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來臨 人類該怎麼做?

今年3月,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白犀“蘇丹”在肯尼亞去世,一時間,各大媒體紛紛發文紀念它。

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来临 人类该怎么做?

圖片來自:美聯社

近幾百年來,許多生物都從這個地球上消失了,它們滅絕的速度超出以往任何時候,科學家們稱之為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在中國,就有很多動物就徘徊在滅絕的邊緣,我希望大家能夠認識它們,但不是在它們死亡的時候。

勺嘴鷸

喜歡觀鳥的朋友肯定對鴴鷸類印象深刻。因為這類鳥的羽毛大都很相似,斑斑駁駁的。而且很多種類在不同的年齡段,或者在繁殖期與非繁殖期,羽色都是變化的,非常難辨認。

不過有種鴴鷸類不用管羽色,只要看它勺子般的嘴就可以了,一看一個準,它就是勺嘴鷸。

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来临 人类该怎么做?

萌萌的勺嘴鷸

攝影:知青老李

勺嘴鷸是一種小型涉禽,每到春季,它們會飛去俄羅斯的遠東地區進行繁殖,而秋季到來時,它們會飛去東南亞越冬。這期間,勺嘴鷸會途徑中國東部的沿海灘塗地區,有的甚至直接在此地越冬。它們常與其他鴴鷸類鳥類混在一起,在灘塗上覓食。

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来临 人类该怎么做?

勺嘴鷸的嘴像把小勺子

攝影:知青老李

但是,由於分佈地區的沿海灘塗被破壞和開發,很多適宜的覓食地都消失了,這也導致它們數量的急劇減少。目前,全世界勺嘴鷸的數量只有不到500只。

中華鳳頭燕鷗

說完勺嘴鷸,我們來說一種也生活在沿海地區,數量更為瀕危的鳥類,中華鳳頭燕鷗。要說數量有多少呢,全世界只有不到100只。

它們的外表與大鳳頭燕鷗非常相似,最大的不同——它們的嘴尖是黑色的,而大鳳頭燕鷗的嘴則全是黃色的。

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来临 人类该怎么做?

中華鳳頭燕鷗的嘴尖是黑色的

圖片來自:全景網

這種鳥類目前最大的種群是在福建和浙江的幾個島嶼上。科研人員們利用招引等方式,讓這些瀕危的鳥類能夠更多的到這裡進行繁殖。

在這裡,它們受到嚴格的保護,以免被偷蛋的人傷害。科研人員更是儘可能地讓每一枚珍貴的卵都成功孵化,為種群的增加做出貢獻。

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来临 人类该怎么做?

中華鳳頭燕鷗與大鳳頭燕鷗,你能區分開它們嗎?

圖片來自:全景網

海南長臂猿

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来临 人类该怎么做?

雄性海南長臂猿

攝影:Lee Kwok Shing,Kadoorie conservation China

在我國的海南省,生活著海南長臂猿。它們的成年雄性渾身烏黑,成年雌性則是橙黃色的,非常漂亮。

它們以森林中的樹木花朵和果實為食,偶爾也會吃點昆蟲換個口味。海南長臂猿曾經被認為是東黑冠長臂猿的一個亞種,但經過科學家們對其遺傳物質進行分析,發現它們應該屬於獨立的物種。

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来临 人类该怎么做?

雌性海南長臂猿

攝影:Lee Kwok Shing,Kadoorie Conservation China

海南長臂猿曾經遍佈整個海南島,哪怕在上世紀50年代,當地人還很容易看見這種動物。但由於棲息地的喪失,以及作為藥材而被獵殺,現在它們只分布在霸王嶺自然保護區內,數量更是隻有不到三十隻,成為世界上最瀕危的靈長類動物。

面對數量這麼少的群體,稍有不慎就會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

上面介紹的只是幾種高等的動物,至於那些兩爬、魚類甚至是無脊椎動物,很多我們還沒認識,就悄無聲息地從地球上消失了。地球上的物種滅絕速度其實已經超出我們的想象,而我們對此的認識還很膚淺。

本期博物課堂,我們為大家請來了生物學博士葉盛老師,請他來為我們談談生物大滅絕背後的科學原理,以及我們該如何拯救人類的未來。

本期主講人

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来临 人类该怎么做?

葉盛,結構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副研究員,中國生物物理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科學松鼠會成員。中央電視臺《走近科學》主講嘉賓。

講座標題:我們的大滅絕時代

講座地點:博物課堂直播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