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書坑儒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離海之歌

真相當然不會是黃易老爺子腦洞大開的為了銷燬項少龍來過的痕跡而為,真相是秦始皇嬴政生氣沒耐心了,不和這幫酸腐掉書包的儒生玩了。

▲真的不是我


據史料記載:政哥滅掉六國之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中央集權。公元前213年,政哥在都城咸陽與文武群臣及眾儒生大排筵宴。宴會之上,眾儒生圍繞分封制和郡縣制孰好孰孬的問題,發生了激烈爭論,雙方各執一詞,爭吵不休。


“博士生”淳于越等人主張恢復商周時代的分封制,丞相李斯等贊同郡縣制,並嚴厲指責淳于越等人“道古以害今”,淳于越等人不以為然。


他們實在高估了李斯兄的胸懷,以為丞相肚裡能撐船,卻沒想清楚李斯兄連同門韓非子這個口吃都能小肚雞腸,嫉妒陷害而死,何況是他們。

他們也實在是沒有摸清領導政哥的心思,政哥志向高遠,自比千古一帝,自己開拓的新江山怎麼能拾他人牙慧,新天下必然要有新氣象,要與眾不同,開宗立派只此一家。

於是,李斯遂向始皇帝進獻《諫逐客書》,大力批駁儒生不識時務之後,建議焚書,此為焚書的由來。


再說坑儒,秦始皇迷戀仙道,企盼永坐江山,也許只是精力旺盛、閒得蛋疼,追求起長生不老之術。並派徐福、候生、盧生等人四處尋找仙藥。


眾所周知,機靈的徐福哥一入大海無蹤影,海上揚帆後仙蹤沓沓,再不可聞。而候生、盧生兩個倒黴蛋始終未能找到仙藥,心急如焚,又害怕受到懲罰。於是,他們咒罵了秦始皇一番,悄悄地逃走了。

始皇:小福子給朕好好幹,早日求得仙丹回,再見! 徐福:瞧好了您咧,再(也不)見!


政哥聞訊後十分惱怒,不但不給我辦事,還背地裡罵領導,真當我這始皇帝是白給的,太不把我放在眼裡了。於是下令把諸生統統集中到都城咸陽,交給御使審查訊問,藉以查出造謠惑眾的侯生、盧生兩人的行蹤。


諸生人人自危,又確實不知道,為了保全性命,只好相互推諉,畢竟法不責眾嘛。不曾想,這麼長時間沒有結果,政哥失去了耐心,親自圈定460餘人,悉數坑殺——始皇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這就是千百年來一直流傳的秦始皇“焚書坑儒”的事件的來龍去脈。而這460人當中,也許只有方士,也許方士和儒生皆而有之,畢竟經過這麼長的歲月,原來的真相也模糊不清了,但至少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恐怖。


而在儒家思想長期佔據正統地位的封建王朝,我們的始皇帝也背上了殘暴、嗜殺的“千古罵名”!


八零印記

焚書坑儒被誤讀了,秦始皇也因此背上了暴君的罪名,其實焚的書也沒有想象的多,坑殺的有460餘人,絕大多數是方士,儒生極個別。

儒家經典如《詩經》《尚書》以及諸子百家的書,留在官府博士官專管,民間私藏的要交出來燒掉。說明秦始皇並沒有把書都燒絕了,而是留了副本,倒是項羽後來一把火燒了燒了個精光,因而造成了古文經學和今文經學之爭,由於原本散失被燒掉,靠弟子們口口相傳留下來,單靠記憶肯定會出現錯誤,後來逐漸發現藏起來的古版本的經書,與靠口頭記憶寫下來的內容上版本不一。



方士盧生、侯生等替秦始皇求藥昇仙,其實是欺騙秦始皇,並且私下妖言惑眾,求藥失敗後卷巨資逃跑,秦始皇下令將這些方士搜查審訊,坑殺460餘人。

後人常把焚書與坑儒連在一起,其實焚書是秦始皇採納李斯的建議,對那些反對設立郡縣制,而一味要求保持古時分封制的士人的思想控制。坑儒其實應該叫坑方,坑的是方士。由於把這兩件事連在一起,更增添了秦始皇殘暴的形象。本來是進行政治體制改革中的一些控制措施,但造成的後果是秦始皇沒有料到的,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秦的滅亡,而且導致知識分子的心理恐慌,缺乏了思想支撐,導致秦迅速分崩離析。後來儒學興起,一直是中國思想的主流,更對秦的統治進行各種批判。“焚書坑儒”成了中國知識分子的噩夢,更成了暴秦的代名詞。


易珩君

焚書坑儒說的是兩件事,一是焚書;二是坑儒。但都是同一個目的,即限制當時人們的言論自由,維護始皇帝的集權獨裁專制。

身為大秦帝國的子民都必須無條件地遵守秦國的法律、政令。不能褻瀆始皇帝的威嚴,不能隨門是妄議始皇帝頒佈的政策、命令等,誰妄議汙衊就要受到嚴厲懲罰。

現在回到焚書這件事,古典的諸子百家書籍招誰惹誰了?受到如此無端災禍。你別說還真招惹了一個人,誰呀?始皇帝啊!不是他誰有那麼大的魄力要焚盡天下百家典籍。

自從始皇帝統一六國之後,就有些飄飄然。不得了,我贏政建立前無古人的豐功偉績,這天下日月江河皆為我所擁有。而他手下的大臣也阿諛奉承,稱讚他萬世英雄、功勳卓著。

有個齊人淳于越提出當今的秦國應實行分封制,效法周朝可保大秦長久不衰。始皇帝拿不定主意,把提案交給丞相李斯決斷。李斯認為淳于越的觀點十分荒唐,把它看成儒生迂腐之論,這是借古非今,以虛亂實之舉,千萬不可為之。

古時諸候林立,你徵我伐難於統一,就在於社會觀點太多,言論散亂導致人們思想難以統一。因此要實現國家的大一統,就必須實現社會思想的大統一。

在現今之所以有不同觀點和言論,就在於社會上流存了大量的古書典籍,這些百家學說觀點太多太雜導致思想混亂無法統一,甚至產生流言蜚語。要根除這些弊端就必須禁止諸子百家學說的流傳,具體的就是除《秦記》、醫藥、占卜、種植之類書籍外的其他古典書籍全部焚燒之。始皇對李斯的觀點深以為然,於是下令執行。

於是咸陽城外火光沖天,大量的諸子學說、百家典籍傾刻化為灰燼,一樁中國文化發展史的劫難上演了,一個獨裁專制帝國誕生了。

百家書籍沒了這還不夠,一些崇尚儒家的儒生和那些宣揚儒家學說的學者還在呀,他們依然在妄議汙衊始皇帝的政令,他們的言論在始皇看來就是欺騙、造謠、蠱惑群眾,簡直到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地步。這時又發生侯生和盧生因找不到長生不老之藥而逃跑的事,這可惹怒了秦始皇,於是全國搜查方土儒生,擒獲四百六七十人,最後全部活埋咸陽城外大坑之中。

通過焚書坑儒,秦帝國取消了言論自由,百姓無書可讀,只能以秦帝國政策法令為行動指南。始皇帝以為這樣就可控制百姓,永享萬世江山。他錯了,在他故後四年,秦帝國就滅亡了,這麼短的時間,他肯定沒想到。


任憑風沙吹

好吧,老麥就與諸位一起說說這個話題吧,我們就先來看看“焚書坑儒”的出處吧,正史中的正史《史記》是這麼記載的:及至秦之季世,焚詩書,坑術士,六藝從此缺焉。這裡並沒有提出焚書坑儒的概念,而是焚詩書,坑術士。還提及了一個概念“六藝”,六藝指的是:禮、樂、御、數、書、射,由於詩書被毀,術士被坑,六藝不全了(此處用的是“從此缺”,而不是“從此斷”)。其實,從我們今天有讀聖人書也可以看出來,在當時,始皇帝並非對所有詩書痛下殺手,估計焚的多是一些方士之術書。

那麼,咱們就接著聊,什麼是“術士”,秦始皇為什麼要坑殺術士?

術士,其實更準確的說法是方術士,是指那些專門從事星佔、神仙、房中、巫醫、占卜等術的人。方士的由來,基本上從上古時期就已經存在,那時候更確切的說法應該是部落中的巫醫,在戰國時期形成規模,秦漢兩朝達到頂峰。在始皇帝時期,方士的主要作用就是煉丹製藥,尋求長生不老之法。

那麼,一輩子都在追求長生不老的始皇帝為什麼要坑殺方士呢?

始皇帝作為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黃帝,想一統萬年江山,於是拼命的追求長生不老,於是一些研究神仙之術、煉丹之法、陰陽五行的方士消減了腦袋往皇宮裡擠,個個都自稱可以尋得長生不老草、煉製長生不老藥,對這些方士,始皇帝自然也是厚待有嘉,要吃有吃,要喝有喝,要銀子有銀子,要官職有官職,可謂是大把大把的銀子都投入到了這些方士身上,可是一群人研究來研究去,始終沒有煉製出真正的長生不老藥,最後攜鉅款失蹤的失蹤,潛逃的潛逃,你說跑就跑了吧,還到處說始皇帝壞話,首先說始皇帝各種政策純粹是魚肉百姓,就那德行還妄想長生不老,到處求仙藥,純粹傻×一個,而這時候去往海外求仙藥的徐福更是一去不復返,不但攜鉅款失蹤,還順帶拐走了五百童男童女。秦始皇坐等不到,右等不來,急得眉毛鬍子一把一把的掉。痛定思痛,始皇帝對方士開始痛下殺手!

其實,這一次坑殺,史載是在咸陽城外坑殺了460餘人,猜測應該都是當時皇宮豢養的方士,偌大一個大秦帝國,460餘名方士被坑殺,其實並不是大事件,卻被後來的史書者載入史冊,冠以了“焚書坑儒”的惡名(《尚書》:及秦始皇滅先代典籍,焚書坑儒,天下學士逃難解散。),這惡名一背就是幾千年。



老麥說說

焚書坑儒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大家一提起“焚書坑儒”,即可就會想起大秦,就會提起那個味統一大秦、有才、有謀、有膽、有權的的秦始皇,都知道他是一個暴君,一個獨裁者,對他時政的點評那是層出不窮,但究竟焚書坑儒的真相是什麼呢?我們看到許多的史書,古代聖賢對他的解析,咱們就來參與一下吧:

一、司馬遷所著的《史記》中,從未提起過“坑儒”二字。秦始皇焚書並未焚燒醫學、農牧等技術實用書籍,焚燒的是一些方士、術士所著,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燬書籍、坑殺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起因是公元前秦始皇35年,方士盧生、侯生等人替秦始皇求仙失敗後,且私下談論秦始皇的為人、執政以及求仙等各個方面,之後攜帶求仙用的巨資出逃。秦始皇知道後大怒,故而遷怒於方士,下令在京城搜查審訊,抓獲460人並全部活埋替。《史記.儒林列傳》有記載:乃至秦之季世,焚詩書,坑術士,六藝從此缺焉。這些至少說明坑儒這個事件是真的,儘管事出有因,但手段過於殘忍,秦始皇的殘暴是名副其實的。

二、在秦朝一統天下的環境下,缺乏對文化的保護和寬容。像儒生和遊士引用的許多儒家經典,都能夠顯露出對焚書坑儒的憤恨和惱怒,據記載詩經中多讚頌歷代君王,秦始皇不願有六國遺黨頌六國先王,所以要焚,所以,在秦始皇的年代,儒生們真的悲哀。

三、丞相李斯的偏執和執拗,助推了這件悲劇事件的發生,他向秦始皇宣揚絕對權威的思想,他向秦始皇提出焚燬古書的建議:除《秦紀》、醫藥、卜筮、農家經典、諸子和其他歷史古籍,一律限期交官府銷燬,令下三十日後不交的,處以鯨刑;談論《詩》、《書》者處死,以古非今者滅族,官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有願習法令者, 以吏為師,秦始皇竟然批准了李斯的建議。在宴會散後第二天,就在全國各地點燃了焚書之火;不到30天的時間,秦代以前前的古典文獻,都化為灰燼。留下來的只有皇家圖書館內的一套藏書。這系列的殘暴和霸道,讓多少經典失傳?文化的保留和傳承,記載那個時代多少的記憶,二就因為這樣,那樣的一些不同或者奇異,就讓文化做殉葬品,實在令人心痛啊?

所以,焚書坑儒的真相,自古就有評說,那些已經成為過去,有的就讓我們現代人銘記時刻清醒的認識到,我們的國家現在如此強大,有舉世矚目,我們要讓世界看到我們的瑰寶,我們要做文化的守護者、傳承者。


鄭彥英

真相只有一個。

焚書坑儒是秦始皇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燬書籍、坑殺術土儒生的事件。

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陽設酒宴,博土齊人淳于越反對當時實行的郡縣制,臣聞殷周之王千餘歲,封子弟功臣,自為枝輔。今陛下有海內,而子弟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無輔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求根據古制,分封子弟。

丞相李斯加以駁斥,今天下己定,法令出一,百姓當家則力農工,士則學習法令闢禁。今諸生不師今而學古,以非當世,惑亂黔首”

並主張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學誹謗朝政。秦始皇採納李斯的建議,下令焚燒《秦記》以外的列國史記,對不屬於博士官的私藏《詩》《書》等也限期交出燒燬;有敢談論《詩》《書》的處死,以古非今的滅族;禁止私學,想學法令的人要以官吏為師。秦始皇同意李斯的建議。此即為“焚書”。

第二年,兩個術士(修煉功法煉丹的人)侯生和盧生暗地裡誹謗秦始皇,“始皇為人,天性剛戾自用……秦法,不得兼方不驗,輒死。……貪於權勢至如此,未可為求仙藥。”

然後逃亡。秦始皇得知此事,大怒,派御史調查,審理下來,得犯禁者460餘人,全部坑殺。此即為“坑儒”。

兩件事合稱“焚書坑儒”。秦始皇焚書坑儒意在維護統一的集權政治,進一步排除不同的政治思想和見解,其手法極為殘忍、殘暴,雖維持了秦朝短暫的統治,但也加速了政權的滅亡。


戴你看歷史

焚書坑儒主要還是焚書得罪了掌握古代宣傳權的儒生,而儒生在很多方面處於保守主義,所以中國古代並無大的改革,儒對於變革持有的態度都是變古亂常不死則亡的態度,寧可和稀泥也不思錯進取。加之古代方士並無學派區別多有雜糅,其中不乏涵蓋儒學的方士,給了更加的反對理由。於焚書坑儒本身焚書確實對文化壓成巨大沖擊,


在中央集權的政治時代取代奴隸封建時代的變革,以新文化取代舊文化,從官方發起的文化變革。社會內部的文化更替將會要很長時間,官方發起必然帶來一定災難,確實短期最有效的,歷史證明封建制完全敗於郡縣制對於社會的安定作用。並且社會內部的文化變革也容易受經濟利益帶來的思想的變化,當進步者道理論斷敗於保守者那麼文化就會曲向退步和自封,比如宋代到清代的女子婚姻自由問題。

當進步者勝利並能夠穩定社會內部各項爭端,那麼社會趨於健康變革,比如新文化運用和歐洲文藝復興,特別是歐洲文藝復興的成功,同樣是推崇基督教,將自由,文明糅合推進,畫風都為之一變即人文主義,抨擊教會和推崇宗教正義理論並進,所以歐洲人的改革平靜下來他們的信仰和文化基礎都沒有改變,人文主義鞏固了他們的變革。




kentcooper

先說焚書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

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丞相李斯主張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學誹謗朝政。秦始皇採納李斯的建議,下令焚燒《秦記》以外的列國史記,對不屬於博士館的私藏《詩》、《書》等也限期交出燒燬;有敢談論《詩》、《書》的處死,以古非今的滅族;禁止私學,想學法令的人要以官吏為師。此即為“焚書”。

所焚何書?為何而焚?

最主要的一本是《尚書》,因為尚書記載上古聖王的治世理念,而秦始皇自以為“功高三皇,德邁五帝”,所以要用自己的治世觀念代替上古聖王的治世思想,欲厚今乃焚古。

其次是《詩經》,因為詩經中多讚頌歷代君王,始皇不願有六國遺黨頌六國先王。

但最最重要的或是一本方士《道經》。這道經並非現在的老子道德經。

此外還包括詩書、百家諸子的言論及秦國以外各國的列國史記,這裡必須說明列國史記是因為裡面有一些記錄涉及對秦國的不尊重(當然不可能尊重),才被燒的。

必須指出詩書和百家諸子的一部分在帝國政府有一份藏書,但是和秦始皇完美配合的是另一個暴戾的主――項羽,他攻下咸陽後火燒秦宮三月而不滅,帝國的所有珍貴藏書,就此付之一炬。

明月山脈在武俠小說中寫道:贏政使出移位幻影大法和武當縱雲梯輕功,將古書最後的退路一一封死,古書不得不從自由凌雲之飛鳥變成一根釘子,將自已牢牢釘在秦宮之地,他使出渾身解數剛剛抵住贏政的進攻,這時候,項羽出現了,他徑直朝古書走去,走到古書位前的時候,古書根本騰不出手來,他眼睜睜看著贏政伸出一隻手點在他的膻中穴,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回顧那段歷史,我們客觀地分析秦始皇和項羽的兩把火,給古書帶來的毀滅性打擊中,為秦始皇開脫的人都認為項羽罪大;但客觀地分析,項羽這把火,誰都可以放!但贏政這把火,除贏政之外,誰都放不了!更不用說六國列傳毀於一旦。故而秦始皇雖有統一中國、貨幣、度量衡等一系列豐功偉績,但其焚書之害,不容否定!

當然,與其功績相比,基本上還算微不足道。

然後再說坑儒。

坑儒是秦始皇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燬書籍時坑殺“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的事件。

某些人認為秦始皇坑殺的乃是“術士”並不是儒生,但根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坑殺的人“皆誦法孔子”。而且“及至秦之季世,焚詩書,坑術士,六藝從此缺焉”一語出自《史記·卷121·儒林列傳》,術音述,術士,即述士就是儒士!

有人認為這些人傳相告引,因此都是該殺之人,這是非常牽強的說法!因為這些儒生不過是“皆誦法孔子”。本不致死,但《史記·秦始皇本紀》:“·臣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棄市:是在人眾集聚的鬧市,對犯人執行死刑。以示為大眾所棄的刑罰。)以古非今者族。”他們怎知會被坑死?且誦法孔子為儒生必為,即使不“傳相告引”,又如何能避免被抓?

始皇長子扶蘇也曾諫曰:“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

但秦始皇仍“皆阬之咸陽,使天下知之,以懲後。”請問儒生何等無辜???

當然這四百六十多人中可能有兩個練丹的方士騙子,但最多兩人――侯生和盧生,這是秦始皇自己找來的,跟其它人無關!


我是明月山脈,喜歡詩歌和歷史,請與我交流。


明月山脈

焚書坑儒是發生在秦始皇嬴政當權下的歷史事件。據記載,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秦始皇焚燬書籍、坑殺“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


因為這一歷史事件,秦始皇成了歷史上為數不多的暴君代表。秦滅六國,一統天下,結合當時的局勢,秦始皇此舉是為了統一思想,扼殺諸子百家眾多思想對秦王朝進行中央集權統治的一中的威脅,更有利形成一統的局面。


你的趙先生

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封建國家,不允許各家思想擾亂國家統治,否則剛統一的國家會再次分崩離析,特別是當時的儒家思想最反對秦朝的法制思想,不得已,只能以最粗糙最簡單的方式來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