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胡同裡都有哪些擺設?

vera0704

在老北京胡同裡,老百姓們通常都會設置一些擺設,比如泰山石敢當、柵欄、上馬石、拴馬樁、水窩子、過街樓等。下面就詳細挑幾種說一下。

1.上馬石

上馬石也被稱為“下馬石”,是以馬代步時代用來上馬、下馬的石頭,大多左右對成擺在宅門的兩側,是一個具備有兩步臺階(有的是三步,以兩步居多)的石頭,第一步臺階高約30釐米,第二步臺階高約60釐米,通常材質多為青石或花崗石。一般只有大戶人家的宅門前才會設置上馬石,因為並不是所有的人家都有馬車或者騎馬。

2.水窩子

在老北京的一些衚衕裡,有一些水井,在水井的旁邊,通常會有一些窩棚,這些窩棚就被稱為“水窩子”。水窩子是看井併為大戶人家挑水送水人住的地方。在清朝,衚衕裡的水景被稱為“官井”,由兵營裡的火夫管理。清朝的統治結束後,原來管理水井的火夫開始承租水井,成為“井主”,井主僱水夫送水,水夫則在水井旁搭建窩棚作為住處。

3.拴馬樁

顧名思義,拴馬樁就是用來拴馬的樁子。常見的拴馬樁有兩種,一種是獨立式的石柱或者石碑,另一種是“石洞式”的拴馬樁,它固定在宅院倒座房的後簷柱上。拴馬樁不僅是衚衕宅院建築的有機構成,也像門前的石獅子一樣,有裝點建築、炫耀富有、避邪鎮宅的意義,所以被稱為“小戶人家的華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