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尾草有什麼功效和作用呢?

舞夜心動--靈魂的主宰者

在蒼翠蔥籠的綠色世界,雜草類植物狗尾巴草實在是太普通、太不起眼了。狗尾草生於海拔4000米以下,是常見的一種旱地作物。每當夏秋之妹,荒野裡、山坡上、草地上、牆根、馬路邊,只要有泥土的地方都可以見到它的身影。

它們一叢叢、一簇簇挨挨擠擠,下面是密密麻麻的綠色葉子,上面抽出一根根毛絨絨的棒狀身體,象熟透的麥穗一般沉甸甸的低垂著腦袋,看上去弱不禁風,生命力卻非常頑強。狗尾巴草無需人的關照也無需人的重視,只要給它一席之地,加上充足的陽光和水,它便會無拘無束地生長,在風中搖曳身姿,年復一年地重複著自己的生命歷程。


值得的一提的是,狗尾草花粉中含有重要的致敏原物質,尤其對於易過敏體制的人群來說,是比較危險的。

此外,狗尾草的稈和葉還可以作為飼料。


新華融媒新消費

在農村,狗尾草是很常見的雜草,通常長得滿山坡都是

記得以前聽過安旭唱的一首歌就叫《狗尾草》、裡面有一句歌詞是“怎麼突然之間什麼都變了,我成了你眼中一棵狗尾草”,當時並不明白這句歌詞中“狗尾草”是代表什麼意思,在我的印象中,我一直就知道狗尾草象徵著愛情。知道現在我才知道狗尾草的花語原來是:堅忍、不被人瞭解的、艱難的愛,暗戀。以前人們會把三支狗尾巴草編成麻花辮狀,遍成一條,根據手指的大小,然後彎個圈打成結,戴到手指上,作為定情物,代表著私定終身。


狗尾草作為一種生命力極強又特別賤生的雜草,農民是特別不喜歡的,然而你根本想不到它也是一種藥物,有著它存在的意義。

《全國中草藥彙編》提到狗尾草的用法用量為:內服,15-30克,鮮品30-60克;外用適量,煎水外洗或者搗敷。

前面也提到了狗尾草的花粉有致敏作用,對於對其過敏或者過敏性體質者應遠離狗尾草,如果要靠近,建議穿長褲和長袖的衣服,避免皮膚暴露空氣中與狗尾草接觸。


藥事健康

狗尾草,又被成為綠狗尾草,由於其外形與狗尾較為相似而最終得名。這看似不起眼的狗尾草,其實還具有一定的藥用作用,但是在生活中卻很少被人們所注意到,究竟狗尾草都有什麼功效和作用呢?


1.幼嫩的狗尾草可以作為家畜們的飼料,而老的狗尾草,在乾枯後實際上是絕好的燃料。


2.在生活中,人們利用狗尾草籽做出的枕頭,不僅鬆軟輕便又具有草的清香,並且還容易不生蟲兒。根據相關的研究調查還發現,這一枕頭往往較為適宜人體進行睡眠用。


3.狗尾草在人們的生活中還存在有另一妙用,即祛病療疾。因此,對於那些存在有遠年眼目不明情況的人們而言,可以嘗試把狗尾草研末後蒸羊肝進行服用。中醫上也認為,狗尾草味淡而平,因此在臨床上能夠起到清熱、祛溼和消腫明目的功能。


對於狗尾草這一植物,人們通常是採用全草或者是花穗、根和種子入藥的方式。在秋季的時候進行採收後分別曬乾。在相關的文獻中對於其主治功能也有相關記載。


①《綱目》:狗尾草能夠治疣目,貫發,穿之即幹滅也。


②《綱目拾遺》:治疔癰癬。對於面上生癬的人們,此時可以嘗試取草效莖進行揉軟,並且不時搓之。


③《陸川本草》:去溼,消腫。治黃水瘡。


通過上述的簡單敘述,相信人們對於狗尾草的具體功效和價值,應當已經有了自身的瞭解了吧,由此可見,狗尾草所具有的好處和功效可還真是不少呢。



醫聯媒體

狗尾草,別名有綠狗尾草、谷莠子,因為外形似狗尾得名。夏季開花,我們在田間地頭比較常見的一種雜草,屬於禾本科狗尾草屬。狗尾草味甘性涼,歸心、肝經。狗尾草具有藥用作用,有清熱利溼、祛風明目、解毒等功效,主治風熱感冒、黃疸、小兒疳積、痢疾、瘡癬等。狗尾巴草的用法可分為內服和外用,其中內服可取6-12g幹品煎湯,鮮品可用一對30-60g,外用則是煎水洗或搗敷。

其次,狗尾草在祖國醫學史上有諸多關於狗尾草功效作用的記載,可見其作用之大,如:

1、《綱目》:治疣目,貫發,穿之即幹滅也。凡赤眼拳毛倒睫者,翻轉目險,以一、二莖蘸水戛去惡血。

2、《綱目拾遺》:治疔癰癬。面上生癬,取草效莖揉軟,不時搓之。

3、《貴州民間方藥集》:解熱,治目疾。又用治麻(疣)子。

4、《陸川本草》:去溼,消腫,治黃水瘡。

5、《重慶草藥》:治目疾流淚起霧。

總之,我們能從祖國醫學的經典著作中找到狗尾草的藥用依據。不過在這裡,建議廣大朋友們,在用藥前最好諮詢專業中醫,最好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另外,由於狗尾草的花粉中含有重要的致敏原物質,尤其是對於過敏體質人群來說,是比較危險的,用藥前一定要進行過敏試驗測試。


家庭醫生在線

狗尾草大家都不陌生,不過找它的相關中藥學資料卻真是不好找。

比較直觀的,是來自於1990年版《中國植物誌》第10(1)卷第348頁,裡面說狗尾草“稈、葉可作飼料,也可入藥,治癰瘀、面癬;全草加水煮沸20分鐘後,濾出液可噴殺菜蟲;小穗可提煉糠醛,全草含粗脂肪2.6%,粗蛋白10.27%,無氮浸出物34.55%,粗纖維34.40%,粗灰分10.60%。”

而再翻看《全國中草藥彙編》裡對狗尾草的藥用價值描述就比較全面了,提到狗尾草性平味淡,具有祛風明目、清熱利尿的功效,主要用於風熱感冒,砂眼,目赤疼痛,黃疸肝炎,小便不利;外用治頸淋巴結結核。

還有一本中藥學權威鉅著《中藥大辭典》,其中提到:

  • 《陸川本草》記載狗尾草“涼,淡。去溼、消腫,治黃水瘡。”

  • 《四川中藥志》認為“性平,味淡,無毒。”

  • 《本草綱目》自己給的記載是“治疣目,貫發,穿之即幹滅也。凡赤眼拳毛倒睫者,翻轉目險,以一、二莖蘸水戛去惡血。”

  • 《綱目拾遺》提出“治疔癰癬。面上生癬,取草效莖揉軟,不時搓之。”

  • 《貴州民間方藥集》裡也有應用狗尾草入藥的,提出狗尾草“解熱,治目疾。又用治麻(疣)子。”

  • 《重慶草藥》則認為狗尾草可以“治目疾流淚起霧。”

另外還給出了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4錢(鮮者1-2兩)。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藥方應用則有兩個方劑:

最後再提一個典故出處:《中華本草》。與前面幾個典籍裡相同的部分就不再重複了,只說不一樣的。

《中華本草》裡提出,狗尾草性涼,味甘、淡,歸心、肝經(明確提出了歸經)。具有清熱利溼、祛風明目、解毒、殺蟲的功能。主治風熱感冒、黃疸、小兒疳積、痢疾、小便澀痛、目赤澀痛、目赤腫痛、癰腫、尋常疣、瘡癬。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大醫本草堂

狗尾巴草的其他作用:

1. 嫩的狗尾草肥了家畜們的肚腸,老的狗尾草也沒有枯死在鄉間地頭。乾枯的狗尾草是絕好的燃料。

2.用狗尾草籽做的枕頭,鬆軟輕便,又有草的清香,還不生蟲兒。據說有人用現代保健學研究這種用狗尾草籽做的枕頭,得出的結論是:適宜人體睡眠之用。


3.狗尾草的種子粒中含有48-51%的澱粉,這就註定了它又有另一種用途:釀酒。



5.可以出現在詩人作家的文章裡,或者是畫家,攝影家的作品裡,使這樣一個雖然賤命的狗尾巴草變成了具有藝術生命力的寶貝。


藥用價值及相關文獻:

全草,花穗、根和種子均可入藥。秋季採收,分別曬乾。

主治: 除熱,去溼,消腫。 治癰腫,瘡癬,赤眼。外用治頸淋巴結結核。

①《綱目》:治疣目,貫發,穿之即幹滅也。

凡赤眼拳毛倒睫者,翻轉目險,以一、二莖蘸水戛去惡血。

②《綱目拾遺》:治疔癰癬。面上生癬,取草效莖揉軟,不時搓之。

③《貴州民間方藥集》:解熱,治目疾。 又用治麻()子。

④《陸川本草》:去溼,消腫。治黃水瘡。

《重慶草藥》治目疾流淚起霧

採集:夏、秋採收,曬乾。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4(1

2)

外用:煎水洗或搗敷(味甘)

選方 ①治遠年眼目不明:狗尾草研末,蒸羊肝服。(《分類草藥性》)

②治羊毛癍(一名羊毛痧

):以狗尾草煎湯內服,外用銀針挑破紅瘰,用麻線出瘰中白絲如羊毛狀者,否則脹死。(《周益生家寶方》)

③性味與歸經:淡,平 功能與主治:祛風明目,清熱利尿。用於風熱感冒,砂眼,目赤疼痛黃疸肝炎,小便不利;外用治頸淋巴結結核。

用法與用量:0.5

1 (《全國中草藥彙編》)

小兒疳積:大狗尾草三至七錢,豬肝二兩。水燉,服湯食肝。

風疹:大狗尾草穗7錢。水煎,甜酒少許對服。

牙痛:大狗尾草根一兩。水煎去渣,加入雞蛋二個煮熟,服湯食蛋。 (

《江西草藥》)


用戶60120511249

還有狗尾草燉雞,也是網上瘋傳的增高藥膳,下面是製作方法:

材料:雞半隻.狗尾草100克.枸杞和紅棗各30克

調味料:鹽和米酒少許

製作:1雞肉略燙撈起備用

2狗尾草洗淨,加水和紅棗枸杞煮滾,改小火煮30分鐘,放入雞肉,煮至雞肉熟時調味即可

功效:狗尾草--含草酸鎂和休眠酸,有催化再次發育的作用

紅棗 枸杞--能生津調節內分泌,促進第二性徵發育

但是話說回來,藥書裡說狗尾草全草入藥可起到除熱,去溼,消腫。治癰腫,瘡癬,赤眼的作用,但的確沒有提到任何關於狗尾草如何用於增高的方法……所以以上都是人們自己研究的偏方,至於是否真的好使,我也不敢打包票……

再就是提醒一下,狗尾草是可以在藥店的中藥區裡直接買到的。


風沙160883506


狗尾草,一年生草本植物,根為須狀,高大植株具支持根。稈直立或基部膝曲。葉鞘鬆弛,無毛或疏具柔毛或疣毛;葉舌極短;葉片扁平,長三角狀狹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圓錐花序緊密呈圓柱狀或基部稍疏離;小穗2-5個簇生於主軸上或更多的小穗著生在短小枝上,橢圓形,先端鈍;第二穎幾與小穗等長,橢圓形;第一外稃與小穗第長,先端鈍,其內稃短小狹窄;第二外稃橢圓形,頂端鈍,具細點狀皺紋,邊緣內卷,狹窄;鱗被楔形,頂端微凹;花柱基分離;葉上下表皮脈間均為微波紋或無波紋的、壁較薄的長細胞。穎果灰白色。花果期5-10月。產中國各地;生於荒野、道旁,為旱地作物常見的一種雜草。原產歐亞大陸的溫帶和暖溫帶地區,現廣佈於全世界的溫帶和亞熱帶地區。其稈、葉可作飼料,也可入藥,治癰瘀、面癬;全草加水煮沸20分鐘後,濾出液可噴殺菜蟲;小穗可提煉糠醛。

狗尾草的花語:堅忍、不被人瞭解的、艱難的愛,暗戀。
有一個很漂亮的小女孩過生日,很多男孩都送她花,各種各樣的,但都很美,有一個窮人家的男孩就送了那個女孩一束狗尾巴花,當時那個女孩很生氣,把他趕了出去,後來仔細想了想,她想知道原因,男孩告訴她,狗尾巴草象徵不被人瞭解的愛,但卻是可以為她默默付出。
狗尾草具有藥用作用,
狗尾草味甘性涼,歸心、肝經有清熱利溼,祛風明目,解毒,殺蟲。主風熱感冒,黃疸,小兒疳積,痢疾,小便澀痛,目赤澀痛,目赤腫痛,癰腫,尋常疣,瘡癬。狗尾巴草的用法可分為內服和外用,其中內服可取6-12g幹品煎湯,鮮品可取30-60g,外用則是煎水洗或搗敷。


狗尾草的作用有哪些呢?用狗尾草花粉製成抗原浸出液,從臨床實驗的數據可以分析得出:狗尾草花粉是一重要致敏原。


狗尾草最常見的價值:狗尾草稈、葉可作飼料,是牛驢馬羊愛吃的植物。秋季的乾草還可以作燃料生火燒水做飯,取暖鋪。小穗可提煉糠醛,全草含粗脂肪2.6%,粗蛋白10.27%,無氮浸出物34.55%,粗纖維34.40%,粗灰分10.60%。全草加水煮沸20分後,濾出液可噴殺菜蟲。

保健師邱瓊


主治:除熱
狗尾巴草,別名狗尾草,屬禾本科、狗尾草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根為須狀,高大植株具支持根。稈直立或基部膝曲,高10-100釐米,基部徑達3-7毫米。葉鞘鬆弛,無毛或疏具柔毛或疣毛,邊緣具較長的密綿毛狀纖毛;有祛風明目,清熱利尿的作用。生於海拔4000米以下的荒野、道旁,為旱地作物常見的一種雜草。

,去溼,消腫.治癰腫,瘡癬,赤眼.①《綱目》:治疣目,貫發,穿之即幹滅也.凡赤眼拳毛倒睫者,翻轉目險,以一、二莖蘸水戛去惡血.②《綱目拾遺》:治疔癰癬.面上生癬,取草效莖揉軟,不時搓之.③《貴州民間方藥集》:解熱,治目疾.又用治麻(疣)子.④《陸川本草》:去溼,消腫.治黃水瘡.狗尾巴草⑤《重慶草藥》:治目疾流淚起霧.

狗尾草雖然是一類普通的野草,但是它的功效是很大的,狗尾草有清熱利溼,祛風明目,解毒,殺蟲。主風熱感冒,黃疸,小兒疳積,痢疾,

小便澀痛

,目赤澀痛,目赤

腫痛

,癰腫,尋常疣,瘡癬。能夠治療疣目,貫發,穿之即幹滅也。凡赤眼拳毛倒睫者,翻轉目險,以一、二莖蘸水戛去惡血。
用狗尾草花粉製成抗原

浸出

液,

皮內注射

0.02ml於

哮喘患者

,以

注射部位

風團>5mm並繞以紅暈者為陽性,陽性率為74.4%。對25例狗尾草花粉抗原反應陽性者,用狗尾草花粉作為抗原,採用小量全血法測定其嗜鹼細胞組胺釋放率,同時測定期血清總IgE。結果HRBT陽性率88%,20例血清總IgE增高。從這些數據可以分析得出:狗尾草花粉是一重要致敏原。
狗尾草最常見的價值,狗尾草稈、葉可作飼料,是牛驢馬羊愛吃的植物。秋季的乾草還可以作燃料生火燒水做飯,取暖鋪床。小穗可提煉糠醛,全草含粗脂肪2.6%,粗蛋白10.27%,無氮

浸出

物34.55%,粗纖維34.40%,粗灰分10.60%。全草加水煮沸20分鐘後,濾出液可噴殺菜蟲。

狗尾草雖然是一類普通的野草,但是它的功效是很大的,狗尾草有清熱利溼,祛風明目,解毒,殺蟲。主風熱感冒,黃疸,小兒疳積,痢疾,小便澀痛,目赤澀痛,目赤腫痛,癰腫,尋常疣,瘡癬。能夠治療疣目,貫發,穿之即幹滅也。凡赤眼拳毛倒睫者,翻轉目險,以一、二莖蘸水戛去惡血。

幼兒園扛把子161928522

全國中草藥彙編》:狗尾草

【拼音名】Gǒu Wěi Cǎo

【別名】莠、光明草、光明子[種子]、金毛狗尾草、谷莠子、毛毛草、毛嘟嘟、狗毛尾

【來源】禾本科狗尾草屬植物狗尾草Setaria viridis (L.) Beauv.的全草,花穗、根和種子亦入藥。秋季採收,分別曬乾。

【性味】淡,平。

【功能主治】祛風明目,清熱利尿。用於風熱感冒,砂眼,目赤疼痛,黃疸肝炎,小便不利;外用治頸淋巴結結核。

【用法用量】0.5~1兩。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中藥大辭典》:狗尾草

【出處】《綱目》

【拼音名】Gǒu Wěi Cǎo

【別名】莠(《詩經》),光明草、阿羅漢草(《綱目》),狗尾半支(《綱目拾遺》),谷莠子(《植物名匯》),洗草(《貴州民間方藥集》),犬尾草、犬尾曲(《福建民間草藥》)。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狗尾草的全草。夏、秋採收,曬乾。

【原形態】一年生草本,高30~40釐米,根鬚狀,稈直立或基部膝曲,通常較細弱。葉鞘較鬆弛,無毛或具柔毛;葉舌具長1~2毫米的纖毛;葉片扁平,長5~30釐米,寬2~15毫米,頂端漸尖,基部略呈圓形或漸窄,通常無毛。圓錐花序緊密呈圓柱形,長2~15釐米,微彎垂或直立,綠色、黃色或變紫色;小穗橢圓形,先端鈍,長2~2.5毫米;第一穎卵形,具3脈,第二穎具5脈;第一外稃與小穗等長,具5~7脈,有一窄狹的內稃。穀粒長圓形,頂端鈍,具細點狀皺紋。花果期夏秋間。

【生境分佈】生長於荒野、道旁。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佈。

【性味】①《陸川本草》:"涼,淡。"

②《四川中藥志》:"性平,味淡,無毒。"

【功能主治】除熱,去溼,消腫。治癰腫,瘡癬,赤眼。

①《綱目》:"治疣目,貫發,穿之即幹滅也。凡赤眼拳毛倒睫者,翻轉目險,以一、二莖蘸水戛去惡血。"

②《綱目拾遺》:"治疔癰癬。面上生癬,取草效莖揉軟,不時搓之。"

③《貴州民間方藥集》:"解熱,治目疾。又用治麻(疣)子。"

④《陸川本草》:"去溼,消腫。治黃水瘡。"

⑤《重慶草藥》:"治目疾流淚起霧。"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4錢(鮮者1~2兩)。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附方】①治遠年眼目不明:狗尾草研末,蒸羊肝服。(《分類草藥性》)

②治羊毛癍(一名羊毛痧):以狗尾草煎湯內服,外用銀針挑破紅瘰,用麻線擠出瘰中白絲如羊毛狀者,否則脹死。(《周益生家寶方》)

【備註】西藏地區使用的狗尾草,為金狗尾草的全草。

【摘錄】《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狗尾草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莠草,秀而不實,故字從秀。穗形象狗尾,故俗名狗尾。其莖治目痛,故方士稱為光明草,阿羅漢草。原野垣牆多生之。苗葉似粟而小,其穗亦似粟,黃白色而無實,採莖筒盛,以治目病。惡莠之亂苗,即此也。

【拼音名】Gǒu Wěi Cǎo

【英文名】Green Bristlegrass Herb, Herb of Green Bristlegrass

【別名】莠、莠草子、莠草、光明草、阿羅漢草、狗尾半支、谷莠子、洗草、大尾草、大尾曲、毛娃娃、毛嘟嘟、毛毛草

【來源】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狗尾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etaria viridis(L.) Beauv.[Panicum viride L.]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曬乾或鮮用。

【原形態】狗尾草,一年生草本。稈直立或基部膝曲,高10-100cm,基部徑達3-7mm。葉鞘松馳,邊緣具較徑的密綿毛狀纖毛;葉舌極短,邊緣有纖毛;葉片扁平,長三角狀狹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先端長漸尖,基部鈍圓形,幾成栽狀或漸窄,長4-30cm,寬2-18mm,通常無毛或疏具疣毛,邊緣粗糙。圓錐花序緊密呈圓柱狀或基部稍疏離,直方或稍彎垂,主軸被較長柔毛,長2-15cm,寬4-13mm(除剛毛外),剛毛長4-12mm,粗糙,直或稍扭曲,通常綠色或褐黃到紫紅或紫色;小穗2-5個簇生於主軸上或更多的小穗著生在短小枝上,橢圓形,先端鈍,長2-2.5mm,鉛綠色;第1穎卵形,長約為小穗的1/3,具3脈,第2穎幾與小穗等長,橢圓形,具5-7脈;第1外稃與小穗等長,具5-7脈,先端鈍,其內稃短小狹窄,第2外稃橢圓形,具細點狀皺紋,邊緣內卷,狹窄;鱗被楔形,先端微凹;花柱基分離。穎果灰白色。花、果期5-10月。

【生境分佈】生態環境:生於荒野、道旁。

資源分佈:分佈於全國各地。

【性狀】西藏地區使用的狗尾草,為金狗尾草Setaria glauca(L.)Beauv.的全草。

【化學成份】本品含澱粉(starch)。

【藥理作用】用狗尾草花粉製成抗原浸出液(濃度1:100),皮內注射0.02ml於哮喘患者,以注射部位風團>5mm並繞以紅暈者為陽性,陽性率為74.4%(163/219)。對25例狗尾草花粉抗原反應陽性者,用狗尾草花粉作為抗原,採用小量全血法測定其嗜鹼細胞組胺釋放率(HRBT),同時測定期血清總IgE。結果HRBT陽性率88%(22/25例),20例血清總IgE增高(陽性率80%)。提示狗尾草花粉是一重要致敏原。

【性味】味甘;淡;性涼

【歸經】心;肝經

【功能主治】清熱利溼;祛風明目;解毒;殺蟲。主風熱感冒;黃疸;小兒疳積;痢疾;小便澀痛;目赤澀痛;目赤腫痛;癰腫;尋常疣;瘡癬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2g,鮮品可用一對30-60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各家論述】1.《本草綱目》:治疣目,貫發,穿之即幹滅也。凡赤眼拳毛例睫者,翻轉目臉,以一、二莖蘸水戛去惡血。

2.《本草綱目拾遺》:治疔癰癬。面上生癬,取草數莖揉軟,不時搓之。

3.《貴州民間方藥集》:解熱,治目疾。又用治麻(疣)子。

4.《陸川本草》:去溼,消腫。治黃水瘡。

5.《重慶草藥》:治目疾流淚起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