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量少,催乳素高,我是得了高催乳素血癥嗎?

24歲的薛女士最近一年月經量變少了,她來婦科就診。婦科醫生給她開了性激素的檢查,薛女士在經期的第2天抽血檢查,結果如下:催乳素824.4μIU/mL,其他的化驗都正常。婦科醫生叮囑她再次複查催乳素。

月經量少,催乳素高,我是得了高催乳素血癥嗎?

第二次化驗結果如下:催乳素446.9μIU/mL,又正常了。

月經量少,催乳素高,我是得了高催乳素血癥嗎?

這是怎麼回事呢?薛女士也糊塗了,她問我;“付醫生,我的月經量少,上次的化驗提示催乳素高,我是不是得了高催乳素血癥?這次複查結果正常,以哪次結果為準呢?”

關於高催乳素血癥:

月經量少,催乳素高,我是得了高催乳素血癥嗎?

1、定義:各種原因引起的外周血催乳素(PRL)水平持續增高(>1.14noml/L或25μg/L)的狀態稱為高催乳素血癥。

2、病因:下丘腦疾病、垂體疾病(垂體催乳素瘤)、原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特發性高催乳素血癥、肝硬化、肝性腦病、慢性腎功能不全、其他比如多囊卵巢綜合症、自身免疫性疾病、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抗抑鬱藥、抗癲癇藥、抗血壓藥、抗胃潰瘍藥等。

3、有何表現?

月經量少,催乳素高,我是得了高催乳素血癥嗎?

1)月經紊亂及不孕:高催乳素血癥90%有月經紊亂,以繼發性閉經多見,也可為月經量少、稀發或無排卵月經;原發性閉經、月經頻、多及不規則出血較少見;卵巢功能改變以無排卵最多見,也可為黃體功能不足引起不孕或流產。

月經量少,催乳素高,我是得了高催乳素血癥嗎?

2)異常泌乳:指非妊娠或產後停止哺乳>6個月仍有乳汁分泌。發生率約90%。因有大分子PRL、乳腺PRL受體數或對PRL敏感性的差異,血PRL水平與泌乳量不成正比。

3)腫瘤壓迫症狀:閉經、青春期延遲等, 神經壓迫症狀如頭痛、雙顳側視野缺損、肥胖、嗜睡、食慾異常和顱神經壓迫症狀。

4)雌激素水平低導致骨量丟失加速、低骨量或骨質疏鬆。低雌激素狀態引起生殖器官萎縮、性慾減低、性生活困難。約40%的患者可有多毛。

薛女士的月經一向規律,28~30天來一次,經期3~6天,經量正常,無痛經。她既往體健,沒有做過任何手術,也未服用任何藥物,有性生活史,未孕,只是最近1年的工作壓力大,經常熬夜,最近1年月經量出現減少到既往的一半。

薛女士出現月經量減少的情況,第一次催乳素的結果也正常,可以診斷高催乳素血癥嗎?

催乳素是一個應激激素,任何的風吹草動(刺激)飢餓、情緒緊張、寒冷、運動、性生活或者打瞌睡等都會引起催乳素的升高。

所以指南指出催乳素如果在正常值的上限的3倍以上時,說明確實存在高催乳素血癥。如果在3倍以下則建議複查。

所以醫生建議薛女士複查催乳素。

催乳素的分泌有晝夜的變化,入睡後逐漸升高,早晨醒前可達峰值,睡醒後迅速下降,上午10點至下午2點降至谷底。在月經週期的變化中,一般卵泡期催乳素水平降低。

所以建議複查催乳素的時間在月經經期的第2~4天,上午10點到11點之內,不要打瞌睡,不要緊張,靜坐半小時,複查真實的催乳素值。

同時也要作相關檢查甲功、肝功、腎功等等,並追問患者是否服用一些引起催乳素升高的藥物,以此排除高催乳素血癥的其他原因。

我們看到薛女士複查催乳素結果正常了,那麼我們就考慮她不是高催乳素血癥,因為如果是高催乳素血癥,任何時候的催乳素水平都應該是高的。

那麼薛女士的月經量減少了,原因何在?

月經量少,催乳素高,我是得了高催乳素血癥嗎?

從上面月經過少的診治流程中逐一分析,我們已經知道薛女士既往身體健康,否認結核和服用藥物史,沒有懷孕,也就沒有人流、刮宮史。

情緒方面的因素呢?康女士最近1年的工作壓力大,經常熬夜,的確有情緒的影響。

早卵泡期也就是經期的2~4天,薛女士已經抽血檢查了性激素,結果正常。

黃體中期測定雌二醇、孕酮以及B超測量子宮內膜的厚度,這又是幹什麼呢?

正常月經的建立依賴於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的完善、子宮內膜對卵巢分泌的激素具有正常的反應性以及女性生殖器官的正常發育。

月經量減少可以是:(1)無排卵性月經,由於無孕激素的影響,內膜不能很好的脫落,血流淤滯,內膜壞死致少量出血;(2)內膜分泌不良,可以是雌、孕激素失調,也可以是內膜對激素反應不好;(3)內膜正常分泌但因缺乏某些脫落因素而只有表層少量組織脫落。

月經量少,催乳素高,我是得了高催乳素血癥嗎?

所以我們在黃體中期也就是距患者下次月經的5~9天抽血測定雌二醇、孕酮,就是看患者有無排卵以及黃體功能如何?

正常胚胎的成功種植依賴於良好的子宮內膜容受性,人類的子宮內膜在每個月經週期不斷地發生著增殖期、分泌期與月經期的變化,大量的研究發現,卵泡發育成熟日,經陰道超聲監測子宮內膜厚度小於8mm的女性,妊娠率會明顯降低,即便能夠妊娠,流產率也會明顯提高。

子宮內膜如果存在先天發育異常或受到各種感染、炎症或機械損傷,可能會導致子宮內膜對有排卵月經週期中正常水平的性激素反應差,因而出現子宮內膜過薄或宮腔粘連,臨床表現為月經過少甚至閉經、不孕、早期流產等。

對於排卵正常的女性,當優勢卵泡發育成熟(直徑≥18mm)時,子宮內膜厚度應達到8~16mm,若此時子宮內膜<8mm,則提示子宮內膜損傷,或稱為薄型子宮內膜。對於妨礙胚胎種植的這部分子宮內膜進行預處理,使子宮內膜增加至正常厚度,將有助於提高妊娠率。

薛女士的月經量少,在黃體中期做個B超,如果此時優勢卵泡發育成熟(直徑≥18mm)時,子宮內膜厚度也達到8~16mm,就屬於正常的情況。

如果發現子宮內膜薄呢?後續的宮腔鏡檢查和子宮內膜的活檢可以判斷有無結核?

同時也要薛女士通過生活方式的調整、情緒的調整,輔助恢復月經量。

簡單來說,月經量少可能存在的問題有:(1)沒有排卵;(2)曾經有過宮腔相關手術,如人流導致宮腔內膜受損粘連。

月經量少,催乳素高,我是得了高催乳素血癥嗎?

通過上面的月經過少的診治流程圖,醫生會首先詢問您有無導致月經過少的病史,比如服用避孕藥、情緒、多次刮宮人流史,有無結核的病史。

後續的檢查主要依靠如果您如果有既往的宮腔操作史比如做過人流、刮宮等手術,同時伴有痛經的情況,宮腔鏡的檢查就可以判斷您有無宮腔粘連。

2、《婦產科學》第8版,主編謝幸 苟文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