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李淵在歷史上沒有劉邦,秦始皇等開國皇帝一樣的威望呢?

世界這麼美我捨不得眨眼

這個問題不嚴謹啊。

事實上李淵的威望或者說知名度還是相當高的,之所以不如秦始皇、劉邦,最重要的原因在於李淵的好兒子李世民,以及自己波瀾不驚的成長曆程。

“靜Yes”逐一分析:

1、強悍的唐太宗李世民

歷史上李淵最明顯的標籤,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父親”,這不是李淵不行,而是他的兒子太耀眼。

從618年從晉陽起兵建立唐朝,到入主長安,再到東征平定竇建德王世充等割據勢力,李世民是個不能掩蓋的角色。而作為王朝的奠基者,李淵坐鎮長安,指揮著各路唐軍的進攻。

然而,在統一天下的過程中,李世民也在不斷積累著自己的班底,由於常年在外征戰且戰功赫赫,因此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的矛盾日益激化,終於導致了626年的玄武門之變。

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集團擊殺太子李建成和黨羽李元吉,李世民成為李淵唯一的兒子。受到喪子之痛的李淵無可奈何,終於在兩個月後宣佈退位,將皇位傳給太子李世民。

可以說,從當上皇帝到被逼退位,李淵的政治生涯並不長,這決定了李淵不可能像秦始皇、劉邦一樣幹出一番事業。要知道,秦始皇從前247年當上秦王到前210年駕崩,秦始皇幹了37年領導;劉邦從前206年封漢王到前195年,也有12年的領導生涯。有時候,時間是做出一番事業的基本前提,而李淵錯過了這個時機。

而當李世民接過唐朝的大權後,就開始了完全不同於李淵的國策,這讓李淵不僅沒有面子,而且光芒被徹底掩蓋,今天的我們,只知道貞觀之治,只能想到李世民,至於李淵,完全就是李世民的陪襯。

而李世民當上皇位後,深感自己得位不正,因此對史官的深深恐懼最終讓他徹底放棄了自己的底線,打破慣例查看了當朝史書,這樣一個壞頭不僅帶壞了後面的皇帝,比如朱棣。更嚴重的是他把史書改得面目全非,什麼李淵是在李世民的鼓動下起兵造反的,然後李淵喜歡李自成,然後太子昏庸無能,非要對李世民痛下殺手等,這樣的篡改更將李淵的功勞徹底磨滅。

2、李淵的成功之路太波瀾不驚了

李淵618年從太原起兵,用4個月就攻陷了長安,再用半年時間稱帝,基本奠定了唐朝版圖,這樣的從起兵造反到稱帝的速度,各朝都無與倫比。

秦始皇從13歲登基,到前221年統一六國,一共用了26年;而劉邦從起兵到稱帝,一共用了7年。

所以,由於太順利,根本就沒有什麼太大的波瀾,自然也不會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而秦始皇掃六合和楚漢爭霸自然是佔據大量篇幅,要大書特書的。

而且,李淵的身世相比於秦始皇和劉邦,也是出奇的高貴。秦始皇雖然貴為勤王,但是他的父親曾才邯鄲做趙國的人質,秦始皇的童年是在異國他鄉的趙國度過的,也算經歷了酸甜苦辣;而劉邦直接就是一個流氓出身,起兵前也是一個小小的泗水亭長,一個基層公務員。而李淵,父親李虎是北周八柱國之後,也就是關隴貴族的一份子,自然出身高貴。在李虎死後,李淵被隋文帝楊堅和皇后獨孤伽羅收養,可以說就是長在深宮裡的貴族子弟。

這樣的人生,完全沒有經歷從無到有,一波三折,幾次差點掛掉的死裡逃生的戲碼,所以說自然沒有受眾群體。

所以綜合起來,李淵的知名度和威望是完全比不上秦始皇和劉邦的。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個愛好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靜Yes

在日出的時候,我們總是容易忽視星星。

豐厚的家底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諸侯爭霸,世家門閥甚至可以左右皇權,而李淵,就是出生在這樣一個門閥之中

從李淵的爺爺那輩開始說起,作為當時的西魏八柱國將軍之一,家世顯赫,李淵的祖父李虎,作為當時的柱國大將軍,作為鎮守邊關的一方諸侯,在當時,論家庭背景,基本上無人能出其右

在李淵七歲時,由於父親去世,就子承父業繼承了唐國公這一職位,甚至由於聯姻的作用,當時的皇帝楊堅娶了李淵的姨母為皇后,李淵更是一舉成為了皇親國戚

而且在當時有著錯綜複雜的血緣關係,各個門派之間更是流行聯姻,在當時錯綜複雜的環境下,門閥之間相互報團取暖

所以說,李淵能夠成為唐高祖,是有一定的基礎的,而這樣,相比較於朱元璋,劉邦等人零基礎創業,是有所不及的



一浪更比一浪高

當然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還有一個群星璀璨般的兒子——李世民

在李世民的光芒之下,很多人都會選擇性的,忽視李淵這一開國皇帝,畢竟,作為大唐盛世的締造者,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更是被匈奴等少數民族稱之為——天可汗,這一切的一切,無不訴說著李世民的光輝歷史

而作為一個父親,站在這種程度上,不免讓人忽略,我不否認,李淵一樣有著驚人的軍事才能,但他所做的一切,在數千年的歷史中,已經被忽視成無關緊要

在一個明星兒子的背後,李淵所做的,一切的一切,顯得那麼渺小,所以說,它的光芒,很大一部分被他的兒子李世民所遮蔽

真正在位時間較短

公元618年,李淵接受禪讓,隨後稱帝,建立唐朝,公元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逼迫李淵退位,其中真正在位時間,也不過短短的八年

可以說,被兒子逼迫退位,這種方式在歷史上是較為少見的,而且,在李淵在位期間,並沒有做出真正意義上較為著名的事件,所以也極容易被人忽視

現代媒體的添油加醋

媒體是把雙刃劍,他可以輕易的詆譭一個人,也可以很容易的把一個人洗白,較為著名的有清朝的貪官和紳,在這些影視作品以及媒體的作用下,很多人反而對這一貪官,抱有了同情心

和同樣,在輿論實力的鼓吹之下,不斷的添加李世民的光輝形象,弱化李淵的真實才能,才得以被人們所忽視

小記:相信各位都看過星星,都知道,在日出的時候,太陽的光芒總會遮住那些璀璨的星光,但瞭解的人都知道,這些星光是通過無數年的傳遞,才得以被我們所目視,其實,他們真實的光芒不見得比太陽更小,但卻極容易被我們所忽視

呈現個性解讀,展示百態歷史

別忘了,關注一波再走哦!


文史解讀

這三個人裡面,要說起點低,劉邦真是不能再低了。秦始皇的起點最高,李淵在中間。殊途同歸,最後都是帝王並列,只是成就大小而己。如此說來,白手起家的劉邦實在太厲害了。從最低點走向最高點,當然比秦,李二人走的層次更多,閱歷更豐富,生存更艱辛,得到的評價就更加異彩紛呈了。



秦始皇奮六世餘然,什麼都有,成就這大業不難。李淵好歹一方諸侯,威望名聲,也差不到哪裡去,更有三個兒子幫助,所以,當上皇帝,揀了便宜,劉邦是從小亭長帶著一幫哥們一刀一槍拚出來的,這是最了不起的創業。


顛倒一下位置,秦,李二人處於劉邦的位置,能不能成功爬上頂點,還得打個問號。

秦皇的威望沒人超越,因為他是唯一的"千古一帝",劉邦的威望在於開創大漢帝國,並使這一民族從此繁衍下來,生生不息,至於李淵,如無底子,早被其他人攻打殆盡。歷史上的浪花一朵而已。


劉一千五

劉邦和秦始皇一個燕雀起家稱帝天下,一個秉承祖訓宗祠建立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唐與之秦漢功績,創封建社會之盛有過之而無不及,然,劉邦與嬴政卻沒有一個是和李淵一樣是反大表哥、血脈姻親而得天下的!在儒家教誨充斥的古代,李淵得位勢必有違儒家禮教。


種花家的布丁兔

李淵在發家前就已經家底殷實,典型的富二代加軍二代,不僅有人脈還雄踞一方,奪得帝位相對劉邦小朋友來說先天條件優越太多了。劉邦屬於白手起家型,創業難啊,尤其是白手起家更難,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亭長,經過數年努力最後成為一代帝王,確實讓人折服。秦始皇就不用多說了,中國第一個大一統帝王,人家敢也配稱自己為始皇帝,就像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我們一般認為是最有勇氣的人。


51談生活

這麼說吧,當晚上的月亮很亮的時候,人根本看不見星星,就和白天似得,夜路不用打燈都能看清楚。但是到了白天,月亮沒了,就算它掛天上,也很難被人發現。李淵就是這樣。他兒子李世民太出名了,蓋過了他。但他就像月亮一樣,雖然相比於太陽,顯現不出什麼,若與群星相比,卻同樣絢麗。這就是李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