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玻璃脱落险象环生,乘机遭遇险情如何避险

5月14日,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执行重庆-拉萨航班任务,在成都区域巡航阶段,驾驶舱右座前的风挡玻璃突然破裂脱落。在9800米高空的航班,驾驶舱内温度骤降、气流狂奔,舱内设备因为气压急剧变化遭到破坏。机长与全体机组人员凭借着自己的经验与勇气、技术与胆识,完全凭手动控制飞机,完成了堪称世界民航史上最具挑战性的特情处置,使飞机平稳迫降,机上人员全部安全着陆!

看完这些,需要思考的是,当乘坐飞机遇到危险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惊险程度难以想象

【风挡玻璃破损脱落会使整个客舱失压】 飞机在30000英尺高度巡航时,客舱内的座舱高度相当于6000-7000英尺,人在这一高度时完全可以自主呼吸并能保持身体的舒适度。但是,一旦出现玻璃破损,短时间里客舱内压力就会变为飞机真实高度的外部压力,一瞬间就会让人失去意识。

【温度降至零下40℃,还伴随噪音和大风】 风挡玻璃破损一瞬间,如果飞行员没有系好安全带的话,很容易被吸出窗外,即使在座舱内,也能感受到龙卷风般的撕扯感。由于强烈的向外吸力,飞机仪表盘部分系统也可能受到损坏,飞机自动驾驶功能就会失效,飞行员需要手动驾驶飞机。同时,驾驶舱内的温度迅速下降到零下40℃左右,如今飞行员穿着多为短袖,在低温环境下需要克服寒冷,同时带来的还有大风及强烈的噪音。

【民航客机下降到安全高度比战斗机更难】

 对于战斗机飞行员而言,借助于飞机良好的机动性能可以在短短的3分钟之内把飞机高度迅速下降到4000米以下。而民用航空下降率最大只能在30米/秒,下降到4000米最少也需要5分钟以上,如此长时间暴露在低温、低压、低氧气含量的环境中,自身安全都难以保证,更何况机上还有上百名旅客,飞行员的决策与处置难度难以想象。

实用乘机、避险技巧

【登机前要做好安全准备】 乘飞机出行,尽量别穿T恤、短裤和凉鞋,以免到遇突发事故时,被玻璃、金属划伤。最好穿长袖上衣和长裤,给身体提供更好的保护。此外,不要随身携带铅笔、圆珠笔、钥匙等尖锐或坚硬物品,它们在飞机受到冲击时可能成为致命的凶器。

飞机玻璃脱落险象环生,乘机遭遇险情如何避险

【登机后全面掌握安全信息】 登机后,首先确定好紧急出口的位置,这样即使在飞机发生意外,机舱内烟雾弥漫或者太黑时,也可以找到出口。根据门上的说明,学会紧急出口的开启方法。仔细阅读前排椅背上的安全须知,认真观看乘务员的介绍和示范,这些知识在逃生时最为有效。熟练掌握系上和解开安全带的方法,可以重复几次系、解安全带的动作。

【发生危险,安全操作听指挥】 一旦发生危险,要尽量保持镇定,听从乘务人员的指示。飞机失事后的90秒内是逃生的“黄金”时间,这段时间内尽量要做到以下几点:

——确认最近的紧急出口位置,同时系好安全带。

——收回小桌板、竖直椅背。保证自己这一排及后方乘客逃生通道畅通。

——摘下眼镜、项链、戒指、假牙,脱掉高跟鞋,取出口袋里的尖锐物件。

——当机舱“破裂减压”时,要立即戴她氧气面罩;若飞机在海洋上空遇险,要立即换上救生衣。

——飞机迫降时,应双手交叉放在前排座位上,头部放在手上。也可以将身体蜷缩在一起,比如身体弯向膝盖,双手尽量抱住脚踝,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巨大撞击力对骨骼的损伤。当听到机长发出最后指令时,乘客应按上述动作,做好冲撞的准备。飞机未触地前,不必过分紧张,以免耗费体力。在飞机触地前一瞬间,应全身用力,憋住气,使全身肌肉处于紧张对抗外力的状态,以防猛烈的冲击。

——遇到危险时,人们可能会迫不及待地解开安全带准备逃生,但如果过早解开,飞机产生的强大冲击力会对旅客的身体产生致命伤害。建议在飞机落地基本稳定之后再解开安全带。

——一旦飞机降落坠毁,要尽快走向安全出口,或者走向有外界光亮的裂口,快速远离飞机残骸。如果发现紧急出口也已经起火或被浓烟包围,那么就要向着有光亮的地方跑。

(清华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博士-威龙、魏景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