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工於謀國,拙於謀身”是張居正的悲劇?

沐容劍秋

如果沒有張居正,明朝早就完蛋了。

這八個字不是張居正的悲劇,而是明朝的悲劇!

明朝從來不缺少大嘴巴咧咧咧的噴子,就缺少張居正這種腳踏實地辦正事的人。



張居正死後,被朝堂眾人大肆抨擊,海瑞為張居正鳴不平,而評價張居正“工於謀國,拙於謀身”,也是譏諷那群只知“謀身”而不願“謀國”的誇誇其談之輩!

綠遍瀟湘外,疏林玉露寒。

鳳毛叢勁節,只上盡頭竿。

十三歲的張居正,用這首詩,表達自己的勇於向上的理想和志向。

“夫欲求古匠之芳躅,又合當世之軌轍,惟有絕世之才者能之,明興以來,亦不多見。”

張居正就是這樣身負絕世之才的國之大器。



當時,張居正身處的朝堂局面非常險峻。面對奸臣當道、邊境戰亂、國庫空虛,財政混亂等等一些急需改變的現實,阻力之大,可想而知。自稱“別無他長,但能耐煩”的張居正,又是經歷了多麼艱難蜿蜒的曲折道路,才最終實現了中興的理想。

在其位而謀其政。首輔之職難得而易失,由理想邁進了現實,現實中的一切都必須要面對。歷史的機遇選擇了他,而他也必須傾盡自己所能,把理想變成現實。

人在局中,身不由己。所謂的道德,所謂的品行,所謂的人言可畏,都不重要,重要是如何克服重重阻力,讓新政得以貫徹落實,早見成效。



兩難:

一、國家經濟問題:

貧苦農民受到各方面的殘酷壓榨,生活困難,為了苟活一時,就把土地賣給藩王、地主和富商。而這些蛀蟲不但可以不勞而獲坐食田租的收入,而且因為地位和規則,可以優先享受。避免科役,逃避和拖延稅收。由於國家的負擔全部壓在貧苦農民的肩上,貧農擔負不了的時候,就只好把田地賣給地主,成為了農奴。

農奴喪失的是政治權力和身份的自由,但是卻意外地擺脫了經濟上的壓迫和桎梏,催租科役的差人,從此就不再上門催逼了。這引起正常農民的羨慕。於是,農民即使經濟還不十分困難的時候,也會主動嘴到大地主家裡,請求收為農奴。

所以,從經濟的角度上看,朝廷與藩王、地主、富商這些擁有國家大部分財富的人,已經構成了對立的形勢。藩王和地主的勢力越大,國家的財政收入就越少。



二、文化輿論問題

明朝的士紳階層成為當時的經濟的受益者和言論的把持者。

政府的大小官員,幾乎全部都出身於這個階層。而朝堂和地方的輿論,也操縱在這個階層的手裡。

他們剝削和壓迫貧苦百姓,然而老百姓即沒有機會分辨,也沒有能力反抗。貧苦民眾中的一些優秀分子,因為掌握了知識,參與了科考,又被士紳階層所吸收。因此士紳階層反而受到貧民的擁護,他們能輕易控制老百姓的思想和言論。

張居正想要改革,想要整頓,想要革除朝廷百年來積累下來的種種弊端,就必然會觸動這些利益集團――貪婪的地主階層與腐朽的士紳階層。也就是說,在“謀國”和“謀身”間要做出選擇。

是“謀身”,敷衍和迴避,還是“謀國”,直接面對?



高岡虎方怒,深林蟒正嗔。

世無迷途客,終是不傷人。

張居正選擇了戰鬥到底。這也就意味著,他與地主階層和士紳階層之間,走上了拳臺的兩個對角。

經過近十年的不懈努力,勵精圖治和鬥智鬥勇,張居正終於成功了。

朝廷的財政收入有了盈餘,邊境的戰事初步平息,內亂休止,漕運改善,國家很難得地進入了中興。

當張居正去世以後,各種罪名都戴在他頭上,國家富有了,他的後代卻家破人亡。

在改革的大潮中,智慧堅毅,勇敢沉著的張居正破浪而行,他真的“工於謀國,拙於謀身”嗎?

身負絕才,滿腹經綸的張居正怎麼可能不善於“謀身”呢,只是,面對當時的國家形勢,他難以兩全,不可兼得啊!

國興而身滅。

從此以後,朝中重臣,皆是“謀身”之徒,再無“謀國”之士。



捨身謀國,才是張居正一生的真實寫照。

必須向這位偉大的改革家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