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患者哪個時間段血壓最高,怎樣注意降壓、控壓?

潘欣冉

受體內激素和生物鐘的控制,我們的血壓在一天內會呈顯出“兩峰一谷”的規律:


  • 清晨6:00~10:00,血壓明顯上升,出現第一個高峰,然後下降;

  • 下午17:00~18:00,血壓從再次上升至第二個高峰,然後下降;

  • 晚上2:00~3:00,血壓降至最低,呈現一個明顯的低谷。

在這兩個血壓高峰中,以清晨血壓的警示意義最大。正常人清晨時的高壓和低壓會比睡眠時增加10%~20%。對於高血壓患者而言,平時血壓控制不佳、藥物經過24小時消耗後致清晨血藥濃度過低等都會增加清晨血壓的升高幅度。


清晨:高血壓患者死亡事件的高峰期

我國約6成高血壓患者的清晨血壓並未得到控制。長期清晨高血壓會對心臟、大腦、腎臟和血管等帶來嚴重損害。總的來看,清晨高血壓:

  • 能引起心肌肥厚、心肌氧耗量增加,是心血管事件高發的首要危險因素。調查顯示約有40%心肌梗死和29%心臟性猝死發生在清晨時段;
  • 是腦卒中最強的獨立危險因素,該時段腦卒中的發生率是其他時段的3~4倍;
  • 會導致血管結構病變或功能改變,誘發無症狀的動脈硬化症、頸動脈內膜增厚斑塊。數據顯示清晨高血壓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相對風險增加5倍;
  • 會加重慢性腎臟病患者腎功能損傷,引起蛋白尿等。

如何降低清晨高血壓?

1.調整用藥

切記!不要自行更改服藥時間!以免夜間出現低血壓。

2.起床不要太猛

起床過猛,肌肉驟然收縮會使血壓突然升高。建議睡醒來時,先在床上躺2分鐘,之後坐立2分鐘,再坐到床邊大約1分鐘,最後再站起來活動。老年人應特別注意,起床後活動不宜過於強烈,應從小量逐漸過渡到日常的工作生活。

3.晨起適量喝些水稀釋血液

體內的水分經過一夜的消耗蒸發,血液會變得比較黏稠,容易形成血栓。早上起床後,可以喝一大杯的溫開水,能比較快的稀釋黏稠的血液,大大減少中風和心肌梗死的概率。

4.解決便秘問題或延遲排便時間,避免解便太用力

用力排便,會增大腹壓,血壓升高較快,如果同時有清晨高血壓,則兩者一疊加會使血壓急劇飆升,腦內小動脈可能會因為過度用力而破裂出血。

如果您患有便秘,排便不通暢時,不要過度用力或是屏氣,可推遲排便時間或先使用大便軟化劑。在飲食上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粗纖維的蔬菜水果。長時間便秘,建議去看醫生。

5.避免晨煉

6.生活習慣要持續改善

二個注意:(1)注意保持充足睡眠,研究發現,重度失眠患者及睡眠呼吸障礙綜合徵的患者,清晨血壓更容易升高,控制好這些疾病有助於降低清晨血壓。(2)注意保持情緒穩定,情緒激動會使交感神經興奮,提升心律升高血壓。

三個堅持:堅持規律服藥、堅持測量血壓、堅持定期隨診。

四個限制:限制菸酒、限制運動強度、限制食鹽攝入量小於6克每天、限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攝入量。



一個人的血壓在晝夜之間是有波動的,通常會有兩個高峰和一個谷底,所以有人形象的稱之為“勺型血壓”。這種血壓波動的特點是,在早上的8-9點鐘左右和下午的5-6點鐘左右出現兩個血壓高峰,凌晨2-3點左右出現一個血糖低谷,夜間最低血壓與日間最高血壓相比降低約10-20%之間,也就是10-20毫米汞柱之間。

很多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波動,也會呈現這種“雙峰一谷”的規律,但是血壓波動的幅度會大大超過20毫米汞柱。這就是造成高血壓患者在凌晨容易發生心肌梗死,而上午容易發生腦中風的主要原因。高血壓患者除了血壓異常升高之外,還容易出現血壓波動大的問題,這都與這些患者血管彈性感受器功能受損,調節血壓能力下降有關。


正因為這個原因,很多專家都建議高血壓患者能夠選擇長效的降壓藥,來管理自己一天的血壓。也就是每天早晨起來,在7點左右服用一天一次的長效降壓藥的降壓方案。這些長效降壓藥通常的作用時間會持續24小時以上,可以有效防止白天血壓過高過快的升高,有不至於使夜間的血壓降得過低,從而使得每天的血壓波動不至於太大。

當然了,有“勺型血壓”,就有“非勺型血壓”。特別是一些有特殊基礎疾病的高血壓患者,如腎病高血壓患者身上“非勺型血壓”就較為多見,他們的夜間血壓有時候比日間血壓還要高。這就需要調整降壓藥的品種、劑型和服用時間,才能更好的管理好這些患者的血壓。

因此,對於我們普通高血壓患者來講,多量量血壓,多於醫生溝通自己血壓波動的情況;嚴格按醫囑服藥,不要人云亦云,才是對抗高血壓的最佳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