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必須傻持嗎?

小馬曾經介紹過,基金是一種週期性投資的工具,一般來說需持有較長的時間,才能獲得相對理想收益。但並不意味傻持就是基金最好的投資方式,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關於基金持倉時長的問題。

基金持倉時長

跟大家介紹關於基金持倉時長的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基金收益的組成。小馬根據自己的經驗,列出一個基金收益的公式:

基金收益=基金淨值增長-基金費用

現在很多基金為了鼓勵投資者長持基金,對於申購和贖回費用有一些優惠,下圖為我任意截取一直基金申購和贖回費用的收取方式。

基金必須傻持嗎?

大部分的基金優惠方式都是趨同的,也就是說你持有基金的時間越長,你所支付的申購費和贖回費就越低,到足夠長的時間甚至能減免上述費用。

從這個角度來看,持有基金的時間越長,大家的收益就應該越高。但是,大家不要忽略,基金收益是由兩部分組成的,基金費用只是其中一個因素。而從上圖可以看出,基金費用影響較小,重點在於基金淨值的增長。因此我們知道,基金的收益的兩個影響因素基金淨值增長和基金費用,只有在基金淨值增長較低的情況下,才需要考慮基金費用,如果增長較高,基金費用的影響可以忽略。

基金必須傻持嗎?

對於基金持倉時長,小馬是這麼認為的。熊市整體股價處於底部,基金淨值的波動較小,建議投資者長期投資,這樣不僅降低了交易費用,持基至牛市還可以分享淨值增長的紅利。牛市股價出現大幅上漲,基金淨值的波動較大,只要你持倉的基金漲幅較大,完全是可以像股票一樣進行短期操作的。當然如果在熊市中遇到階段性行情,也是可以操作的,大家要靈活運用。

下面還是舉例說明一下,假設基金漲幅6%,申購和贖回費在沒有折扣的情況下最多3%,那麼賣出還可以掙接近3%,這個時候就不用太在意交易費用,因為投資實現了短期盈利。

基金是否需要長持,要根據淨值增長幅度與投資者對於收益的要求來決定,而非交易費用,交易費用只是在市場波動較小的情況下一個參考因素。

小馬有話說

小馬向投資者介紹基金的時候,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基金到底是長期持有,還是可以短期獲利。這個問題並非一個單選題,在不同的情況下,大家完全可以使用不同的策略。

比如前段時間貿易戰被炒的沸沸揚揚,部分有頭腦的投資者在這個階段大舉買入黃金ETF,到現在已經大有收穫,他們是否會長持呢?在我看來,這就是一種短期獲利的行為。

大家研究一種投資工具一定要仔細研究靈活應用,不要讓自己走入投資的死衚衕,沒有一種方法是一成不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