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老師:我們的課堂,是老師還是專家做主?

一線老師:我們的課堂,是老師還是專家做主?

寫在前面:

課堂究竟應當由學生作主,老師作主還是領導專家作主?

有些課,老師可以一言不發,把課堂交給學生。有些課,老師揮灑自主地講一整節課又何妨?

學生熱烈討論,分享成果,是教育的一道風景。老師精彩講解,學生用心聆聽,也是教育的一道風景。

1

這是新課改下一堂“公開課”的真實故事。

一位數學老師按照“教與學方式轉變”的要求,準備了很長時間,上了一堂數學公開課。

小組合作,熱烈討論,分組展示,課堂氣氛活躍熱鬧。

在這堂公開課上,她管住了自己的嘴,講得很少。

因為有些領導和專家說,如果一堂課老師講課太多,就是一堂失敗的課。

她的這堂公開課,學生真正主宰了課堂。

從“公開課”的角度來說,這是一堂成功的公開課。

然而僅過了一天,劇情反轉。

第二天,這位老師又把頭一天公開課的內容重新上了一遍。

原因為何?

“昨天的公開課很熱鬧,但晚上的作業完成得一塌糊塗。”她有些無奈。

看來這堂“公開課”有可能又是一堂“假課”。

以“高效課堂”為目標的公開課,卻沒有“效果”,問題出在哪裡?

一線老師:我們的課堂,是老師還是專家做主?

2

新課改下的“教與學方式轉變”,催生出眾多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催生了眾多“課改明星學校”。

但在運動式的推進過程中,狂熱之下,隱憂不少。

教學模式化,成為許多老師心頭之痛。

在部分“專家”的推動下,今天這種教育理念,明天那種教育理念,今天這種教學模式,明天那種教學模式,一陣風一樣刮過。

火了某些教育專家,苦了一線老師。

有的地方則強力推行某一種教學模式。

老師們都在複製同一種教學模式,每堂課看上去都很熱鬧,看多了就疲勞。

我曾經聽一位老師講過一則“笑話”。

他們學校領導多次提醒老師上課一定要少講或者不講,每節課只講幾分鐘或者十幾分鍾,不要講得太多了,要把時間和空間都還給學生。

這讓一線老師無所適從,但又不能違背領導的指示精神,於是老師在上課時要觀察窗戶外面的動靜,如有學校領導經過,就趕緊閉嘴不講,等領導過去了,再繼續講課。

想想我就笑了,老師有多不容易,還得有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功夫。

模式化教學大行其道,老師自己的課堂,自己卻不能作主。

一些經驗豐富的老師,盡心盡力,到頭來卻時常被一些專家嘲諷低效和無能。

一線老師:我們的課堂,是老師還是專家做主?

3

有一次去聽一位數學老師的公開課,這位數學老師是名師,小有名氣。

走進教室,教室四周掛滿了黑板。

我想起了山東省某所學校,這學校教室周圍掛滿黑板,它打造的以“高效課堂”為核心的教學模式火遍全國。

不少局長,校長和老師虔誠地湧入那所學校參加考察,以為取到了“高效課堂”的真經。

然後回到各地後大力推行所謂的“高效課堂”模式,不考慮水土。

我們學校一位老師也去了,回來之後卻很冷靜,他說那種教學模式不能照搬過來。

相比較而言,一線老師頭腦要清醒得多。

聽了這個老師的公開課後,我心裡真的很感慨。

這堂課我特別注意觀察學生的參與情況。

發現討論得最熱烈的是那幾個學生,分享得最精彩的還是那幾個學生,事實上,這就是少數幾個學生表演的舞臺。

在討論環節,不少學生並沒真正參與到討論之中。在分享環節,各個小組重複表達,浪費了不少時間。

雖然後半節課拼命提速,但這堂公開課並沒有完成預定的教學目標。

我相信,這位數學老師的水平遠不止於此。

公開課,可能是一位老師上得最精彩的一堂課,也有可能是一位老師上得最糟糕的一堂課。

準備得太充分,考慮得太周到,還要迎合某些人的口味,公開課的味道並不那麼鮮美。

當然,也不少老師的公開課上得很精彩,學生真的參與了,效果也不錯。

凡事不能絕對。

就如同不能認為某種教學模式就一定是最先進的一樣。

一線老師:我們的課堂,是老師還是專家做主?

4

趁這個機會說說專家。

這篇文章不是針對專家寫的,也不是想否定專家,只是想寫寫感悟。

這些年聽過不少專家的講座,也接觸過不少專家,有些專家有水平接地氣上檔次。

真正有水平的專家,從來沒有離開教學第一線,他們瞭解老師和學生的真實情況,也能理解一線老師面對的困境。

有些專家離開教育教學第一線時間太長了,不在三尺講臺,不知真實教育。

有些理論,放之於紙上可能熠熠生輝,但放之於實際則有可能水土不服。

我曾經聽過一個“課改專家”的講座,其中有一句話印象很深。

“如果你們還堅持傳統的教學模式,不轉變教與學的方式,不把課堂還給學生,不讓學生作主,你們就會誤了學生的一生,你們就有可能成為罪人!”

言之鑿鑿,擲地有聲,聽得我膽顫心驚。

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表達能力等等,這沒有錯。

但全盤否定傳統教學模式,這點我不贊成。

教育需要變革和創新,也需要回望和傳承。

現在各種各樣的所謂先進的模式化教學也存在不少問題,在強力推進的過程中,我們更需要冷靜下來,反思改進。

5

教師,應當有自己的性格,稜角,觀點和主見,在堅守最基本的教育原則和職業道德的前提下,教學方式應當各具特色,百花齊放。

這也正是教育的魅力所在。

如果把老師的課堂都打造成同一模式,這也扼殺了老師的個性,創造性和激情。

換個角度想一想,如果每個老師的每堂課都是同一個模式,毫無變化,對於學生而言,每天會感到多麼無聊。

課堂究竟應當由學生作主,老師作主還是領導專家作主?

我覺得,應當由每一節課作主,由每一節課的具體內容說了算。

有些課,老師可以一言不發,把課堂交給學生。

有些課,老師揮灑自主地講一整節課又何妨?

高中時我最喜歡聽語文老師講課,當她對一篇文章的精妙之處娓娓道來之時,那優美的聲音,豐富的表情如若春風,滲透到每個學生的心裡。

學生熱烈討論,分享成果,是教育的一道風景。

老師精彩講解,學生用心聆聽,也是教育的一道風景。

“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沒有問題,一線老師必須要面對,要改變,讓課堂充滿樂趣和吸引力,讓學生願意學,讓自己更輕鬆。

同時,一線老師也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合的方式進行教學,不要被模式化教學牽著鼻子走。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與所有一線老師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