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公職人員,一直有個農業夢,想在農村流轉幾百畝地種水果,這樣可行嗎?

恭耕黔東南

我個人覺得可行的。

首先說一個我身邊的例子吧,我的研究生室友,幾年前通過選調生考試順利成為黃岡浠水某鎮的選調生,也是抱著一腔熱血打算為家鄉的發展做出一番貢獻。可是呢,小鎮的官場環境很多時候都是一言堂,自己的一些想法得不到重視,再加上小鎮選調生的工資也不高,後來因地制宜在父母的幫助下承包了鎮裡的100多畝的山地發展板栗種植,加上他自己的市場營銷的專業背景,做的也是順風順水,而且還帶動了當地不少人發展板栗種植,因此還被之前的鎮領導表彰。

所以說,我認為你的情況是可行的你有農業夢,而且現在國家也是支持農村土地流轉集中發展的,你說不定還能領取到一定的農業補貼呢;另外一個現在我國老百姓對水果的消費量逐年增加,水果市場巨大;還有,你能進入政府機關工作,那個人的工作能力還有人脈應該還是不錯的,這些都是你的優勢。

最後建議:在種植前一定要做好市場調研和風險評估,另可少賺一點,也不要盲目跟風。另一個是種植的水果品類一定不要太多,最好不要超過3種,不然會分散精力。

在此,期待你成功,實現自己的農業夢。


大黑牛老師:今日新農人簽約作者,“田管家”免費農產品交易平臺特聘農技專家。


鮮農場

我也是公職人員,也從是事農業工作,也有一顆農業領域創業的心。

葡萄種植技術一流,有理想也有思想。

看贏在中國,聽《在路上》也會每次都流淚。

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農業領域,想幾百畝地的做規模化,無非如下幾個盈利點。

1.國家補貼,八項制度下,搞歪的想都不要想,必定賠了夫人又折兵,正常的補貼雖然不少但大都是項目補貼,物化補貼,需要你自己配套資金,只能幫你減輕投資壓力不能盈利。

2.休閒農業,會有一定的盈利,但需要具備三點,明顯的地域優勢,濃郁的歷史或文化背景,精緻有特色的產業規劃。缺一不可,勉強用人造景觀維持,需要大規模的投資,作為公職人員,如果你的錢經得起差查的話,可以賭一下。擦邊球,找替身就免了吧,別偷雞不成蝕把米。

3.農產品品牌化運作,這倒是可行,但需要依託互聯網,更需要時間和精力,退休後可以,在職的話,不幹工作了?別羨慕褚橙,那個神話是人造的,多少企業家捧他才捧出來的,咱沒有褚時健的資源。作為公職人員,在老百姓眼裡,離開公職什麼都不是。

4.銷售農副產品,別逗了,和農民競爭,咱們沒有任何優勢,市場殘酷無情,僱幾個人幹活試試,別說投資,賺回人工費就不錯了!


一起葡萄

我一直認為,做農業需要情懷,但做農業不應該是因為情懷,因為我覺得當今時代“情懷”這兩個字並不能成為一個人真正把農業持續做下去的動力。以前也許可以,為什麼,因為上個世紀,我國還在為溫飽發愁,餓死的現象不是沒有,那個時代僅僅因為“情懷”兩個字,就能夠成為一生的動力之源;而現下不行,很顯然,糧食安全短期內有保障了,也沒有多少因為農產品質量問題出現的大規模的特殊狀況。所以說,現在做農業需要情懷,但光有情懷並不足夠。

做農業還需要新的動力源,那就是利益。既然要有利益,就必須要衡量成本和收益,就必須要考慮流轉土地的成本和農產品的銷售群體,就必須要考慮流轉土地過程中溝通的種種不可抗力的因素和水果生長週期及栽培技術難度。

我個人認為,如果想清楚了資本、技術和市場這三個問題,辭去公職在農村搞農業就可行,否則,還請三思。


奮鬥在京都

有夢就勇敢地去追,人生不留遺憾。為了夢想,什麼時候開始都不算遲。自從“鄉村發展實施戰略”這一政策的出臺,農業未來的發展就有了明確的方向。

近幾年來,有城市逐步往農村發展的趨勢。官網統計數據顯示,越來越多的農民返鄉創業,進城打工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不僅如此,國家還出臺了許多返鄉創業的優惠政策,鼓勵和支持人們返鄉創業。

您有幾百畝地,可以考慮先種植,把生產和農產品加工做好,之後可以考慮做成休閒農莊。所謂的休閒農莊,就是“一二三產”融合,在農產品生產與加工的基礎之上,再加上一些新業態,在農莊裡添加一些體驗項目,如親子採摘、農事體驗、自然科普等等,讓遊客來了有綠色健康的農產品吃,有好玩輕鬆的娛樂項目,返程時有各式各樣的農副產品可以帶走,這普遍是城裡人所向往的。後面有條件還可以建民宿,讓遊客來了能短暫住上幾天,真正迴歸自然,享受自然。


農學谷

有農業夢是好的,種水果的話,我認為必須要是當地比較稀少的,緊俏的,銷路才會好。

有很多人說,種水果不賺錢。那是因為你沒有找對門道,而且目前跟風特別嚴重。就拿去年大家熟悉的廣東、廣西沙糖桔來說吧!目前種植面積大範圍增加,直接導致供大於需,再加上豐收,在這種情況下,有長遠眼光的,瞭解市場情況的價格一合適,立馬就賣了。而有些總認為還想再等等,價格還會高(4塊不賣想等到4.5再賣),結果等北方收購商一走,年過完,直接價格崩盤,結果可想而知。同樣種的沙糖桔同樣豐收,有些賺錢有些虧本,所以適時瞭解行情,找對門道很重要。


去年,廣西沃柑一舉成名,價格貴(6~8塊/斤),先發現商機的己經賺到錢了,而跟著的將是更多人在跟風種植,結果可以預見,又是和沙糖桔一樣,果賤傷農將成為新常態。

總之,我認為有農業夢是好的,但是必須要有獨特的眼光和前膽性,不能盲目跟風。在自身技術過硬的情況下,可以一試。


壞男人2576

這樣說吧,流轉200畝土地,開荒到種植,什麼費用除了,一畝地投入大概2400。給你算2年後賣錢。一畝地第一年2400,第二年投入1000。兩投入就是3400。畝收入毛利4500。淨利大概600-800。第三年你這600-800在加100投入進去,就是第三年畝投入900費用。算下來3年一分錢不掙,只要你開始運轉你3年的畝投入5100塊錢。3年200畝需要投入100萬進去不算地租。還不計算大棚與設備什麼都硬件。就是露天的。地租給你算500一年一畝,200畝一年就是10萬,3年30萬。這3年你投入130萬,一分錢掙不到不說。第四年你運氣好畝掙500,200畝你利潤在10萬。如果投入廣告宣傳,在請幾個固定工作的人。你第四年也一分錢不掙,如果搞休閒旅遊,硬件在投入50萬,第五年後你一共投入了180萬進去,一分錢沒有掙。按照這樣,平均一年你要投入30萬才能夠正常運轉。到第六年的時候,你開始有收支平衡。第七年你死裡逃生,有了利潤。第八年,設備老化,需要維護,你不得不吐出所有利潤翻新休閒的設備,圍牆什麼的。大概又要50萬,第九年,你終於有利潤了,這個時候你投入了210萬。累的半死不活的。邊上的農戶已經學到了你的經驗,變成了你的競爭對手。恭喜你,帶動了當地的發展。這樣循環,你總投入220萬左右,10年後每年收入12萬左右。20年後你會收入投資,中途如果你不經營了,投入的錢最多能夠收回百分之35。看完了,你還做嗎?😁😁這期間不包括家人反對,精神壓力。


聯想嚴書記鎮長搞死你

農業夢,是很多農民以外的人群都有的一個夢想,更多的是對田園生活,青山綠水,春種秋收這種生活方式的一個嚮往。隨著農村經濟發展模式的改變,以及國家對於新型職業農民的培養和鼓勵,以及對農業的補貼和扶持政策,如果您對農業還有這樣一份熱愛的前提下,抓住這個改革的東風,去實踐一下未嘗不可。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風險問題,除非您不差錢。

做農業,無論技術怎樣發達,無論設施怎樣先進,都離不開自然,氣候,降雨量,土質,這些自然因素。自然災害,永遠都是做農業的人,需要注意的頭等大事,洪水,乾旱,風災,雪災,低溫等,都會對農作物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如果您想流轉幾百畝地種植果樹,希望您考察以下幾方面的因素再做行動:

一:您所流轉土地的土壤質量是否適合您想種植的那種果樹:比如蘋果,大櫻桃,南果梨,紅提,葡萄等,喜歡的土壤質量都不相同,所以,一定要做一個科學的考察。

二:我相信,您的農業夢,一定不是種水果自己吃,而是變成錢對不對?那麼,水果的銷路就是一個不得不考慮的問題,通過傳統渠道,賣給水果收購商,還是通過建立自己的商業渠道進行高附加值的銷售,這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方式。目前,很多地方的優質水果,通過電商進行全國範圍,甚至全球範圍內的銷售,已經成為農產品銷路的另外一個主要渠道,加上國家對於電商扶貧,電商進農村等項目的扶持,我覺得你可以利用一下這方面的優勢。

三,自然災害的預估,防範:上文中已經講到,做農業,永遠離不開老天爺的庇佑。在您種植水果的過程中,一定要根據當地歷年來的氣候規律,自然環境,大概預估今年可能會出現的自然災害,然後進行未雨綢繆的防範,將經濟損失降到最低。

四,科學管理,投入產出的問題:幾百畝的土地流轉過來,需要成本,果樹栽培需要成本,土地成本,人工成本,肥料成本等等,都需要進行精打細算,通過成本的計算和產出的計算,看看你種植這片果樹的的利潤率有多大,是否值得投資,還是隻是一個美好的夢?

以上是關於您的農業夢的一點小建議,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新農微視野

我是一名來自農村在城裡工作生活的人,我給您的建議還是別娶投資做農業,農業投資真的可以說是無底洞。

第一:考慮成本,首先土地流轉,現在投入成本越來越高,我的老家那邊已經高達八百到一千塊錢一畝的地,接下來你還要整地,投資樹苗,還要請人工,幾百畝地需要的都是各種錢,水果又有種植期,投入幾年沒有任何產出,但是這幾年你還是需要繼續花錢投入養護樹木幾各種人工費,支出多見效慢,很多農業愛好者還沒有等到回報資金鍊就斷裂被拖垮。

第二:現在的農村也不是過去你想的那樣的農村,在流轉土地這塊也就不會順利,可能村民會為了自己的利益給你各種的添堵,我見過不少想去農村投資因為村民的勢力遭受各種阻攔。

第三:好不容易你的水果可能長大成熟了,然後也會有不少不安分的村民沒事到你的果園裡摘點吃,所說的摘點吃,絕對不是說的摘點吃,會有人拿著麻布袋來摘,又不給錢,因為我奶奶家也有個大果園,就是遇到這樣的事,真的我奶奶氣的心裡冒火。


所以綜合而言,這真的事個費力不討好的投資,我之前也被什麼《致富經》《每日農經》《科技苑》所吸引,裡面的每個人都是那麼成功,後來實體新聞看了才知道根本不會這麼美好,很多人投資農業都是血本無歸,所以我還是建議你不要回農村去投資果園,還是安心在城裡找個合適的生意做。


小雛菊姑娘

看了很多回答都說的很有道理。何去何從關鍵還是看你自己。

首先要不要做的問題

你現在已經有了穩定的工作,如果你有老婆孩子老人要養的話,做這個創業你要考慮一下你現在的經濟能力。萬一失敗了你的家庭怎麼辦,你也要問問家人的意見他們是不是同意你這樣做。

其次你說到你有一個農業夢,每個人都有自己夢想中想做的事情,但最後都迫於現實的壓力而做了別的。但是你要清楚的是種植很累,大太陽下的勞作,果樹的管理,產品的銷售......

這些都是你要去考慮的。所以你要問自己你是真的很熱愛嗎? 還是隻是一時興起,但如果你真的很熱愛,所要面臨的問題和風險,如果你覺得可以接受,那就去去實現自己的夢想,不要給自己留遺憾。

真的想做農業也給你幾點建議:

雖說現在返鄉創業的成功案例很多,政府也有一定的扶持政策,但是還是有很多盲目跟風的創業者失敗的情況存在。所以,想要創業還是要考慮清楚,找好自己的定位,跟據當地的自然地理條件,選擇合適的產業進行創業發展。

水果種類繁多,有的水果的前期投入時間較長,種植兩三年甚至七八年才能產出,並且受價格市場的影響虧損起來也很可怕,這樣資金就很重要了,前期你需要準備大量的資金進行週轉,如果沒有足夠的資金,建議還是慎重考慮種植。

其次創業有很多種方式,不單單只是種植水果,除了水果種植之外還可以考慮其他的產業,例如時下也是大熱的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

總之創業的路子很多,調查瞭解好市場,選擇合適自己的方式,多跟一些做農業的經營者交流聽聽他們的建議。

說了很多,問題風險也都說了,要不要去做遵從自己的內心,如果決定去做了那就努力堅持下去,祝好!


田多多

謝邀,我是變革家木木。
農業未來發展的趨勢是有從傳統農業向生態農業方向發展。如果是單純想在農村流轉幾百畝地種水果,我不是很建議。如果搞休閒觀光生態農業,尚有希望。
生態農業是指在經濟和環境協調發展的原則下,總結吸收各種農業生產方式的成功經驗,按照生態學、生態經濟學原理、能量轉換定律和生物之間的共生、互養規律,結合本地資源結構,著眼於人、動物、植物及土壤之間的有機聯繫,應用系統工程方法建立和發展起來的與自然相和諧的農業生產體系。它要求把糧食生產與多種經濟作物生產相結合,把種植業與林、牧、副、漁業相結合,把大農業與二、三產業發展相結合,利用我國傳統農業的精華和現代科學技術,通過人工設計生態工程,協調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之間、資源利用與保護之間的關係,形成生態和經濟的良性循環,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那麼可以根據生態農業做一體系的生態農場,供大家可以摘菜,從春至秋都有采摘項目,品種吸引遊客,菜園的菜都是有機的;可以釣魚;提供住宿;還可以吃飯,吃飯的食材都是園子裡的,新鮮。地點選擇上須仔細考察,不可隨意,要多跑跑。最好離大中城市一個小時以內的車程,最多不能超過兩個小時。這樣顧客會多。環境也要優美,靠山臨水,貼近自然,適合休閒,怡人觀光旅遊。最後不要忘了宣傳,一定要到位。充分利用媒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