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十三個地級市裡,哪個地級市的發展最好,哪個地級市的發展最差?

西楚精彩

中國每個省份都有發展快和發展慢的城市,江蘇省也不例外。這個和人沒有關係,和地域有關係。比如蘇州,如果不是上海的輻射帶動,能發展這麼好嗎?


城市發展不能說好與差,只能說發展的強與弱,這個主要是看城市綜合發展實力,以及經濟總量的增長率。


根據我瞭解的信息,截至2018年一季度,江蘇省經濟總量增長最快的就是蘇州了,蘇州一季度經濟總量GDP為3861.27億元,遙遙領先江蘇省其他地級市。


沒有意外,宿遷一季度經濟總量GDP為547.28億元,繼續在江蘇各地級市墊底。


說句公道話,宿遷只所以在江蘇排名十三,主要原因,一個是地域,一個是宿遷管轄地少,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宿遷是江蘇最年輕的地級市,家底薄。


雖然宿遷在江蘇省經濟總量排名墊底,但在全國經濟總量卻排名第91位,在100強之內。可見江蘇省每個地級市的發展潛力都不可小覷。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題主作為參考。


曾經6029059217

嚴格意義上說,江蘇省有12個地級市,省會南京是副省級城市。

江蘇省至少是自唐朝以來,就是中國的重要經濟中心之一。在唐代,今天的揚州是中國當時最大最繁華的城市。江蘇經濟繁榮,民生富足局面一直持續到今天。

2017年江蘇省GDP85900億元,佔大陸經濟總量的10%左右,僅次於中國第一大省廣東。

當然,一國一省乃至一縣,由於內部資源稟賦的差異,必然出現經濟發展不一致的情況。有增長快的也有增長慢的,有富裕的也有相對落後的。即使像美國如此發達的國家,人均GDP高達5.8萬美元,各州之間也存在的貧富差距。比如紐約州人均GDP已經超過了10萬美元,而地處中部的密西西比州卻還不到4萬美元。

在江蘇省內不存在這三個發展梯隊。以蘇州、南京、鎮江、常州、無錫構成的蘇南為第一梯隊。揚州、泰州、南通組成蘇中是第二梯隊。以淮安、鹽城、宿遷、徐州和連雲港組成的蘇北是第三梯隊。

在這三個梯隊中,蘇南經濟發展最好,蘇中其次,蘇北最差。2017年,中國有14個城市的GDP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其中有三個城市——南京、無錫和蘇州,位於江蘇省,而且全部都是來自於蘇南。這三個市的GDP總量是39546億元,佔江蘇省經濟比重46%。若再加上常州和鎮江,蘇南地區的經濟總量達到了5萬億元。


再來看看各市的經濟發展情況。人均GDP是公認的用於評價一地經濟發展水平的最重要經濟指標。

江蘇省人均GDP最高的五個市分別是蘇州、無錫、南京、常州、鎮江,都是來自於蘇南地區。來自於蘇中的揚州、南通、泰州、排在第六至第八名。來自蘇北的徐州、淮安、鹽城、連雲港和宿遷排在全省的第九名至第13名。

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江蘇省各市的人均GDP自南向北依次遞減。蘇州最高,宿遷最低。出現這種經濟格局的主要原因。一是歷史發展原因,二是地理配置造成的差異。


紅谷新視界

江蘇是我國經濟總量第二大省,2017年江蘇經濟總量為85900億元,同比增長7.2%。其中江蘇13個地級市的經濟總量如下圖:

江蘇13個市中,經濟總量突破萬億大關的有三個,分別是蘇州、南京和無錫,目前全國共有14個城市經濟總量進入萬億俱樂部,江蘇省就佔了三個,這從側面也反映出江蘇強大的經濟實力。江蘇13個市的經濟總量都進入了全國城市經濟總量100強,其中經濟總量最大的為蘇州市,高達17319億元,最低的則是宿遷市,為2610億元,蘇州的經濟總量約是宿遷的6.64倍。這樣看起來江蘇經濟發展還是有些不平衡,但是相比其它省份,也算好了。比如廣東,2017年廣東經濟總量最大的是深圳市,為22438億元,而經濟總量最低的雲浮市,為840億元,深圳經濟總量是雲浮的26.7倍。



若說江蘇哪個地級市發展得最好,非蘇州莫屬,2017年蘇州經濟總量高達17319億元,位居江蘇省內第一,全國第七。作為地級市,蘇州的經濟總量超過了除四大直轄市和廣州之外的所有其省會份城市。蘇州是我國的工業大城市,其工業總產值僅次於上海位居全國第二。蘇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遊城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長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未來蘇州經濟發展將會取得更大的發展。



若說江蘇哪個地級市發展得不那麼好,筆者認為並非是宿遷,而是連雲港。

連雲港,江蘇省下轄地級市,古稱“海州”,陸地面積約7615平方公里,人口449萬。連雲港地理位置優越,屬於沿海城市,擁有優良的港灣,可以發展港口經濟。同時連雲港又是1984年國務院批准的14個全國首批對外開放城市,這14個城市中,比如上海、廣州目前已經發展成為全國四大一線城市。就算是同為沿海開放城市,同在江蘇省內的南通市,2017年經濟總量為7734.6億元,其連雲港的2.96倍,連雲港擁有這麼好的條件,經濟卻位居江蘇倒數第二,確實差強人意。當然這是相對江蘇省內而言,連雲港的經濟總量仍然能進全國百強,還是不錯的,隨著振興蘇北戰略的推進,相信連雲港會發展得更好。


錦繡中源

如果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兩市的經濟狀況。蘇州2017年的GDP為17319.51億人民幣,人均GDP為16.2萬人民幣,從這數據可以看出蘇州的經濟在全國是位於前列的。蘇州工業相當發達,是中國乃至全球工業大市;2017年蘇州一個市的工業產值3.6萬億元,已超過上海3.3萬億元。蘇州是一座現代化發展程度較高的城市,是江蘇省重要的經濟和物流中心,也是中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蘇州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全市旅遊業已經融入長三角城市群,打造“天堂蘇州、東方水城”的品牌。走出了一條蘇州旅遊業的發展之路。蘇州下轄5個區,代管4個縣級市,總面積8488.42平方公里。代管的崑山、張家港、常熟常年位列全國百強縣前四名,太倉位列百強縣第七名。全市整體經濟實力全國排名第七,江蘇排名第一。所以說蘇州的經濟實力相當雄厚,號稱中國第一地級市。



宿遷,江蘇省最年輕的地級市。建市至今20餘年,下轄3縣2區,全市總面積8555平方公里。人均地區生產總值7000美元。2017年宿遷實現地區生產總值為2610.94億元,位列全國地級以上百強城市。是江蘇省經濟總量最小的地級市。宿遷歷史悠久、文化繁榮,古稱下相、宿豫,是西楚霸王項羽的故鄉。京杭大運河穿境而過,北倚駱馬湖,南臨洪澤湖。主要旅遊景點有項王故里、乾隆行宮、駱馬湖、洪澤湖溼地等著名旅遊景點。是中國優秀的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金融生態市、聯合國環保節能新型示範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宿遷雖建市較晚,但是經濟發展相當迅速,市內各區縣你追我趕,具有良好的發展氛圍。下轄沭陽縣為宿遷唯一全國百強縣,經濟發展欣欣向榮。宿遷也是中國酒都,洋河、雙溝兩大名酒出產於此。號稱“中國白酒”之都。



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出,宿遷跟蘇州的經濟是沒法比的。其實近年來蘇州沒少幫助宿遷發展,在省委省政府通盤佈局全省發展的框架下,宿遷的“蘇宿工業園區”和沭陽的“昆沭產業園”都是南北掛鉤的有力舉措。每年宿遷招商推介會蘇州都是重點地區,兩地合作頻繁,也結出累累碩果!相信在未來兩市的經濟發展會更加互動,相互取長補短,齊頭並進,互利共贏。為江蘇省提前實現現代化、走在全國前列再立新功,為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再創輝煌。


古亭幽月

發展最好的地級市是蘇州,可以超過除了廣州之外的所有省會。發展最差倒數第一的是宿遷,但放在別的省份能排到三四名。

蘇州不僅是江蘇發展最好的地級市,更是中國最發達的地級市,經濟發展是全國一線水平,除了一線城市廣州,所有的省會都要在蘇州之下。

無錫發展也是特別不錯,以前實力和蘇州相當,但這幾年蘇州發展更快,各方面已經拉開無錫不少。

江蘇發展最差的、GDP倒數第一的是宿遷,但雖然在江蘇倒數,放在別的省裡可以排三四名左右。所以江蘇雖然蘇南、蘇北發展差距不小,但相對全國已經算是特別均衡。


堅果旅行

江蘇省位於我國華東地區,屬於長三角經濟圈。是一個文化大省,旅遊大省,人口大省,同時也是一個經濟強省。是中國經濟最活躍的省區之一,目前江蘇省超過萬億元的城市就有三個。


那麼在江蘇的13個地級市中(包括副省級城市)發展
最好和最壞的是哪個呢,不知道比較標準是啥啊,那就看GDP吧,拼經濟,拼經濟,拼經濟!

這是上年度江蘇各市的經濟報表,我們可以看出蘇南地區的蘇州市以1.73萬億元遙遙領先,獨佔鰲頭。而蘇北的宿遷市以0.26萬億排名最末。排名第一的蘇州經濟總量領先排名第二的南京5000多個億。是排名最末的宿遷的6.6倍還要多。從名義增速來看,蘇州在省內也處於領先位置,而宿遷同樣處於落後位置。

這是江蘇各市人均GDP,同樣蘇州高居
這是蘇州市的縣域經濟,從表中可以看出,蘇州任何一個區縣市的人均GDP都要高於宿遷市的人均值,也同樣高於全國平均值。另外,蘇州10區市中只有三個低於省平均值。而宿遷全市整體落後於全國平均水平,比江蘇省內人均水平幾乎低出了一半。

所以顯而易見,在經濟發展上,蘇州是江蘇省發展最好的一個地級市,高於副省級省會南京。而宿州是發展最落後的一個地級市。


那詩那遠方

發展有幾個方面,一是縱比,即自己和自己比;一是橫比,自己跟人家比;還有就是今年和去年比,看進步。


江蘇有12個地級市(南京屬副省級),以2017GDP總量來看,地級市GDP總量超7000億元的有3個,分別為:蘇、錫、通。其中蘇州GDP總量一家獨大,超過省會城市南京排全省第一。


從體量上看,宿遷最小,只有蘇州的1/6多一點,但宿遷自己和自己比,發展速度還可以,GDP名義增速11.05%。泰州發展最好,達到15.67%。發展最差是鎮江,只有7.08%。

從人均GDP看,宿遷最低,還有連雲港,與省內其它地級市比,差距比較大。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只有省內平均一半。

2017江蘇人均收入排行榜


人均收入反映一個市的居民富裕程度,從表中可以看出,還是宿遷最低。

基本結論:從GDP總量名義增速看,泰州發展最好,鎮江發展最差。但從人均GDP和人均收入這兩個指標看,蘇州發展最好,宿遷發展最差。

以上是從定量上分析得出的結論。

從定性看,發展最好的應該是常州。

常州在2016年GDP增速就達到8.5%(實際增速),2017年再次超8%排名省內前列。常州這幾年在蘇南板塊中比較沉寂,被蘇北南通超過,今年說不定就追上南通。常州綠色發展做得最好,房價很親民,宜居,民營資本投入到實體經濟的佔比、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速和利潤總額均在蘇南板塊中佔據著領先位置,有很強的發展後勁。

常州發展上來了,蘇錫常將重振雄風。

定性分析發展最差的應是鎮江。不論基礎、還是地理位置,都勝過蘇北,且是省內唯一能沾上省會城市南京光的一個地級市,被蘇北的通、徐、鹽、揚、泰陸續超過,有點說不過去。

最後結論:常州發展最好,鎮江發展最差。


布衣吳新建

首先,南京不是地級市。發展最好的是蘇州,不管人均還是總量,或者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是全省第一。作為為江蘇最年輕的城市,宿遷的發展最差。附上2017年江蘇省各個城市的經濟發展狀況。



stephencurr215165688

GDP蘇州第一,毫無懸念。但論市區城建、綜合實力蘇州還不如淮安、徐州,與無錫也差不多。江蘇省的政治、軍事、文化、教育、商業、交通…一堆都是以南京為中心。南京除了GDP稍稍落後,其他所有領域的綜合實力第一毫無疑問。蘇州還差一個檔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