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能守住臺兒莊,為什麼沒去守南京?

玄武湖畔的遺憾

答案很簡單——因為李宗仁當時正在坐鎮徐州。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以後,國民政府遂決心進行全面抗戰。“八一三淞滬抗戰”開始以後,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根據一個多月來中日戰爭的發展態勢,決定將全國交戰前沿地區劃分為五個戰區。這五個戰區是:第一戰區為河北及魯北地區,蔣介石親自兼任司令長官(後改為程潛);第二戰區為晉察綏地區,山西王閻錫山擔任司令長官;第三戰區為京滬杭地區,馮玉祥擔任司令長官;第四戰區為閩粵地區,何應欽擔任司令長官;第五戰區為魯南及蘇北地區,亦由蔣介石親自兼任司令長官。到了1937年10月,蔣介石為分擔壓力,將桂系首腦人物李宗仁調到第五戰區司令長官的位置上,由其坐鎮徐州,負責山東和蘇北一帶的戰事。從此之後,李宗仁就在第五戰區司令長官的位置上整整坐了八年,一直到抗戰勝利。

(抗戰初期劃分的五個戰區形勢圖,南京屬於第三戰區範圍內)

這裡要說一下的是,第三戰區的司令長官名義上是馮玉祥,但實際上馮玉祥既沒有自己的嫡系部隊,也指揮不動三戰區的中央軍嫡系部隊。而三戰區包含的區域又是國民政府的心臟地區,政治中心南京和經濟中心上海都屬於三戰區,所以三戰區實際上是蔣介石在親自指揮作戰。到了11月份,上海淪陷,淞滬會戰以失敗告終之後,南京的陷落其實已經是早晚的事了。因為國軍的中央軍精銳部隊都已經在淞滬會戰中損失慘重,吳福線和錫澄線兩條巨資興建的國防工事也沒有發揮任何作用,國民政府已經失去了守衛南京的力量,這個時候調誰來守南京都難逃失敗的命運。所以當蔣介石在軍事會議上問誰能守南京的時候,沒有一個人主動站出來臨危受命,最後是蔣動了肝火,說你們都不守,那就我來守吧!這樣唐生智才站出來表示願意守南京。唐生智之所以願意擔任南京衛戍司令,留在危城之中,其實是為了能在失勢多年之後再有掌握兵權的機會,否則誰都不會選擇在這個時機來守南京。而此時的李宗仁遠在徐州,他所統率的第五戰區已經同日軍在激戰中,而且是南北兩線作戰——北面日軍沿津浦線南下攻擊山東,南面日軍在長江北岸攻擊前進,第五戰區境內也是狼煙四起,李宗仁兩線作戰,自顧不暇,哪有可能再去守南京呢?



軍武次位面

1938年3月16日至4月15日,在李宗仁指揮下,中國軍隊在山東棗莊臺兒莊為中心的魯南區域與日寇展開決戰。此一役歷時1個月,中國軍隊約29萬人參戰,日軍參戰人數約5萬人。中方傷亡約5萬餘人,斃傷日軍約2萬餘人。此戰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堅定了全國軍民堅持抗戰的信心,鼓舞了中華民族的士氣,是中國開展全面抗戰以來,繼長城保衛戰、平型關大捷等戰役後取得的又一次重大勝利,也是抗日戰爭以來取得的最大勝利,史稱臺兒莊大捷。


在這次戰役中,除了中國軍隊表現出的同仇敵愾、勇猛頑強的精神之外,李宗仁的指揮有方也是其中原因之一。既然李宗仁那麼能打會打為什麼當初沒有派他指揮南京保衛戰呢?個人認為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是身負職責所不在。在盧溝橋事變以後,國民黨因應戰局發展,於1937年8月20日,由國民黨軍事委員會頒佈了戰區及戰鬥序列計劃,對中國境內抗戰區域進行了劃分,共成立五個戰區。其中,南京位於第三戰區京滬杭地區,司令長官為馮玉祥(後改由蔣介石兼)。而李宗仁負責第五戰區的魯南及蘇北地區,開始司令長官由蔣介石兼(後改為李宗仁)。每個戰區司令長官各司其職,南京的守衛屬於蔣介石負責。李宗仁所負職責就是整個第五戰區的守土抗戰之責,南京的守衛並不在其職責範圍之內。你覺得蔣介石應該用李宗仁嗎?

二是戰役決策所不同。據後來的解密,在南京保衛戰之前,蔣介石親自主持連續召開了三次高級幕僚會議,討論南京守衛問題。在會議上,眾將領意見不一。雖然沒有明確記載李宗仁的態度,但包括俞濟時、何應欽、以及桂系將領白崇禧在內的絕大多數將領認為南京不可守,主張放棄。

只有上將唐生智力主堅守,並豪言:“軍人以身許國,當此危難之際,誓與南京共存亡”。於是他當即被蔣介石任命為南京保衛戰的總指揮。我想以李宗仁的眼光必然跟白崇禧意見一致——不同意堅守。既然這樣,你覺得蔣介石會用李宗仁嗎?


三是信任程度所不及。
作為桂系的“總舵主”,1929年,李宗仁、白崇禧的桂系軍閥曾跟蔣介石的國民黨中央軍之間打的不可開交,這就是著名的蔣桂戰爭。在南京保衛戰前的1936年6月,李宗仁還聯合陳濟棠發動反蔣事變。1936年7月他的桂系軍隊剛剛被蔣介石改編為第五路軍,李宗仁被任命為總指揮。1937年10月,他才被任命為第五戰區司令長官(1937年8月-1938年)。1937年12月1日南京保衛戰打響,南京作為當時的中華民國首都,如此重要的戰役,蔣介石怎麼可能用一個多次跟自己作對,剛剛才收編的地方桂系軍閥首領來指揮呢?蔣介石對非嫡系的地方軍閥勢力一貫都是不信任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不信任的情況下,你覺得蔣介石敢用李宗仁嗎?

其實,按照當時南京保衛戰前的敵我雙方態勢分析,絕大多數將領的意見是正確的,南京是守不住的。當時敵我雙方兵力對比是20萬對15萬(非滿編),敵強我弱,日方還佔據空中和水路的優勢,且南京歷史上就是個易攻難守之地。所以,應該有序的組織南京民眾撤離,並相應做好防守和撤退部署,在進行有效抵抗之後,隨即有計劃有步驟的撤離方為上策。即使當時派了李宗仁來防守南京,恐怕也避免不了這樣的結局,取勝是不可能的!要知道,次年3月爆發的李宗仁指揮的臺兒莊戰役中,敵我雙方軍力對比是29萬比5萬,即便這樣不也才勉強取得了我方5萬傷亡對敵方2萬傷亡的“慘勝”嗎?


無坡居士

七·七事變爆發後,李宗仁用兩個月的時間,將桂系軍隊原14個團的兵力,迅速擴編至48個團,並組編為4 個軍,他電告蔣介石願率部開赴前線,誓與日軍血戰到底。

1937年10月,李宗仁被任命為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駐軍徐州。此時,日軍攻勢兇猛,和中國軍隊在淞滬一帶激烈鏖戰,上海、 首都南京危在旦夕。他從戰略上判斷,淞滬戰事一結束,津浦路沿線是日軍進攻的第二目標。根據對形勢的判斷和分析,他提出了抗戰的戰備重點是“以空間換時間” 。

11月12日,形同“絞肉機”的慘烈淞滬會戰結束,上海淪陷。是役中國軍隊奮勇搏殺,損失慘重,但也取得了殲敵六萬餘人的不俗戰績,一舉粉碎了日軍速戰速決的美夢。11月16日,國民政府準備退守大西南,並遷都重慶。彼時的蔣介石,或許已經在戰略上放棄了死守南京的準備。

上海失陷後,日軍直撲南京而來,一時間兵兇戰危、形勢逼人。蔣介石曾在一次軍事會上詢問眾將對防守南京的看法,李宗仁和白崇禧從軍事、戰略角度上分析,均不主張固守南京。蔣又問詢國民黨訓練總監部總監(新晉一級上將)唐生智,唐則忽然起立,大聲疾呼:"現在敵人已迫近首都。首都是國父陵寢所在地,值此大敵當前,南京如不犧牲一、二員大將,我們不僅對不起總理在天之靈,更對不起我們的最高統帥。本人主張死守南京,和敵人拼到底!"唐的一席大話,加上他大義凜然主動請纓,蔣大喜過望,立即委任其為南京城防司令 。李、白見狀,心知不可勸,均低頭緘默不語。

12月7日,南京保衛戰打響頭一天,蔣匆匆撤出南京。翌日,唐生智指揮中國軍隊在南京城內外與敵浴血苦戰,雙方傷亡均極慘重。12月11日,蔣介石三次下達撤退命令,唐仍堅守至12日下午5點,因指揮失誤,戰局失利,他匆匆下達撤退令後自己坐小船逃離南京,好多部隊並未接到命令,仍在困獸猶鬥、拼死抵抗。12月13日,南京失陷,日軍報復性地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

如此看來,並非李宗仁不去守南京,而是他認為隨著抗戰中心的西移,中國的抗日戰爭即將進入相持階段,死守南京已無意義,不必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 ,主動戰略放棄、服從大局、不做無謂犧牲才是明智之舉。

南京失守後,中國抗戰的主戰場果然如李宗仁判斷的那樣轉移到以徐州為中心的黃淮地區。1938年2月,日軍為打通津浦線, 調集第十三師團,第五師團,以及從青島進發的海軍陸戰隊之一部,三路大軍以餓虎撲羊之勢,大舉向徐州襲來。

李宗仁見敵軍盡遣精銳、志在必得,深知自己的部隊很難與敵正面對攻,便抓住日軍囂張驕狂之弱點,以哀兵之態,與敵展開運動戰、破襲戰,周旋幾天後,先後將強敵阻於明光、藤縣一帶,又在臨沂挫敗日軍,勝利打響了臺兒莊外圍戰與揭幕戰,中國軍隊以弱擊強,幹得漂亮 !

臺兒莊位於山東南部,為水陸交通要道,系戰略要地徐州的一個重要屏障。3月17日,日軍第十師團攻取滕縣後,不顧左翼第五師團被中國軍隊所阻,也不顧從安徽方向來援的接兵北上會合,鋌而走險、孤注一擲地撲向臺兒莊,以期拔掉臺兒莊、攻佔重鎮徐州,奪取打通津浦線之頭功。

李宗仁偵察到敵軍的意圖後,定下了“固守臺兒莊及運河一線,誘敵深入,斷其後路,相機實施反包圍,一鼓聚殲日軍”的正確方針。他令孫連仲將軍率其麾下3個師堅守臺兒莊,一面部署湯恩伯精銳的第20軍團故意讓開津浦路正面,待敵深入後,再截斷其後路,最終合圍殲滅之。

3月24日,臺兒莊保衛戰正式打響。日軍第十師團在飛機大炮的配合下,開始猛攻臺兒莊。守軍31師頑強抵抗,與敵鏖戰3晝夜,至死不退,幾乎傷亡殆盡。臺兒莊內死屍枕藉,血流成河,情形非常慘烈。與此同時,李宗仁嚴令湯恩伯率20軍團火速南下,夾擊孤軍深入的日軍。4月3日,臺兒莊大部分落入敵手,李宗仁料到湯恩伯軍團第二天中午可以趕到,於是硬著心腸堅拒孫連仲將軍提出的將死傷慘重、所剩無幾的部隊撤到運河南岸休整的請求。他要求孫連仲堅持最後5分鐘,必須堅守到明日拂曉。

孫連仲知軍令不可違,遂抱必死之心組織官兵逐次抵抗。這天深夜,他組織敢死虎賁數百人,分組向敵軍展開逆襲。各敢死隊衝入敵陣,揮舞大刀大砍大殺,有人還拉響手榴彈與敵同歸於盡,人人視死如歸,個個驍勇異常。敵軍晝夜拼殺,早已精疲力竭,不意中國軍隊在深夜竟發起突襲,倉皇應戰,亂作一團,吃了大虧。中國守軍一鼓作氣,乘勢一舉奪回臺兒莊的四分之三。日軍苦戰不 支,被迫退守北門,與守軍激戰通宵。

天剛破曉,湯恩伯軍團突然出現在日軍的身後。李宗仁聞報,立即指揮台兒莊守軍全線出擊,一時間,槍炮齊鳴,殺聲震天。日軍見己方已陷入了中國軍隊的重重包圍圈中,遂邊戰邊撤,倉皇逃竄, 最後卻在中國軍隊的猛烈攻擊下潰不成軍。磯谷師團長率殘部近萬人強行突圍,狼狽逃竄進嶧縣城,閉門死守待援。

至此,臺兒莊戰役勝利結束,中國軍隊殲滅日軍一萬餘人,一舉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守軍自己亦付出了數倍於敵的慘痛代價,用鮮血寫下了抗戰史上輝煌的一頁。臺兒莊大捷的消息傳開後,舉國振奮。李宗仁將軍謀勇兼具,指揮有方,從此名揚四海,功標青史。


鐵馬冰河wu

首先我們要清楚,李宗仁並非戰功卓著的名將,他實際上是桂系的政治領袖,所以肯定不是抗日戰場的救火隊員,哪裡困難哪裡去。

其次,臺兒莊戰役的戰術謀劃,出自桂系另外兩個巨頭白崇禧和黃紹竑,這倆倒是名將了,也是軍事專業人才,白崇禧不多著筆了,黃紹竑有些同學可能不太熟悉, 曾經出任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不過,李宗仁是他們哥仨的老大,最後下決心者,所以功勞記在李宗仁身上也沒什麼問題。

最後就是實際問題了:

一,抗日戰爭爆發後,軍事委員會劃分了全國戰區,所謂戰區,就是帶基本固定的部隊,守劃好的地區。李宗仁是第五戰區司令,職責就是江北至山東段,臺兒莊就是他的戰區範圍,他打理所應當。南京不是他的防區,前面說了他也不是救火隊員,去了做甚?

二,南京易攻難守,非戰之地。蔣介石一定要守下其實是面子問題,首都不戰而棄,國際觀瞻太差。包括白崇禧在內的軍事專家都反對用大部隊守衛南京,軍事會議上但凡有戰略眼光的國軍大佬,沒有一個接這個活的,白崇禧自己都不接,會讓自己派系的老大頂這個雷嘛。

唐生智當時已經是沒有基本部隊的光桿司令,主動站出來接活,刻薄點說有不甘寂寞的念頭,以為能通過這活重新回到軍界。南京保衛戰的結果證明,他確實是高估自己了。

三,臺兒莊戰役上半場,日軍是有些輕敵的。進攻第五戰區主力的,只有三個主力師團和若干支隊,即自南向北突擊的華中派遣軍第13師團,和自北向南的華北方面軍板垣第5師團和磯谷第10師團,兵力分散,隸屬不一,所以李宗仁有一定機會。

說上半場,意思是日軍在臺兒莊吃虧後,隨即調集七個師團再次合圍第五戰區主力 ,李宗仁下半場能做的就一個字,跑。

所幸跑的快,第五戰區主力基本突出合圍,撤往河南及鄂北,司令長官部設老河口。

四,蔣介石在抗日戰爭中對雜牌軍閥的使用,是既用又防的,不可能讓李宗仁等旁系首領通過抗戰坐大,無論是政治上還是軍事上。所以退一萬步說,就算南京可守,就算李宗仁有那兩下子,蔣介石也不會容許李宗仁四面出風頭。

那麼,蔣委員長該擺在哪裡呢?


度度狼gg

李宗仁能守住臺兒莊,並取得震驚中外的臺兒莊大捷的勝利,一方面是川軍、西北軍誓死抵抗,另一方面是日軍的輕敵與孤軍深入。作為總指揮的李宗仁抓住稍縱即逝的戰機,對孤軍冒進的日本師團實施大圍殲,取得抗戰以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大捷。

而南京保衛戰從開始就註定是一場失敗的戰爭,這也是國民黨高層的共識。



那時,國民黨軍隊雖在人數上佔有絕對優勢,但在武器的質量上遠落後於日本軍隊。況且這是一場硬碰硬的陣地戰,中國軍人血肉之軀焉能抵住日本鬼子的狂轟亂炸。

明知必敗,國民黨為何要組織南京大會戰呢?因為南京作為國民政府的首都,如果不放一槍一炮就拱手讓給日本人,不僅無法向國人交代,更會影響軍心民心,為了表達抗戰到底的決心,這是一場不得不打的悲壯戰爭。


作為國名黨元老的唐生智,不畏個人生死,勇敢挑起南京保衛戰總指揮的重任。

1937年12月1日,南京保衛戰正式打響。日軍兵分三路向南京發起攻擊。國民黨軍隊誓死抵抗,傷亡慘重。日軍總指揮松井石根向唐生智發出勸降函,唐生智則慷慨回應誓與城池共存亡,表現出中國軍人視死如歸的氣節。

到12月12日,蔣介石眼看南京守不住,便向唐生智下達撤退的命令。因為命令傳達不及時,造成撤退無序,擁擠踐踏。很多部隊滯留城中。

12月13日,南京淪陷。日軍隨機展開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滯留的部隊及城中百姓被槍殺活埋達30萬之眾, 這就是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


洛水清風cuixiaosheng

先不要提臺兒莊,我們先來看看南京。

七七事變爆發後,日本人狂妄地叫囂三個月內滅亡中國。淞滬會戰時中國軍隊共投入了80萬人,以傷亡20萬人的代價粉碎了日本人三個月內滅亡中國的計劃。

按照蔣百里先生制定的戰略,從上海到南京,一馬平川,無險可守。九一八事變後,國民政府在這些區域修建了不少堡壘,準備進行節節抵抗。

淞滬會戰結束後,中國軍隊在撤退中處於無序狀態。除了自己人把自己人踩死打死外,根本就沒有人進入這些堡壘,拖住日本人進攻南京的步伐。

很快日本人就打到了南京城下。日本軍隊裝備精良,南京城無險可守,被攻破,只是時間的問題。

但因為南京是國民政府的首都,如果不堅守一段時間,會嚴重打擊國民的士氣,也會讓國際社會對中國政府有看法。

南京保衛戰只是象徵性的抵抗,給國際社會和中國國民一個交代。象李宗仁這樣的名將,是不可能來趟這趟渾水的。

臺兒莊戰役是徐州會戰的一部分,也是最精彩的一個片段和華章。

李宗仁是第五戰區長官,也是臺兒莊戰役的總指揮官。

鑑於第五軍隊裝備低劣、來源不一的特點,李宗仁儘量給各路雜牌軍以最好的補給和槍支彈藥,贏得了這些軍隊的支持。

處在當時的情況下,想戰勝日本人,真能以多勝少。用當時的說法就是扎口袋陣,用優勢兵力把日本人包圍起來打。

然而就算是這樣,想打勝日本人也不容易。口袋搞不好就容易被錐子扎破,如果負責保衛的軍隊,哪條防線被日本人突破了,那麼整個計劃就宣告失敗。

在臺兒莊戰役中,不管是中央軍還是雜牌軍,都展現出了頑強的戰鬥精神,死戰不退,把日本人擠壓在臺兒莊狹小的區域,給予了沉重打擊。

在南京保衛戰之前,在最高軍事會議上,最終確定要打南京保衛戰。但派誰去指揮就是一個很敏感的話題。

蔣介石當然希望有黃埔軍校生自己的嫡系去指揮,但這些人太年輕,沒有指揮20萬軍隊的能力。

其他眾多保定軍校畢業的早期將領,有能力指揮大軍團作戰。但是他們都知道南京保衛戰必敗,不願意把自己的一世英名毀在南京。

最終,蔣百里的得意弟子,和尚將軍唐生智湖挺身而出,表示願意與南京城共存亡,就這樣確定唐生智為南京保衛戰總指揮。

但在南京保衛戰最後的關頭,原計劃同樣是交叉防守,相互掩護撤退。各路雜牌軍又一次出現了大潰退,許多士兵扔下槍支換上老百姓的服裝逃跑被處死。

只有廣東的軍隊在他們師長的指揮下,向敵後撤退,才得以自保。當時日本人都在全力向西進攻,自己的後方反而兵力薄弱。

這次廣東軍隊先向上海方向進發,然後再轉向南,幾經輾轉,安全退回。

其他那些放下槍支的軍隊要麼被日本人槍殺,要麼被淹死在長江中。

這件事證明了一句話:只有不怕死的人才配活著。


新知傳習閣

這個問題涉及到桂系和南京政府的協議,和桂系在抗戰中的分工。

桂系和南京政府的協議

兩廣事變時,桂系公開支持陳濟棠。後來蔣介石收買粵系餘漢謀等人,導致粵軍前線倒戈,粵系反叛中央的計劃失敗。平定廣東後,南京政府調動部隊進攻廣西,企圖一舉平定兩廣。(因為當時共產黨已經收縮到了陝北,中央明令東北軍進駐陝西剿共,中央軍可以騰出手對付地方派系)。

桂系和粵系不一樣,粵系更像傳統軍閥,組織結構鬆散,桂系更像蘇俄式的組織結構,有非常嚴密的組織性。在李宗仁和白崇禧的調動下,廣西武裝了二十萬兵力抗戰中央。此事件造成全國輿論一片譁然,因為日軍集結在華北,隨時有可能南下。此時南方再爆發內戰,會給日軍可乘之機。

後經各方政治勢力的斡旋,桂系與蔣介石達成文本協議:新桂系擁戴蔣介石為領袖,並在全面抗戰開始之時,出兵抗日。而蔣介石允諾不再動搖新桂系在廣西之統治地位。廣西和南京政府的暫時和解。



桂系在抗戰早期的分工

日軍全面侵華後,南京政府為了表明抗戰決心,大量啟用閒賦在家的國民黨元老,比如馮玉祥、陳濟棠、程潛等人。其中陳濟棠就是前一年的兩廣事變中被迫下野的粵系領袖,抗戰爆發後也是捐棄前嫌回國參加抗戰。


而桂系作為實力派(桂系和馮玉祥、陳濟棠等人相比,不僅是國民黨元老,而且手上還有兵),南京政府極力拉攏。在當年八月的戰區劃分會議中,委任李宗仁為第五戰區司令長官,白崇禧調任南京擔任參謀本部副參謀總長兼軍訓部部長。

桂系的精銳編為兩個集團軍,其中第十一集團軍隨李宗仁北上徐州,投入淮北戰場。二十一集團軍隨白崇禧北上淞滬,投入淞滬會戰。在南京保衛戰前夕,隨白崇禧參戰的二十一集團軍在淞滬會戰中損失慘重,餘部退往後方休整。

由李宗仁統帥的桂系第十一集團軍此時也面臨嚴重考驗,因為南京保衛戰同時期(1937年12月),日軍第五和第十師團,五萬人由河北殺入山東。山東主席韓復榘率部在德州和日軍血戰,損失了三個師的兵力,加之南京政府調走韓部所屬炮兵,導致韓復榘為了保存實力,不戰而放棄濟南。此事件幾乎使徐州的大門洞開,李宗仁也面臨了日軍的直接進攻的威脅。




所以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李宗仁為什麼沒有指揮南京保衛戰。

其一:李宗仁早先已被委任為第五戰區司令官,徐州方面的防務也很重要。

其二:白崇禧被調入南京,李宗仁就不可能再調任第三戰區。因為要避嫌。

其三:李宗仁並非百戰百勝名將,調他守衛南京並不一定能取勝。

其四:各個戰區的司令長官都是國府元老,讓他們擔任司令官,更多的是坐鎮,而不是作戰。

其五:淞滬會戰潰敗和南京保衛戰,都是沒有預先預案的。起先南京政府並沒有對南京保衛戰有嚴密的作戰計劃,只是想打一仗。這個時間點,調李宗仁進南京,來不及了。


Mer86

李宗仁將軍指揮的臺兒莊戰役可以說讓他一戰封神,狠狠地打擊了日軍不可一世的囂張氣焰,也讓李宗仁成為了一代名將。那麼這位名將既然能夠在臺兒莊成功打敗日軍,為什麼不守南京呢?

其實李宗仁將軍不是不能守而是不願意守南京,當初他在關於南京守撤問題上很直接了當的說“南京不能守”。國軍可以有淞滬會戰,武漢會戰,但絕不應該有南京會戰。他認為國軍可以在臺兒莊打敗日軍,但在南京絕對不行。

為什麼李宗仁會說這話呢?只要是中華兒女誰也不願意首都就這樣白白送到日本人手上。但是李宗仁的理由是“在戰術上說,南京是個絕地,敵人可以三面合圍,而北面又阻於長江,無路可退。以新受挫的部隊來坐困孤城,實難望久守”。

這句話就是李宗仁將軍不守南京的原因,如果不考慮南京的特殊地位,我認為李宗仁將軍說的是正論。南京的地理位置在兵書來看,就是一個絕地,只要佔領了南京的外圍據點,南京就是孤城。

但是臺兒莊和南京不一樣,臺兒莊的位置適合伏擊戰,中國軍隊在這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李宗仁用了一個將軍的眼光選了臺兒莊是正確的。


一樹梅花一放翁

臺兒莊是徐州的門戶,京滬運河以及南北鐵路線的支線點,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日軍夾擊徐州的首爭之地。按原定計劃徐州以北的保衛戰由韓復榘指揮,韓復榘未戰先退,使日軍長驅直入給徐州會戰投下了陰影。最後,蔣介石將韓復榘槍斃,將韓復榘的兵力交由孫桐萱指揮。

2月下旬,日軍東路板恆第五師團直撲臨沂,龐炳勳部誘敵深入,擋住日軍第五師團的進攻。當時張自忠將軍遠在淮海流域,李宗仁命令張部增援龐部。日軍掌握張部的動向,認為張部至少三天趕到。日軍沾沾自喜的認為,搶先擊潰龐部,再以逸待勞地反擊張部。想不到西北軍有吃苦耐勞特色,一日一夜趕到臨沂,龐張兩人內外夾攻,日軍第五師團損失慘重,只能撤退待援。只為砍斷了津浦路北段日軍的左臂,圍殲孤軍深入臺兒莊的磯谷師團提供了契機。(其實在戰前,張龐兩人不和,但是為了民族利益,張自忠拋棄的前嫌,拼死共御外敵。)

1938年3月20日,日軍磯谷師團借攻克滕縣之威,在飛機、大炮、坦克以及四萬之眾向臺兒莊發起進攻。3月27日,日軍對臺兒莊發起了第三次進攻。北城牆被炸塌,小北門被毀,守衛在小北門的181團3營官兵都犧牲。300多名日軍突入城內,慘烈的巷戰開始,城內中國守軍同日寇展開了激烈的巷戰。儘管日軍佔領了全莊三分之二,守軍還是拖住敵人。

4月6日,李宗仁趕到臺兒莊附近,下達總攻命令,湯恩伯第20軍團和孫連仲的第2集團軍進行全線反擊。一時間,臺兒莊城內外槍林彈雨,血流成河。日軍頭一次遭到國民黨部隊如此頑強的進攻,很快潰不成軍。磯谷知知餡入包圍,下令全線撤退,李宗仁命令部隊猛追,敵兵遺屍遍野。

臺兒莊會戰,在李宗仁指揮下,擊潰日軍第五、第十兩個精銳師團的主力,殲滅日軍2萬餘人,繳獲了大批武器裝備,嚴重地挫傷了日軍的氣焰,這是抗戰初期,國民黨取得最大的一次勝利!(從12月1日開始至6日,日軍攻進南京,短短的只有6天時間,李宗仁在徐州,也沒有指揮南京保衛戰,所以南京保衛戰與李宗仁不相干。)


張律明

南京保衛戰,在當局最高軍事決策會議上,軍隊高層的主流意見是南京守不住,也沒有死守造成巨大損失的必要和價值。但是蔣介石認為南京既是中國首都,又是國父陵園所在地,如果不守,有礙國內、國際輿論與觀瞻。認為“守還是要守一下的”,其實已經擬定了象徵性防守一下的戰略目標。

當時在反對聲浪中已經失勢的唐生智站出來主張保衛南京,並慷慨激昂的說以身殉國。於是蔣介石便將守衛南京的重任交給了唐生智,但是實際上蔣介石並沒有指望唐生智真能夠守住南京,因為日軍會沿京杭國道進攻中國中部的戰略意圖已經昭然若揭,南京最終會成為孤城,根本無法防守。

而且在1929年蔣介石統一各軍閥徹底集權之前,桂系以李宗仁為首還跟蔣介石是敵對關係,打過仗。1936年李宗仁還發動過反蔣事變,蔣介石也沒有真正信任過李宗仁,也不會把保衛首都、擴大軍權的重任交給李宗仁。

最重要的是,臺兒莊戰役是發生在保衛南京之後,這之前李宗仁也沒有什麼突出的軍事才能和戰功值得蔣介石另眼相看。再說,鑑於抗戰形勢,中國軍隊分為了五個戰區,李宗仁所在第五戰區並不包括南京防務。按照各司其職,蔣介石也沒有理由無緣無故把他調去保衛南京。

當然,李宗仁在臺兒莊以29萬人對戰日軍5萬人,以我方傷亡5萬人,敵方傷亡二萬人贏得戰爭,一戰成名。雖然從傷亡數據上看我們吃了大虧,但是這是日軍侵華甚至是清末以來首次大規模對外戰爭取得如此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提升了民族士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