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學會不會被西北工業大學超越?

雲上的記憶

西安交通大學會不會被西北工業大學超越,這個假設性問題雖然在未來可能會實現,但在近期卻不會出現。

對於題主提出的目前看西安交通大學有些疲憊,後繼乏力;西北工業大學有點要矛頭的意思。對於這一點,我認為每一所大學都會有一些低迷期,就如北大、清華這些頂尖的學府,在歷史上也存在過低迷的時期,但是當他們經歷過這段低迷,還是回到了頂尖大學的行列。

西安交通大學:是全國重點綜合性研究型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七所大學之一,"985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九所高校之一,被國家確定為以建設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為目標的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中國常青藤盟校(九校聯盟,C9)

西北工業大學: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西安交通大學就算現在有些低迷,也不會輕易就能被西北工業大學所超越的,更何況西安交通大學還是C9聯盟大學。所以,除非西北工業大學突然間得到了超越以往任何時候的優質教師資源或財政資源的支持。


走走姑娘

結論:

不會,兩所大學,無論從沿革還是學科水平,學科覆蓋門類,都不在一個水準。

而西北工業大學,即使要達到現在西安交通大學的水準,仍有相當一段距離要走。

任何院校,在自身發展的同時,其對標院校也不會原地不動,所以,超越就是更需要時日的事了。


接下來,將從兩校各一級學科水準、兩校本科招生實際錄取分、分數對應的省內排名,結合ARWU綜合排名,進行論述。

學科:

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學位中心發佈了《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高校評估結果》,各一級學科,兩校情況如下:

  • 西安交通大學

  • 人文社科類(8個學科):應用經濟學(A-)、馬克思主義理論(A-)、哲學(B-)、法學(B-)、社會學(B-)、外國語言文學(B-)、新聞傳播學(C)、理論經濟學(C-)

  • 理學(5個學科):數學(A)物理學(B+)、統計學(B)、生物學(B-)、化學(C+)

  • 工學(18個學科):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A+,與清華大學並列全國第一)、電氣工程(A+,與清華大學並列全國第一)、力學(A)

    機械工程(A)、材料科學與工程(A-)、控制科學與工程(A-)電子科學與技術(A-)、計算機科學與技術(A-)、儀器科學與技術(B+)信息與通信工程(B+)、化學工程與技術(B+)、核科學與技術(B+)、生物醫學工程(B+)、軟件工程(B)、環境科學與工程(B-)、土木工程(C+)、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C)、建築學(C-)

  • 醫學(7個學科):基礎醫學(B)、臨床醫學(B)、藥學(B)、護理學(B-)、口腔醫學(C+)、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C+)、中西醫結合(C-)

  • 農學:無上榜學科

  • 管理學

    (3個學科):工商管理(A)管理科學與工程(A-)公共管理(A-)

  • 藝術學:無上榜學科


  • 西北工業大學

  • 人文社科類:無上榜學科

  • 理學(4個學科):數學(B)物理學(B)、化學(B-)、生物學(C-)

  • 工學(18個學科):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A+,與北航並列全國第一)、材料科學與工程(A)、計算機科學與技術(A-)、

    力學(B+)機械工程(B+)電子科學與技術(B+)控制科學與工程(B+)、軟件工程(B+)、信息與通信工程(B)電氣工程(B)、兵器科學與技術(B)、光學工程(B-)、儀器科學與技術(B-)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B-)、交通運輸工程(B-)、船舶與海洋工程(B-)、生物醫學工程(C+)土木工程(C-)

  • 醫學:無上榜學科

  • 農學:無上榜學科

  • 管理學(3個學科):管理科學與工程(B+)

    工商管理(B-)公共管理(C-)

  • 藝術學(1個學科):設計學(B-)


通過上述內容可以看到,西安交通大學共有41個學科上榜,涵蓋5個門類,其中全國前10%(A-檔及以上)學科,共有14個

西北工業大學,上榜學科全國前10%學科,共計26個學科上榜,涵蓋4個門類,全國前10%學科,共計3個

同時,大部分兩校共同上榜的學科(共計18個學科),西安交通大學都優於西北工業大學。

僅在理學類的化學,工學類的材料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四個學科上,西北工業大學優於西安交通大學。

同時,兩校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都同在A-檔。

錄取分數:

目前,西安交通大學與西北工業大學,分專業分省錄取信息,都僅公佈到2016年。

看看兩校的錄取分數。

以生源地陝西為例(錄取人數更多)。

  • 西安交通大學
  • 西北工業大學

2016年,西安交通大學在陝西計劃招生1047人(含醫學院344人),西北工業大學在陝西計劃招生797人(含各專項)。

  • 西安交通大學


文科最低錄取604分,最高錄取624分,平均錄取610分。

理科最低錄取640分,最高錄取680分,平均錄取640分。

  • 西北工業大學

文科最低錄取587分,最高錄取598分,平均錄取593分。

理科最低錄取615分,最高錄取648分,平均錄取626分。


通過上述數據,可以看到,在理科部分,兩校的最低錄取相差了25分。而西北工業大學的理科最高錄取分,也不過僅高出西安交通大學的最低錄取分8分。

文科部分,即使是西北工業大學的最高錄取分,也達不到西安交大的最低錄取分。

實際投檔排名:

僅僅看分數,或許還是缺乏概念。看看2016年投檔實際的排名。

  • 文科

投檔西安交大,需排名省內577名,投檔西北工業大學,需排名省內1125名

  • 理科

投檔西安交通大學,需排名省內2305名;西安交大醫學部,需排名省內5329名;投檔西北工業大學,需排名省內4504名

為免僅參看一年數據不夠科學,再看看2017年的數據:

  • 文科投檔西安交通大學,需排名省內626名,投檔西北工業大學,排名省內1184名

  • 理科投檔西安交通大學,需排名省內

    2601名;西安交大醫學部,需排名省內6005名;投檔西北工業大學,需排名省內5262名

從上述內容,也可以看到,西安交大的水準,仍然優於西北工業大學。

ARWU:

ARWU,目前國內來說最為權威的大學排名評價體系。以數據嚴謹,尊重客觀結果著稱。

其每年會發布中國大學整體排名。在其最新發布的Chinese Universities Rankings Overall Ranking 2018中,西安交通大學位列全國第14位,而西北工業大學,位列全國第29位


陝西,3所985。

西安交大,傳承自南洋公學,與上海交大同宗同源。

而西北工業大學,雖然在名義上也可算作北洋公學的分支,但到底是1957年的合併產物。

正如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是研究所與高校合併的產物。

雖然西交是特殊時期造成的兩校分割,同樣在2000年時期合併了不少高校,比起同宗同源的上海交大,不可同日而語。

但畢竟是C9序列的院校,即使位列C9末流,也確實可稱之為代表了985院校體面與傳統。畢竟,C9聯盟,是少數幾個得到官方首肯的大學聯盟。

而西北工業大學,至今並不是綜合性院校,只是多科性大學。

在特定的專業與學科上,西北工業大學或許能與西安交大一較長短,甚至在西北工業大學擅長的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上,能甩出西安交大相當遠的距離。

但若論及整體水準,不是短短兩三年內能追平的。

以上,但願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數學之光


西安交大和西北工業大學是同城院校,頗有點德比的味道,和我所在的長沙市的中南大學和湖南大學一樣,經常被一起討論。其實目前發展比較快的院校基本都佔著自己地域優勢,比如北京、上海、浙江、江蘇等省份的大學。在同城的2所院校,其實地域優勢很接近,想要再進一步就得依賴自身的發展。

在不同的高校排名中,西安交大一直穩在10-20名區域,而西北工業大學則在30-40名區域。差了1個數量級,高校想要上跳一個級別(10個名次),真心很難很難,因為都在發展和進步。比較典型的是2000年左右的合併潮中,如浙大、武大這樣的院校抓住機會,融合幾所高校的特長,一舉奠定自己的國內拔尖位置。

2017年發佈的雙一流高校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其實對於2所院校的未來發展很關鍵,我這裡引用一下2所院校的數據,做個說明。

  • 西安交大

西安交大入選雙一流大學A類,且有8個學科入選一流學科名單,其中有力學、機械工程、材料、動力工程、電氣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和工商管理,學科發展很強勢和有潛力。

  • 西北工業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同樣入選一流大學A,但僅有2個學科入選一流學科,是機械和材料,相比西安交大的8個,差距很大。而且西安交大的工商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入選一流學科對學校的綜合發展影響很大。

  • ESI學科發展

在ESI學科的建設發展上,工學都強勢的2個大學其實差距很大,西安交大在2018年1月的數據中,已經有14個ESI1%學科,同時材料學和工程學已經進入前1‰。這方面西北工業大學的3個學科(工程學、材料和計算機/2018年1月數據)入選ESI1%,相比起來差距很大。

西北工業大學進入ESI1‰的學科暫時沒有查到(如有知情者,可以留言告知)。因為ESI1%學科名額的擴大,在雙一流院校排名中,學校很看中的是前1‰學科的對比,都在憋著勁努力衝擊前1‰學科。

寄語

結合大學的學科發展情況,我相信藉助雙一流的發展浪潮,西安交大有機會恢復往日榮光。同樣西北工業大學發展潛力巨大,但是要在未來10年內超越西安交大基本沒有可能。


帥小西De

如果沒有大的政策性調整,目前看不出任何西交大被超越的跡象,我認為也不會被超越。

兩校的對比數據,幾位已經答題的朋友說的很詳細呢,大家可以查閱。我來說另一個現象:大學是一個聲譽積累起來難、毀壞起來也慢的機構。

大學的聲譽很大程度取決於校友的質量,而不是老師的質量。按照耶魯大學法學院教授亨利漢斯曼的說法,大學是一種“關聯性產品”,人們對大學的需求不取決於——或者說,至少是不完全取決於收費,而是取決於這所大學過去所培養學生的質量、現在培養學生的質量和預期未來可以培養學生的質量。即使你的水平不怎麼樣,但是你的校友水平很高,這樣社會上就會認為你也不會差。同樣地,如果是另一所學校,他的校友質量很差,你水平再高,出來以後由於信息不對稱,社會還是會把你和你的校友放在一起評價,平均起來也會容易認為你的水平也不高。

清華北大每年對狀元的爭搶也是對其學校榮譽的一種維護,雖然我們都知道第一和第十可能實質性差別沒有那麼大。同樣,西交大和西工大,在高考學子的選擇傾向上,一直以來都是有明顯差異的。這在長期以來是不會改變的,這種格局不變的情況下,決定了社會聲譽上西交大就會勝於西工大。

大學培養,我們習慣比入口、過程和出口。入口即生源質量,出口是校友發展,過程是學校培養,這其中包括教育經費、優勢學科、教師質量等。西交大在過程中的經費配套本、學科建設等本就佔優,再享有和社會聲譽密切相關入口處生源優選權和出口處校友社會聲譽高,維持優勢是自然的。


微微光

兩校都是國家和西安的重點院校,各有特色和重點專業,在創建一流院校中,突出重點,加強實力,讓重點專業緊跟世界一流,更上一層樓。科研與人才是院校著力的重要環節,現在評定名次,以這兩方面為重點依據,按照國家與教育部安排,院校應加力大有作為,誰超越誰不是命題,而應該在科研上出成果,教育上育人才下功夫。西安的院校在專業上還要互相借鑑,科研上大力協同,提升科研質量(一二等獎多一些),多出專業頂尖人才。關鍵是把人才利用好,科研項目選好,突破才有力量和成果。


老秋158300080

至於超越,我覺得不可能,實力和名氣在眼前。但是,西工大確實厲害,特別是航空,航天,軍工領域是任何名牌大學不可比試的,更何況頂尖科技人才輩出,其中殲20殲31運20的總設計師分別是楊偉,孫聰,唐長虹航空三劍客同出自於西工大!


龍的傳人4081

西安交大雙一流名牌,首批985九所之一,國家三大獎每年排全國前幾,實力強大。西安交大生源很好,理科平均排全國15,西工大平均35,要想考上西安交大需670分以上,全省排名500~900名之間,而西工大需4000多名,幾十分的差距。所以西工大不可能超越西安交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