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平1萬元和10萬元的房子,差別在哪裡?

決定房價絕對值的,不是房子,而是城市價值!

房子,以及供求關係,在房價走勢中只能起到微調的作用。

每平1萬元和10萬元的房子,差別在哪裡?

決定房價高低的,不是房子!

樓市終究是被資金綁架的市場。當一個城市/區域的價值處於爆發前夜,也正是資金覬覦已久,並開始佈局的時候。此後的過程,就是城市價值兌現的過程,也是資金推動房價不斷走高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來得及的話,房地產項目會針對資金喜好,設計生產出相應的產品。這個過程,基本是增加建造成本的過程。只要是資金所需求的,哪怕馬桶鑲鑽石、牆面貼金塊,都會有開發商敢幹!

這裡必須要說的,是城市價值在房價組成中所佔是成正比的,建造成本則正好相反。城市價值越高,土地成本所佔成本就越高,建造成本所佔比重就越小。比如,深圳住房的建造成本基本在30%以內,極端者甚至不足20%,國內有些城市土地廉價,建造成本往往超過50%,甚至更高。

說直白一點,在中國,1萬元/㎡的房子,和10萬元/㎡的房子,建造成本相差並不大。

每平1萬元和10萬元的房子,差別在哪裡?

大灣區推行深圳標準正當時!

深圳目前是國內房價最高的城市之一,最早推行市場化,最先吸納國際先進理念,造就了深圳房地產發展理念高地的地位。從深圳前赴後繼走出去的開發企業、服務機構和職業經理人,將深圳前沿理念播撒至全中國幾乎所有大大小小的城市,當然,還有眾多內地城市的開發商前來深圳取經問道。

全國都在為深圳處於國際前沿的地產開發理念打CALL,這種局面已延續了逾20年。但由於城市間房價的巨大落差,深圳住宅標準並沒有得到全面推行。畢竟,深圳住宅僅就建造成本,都會高於絕大多數城市房價,推行深圳標準,無異於作繭自縛,恐怕極難找到合適的埋單客戶,造成有價無市的尷尬。

即便在珠三角,城市間的房價水平,相差也接近5倍。但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即將編制完畢,近期有望正式公佈,城市之間追求協調發展的結果,可能是大灣區規劃的普惠目標,城市間發展不均衡態勢有望縮小。

所以,推行深圳標準,除了少數發展趨勢良好的一二線城市,粵港澳大灣區有理由成為最大的一塊區域市場。

每平1萬元和10萬元的房子,差別在哪裡?

大亞灣吹響深圳標準集結號!

在房價水平仍處於“1字頭”、房子還只是房子的大亞灣,已經有新盤宣稱將“深圳標準”引入樓盤建造中。這是特別值得關注的一個現象。

大亞灣,是目前深圳人最熱衷前往的臨深置業區域,不少樓盤的深圳客戶比例竟高達八成。此前,進入大亞灣樓市的深圳房企,包括卓越、皇庭、龍光等聲名赫赫的開發商,均無法提及深圳標準。畢竟,十年前,大亞灣整體樓價還處於4000餘元/㎡的較低水平,當時深圳已有樓盤的建造成本都達到這個水平。

喊出“深圳標準”的博林集團,所涉樓盤為該集團在大亞灣首個地產項目博林騰瑞。這家在深圳以高尚生活締造者著稱的地產商,前一個作品博林天瑞,是深圳豪宅基因體現最集中、表現最完美的樓盤。除了在建造方面具備超前眼光,敢於投入之外,在服務方面專攻深圳最高水準,也為樓盤賦予了較高的溢價價值。不僅在銷售期內售價高出周邊同類樓盤,進入三級市場後,高出的比例還在擴大。

大亞灣首秀,就提出“深圳標準”,博林集團“會當凌絕頂”的抱負令人景仰。其實,在限價不限購的大亞灣,如果只是出於銷售的考慮,博林完全可以不用如此高調。

每平1萬元和10萬元的房子,差別在哪裡?

推行深圳標準,為何是大亞灣?

提及大亞灣人居的發展潛力,除了粵港澳大灣區,還離不開深圳東進戰略。這可能為我們洞悉大亞灣樓盤率先推行深圳標準提供更多參考。

這個總投資1.4億元的城市發展戰略,不僅對均衡深圳東西部發展產生重大影響,也是一項輻射性極強的戰略,從深莞惠一體化,到“3+2”經濟圈。近水樓臺先得月,大亞灣一直是被業內視為最早、率先獲益的區域。這個看法在深汕特別合作區“姓深”後,得到進一步深化。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上升為國家戰略,讓人們更多聚焦到前海的引擎作用,沖淡了對東進戰略的關注。但正在編制的《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年)》有關區域轉型的要求中,“推動深圳東進戰略”仍然被放置極高地位。

大家可以看看新版城市規劃發佈會新聞中,關於區域規劃目標的表述:將從功能外溢轉向協同共建……探索區域協作機制創新和區域基礎設施供給側改革,引領深莞惠經濟圈(3+2)發展,優化大都市圈空間格局,強力推進深汕合作區建設,推動深圳東進戰略。……區域核心空間要素配置資源方面,深圳將參照國際大都市發展經驗,在50公里範圍內配置深圳作為都市圈核心城市所應有的資源。

12月6日,深圳龍崗G01046-0095宗地出讓,以239.43億元成交。這宗地塊將興建668米高、深圳第一高的摩天大樓,將是對龍崗中心城東進中心地位的確立。即便是按現有交通條件,與這座摩天大樓30分鐘距離,說明大亞灣享有深圳核心區域優質配套資源更加方便了,也為深圳標準為何率先在大亞灣推行提供了充足理由。

每平1萬元和10萬元的房子,差別在哪裡?

何謂深圳標準?這是一個在深圳樓市也無法界定的概念。從設計理念、園林怡景,到建築品質、窗牆系統、入戶大堂、電梯間,以及精裝部品配置標準等,都代表著一種向上的追求,是一種內心於品質於細節追求的體現,是對深圳樓市發展趨向非常熟知的業內人士一眼即可看出的現象。

這種追求,不是拼豪拼砸錢,而是基於市場需求所提供的人性化產品及優質服務。這點,博林集團在博林天瑞項目已經積累了充分心得,沿用到博林騰瑞項目水到渠成。在大亞灣首個項目大膽運用,說明對區域人居前景的樂觀判斷。

每平1萬元和10萬元的房子,差別在哪裡?

每平1萬元和10萬元的房子,差別在哪裡?

深圳、大亞灣山海連為一體,構成珠三角自然資源最美、最豐富的海岸線,擁有灣區最佳的生態地理環境,在粵港澳大灣區中明珠形象卓然,人居價值終究會得到體現。

在全國首個省級海岸帶綜合保護與利用總體規劃——《廣東省海岸帶綜合保護與利用總體規劃》剛剛頒佈之際,大亞灣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組成,有望領先於其他灣區,率先吹響“深圳標準”全面落地的集結號,不奇怪吧!

每平1萬元和10萬元的房子,差別在哪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