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的首府是南寧,為什麼廣西簡稱是桂?

frank1997919

我的簡稱之所以稱之為“桂”的原因,還是有很多個的,這個問題和現在廣西的首府是哪裡其實沒有太大的聯繫,但是卻和以前廣西的首府所在地有些許的聯繫。下面,我來簡要分析一下!

第一個,廣西簡稱“桂”而這個桂字呢,其實指的是八桂大地,在《山海經》中有“桂林八樹,在賁禺東”這句話,而廣西的簡稱桂,也就是由這句話演變而來的。這是其中一種解釋。

還有一種解釋呢,是說先秦的時候,廣西這邊都是歸桂林郡管轄的,所以簡稱為桂,而且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廣西的首府都是桂林,所以大家都把廣西簡稱為“桂”。

第三個,廣西自古以來就盛產桂樹,歷史上很多文人都用八桂來稱喻廣西,很多詩詞裡面的桂,也都是指的廣西。

後來,廣西的首府由桂林變為南寧,但是不知道這些歷史知識的人就經常會問,為什麼廣西的首府是南寧,而不是桂林,明明桂林那麼出名,而且廣西的簡稱又是“桂”這個問題。


玉林身邊事

廣西壯族自治區,簡稱“桂”,又稱“八桂”。早在唐代,文學家韓愈就給了廣西“蒼蒼森八桂,茲地在湘南。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的讚譽。從此以後,“八桂”就成了廣西的代名詞,成了廣西人譜寫在歷史中的驕傲。因為不管廣西如何變遷,也不管廣西的建置有了多少改變,“桂”、“八桂”都始終與廣西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八桂”廣西,千般色彩,萬種風情。廣西人用他們的熱情和汗水演繹著歷史,也演繹著現在和將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7e40001f7b508956663\

愛在綠城

廣西曆史上幾百年首府是桂林,到民國才有一段時間南遷到南寧,建國後才確定南寧作為省會,具體看下文。

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唯一沿海的自治區,壯族人有1400多萬。廣西面積23.67萬平方公里,在全國省級單位中排名第9位。

廣西在秦朝時期就是中國領土,當時大部分地區屬於桂林郡和象郡。廣西形成獨立的區劃,是在兩宋時期,距今有千年歷史了。

北宋省的一級行政單位是路,兩廣地區分為廣南東路和廣南西路,這也是今天廣東與廣西的雛形。此時廣南西路是有出海口的,甚至連雷州半島(湛江)、海南島也在管轄範圍內。

元朝設湖廣行中書省,簡稱湖廣。元朝的湖廣包括廣西、海南全省,以及湖北、湖南、貴州大部,再加廣東雷州半島,範圍相當大。

明朝的湖廣指湖北湖南兩省,廣西從湖廣分離出來,稱為廣西行省。不過明朝廣西的出海口全部劃歸廣東,廣西成為內陸省,只能望洋興嘆。

後來清朝延續這種格局,玉林最南端可以聞到大海的氣息,卻被行政區劃隔離開。廣西簡稱桂,因為在北宋、南宋、明朝、清朝時期,廣西的首府都在桂林。

民國從1912年到1949年,桂林做了24年首府,南寧做了13年首府。首府南移標誌經濟政治中心南移,但從明朝到民國約500年,廣西始終沒有出海口。

新中國成立時,廣西首府設在南寧,但仍然沒有出海口,這對經濟發展非常不利。

國家意識到廣西發展的問題,對症下藥,把廣東北海、欽州、防城三市劃入,廣西一舉獲得1595公里長的海岸線,地理格局大為改觀。後來這三個城市都建了萬噸港口,為廣西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地圖帝

但是必須注意的是,當時桂林的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而在當時的布山,位於今天的桂平市西南。當時桂平市所在地區是大片桂樹林,故名“桂林”。

說到南寧,其實在唐初,廣東廣西共為當時的嶺南道轄區。公元886年,唐懿宗下旨,拆分嶺南道為嶺南東道與嶺南西道,並確定嶺南西道治所設立於邕州,也就是今天的南寧。宋代在嶺南西道基礎上設立廣南西路簡稱“廣西”。將治所從邕州遷到桂州,即今天的桂林。所以從歷史的角度來說,南寧比桂林更早成為廣西的省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