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古代百萬兵馬,憑藉小小虎符就能調遣,甚至只認虎符不認人?

在古代封建社會,由於常年戰亂,因此對於武將來說,要是掌握了兵權,連皇帝都會讓你三分面,由於在歷朝歷代,想要調遣兵馬都需要用到虎符,所謂的虎符其實就是兵權的象徵,甚至很多將士都是隻認虎符不認人,因此為了防止掌握虎符的將軍心生異心,從而造反稱王!

因此歷朝歷代的帝王都會將虎符一分為二,一半掌握在將軍手上,另一半掌握在皇帝的手上,因此才會有只認虎符不認人的說法,那為何憑藉小小的虎符就能輕而易舉的調遣百萬兵馬呢?

為何古代百萬兵馬,憑藉小小虎符就能調遣,甚至只認虎符不認人?

其實原因很簡單,在古代封建社會,由於通訊設備非常落後,因此大多數的士兵可能一輩子都沒見過皇帝,很多士兵都只是認識帶領自己訓練的將軍,因此古代帝王為了防止這些將軍造反,才會弄出虎符,這樣就可以避免將軍擁兵自重,因此在古代,對於剛加入的士兵來說,如何識別虎符,就是一個最重要的事情!

其次是因為皇帝乃是九五之尊,除了開國皇帝之外,其他皇帝很少有御駕親征的習慣,因此為了防止將軍沒有經過皇帝的同意,就帶兵打仗,所以才會出現虎符,因為如果發生了戰亂,皇帝此時下令出兵!

為何古代百萬兵馬,憑藉小小虎符就能調遣,甚至只認虎符不認人?

那麼皇帝就會下令,將自己手上另一半虎符送到將軍手裡,兩半虎符合二為一,就是完整的虎符,這樣將軍才可以調遣兵馬,然而為了防止某一些將軍拿到另一半虎符後,最終心生異心,不想歸回虎符,

因此為了加強皇權的統治,後來歷朝歷代的皇帝還規定:“除了虎符之外,還需要聖旨才可以調遣兵馬”,同時為了防止有人隱瞞聖旨的內容,因此在每次調遣兵馬之前,都會有專門的太監攜帶聖旨和虎符前去,當著全軍的面宣告聖旨!

為何古代百萬兵馬,憑藉小小虎符就能調遣,甚至只認虎符不認人?

這樣一套流程下來,也保證了那些將軍不敢心生異心,同時也加強了皇權的統治,當然如果是在亂世,憑藉虎符是很難調動士兵的,因此這些士兵只聽命那些給他們糧食吃和軍餉的人,在和平年代,由於是朝廷發佈軍餉,因此士兵才會只認虎符不認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