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懶還是得了抑鬱症?如何區分

到底是懶還是得了抑鬱症?如何區分

01

當我們自身或身邊有人患有抑鬱症時,有一個明顯的狀態發生,那就是“懶"。

但是這種懶與“懶人”的“懶惰”是不同的,儘管某些時候它們看起來非常相似。這種相似在很多時候給抑鬱患者帶來許多非議和不理解。

筆者將抑鬱症之“懶”與普通的懶惰做一個比較和分析,以為抑鬱症患者正名。

懶,每個人都可能會懶:懶的做飯,懶的洗衣服,懶的拖地,懶的做某項工作。即便是一個很勤快的人也會犯懶。

普通的懶是儘管有能力去做某一件事,而仍然不進行完成的舉動或不努力去完成這件事。它是一個可以改變的狀態,你可以感到自己”犯懶“,但仍可以感到快樂、挫折、憤怒、幸福。你非常健康和精力充沛,你只是喜歡做有趣的事情而不是做你的工作。你只是單純的不想做你的工作。

正常情況下“懶”僅僅是一種“選擇”:房間亂糟糟的,自己完全有能力在極短的時間內整理乾淨,沒有整理房間的理由往往是覺得這點時間用來打遊戲或者做點其他有意思的事更好。這裡的兩種選擇你都可以完成,僅僅是選擇性更趨向於後者而已。

02

而抑鬱症的懶則是升級版的“無所不懶”。

那麼如何解釋抑鬱症的這種“懶”呢?

抑鬱症是一種真正的疾病:它像高血壓,胃病,皮膚病一樣都是疾病。它所表現出來的是情緒的持續低落,缺乏動力,對過往喜歡的事情不再感到快樂,自卑,恐懼等症狀。

如果說普通的懶惰是“我想一整天都賴在床上睡懶覺。”那麼抑鬱症則是“我能做的只是躺在床上,因為我討厭我的生活。我很傷心和悲傷。我希望事情會改變,或者如果我死了,有人會想我嗎?”

抑鬱症是一種消耗你生活的疾病,抹去所有其他的東西,掩蓋幸福,理智,動機,睡眠或吃飯的能力,甚至生活的意志。如果對比一下的話,一個懶惰的人不會清理房間;而一個抑鬱的人則不會去打掃,不會去購物,不會去參加聚會,不會去公園,不會去和朋友一起玩樂等等等等。

03

懶惰的懶,往往是對生活比較滿意,懶就“懶”是全部。而抑鬱的懶僅僅是表象:患抑鬱症的人內心痛苦,當你看到他懶在床上看似沒什麼,而在他心裡早已掀起驚濤駭浪,一遍又一遍的拍打脆弱的心靈。

即使你盡了最大努力做了你的工作,你仍然會覺得自己很糟糕。你不想做太多事情。而當你玩遊戲時,你通常仍然感受到無聊/抑鬱/不快樂。

抑鬱症所造成的“行動力”的缺乏,僅僅是造成“懶惰”表象的其中一個原因;快樂的缺失,思維的不斷反芻,自卑等負面情緒又會造成拖延,以及抑鬱帶來的疲憊感,從而顯得更加“懶惰”。

抑鬱症可能看起來像懶惰,但抑鬱症患者也可能表現出活躍和參與活動。識別抑鬱症的一個重要方法是衡量一個人對自己的感受,這可以通過低活動水平之外的事物來識別。理想情況下,這應該由專業心理健康人員來識別。

如果簡單的來區分懶惰和抑鬱,那麼:

非常“懶惰"=不願做任何事情

較嚴重的抑鬱症=無法做任何事情

主觀上的有能力“不願”做和沒有能力“無法”做是區分懶惰和抑鬱症的重要標準。

04

抑鬱症的診斷標準如下:

1、以情緒低落為基本症狀

2、應有下列症狀中的至少4項

1)對日常生活的興趣下降或缺乏。

2)精力明顯減退,無明顯原因的持續的疲乏感。

3)精神運動型遲滯或激越。

4)自我評價過低,或自責、或有內疚感,甚至出現罪惡妄想。

5)思維困難,或自覺思考能力顯著下降。

6)反覆出現死亡的念頭,或有自殺行為。

7)失眠,或早醒,或睡眠過多。

8)食慾不振,或體重明顯減輕。

9)性慾明顯減退。

3、嚴重程度標準(至少有以下情況之一)

1)社會功能受損。

2)給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後果。

4、病程標準 症狀至少持續2周

5、排除標準

1)應排除由腦器質性疾病、軀體疾病和精神活性物質所導致的抑鬱。

2)抑鬱症患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症狀,但應注意與精神分裂症相鑑別。


525心理網_您身邊的心理諮詢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