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能守住台儿庄,为什么没去守南京?

玄武湖畔的遗憾

答案很简单——因为李宗仁当时正在坐镇徐州。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以后,国民政府遂决心进行全面抗战。“八一三淞沪抗战”开始以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根据一个多月来中日战争的发展态势,决定将全国交战前沿地区划分为五个战区。这五个战区是:第一战区为河北及鲁北地区,蒋介石亲自兼任司令长官(后改为程潜);第二战区为晋察绥地区,山西王阎锡山担任司令长官;第三战区为京沪杭地区,冯玉祥担任司令长官;第四战区为闽粤地区,何应钦担任司令长官;第五战区为鲁南及苏北地区,亦由蒋介石亲自兼任司令长官。到了1937年10月,蒋介石为分担压力,将桂系首脑人物李宗仁调到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的位置上,由其坐镇徐州,负责山东和苏北一带的战事。从此之后,李宗仁就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的位置上整整坐了八年,一直到抗战胜利。

(抗战初期划分的五个战区形势图,南京属于第三战区范围内)

这里要说一下的是,第三战区的司令长官名义上是冯玉祥,但实际上冯玉祥既没有自己的嫡系部队,也指挥不动三战区的中央军嫡系部队。而三战区包含的区域又是国民政府的心脏地区,政治中心南京和经济中心上海都属于三战区,所以三战区实际上是蒋介石在亲自指挥作战。到了11月份,上海沦陷,淞沪会战以失败告终之后,南京的陷落其实已经是早晚的事了。因为国军的中央军精锐部队都已经在淞沪会战中损失惨重,吴福线和锡澄线两条巨资兴建的国防工事也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国民政府已经失去了守卫南京的力量,这个时候调谁来守南京都难逃失败的命运。所以当蒋介石在军事会议上问谁能守南京的时候,没有一个人主动站出来临危受命,最后是蒋动了肝火,说你们都不守,那就我来守吧!这样唐生智才站出来表示愿意守南京。唐生智之所以愿意担任南京卫戍司令,留在危城之中,其实是为了能在失势多年之后再有掌握兵权的机会,否则谁都不会选择在这个时机来守南京。而此时的李宗仁远在徐州,他所统率的第五战区已经同日军在激战中,而且是南北两线作战——北面日军沿津浦线南下攻击山东,南面日军在长江北岸攻击前进,第五战区境内也是狼烟四起,李宗仁两线作战,自顾不暇,哪有可能再去守南京呢?



军武次位面

1938年3月16日至4月15日,在李宗仁指挥下,中国军队在山东枣庄台儿庄为中心的鲁南区域与日寇展开决战。此一役历时1个月,中国军队约29万人参战,日军参战人数约5万人。中方伤亡约5万余人,毙伤日军约2万余人。此战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鼓舞了中华民族的士气,是中国开展全面抗战以来,继长城保卫战、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后取得的又一次重大胜利,也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史称台儿庄大捷。


在这次战役中,除了中国军队表现出的同仇敌忾、勇猛顽强的精神之外,李宗仁的指挥有方也是其中原因之一。既然李宗仁那么能打会打为什么当初没有派他指挥南京保卫战呢?个人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身负职责所不在。在卢沟桥事变以后,国民党因应战局发展,于1937年8月20日,由国民党军事委员会颁布了战区及战斗序列计划,对中国境内抗战区域进行了划分,共成立五个战区。其中,南京位于第三战区京沪杭地区,司令长官为冯玉祥(后改由蒋介石兼)。而李宗仁负责第五战区的鲁南及苏北地区,开始司令长官由蒋介石兼(后改为李宗仁)。每个战区司令长官各司其职,南京的守卫属于蒋介石负责。李宗仁所负职责就是整个第五战区的守土抗战之责,南京的守卫并不在其职责范围之内。你觉得蒋介石应该用李宗仁吗?

二是战役决策所不同。据后来的解密,在南京保卫战之前,蒋介石亲自主持连续召开了三次高级幕僚会议,讨论南京守卫问题。在会议上,众将领意见不一。虽然没有明确记载李宗仁的态度,但包括俞济时、何应钦、以及桂系将领白崇禧在内的绝大多数将领认为南京不可守,主张放弃。

只有上将唐生智力主坚守,并豪言:“军人以身许国,当此危难之际,誓与南京共存亡”。于是他当即被蒋介石任命为南京保卫战的总指挥。我想以李宗仁的眼光必然跟白崇禧意见一致——不同意坚守。既然这样,你觉得蒋介石会用李宗仁吗?


三是信任程度所不及。
作为桂系的“总舵主”,1929年,李宗仁、白崇禧的桂系军阀曾跟蒋介石的国民党中央军之间打的不可开交,这就是著名的蒋桂战争。在南京保卫战前的1936年6月,李宗仁还联合陈济棠发动反蒋事变。1936年7月他的桂系军队刚刚被蒋介石改编为第五路军,李宗仁被任命为总指挥。1937年10月,他才被任命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1937年8月-1938年)。1937年12月1日南京保卫战打响,南京作为当时的中华民国首都,如此重要的战役,蒋介石怎么可能用一个多次跟自己作对,刚刚才收编的地方桂系军阀首领来指挥呢?蒋介石对非嫡系的地方军阀势力一贯都是不信任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不信任的情况下,你觉得蒋介石敢用李宗仁吗?

其实,按照当时南京保卫战前的敌我双方态势分析,绝大多数将领的意见是正确的,南京是守不住的。当时敌我双方兵力对比是20万对15万(非满编),敌强我弱,日方还占据空中和水路的优势,且南京历史上就是个易攻难守之地。所以,应该有序的组织南京民众撤离,并相应做好防守和撤退部署,在进行有效抵抗之后,随即有计划有步骤的撤离方为上策。即使当时派了李宗仁来防守南京,恐怕也避免不了这样的结局,取胜是不可能的!要知道,次年3月爆发的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中,敌我双方军力对比是29万比5万,即便这样不也才勉强取得了我方5万伤亡对敌方2万伤亡的“惨胜”吗?


无坡居士

七·七事变爆发后,李宗仁用两个月的时间,将桂系军队原14个团的兵力,迅速扩编至48个团,并组编为4 个军,他电告蒋介石愿率部开赴前线,誓与日军血战到底。

1937年10月,李宗仁被任命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驻军徐州。此时,日军攻势凶猛,和中国军队在淞沪一带激烈鏖战,上海、 首都南京危在旦夕。他从战略上判断,淞沪战事一结束,津浦路沿线是日军进攻的第二目标。根据对形势的判断和分析,他提出了抗战的战备重点是“以空间换时间” 。

11月12日,形同“绞肉机”的惨烈淞沪会战结束,上海沦陷。是役中国军队奋勇搏杀,损失惨重,但也取得了歼敌六万余人的不俗战绩,一举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美梦。11月16日,国民政府准备退守大西南,并迁都重庆。彼时的蒋介石,或许已经在战略上放弃了死守南京的准备。

上海失陷后,日军直扑南京而来,一时间兵凶战危、形势逼人。蒋介石曾在一次军事会上询问众将对防守南京的看法,李宗仁和白崇禧从军事、战略角度上分析,均不主张固守南京。蒋又问询国民党训练总监部总监(新晋一级上将)唐生智,唐则忽然起立,大声疾呼:"现在敌人已迫近首都。首都是国父陵寝所在地,值此大敌当前,南京如不牺牲一、二员大将,我们不仅对不起总理在天之灵,更对不起我们的最高统帅。本人主张死守南京,和敌人拼到底!"唐的一席大话,加上他大义凛然主动请缨,蒋大喜过望,立即委任其为南京城防司令 。李、白见状,心知不可劝,均低头缄默不语。

12月7日,南京保卫战打响头一天,蒋匆匆撤出南京。翌日,唐生智指挥中国军队在南京城内外与敌浴血苦战,双方伤亡均极惨重。12月11日,蒋介石三次下达撤退命令,唐仍坚守至12日下午5点,因指挥失误,战局失利,他匆匆下达撤退令后自己坐小船逃离南京,好多部队并未接到命令,仍在困兽犹斗、拼死抵抗。12月13日,南京失陷,日军报复性地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如此看来,并非李宗仁不去守南京,而是他认为随着抗战中心的西移,中国的抗日战争即将进入相持阶段,死守南京已无意义,不必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 ,主动战略放弃、服从大局、不做无谓牺牲才是明智之举。

南京失守后,中国抗战的主战场果然如李宗仁判断的那样转移到以徐州为中心的黄淮地区。1938年2月,日军为打通津浦线, 调集第十三师团,第五师团,以及从青岛进发的海军陆战队之一部,三路大军以饿虎扑羊之势,大举向徐州袭来。

李宗仁见敌军尽遣精锐、志在必得,深知自己的部队很难与敌正面对攻,便抓住日军嚣张骄狂之弱点,以哀兵之态,与敌展开运动战、破袭战,周旋几天后,先后将强敌阻于明光、藤县一带,又在临沂挫败日军,胜利打响了台儿庄外围战与揭幕战,中国军队以弱击强,干得漂亮 !

台儿庄位于山东南部,为水陆交通要道,系战略要地徐州的一个重要屏障。3月17日,日军第十师团攻取滕县后,不顾左翼第五师团被中国军队所阻,也不顾从安徽方向来援的接兵北上会合,铤而走险、孤注一掷地扑向台儿庄,以期拔掉台儿庄、攻占重镇徐州,夺取打通津浦线之头功。

李宗仁侦察到敌军的意图后,定下了“固守台儿庄及运河一线,诱敌深入,断其后路,相机实施反包围,一鼓聚歼日军”的正确方针。他令孙连仲将军率其麾下3个师坚守台儿庄,一面部署汤恩伯精锐的第20军团故意让开津浦路正面,待敌深入后,再截断其后路,最终合围歼灭之。

3月24日,台儿庄保卫战正式打响。日军第十师团在飞机大炮的配合下,开始猛攻台儿庄。守军31师顽强抵抗,与敌鏖战3昼夜,至死不退,几乎伤亡殆尽。台儿庄内死尸枕藉,血流成河,情形非常惨烈。与此同时,李宗仁严令汤恩伯率20军团火速南下,夹击孤军深入的日军。4月3日,台儿庄大部分落入敌手,李宗仁料到汤恩伯军团第二天中午可以赶到,于是硬着心肠坚拒孙连仲将军提出的将死伤惨重、所剩无几的部队撤到运河南岸休整的请求。他要求孙连仲坚持最后5分钟,必须坚守到明日拂晓。

孙连仲知军令不可违,遂抱必死之心组织官兵逐次抵抗。这天深夜,他组织敢死虎贲数百人,分组向敌军展开逆袭。各敢死队冲入敌阵,挥舞大刀大砍大杀,有人还拉响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人人视死如归,个个骁勇异常。敌军昼夜拼杀,早已精疲力竭,不意中国军队在深夜竟发起突袭,仓皇应战,乱作一团,吃了大亏。中国守军一鼓作气,乘势一举夺回台儿庄的四分之三。日军苦战不 支,被迫退守北门,与守军激战通宵。

天刚破晓,汤恩伯军团突然出现在日军的身后。李宗仁闻报,立即指挥台儿庄守军全线出击,一时间,枪炮齐鸣,杀声震天。日军见己方已陷入了中国军队的重重包围圈中,遂边战边撤,仓皇逃窜, 最后却在中国军队的猛烈攻击下溃不成军。矶谷师团长率残部近万人强行突围,狼狈逃窜进峄县城,闭门死守待援。

至此,台儿庄战役胜利结束,中国军队歼灭日军一万余人,一举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守军自己亦付出了数倍于敌的惨痛代价,用鲜血写下了抗战史上辉煌的一页。台儿庄大捷的消息传开后,举国振奋。李宗仁将军谋勇兼具,指挥有方,从此名扬四海,功标青史。


铁马冰河wu

首先我们要清楚,李宗仁并非战功卓著的名将,他实际上是桂系的政治领袖,所以肯定不是抗日战场的救火队员,哪里困难哪里去。

其次,台儿庄战役的战术谋划,出自桂系另外两个巨头白崇禧和黄绍竑,这倆倒是名将了,也是军事专业人才,白崇禧不多着笔了,黄绍竑有些同学可能不太熟悉, 曾经出任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不过,李宗仁是他们哥仨的老大,最后下决心者,所以功劳记在李宗仁身上也没什么问题。

最后就是实际问题了:

一,抗日战争爆发后,军事委员会划分了全国战区,所谓战区,就是带基本固定的部队,守划好的地区。李宗仁是第五战区司令,职责就是江北至山东段,台儿庄就是他的战区范围,他打理所应当。南京不是他的防区,前面说了他也不是救火队员,去了做甚?

二,南京易攻难守,非战之地。蒋介石一定要守下其实是面子问题,首都不战而弃,国际观瞻太差。包括白崇禧在内的军事专家都反对用大部队守卫南京,军事会议上但凡有战略眼光的国军大佬,没有一个接这个活的,白崇禧自己都不接,会让自己派系的老大顶这个雷嘛。

唐生智当时已经是没有基本部队的光杆司令,主动站出来接活,刻薄点说有不甘寂寞的念头,以为能通过这活重新回到军界。南京保卫战的结果证明,他确实是高估自己了。

三,台儿庄战役上半场,日军是有些轻敌的。进攻第五战区主力的,只有三个主力师团和若干支队,即自南向北突击的华中派遣军第13师团,和自北向南的华北方面军板垣第5师团和矶谷第10师团,兵力分散,隶属不一,所以李宗仁有一定机会。

说上半场,意思是日军在台儿庄吃亏后,随即调集七个师团再次合围第五战区主力 ,李宗仁下半场能做的就一个字,跑。

所幸跑的快,第五战区主力基本突出合围,撤往河南及鄂北,司令长官部设老河口。

四,蒋介石在抗日战争中对杂牌军阀的使用,是既用又防的,不可能让李宗仁等旁系首领通过抗战坐大,无论是政治上还是军事上。所以退一万步说,就算南京可守,就算李宗仁有那两下子,蒋介石也不会容许李宗仁四面出风头。

那麽,蒋委员长该摆在哪里呢?


度度狼gg

李宗仁能守住台儿庄,并取得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的胜利,一方面是川军、西北军誓死抵抗,另一方面是日军的轻敌与孤军深入。作为总指挥的李宗仁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对孤军冒进的日本师团实施大围歼,取得抗战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捷。

而南京保卫战从开始就注定是一场失败的战争,这也是国民党高层的共识。



那时,国民党军队虽在人数上占有绝对优势,但在武器的质量上远落后于日本军队。况且这是一场硬碰硬的阵地战,中国军人血肉之躯焉能抵住日本鬼子的狂轰乱炸。

明知必败,国民党为何要组织南京大会战呢?因为南京作为国民政府的首都,如果不放一枪一炮就拱手让给日本人,不仅无法向国人交代,更会影响军心民心,为了表达抗战到底的决心,这是一场不得不打的悲壮战争。


作为国名党元老的唐生智,不畏个人生死,勇敢挑起南京保卫战总指挥的重任。

1937年12月1日,南京保卫战正式打响。日军兵分三路向南京发起攻击。国民党军队誓死抵抗,伤亡惨重。日军总指挥松井石根向唐生智发出劝降函,唐生智则慷慨回应誓与城池共存亡,表现出中国军人视死如归的气节。

到12月12日,蒋介石眼看南京守不住,便向唐生智下达撤退的命令。因为命令传达不及时,造成撤退无序,拥挤践踏。很多部队滞留城中。

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随机展开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滞留的部队及城中百姓被枪杀活埋达30万之众,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


洛水清风cuixiaosheng

先不要提台儿庄,我们先来看看南京。

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人狂妄地叫嚣三个月内灭亡中国。淞沪会战时中国军队共投入了80万人,以伤亡20万人的代价粉碎了日本人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计划。

按照蒋百里先生制定的战略,从上海到南京,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在这些区域修建了不少堡垒,准备进行节节抵抗。

淞沪会战结束后,中国军队在撤退中处于无序状态。除了自己人把自己人踩死打死外,根本就没有人进入这些堡垒,拖住日本人进攻南京的步伐。

很快日本人就打到了南京城下。日本军队装备精良,南京城无险可守,被攻破,只是时间的问题。

但因为南京是国民政府的首都,如果不坚守一段时间,会严重打击国民的士气,也会让国际社会对中国政府有看法。

南京保卫战只是象征性的抵抗,给国际社会和中国国民一个交代。象李宗仁这样的名将,是不可能来趟这趟浑水的。

台儿庄战役是徐州会战的一部分,也是最精彩的一个片段和华章。

李宗仁是第五战区长官,也是台儿庄战役的总指挥官。

鉴于第五军队装备低劣、来源不一的特点,李宗仁尽量给各路杂牌军以最好的补给和枪支弹药,赢得了这些军队的支持。

处在当时的情况下,想战胜日本人,真能以多胜少。用当时的说法就是扎口袋阵,用优势兵力把日本人包围起来打。

然而就算是这样,想打胜日本人也不容易。口袋搞不好就容易被锥子扎破,如果负责保卫的军队,哪条防线被日本人突破了,那么整个计划就宣告失败。

在台儿庄战役中,不管是中央军还是杂牌军,都展现出了顽强的战斗精神,死战不退,把日本人挤压在台儿庄狭小的区域,给予了沉重打击。

在南京保卫战之前,在最高军事会议上,最终确定要打南京保卫战。但派谁去指挥就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

蒋介石当然希望有黄埔军校生自己的嫡系去指挥,但这些人太年轻,没有指挥20万军队的能力。

其他众多保定军校毕业的早期将领,有能力指挥大军团作战。但是他们都知道南京保卫战必败,不愿意把自己的一世英名毁在南京。

最终,蒋百里的得意弟子,和尚将军唐生智湖挺身而出,表示愿意与南京城共存亡,就这样确定唐生智为南京保卫战总指挥。

但在南京保卫战最后的关头,原计划同样是交叉防守,相互掩护撤退。各路杂牌军又一次出现了大溃退,许多士兵扔下枪支换上老百姓的服装逃跑被处死。

只有广东的军队在他们师长的指挥下,向敌后撤退,才得以自保。当时日本人都在全力向西进攻,自己的后方反而兵力薄弱。

这次广东军队先向上海方向进发,然后再转向南,几经辗转,安全退回。

其他那些放下枪支的军队要么被日本人枪杀,要么被淹死在长江中。

这件事证明了一句话:只有不怕死的人才配活着。


新知传习阁

这个问题涉及到桂系和南京政府的协议,和桂系在抗战中的分工。

桂系和南京政府的协议

两广事变时,桂系公开支持陈济棠。后来蒋介石收买粤系余汉谋等人,导致粤军前线倒戈,粤系反叛中央的计划失败。平定广东后,南京政府调动部队进攻广西,企图一举平定两广。(因为当时共产党已经收缩到了陕北,中央明令东北军进驻陕西剿共,中央军可以腾出手对付地方派系)。

桂系和粤系不一样,粤系更像传统军阀,组织结构松散,桂系更像苏俄式的组织结构,有非常严密的组织性。在李宗仁和白崇禧的调动下,广西武装了二十万兵力抗战中央。此事件造成全国舆论一片哗然,因为日军集结在华北,随时有可能南下。此时南方再爆发内战,会给日军可乘之机。

后经各方政治势力的斡旋,桂系与蒋介石达成文本协议:新桂系拥戴蒋介石为领袖,并在全面抗战开始之时,出兵抗日。而蒋介石允诺不再动摇新桂系在广西之统治地位。广西和南京政府的暂时和解。



桂系在抗战早期的分工

日军全面侵华后,南京政府为了表明抗战决心,大量启用闲赋在家的国民党元老,比如冯玉祥、陈济棠、程潜等人。其中陈济棠就是前一年的两广事变中被迫下野的粤系领袖,抗战爆发后也是捐弃前嫌回国参加抗战。


而桂系作为实力派(桂系和冯玉祥、陈济棠等人相比,不仅是国民党元老,而且手上还有兵),南京政府极力拉拢。在当年八月的战区划分会议中,委任李宗仁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白崇禧调任南京担任参谋本部副参谋总长兼军训部部长。

桂系的精锐编为两个集团军,其中第十一集团军随李宗仁北上徐州,投入淮北战场。二十一集团军随白崇禧北上淞沪,投入淞沪会战。在南京保卫战前夕,随白崇禧参战的二十一集团军在淞沪会战中损失惨重,余部退往后方休整。

由李宗仁统帅的桂系第十一集团军此时也面临严重考验,因为南京保卫战同时期(1937年12月),日军第五和第十师团,五万人由河北杀入山东。山东主席韩复榘率部在德州和日军血战,损失了三个师的兵力,加之南京政府调走韩部所属炮兵,导致韩复榘为了保存实力,不战而放弃济南。此事件几乎使徐州的大门洞开,李宗仁也面临了日军的直接进攻的威胁。




所以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李宗仁为什么没有指挥南京保卫战。

其一:李宗仁早先已被委任为第五战区司令官,徐州方面的防务也很重要。

其二:白崇禧被调入南京,李宗仁就不可能再调任第三战区。因为要避嫌。

其三:李宗仁并非百战百胜名将,调他守卫南京并不一定能取胜。

其四:各个战区的司令长官都是国府元老,让他们担任司令官,更多的是坐镇,而不是作战。

其五:淞沪会战溃败和南京保卫战,都是没有预先预案的。起先南京政府并没有对南京保卫战有严密的作战计划,只是想打一仗。这个时间点,调李宗仁进南京,来不及了。


Mer86

李宗仁将军指挥的台儿庄战役可以说让他一战封神,狠狠地打击了日军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也让李宗仁成为了一代名将。那么这位名将既然能够在台儿庄成功打败日军,为什么不守南京呢?

其实李宗仁将军不是不能守而是不愿意守南京,当初他在关于南京守撤问题上很直接了当的说“南京不能守”。国军可以有淞沪会战,武汉会战,但绝不应该有南京会战。他认为国军可以在台儿庄打败日军,但在南京绝对不行。

为什么李宗仁会说这话呢?只要是中华儿女谁也不愿意首都就这样白白送到日本人手上。但是李宗仁的理由是“在战术上说,南京是个绝地,敌人可以三面合围,而北面又阻于长江,无路可退。以新受挫的部队来坐困孤城,实难望久守”。

这句话就是李宗仁将军不守南京的原因,如果不考虑南京的特殊地位,我认为李宗仁将军说的是正论。南京的地理位置在兵书来看,就是一个绝地,只要占领了南京的外围据点,南京就是孤城。

但是台儿庄和南京不一样,台儿庄的位置适合伏击战,中国军队在这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李宗仁用了一个将军的眼光选了台儿庄是正确的。


一树梅花一放翁

台儿庄是徐州的门户,京沪运河以及南北铁路线的支线点,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日军夹击徐州的首争之地。按原定计划徐州以北的保卫战由韩复矩指挥,韩复矩未战先退,使日军长驱直入给徐州会战投下了阴影。最后,蒋介石将韩复矩枪毙,将韩复矩的兵力交由孙桐萱指挥。

2月下旬,日军东路板恒第五师团直扑临沂,庞炳勋部诱敌深入,挡住日军第五师团的进攻。当时张自忠将军远在淮海流域,李宗仁命令张部增援庞部。日军掌握张部的动向,认为张部至少三天赶到。日军沾沾自喜的认为,抢先击溃庞部,再以逸待劳地反击张部。想不到西北军有吃苦耐劳特色,一日一夜赶到临沂,庞张两人内外夹攻,日军第五师团损失惨重,只能撤退待援。只为砍断了津浦路北段日军的左臂,围歼孤军深入台儿庄的矶谷师团提供了契机。(其实在战前,张庞两人不和,但是为了民族利益,张自忠抛弃的前嫌,拼死共御外敌。)

1938年3月20日,日军矶谷师团借攻克滕县之威,在飞机、大炮、坦克以及四万之众向台儿庄发起进攻。3月27日,日军对台儿庄发起了第三次进攻。北城墙被炸塌,小北门被毁,守卫在小北门的181团3营官兵都牺牲。300多名日军突入城内,惨烈的巷战开始,城内中国守军同日寇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尽管日军占领了全庄三分之二,守军还是拖住敌人。

4月6日,李宗仁赶到台儿庄附近,下达总攻命令,汤恩伯第20军团和孙连仲的第2集团军进行全线反击。一时间,台儿庄城内外枪林弹雨,血流成河。日军头一次遭到国民党部队如此顽强的进攻,很快溃不成军。矶谷知知馅入包围,下令全线撤退,李宗仁命令部队猛追,敌兵遗尸遍野。

台儿庄会战,在李宗仁指挥下,击溃日军第五、第十两个精锐师团的主力,歼灭日军2万余人,缴获了大批武器装备,严重地挫伤了日军的气焰,这是抗战初期,国民党取得最大的一次胜利!(从12月1日开始至6日,日军攻进南京,短短的只有6天时间,李宗仁在徐州,也没有指挥南京保卫战,所以南京保卫战与李宗仁不相干。)


张律明

南京保卫战,在当局最高军事决策会议上,军队高层的主流意见是南京守不住,也没有死守造成巨大损失的必要和价值。但是蒋介石认为南京既是中国首都,又是国父陵园所在地,如果不守,有碍国内、国际舆论与观瞻。认为“守还是要守一下的”,其实已经拟定了象征性防守一下的战略目标。

当时在反对声浪中已经失势的唐生智站出来主张保卫南京,并慷慨激昂的说以身殉国。于是蒋介石便将守卫南京的重任交给了唐生智,但是实际上蒋介石并没有指望唐生智真能够守住南京,因为日军会沿京杭国道进攻中国中部的战略意图已经昭然若揭,南京最终会成为孤城,根本无法防守。

而且在1929年蒋介石统一各军阀彻底集权之前,桂系以李宗仁为首还跟蒋介石是敌对关系,打过仗。1936年李宗仁还发动过反蒋事变,蒋介石也没有真正信任过李宗仁,也不会把保卫首都、扩大军权的重任交给李宗仁。

最重要的是,台儿庄战役是发生在保卫南京之后,这之前李宗仁也没有什么突出的军事才能和战功值得蒋介石另眼相看。再说,鉴于抗战形势,中国军队分为了五个战区,李宗仁所在第五战区并不包括南京防务。按照各司其职,蒋介石也没有理由无缘无故把他调去保卫南京。

当然,李宗仁在台儿庄以29万人对战日军5万人,以我方伤亡5万人,敌方伤亡二万人赢得战争,一战成名。虽然从伤亡数据上看我们吃了大亏,但是这是日军侵华甚至是清末以来首次大规模对外战争取得如此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升了民族士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