內報道僅提及東風-21D型導彈“打航母”這一最突出作戰能力,但從美軍近年來亞太軍力部署的新動向,可以反推該型導彈對美軍艦艇編隊威脅大致到了什麼程度。


東風-21系列導彈發射車隊實施山區機動。

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導彈防禦網絡包括傳感器、攔截彈、指控系統和作戰概念等。這一反導網絡旨在保護的是駐亞太美軍基地、出沒於亞太海域的美軍艦艇編隊(當然首先是航母打擊群)。

美軍在亞太地區現有防空反導傳感器網絡包括部署在臺灣的“鋪路爪”潛射導彈早期預警雷達,部署在日本的TPY-2雷達、“宙斯盾”SPY-1雷達,海基X波段雷達(SBX)等。在過去的十多年中,美國開始研發新型無人機載和天基傳感器,以使更好地捕獲來襲導彈剖面。現有反導系統包括“愛國者”導彈系統,“薩德”系統,“標準-3”導彈以及大量的低成本、低層防禦系統等。

目前,美國海軍在日本橫須賀基地部署了7艘具備彈道導彈防禦能力的“宙斯盾”驅逐艦,日本海上自衛隊在該基地部署了4艘“宙斯盾”艦。到2018年,美國和日本聯合研發的“標準-3”2A防空導彈將開始部署。“標準-3”2A導彈改進了傳感器和殺傷器,射程和速度增加。在2017年2月的試驗中,“標準-3”2A導彈成功攔截一枚中程彈道導彈靶彈。

美海軍新型SPY-6防空反導雷達(AMDR)增加了作用距離,計劃於2019年開始交付;新型“宙斯盾”5.1軟件支持“遠程交戰”能力,不僅可以支持其它艦船指揮本艦攔截彈發射,還支持攔截彈在飛行過程中交換信息,將顯著提高“宙斯盾”系統的遠程作戰能力。


“標準-3”防空導彈發展演進圖示。

就算投入了巨大人力、財力和物力,堆砌了眾多高新技術,美國仍然對在亞太地區已擁有的反導體系很不滿意。目前美國力推在韓國部署“薩德”計劃,日本試圖引進陸基“宙斯盾”系統,以及美國拉攏韓日共同搭建真正意義上的“反導同盟”,都是美國對中國等東亞國家彈道導彈發展取得巨大進步十分“焦慮”的反應。

美國焦慮的是中國包括彈道導彈能力在內的軍事實力快速增強,其亞太“霸主”地位恐怕終有一日會煙消雲散。而中國加強國防能力建設,卻是為了捍衛國家領土和主權完整,為了保衛國家安全。尤其在美國近來又拿“協防”臺灣、日美安保條約“適用”釣魚島等說事。


火箭軍某旅在公路隨機選擇臨時發射陣地後,在夜間發射東風-21C型導彈。

火箭軍此次的演練,展示了常規導彈旅整旅突擊、集團突擊、連續突擊、複雜電磁干擾下突擊和強敵干預下突擊的作戰能力。再次向某些別有用心的國家和勢力表明,中國的導彈武器庫是其“反介入/區域拒止”戰略的最有利支撐。

來自:新浪軍事

原文鏈接: https://mil.sina.cn/sd/2017-06-17/detail-ifyhfnrf9270489.d.html?open_source=weibo_search&from=wap&wm=3049_0015


何談

東風導彈性能如何?能否擊沉航母?這話問的有點不籠統。因為東風導彈是一系列的。其中有洲際彈道導彈,可攜帶核彈頭和常規彈頭。還有中程彈道導彈巡航導彈。也是核常兼備的彈頭。咱先說洲際彈道導彈,是戰略導彈它是威懾敵國的國土,乃至重要的軍事基地所備。東風26中程導彈及東風21D導彈是專為航母及大型驅逐艦巡洋艦所備用。其中東風26中程導彈還能對敵方的軍事基地有強大的攻擊能力。破壞機場打擊飛機的機庫,以及它的雷達導彈發射臺威力無比。東風21D是為專打航母一大型戰艦量身定做的。




東風26中程彈道導彈圖片。



東風21D航母殺手。


用戶中國布衣


鄭啟拓48190052

其實在15年大閱兵中中央電視臺說得非常明確了,東風-21D型中程彈道導彈(IRBM)具備攻擊大型水面艦艇的能力。從目前披露的情況來看,東風-21D的技術特點應該是彈道式起飛與巡航式再入,經過普通彈道導彈的主動段、滑行段、再入段以後,在終末段有一個通過彈頭的空氣動力學特徵不斷拉起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規避熱障與黑障對於彈上制導系統的不利影響,最終通過彈上上行數據鏈與自身探測系統完成目標定位,解算攻擊諸元后直接紮下去就是了。從理論上說在它高達數馬赫甚至十餘倍音速的速度面前,航母的飛行甲板跟紙糊的差不多,被直接打個穿透並引爆彈藥或油料(運氣好還可能打到核反應堆)基本不用質疑,堪稱反航母的豪傑。

當然,答主之前就說過,ASBM(反艦彈道導彈)的問題並不是攻擊,而是ISR(戰場偵察與監視體系)的構建:航母本身就有機動性強、

隱蔽性好的特徵,一晝夜的機動距離可以高達500餘海里,也就是1個小時航母的機動範圍就可能高達1200平方海里。在這種情況下,最大的問題並不是怎樣打中航母,而是怎樣通過海洋監視衛星、電子偵察衛星星座、對海監視飛機、潛艇警戒鏈甚至人力情報網定位航母戰鬥群,給ASBM提供初始攻擊座標。這才是東風打航母最大的問題。

以上,歡迎評論區大神指正!


軍武次位面

我是一名科研工作者,我所做的工作其中一部分是測試導彈的性能,東風導彈也測試過不記其數,所以我想說幾句。

就從技術層面來說它有一定的難度,因為航空母艦它是一個移動的平臺,他的速度也可以達到30節左右,由於常規導彈是輸入座標之後打出去就不管了,所以很多人說讓導彈打航母有點難,感覺不可你能。

但是現在傳的很廣的是東風21—D可以打航母,也就是說在大多數人眼裡中國實現了,那麼真的實現了嗎?它沒有打過靶,所以還是大家認為實現了。

那麼要實現它需要哪些技術呢,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座標自動調節,末端制導技術,後者已經實現,前者不太清楚,以前是利用紅外進行跟蹤技術也就是哪裡熱打哪裡,一直跟著對人發動機打。現在導彈可不行,那就只能智能改變座標,末端加大速度,不然末端也很難再去改座標了。

我的觀點就是我們認為實現了,這也是一用戰略威懾吧!





測控田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