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幣和比特幣有什麼區別嗎?

17V5GONG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就目前而言比特幣和區塊鏈是最受到市場歡迎和認可的公共區塊鏈,比特幣是公認的區塊鏈1.0而以太坊則被稱為區塊鏈2.0,但實際上這兩個虛擬貨幣誕生是為了不同的目的而設計的。

兩個幣最大的不同就是比特幣是貨幣系統,但以太坊是平臺。

首先,比特幣作為貨幣系統,強調的是去中心化、效率和匿名性的貨幣體系,也就是說它是剝離現有制度的一種貨幣,法幣越是薄弱的地方,比特幣的需求更高。

那以太坊既然成為區塊鏈2.0,它在哪些方面上做了改進呢?首先以太坊設立的初衷就是要建立一個開發人員與用戶之間的去中心化分佈式應用平臺。也就是說以太坊像一個論壇一樣,為開發人員和用戶提供一個討論問題的平臺,為開發人員和用戶提供一些職能合約和應用編程,就像手機裡的IOS一樣。

好,說完它們應用的鄰域和作用後,我們再來談談比特幣和以太坊在管理去中心化程度上的不同。

眾所周知,至今為止,沒有人知道比特幣的發明者中本聰究竟是誰,也就是說比特幣在歷經10年來一直是自生自滅,任其發展的。但以太坊不一樣,以太坊的創始人從以太坊誕生初就對以太坊的走向有著明確的計劃,且根據不同的需求在修改。也就是說如果比特幣想應用落地在企業或社會問題上很困難,因為它是個沒爹沒孃的孩子,沒也有誰可以改變它的走向,但以太坊可以。

簡而言之,比特幣作為貨幣系統很難在其他鄰域落地應用,生根發芽。但以太坊未來則有很大的可能性,可以運用到更多的應用中。


政商參閱

初看起來,比特幣和以太幣都是開源平臺,具有四項共同點:底層的密碼學貨幣、區塊鏈、區中心化的共識機制和維護網絡的礦工。對一切使得人們容易混淆比特幣和以太幣,覺得他們肯定是類似的實物。但是,當你深入探究時,會發現兩者不同點多於相同點。四項共同點的每一項在以太幣中的作用和目的都是不一樣的,出於這個原因,以太坊會朝著一個不同比特幣的方向發展。

比特幣最初設計成一個用於交易貨幣價值的去中心化密碼學貨幣網絡,比特幣區塊鏈的主要目的是:為這些金融交易提供信任支撐。只是到了最近,比特幣區塊鏈才開始在非金融應用中被發現使用的情景。因此,比特幣區塊鏈的可編程性只是事後的想法,並不是最初就有的設計,雖然側鏈的提議希望讓編程更加容易。與比特幣相反,以太坊從第一天起就被構想為一個去中心化應用軟件開發平臺,它的區塊鏈被設計為支持去中心化應用的運行。所以,以太坊的設計有幸從比特幣的經驗中學習,並改進煦比特幣的缺點。例如,與比特幣10分鐘的區塊確認時間相比,以太坊區塊鏈執行確認速度更加快速,確認時間在5~30秒範圍內。

首先,以太坊的密碼學貨幣並不類似於比特幣,因為它的主要目的不是用於商品或者服務的支付,也不是“數字黃金”。這(crypto-fuel)形式的激勵,支付運行各種智能商業邏輯程序所需要的交易費用。除了作為網絡燃料以外,以太幣也將作為一種數字貨幣在交易所交易,但是它的價值更多地受交易需求量影響,而不是貨幣投機者。

以太幣類似於雲計算費用。當你在雲中運行一個應用時,基於你的運行時間、佔用的儲存空間、數據轉移和計算速度,你需要向雲計算公司支付相應的費用。以太幣費用的新穎之處在於你為運行在區塊鏈上的商業邏輯付費。

其次,以太坊區塊鏈被設計為完全可編程,比比特幣更有經濟效率。它具有更大的可擴展性,對於用戶可以低成本地使用區塊鏈而言,這是非常關鍵的要求。因為以太坊不只關注於實現金融交易,所以以太坊區塊鏈的目的不同於比特幣。從技術而言,以太坊的區塊大小沒有上限,它可以動態的調整。另外,以太坊在繼續致力於提高可可擴展性,這將有益於降低整體的交易成本。

一般而言,當我們思考一個區塊鏈的優良特性時,會考慮到以下的特性,這也是以太坊所擅長的:

可編程性

可擴展性

可升級性

交易可管理性

可見性

可購性

安全性

速度/性能

高可靠性

可延展性

再次,儘管工作量證明是以太坊目前所選擇的共識機制,但是他打算進化到更加節省資源的共識機制——權益證明。權益證明已經被證明是一種高效和可行的共識方式,運行的成本更低,攻擊的成本更高。

最後,以太坊的挖掘可以由常規計算機完成,不需要比特幣那樣的專門化挖礦設備,因此以太坊挖礦能夠讓更多的人參與。任何在自己的電腦上運行以太坊挖礦客戶端軟件的用戶都可以成為礦工,就想BitTorrent允許任何用戶公開分享自己的文件一樣。這是一個好策略,因為它使普通用戶用得起以太坊,不需要過度依賴昂貴的挖礦。這也意味著,與比特幣不同,以太坊不需要依靠積累挖礦算力來運行。它更加傾向於通過可負擔的挖礦與支付所需計算費用之間的平衡來實現自我平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