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知天易,逆天难?有的人看的很透却一事无成?

确实有这么一种人,他们确实把权势金钱看得很淡,不争不斗,清心寡欲。从世俗的眼光来看,他们确实不是成功者,因为他们没有家产万贯,没有权势炫人,也没有名声显赫。但他们真的不是成功人士?他们有智慧的大脑,有豁达的心胸,有甘守清贫的操守。如甘守清贫26载,一个人撑起一所小学的代课教师杨军;心里装着百姓,甘守清贫的人民好所长夏明臣。还有许许多多淡泊名利,专心学问的学者。我认为他们非但成功了,而且其成就高山仰止,无人可比。

也有这样的人,金钱权势也确实看透了,不争不斗,甘守清贫,但他们确实干啥啥不成,老大年纪了,一事无成,徒有“智慧”的大脑和大嘴。可这种人是真正看透了吗?他们用所谓的看透人生来彰显自己的清高,用所谓的看透名利来遮盖自己的无能。

当然也真有一种人,他们确实看透名利,他们确实有知识有智慧,但也确实没有成功的事业,没有可炫的财富。这种人,有可能真是时运不济,也有可能知识和能力不能简单的划等号吧?

为什么知天易,逆天难?有的人看的很透却一事无成?

知天易,逆天难

一事无成,大概指的是没有在事业上有所建树,金钱上收获颇丰。享誉当世,名垂千古吧。

看透也分两种。

一种是自以为看透。看破红尘因果,洞穿人情世故,出家当和尚可以从方丈做起。但其实这种看透是自我郁结,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窄的空间里,反复琢磨参演,自以为彻悟,其实不过是纸上谈兵,井底观天。

而另一种,则真可能是掌握了天行有常的运行规律,明白了世间万物的兴盛荣衰。

那么这样的人,为什么会一事无成呢?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世间都有无数条路,但你永远只能走上其中一条。

你只看到一种可能,但你知道还有其他可能,所以你困惑。

就算是真正的看破,也会分成不同的道路,走上不同的人生。如千万人过独木桥,总有一些人要被挤下桥去。那么,能够将事情看透的人,会失败,会一事无成又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呢?

为什么知天易,逆天难?有的人看的很透却一事无成?

他跌倒,他沉沦,你们一再嘲笑。须知!他跌倒在高于你们的上方!(尼采)

提到这个问题,难免想到诸葛武侯。隆中对策,天下三分 。茅庐之中,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诸葛武侯何尝不是看穿天下,看透一切?最后却功败垂成,出师未捷身先死。这大概是因为知天易,逆天难吧。

一个人的能力越大,所面对的阻力就越大。(当然,这是因为小的阻碍直接被他忽略了的缘故)。所以,其实越是看破的人越是容易走向失败。如临万丈深渊,如履三月薄冰。

因为拥有天赋卓绝的才能,所以就更容易成功吗。不!其实被命运背弃的人,更接近成功一点。

好了。玄玄叨叨,切切弄弄,说了那么多。其实,大部分人,所谓的看破,都只是假的看破,小的看透而已。

为什么知天易,逆天难?有的人看的很透却一事无成?

‍知天易?‍

凡高活着不出名,卡夫卡活着不出名。有些人的性格注定活着是一事无成。为什么凡高有了许多画作,卡夫卡写出了作品而无人关注?是人不懂欣赏,还是作品不值钱死了被炒作。一生一死之间,不被懂的似乎人就懂了。这其中因果关系让人难解。

人的命运与性格相关,也与别人的性格相关。颜回读书最优秀,孔子认为,那么孔子为何不学而优则仕不推荐颜回呢?孔子安慰颜回世道不乱出,咱俩。世道乱隐咱俩。看来二人性格相近,孔子如此坦荡适合做官吗?

显然不适合,不只是他的思想,还有他的性格。孔子推荐了不少学生做官,并无颜回。这与学而优则仕相反。可见性格决定命运。而孔子的学生多是接受孔子的思想而做官,更说明了性格不同造就的人生不同。

孔子似的忠,义,礼,信,过于真诚,倒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但孔子又有徒,是不是矛盾!

人生于天地间,能看透一些事,明白了一些现象,也谓有成。有成何以必是官运享通。非别人认可成功谓成功。

似乎平庸的家伙们,总爱幻想自己是一个强大的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