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攤面積怎麼計算?

WANG137393668

公攤面積飽受購房者的詬病,但是我們對於公攤也只能抱著無奈的心情去對待。既然大家對於公攤都是這麼的不屑,有這麼的難以理解。

下面老J就根據自己的實際工作經驗來為大家解讀公攤面積究竟是怎麼算的。




公攤面積的計算其實並不難理解。只是牽扯到分攤到的時候裡面有太多的是拉扯。由於計算公攤的難度與樓棟的設計複雜程度有關,因此,老J就按照一般的高層純住宅來給大家解釋說明:

想要了解公攤面積的算法我們就要知道什麼是公攤面積?

公攤面積就是除去我們房屋的套內面積之後剩下的共用部分。公攤面積的分攤規則是誰使用誰分攤。這樣一來,高層純住宅的公攤面積就包括以下部分:門斗、門廳、大堂、樓道、前室、電梯、樓梯、管井、屋面間、電梯機房、設備用房、外牆和保溫等。

公攤面積的計算公式:

公式的情況就如上圖所示。那麼,下面老J就帶著大傢俱體來計算一下公攤面積吧:

這裡我們舉個例子:

我們假設上圖的戶型是一個18層樓層的單層平面圖。

那麼18層的總建築面積就是單層建築面積✖️18;這裡我們就使用圖上的D戶型建築面積來算:129.45✖️2✖️18=4660.20平米

(兩個戶型雖然格局不一樣,但是面積相同)

套內面積:套內面積包括一半的外牆,也包括室內的牆體,這些都是住戶自己的套內面積,也就是用圖上標註的我軸線計算:

D戶型套內:6.55✖️1.20+9.90✖️9.55+1.25✖️4.20+1.20✖️4.50=113.06平米

總套內面積=113.06✖️2✖️18=4070.16平米

總公攤面積=4660.20-4070.16=590.04平米

公攤係數=590.04/4070.16=14.50%

D戶型的建築面積=113.06+113.06✖️14.50%=129.45平米。

剛好和戶型圖上的面積吻合。



房產老J

  在如今的高房價下,面對高公攤很多購房者都有點難以接受,看似面積夠用的房子,在去掉“讓人傷心”的公攤之後,實際面積往往令人大失所望。對於公攤面積,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去算,有的房子公攤面積可能只有15%,有的房子公攤面積卻要30%。那麼,公攤到底是什麼?究竟多大面積才合適?錢花在公攤上真的是“浪費”嗎?本期《樓市X真相》,X博士帶您深入瞭解。

  1、什麼是公攤面積?

  公攤面積是指由整棟樓的產權人共同所有的整棟樓公用部分的建築面積。

  2、公攤面積的主要組成部分是什麼?

  

  作為獨立使用空間銷售或出租的地下室、車棚等,不應計入公用建築面積部分。作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也不計入公用建築面積。

  3、公攤面積越小越好麼?

  

  4、不同類別住宅公攤比率參考

  現代住宅類型多,房屋配套也各不相同,公攤比例無法定上限,國家目前沒有對公攤係數進行標準化制定。但是市場上有一些公攤比例的慣例,我們可以作為參考。

  

  5、如何破解“公攤”潛規則?

  

  綜上,房屋公攤面積並不是越小越好,但購房者在簽訂購房合同時,一定要多加留心,警惕開發商的“貓膩”,最好約定好公攤面積數據,謹防開發商給業主無故增加公攤的可能性。


去哪裝修

公攤面積計算方法:

建築面積=套內建築面積+公攤面積   

公攤面積=公攤係數*套內建築面積   

公攤係數=總公共分攤面積/(套內建築面積*總套數)   

套內建築面積=套內使用面積+牆體面積+陽臺面積   

另外在公攤上購房者應該注意:外牆隔牆量中線,套內牆體全計算;陽臺區分封閉否,封閉全算未封半。


安居客

我感覺樓主在疑慮一個問題,除了公攤面積以外,應該100.7平米,可是為啥自己量了89平米呢?是否在想咋又就少了11.7平米呢?這是因為建築面積包含了承重牆中心線外的面積,你這個樓房的公攤面積非常正常,我家就樓房包括公攤122平米,套內面積才95平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