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憶秦娥,簫聲咽》,為何被王國維盛讚“以氣象勝”?

一綠浮芳

李白《憶秦娥,簫聲咽》,為何被王國維盛讚“以氣象勝”?何為“氣象”?

宋代嚴羽在《滄浪詩話》中數次提到過“氣象”,例如他在詩評中評價唐人與宋朝人的詩作:詩未論工拙,直是氣象不同。在其中的詩辯中提到:詩之法有五:曰體制、曰格力、曰氣象、曰興趣、曰音節。後人把雄壯、渾厚作為盛唐詩歌的風貌特徵,稱之為盛唐氣象。

盛唐詩人的詩裡洋溢著那個時代的所具有的豪情壯志,筆下描寫的是壯麗的山河,雄偉的風光,一掃南朝至初唐的浮靡詩風,重塑所謂的“漢、魏風骨”。下面看一看李白的這首詞:

《憶秦娥》(唐)李白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遊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李白的詞裡有這些意象:簫聲、秦娥、月、柳色、灞陵、樂遊原、咸陽古道、音塵、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其中簫聲、秦娥、月、柳色是閨怨主題常用的意象,這些並看不出什麼“盛唐氣象”。但是後面的灞陵、樂遊原、咸陽古道、音塵、西風、殘照、漢家陵闕,景物逐漸闊大起來,一般的閨怨詞很少用這些壯麗雄偉的形象。李白的這首詞可以與柳永的一首《八聲甘州》放在一起比較一下: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杆處,正恁凝愁!

柳永的詞:“

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 ”情景交融,雖然寫的是羈旅情懷,但是意象悲壯闊大,被蘇軾稱讚其佳句為"不減唐人高處"。

無論詩詞,選取的物象與情懷如何相結合,最反映作者的風格和水平。詩詞中的氣象有時候不僅僅是技巧更是詩人的氣度與胸懷的體現,往往帶有時代的烙印。


老街味道

這首詞是李白不為人熟知的作品,然而在詩史中卻極為重要,與《菩薩蠻 平林漠漠煙如織》一起譽為“百代詞曲之祖”。

《憶秦娥》(唐)李白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遊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灞陵:今西安市東,是漢文帝的陵墓遺蹟。當地有一座橋,為通往華北、東北和東南各地必經之處。韋應物“猶酣新豐酒,尚帶灞陵雨。”

樂遊原:又叫“樂遊園”,在長安東南,漢宣帝樂遊苑的故址,地勢較高,可俯視長安城,在唐代是遊覽之地。李商隱“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咸陽古道:咸陽,秦都,在長安西北,是漢唐時期由京城往西北從軍、經商的要道。唐人常以咸陽代指長安,“咸陽古道”就是長安道。

漢家陵闕:漢朝皇帝的墳墓和宮殿。

譯文:簫聲悲咽,秦娥夢中驚醒,秦樓明月。下弦月,青柳色,憶灞陵橋上傷離別。 遙望樂遊原,清秋佳節,咸陽古道音信斷絕。西風輕拂,夕陽殘照,眼前只留漢皇墳墓和宮闕。

1 是閨怨詞,卻又遠不止閨怨。

這首詞作於唐玄宗天寶後期。

秦娥是誰?“秦娥”本指的是古代秦國的女子弄玉。傳說她是秦穆公嬴任好的女兒,愛吹簫,嫁給仙人蕭史。李白這兒指的是思婦。

這位思婦了不得。夜半被簫聲驚醒,追憶灞橋分別,思念離家的愛人。卻想到,咸陽古道,夕陽殘照,漢家陵闕。普通的思婦,卻視野廣闊,由眼前愛人離家路追憶到歷史深處,思念愛人卻蒙上了一層歷史的蒼涼與厚重。

李白借一位女子口吻,或許是在表達對一種事物的追求與苦思,執著卻全然沒有結果的悲傷。2 “西風殘照,漢家陵闕”,道盡盛衰興亡事。

王國維評價此句:“西風殘照,漢家陵闕。”寥寥八字,遂關千古登臨之口。

拋開思婦的離愁,融入歷史的憂愁,秦、漢曾經赫赫榮盛,如今古道悠悠,音塵杳然,繁華、奢侈、縱慾,一切都被埋葬了,只剩下陵闕西風,殘陽中淒涼,百年、千年地風雨剝落殘敗下去。詩人不是在憑弔秦皇漢武,而是在反思歷史和現實,交雜著盛與衰、古與今、悲與歡,“傷心秦漢行經處,宮闕萬間都作了土”。

天寶後期的唐王朝已沒有開元盛世的繁華,或許說繁華已開始了落幕,盛唐博大榮耀深厚的氣象中不可避免地滲入了榮至極點後的悲涼之氣,頹廢之風,詞人似乎敏銳的捕捉到王朝表面風光後的政治危機,盛極而衰,衰竭而亡,只能掇取咸陽古道,漢家陵闕,以古照今,來表達自己對歷史的深沉的思慮。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稱此詞“以氣象勝”。

思婦的閨愁成了陪襯,歷史的憂慮才是正題,是李白匠心獨運還是無意造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