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蘇州法院助推法治政府建設 為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2017年以來,蘇州法院緊緊圍繞“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和“讓法治成為蘇州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誌”的工作目標,積極發揮行政審判職能作用,依法妥善化解行政爭議,紮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使司法成為官民關係的“潤滑劑”,成為法治政府的“壓艙石”,成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近日,蘇州市中級法院召開“司法服務和保障蘇州高質量發展”新聞發佈會,首度向社會發布《2017年度行政審判白皮書》。

告官能見官 彰顯官民法律地位平等

“告官不見官”一直以來是我國行政訴訟的怪現象。但這對於蘇州法院來說已是“明日黃花”。現今,蘇州法院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已成為常態,蘇州市下設的太倉市法院行政首長出庭應訴率更是保持了連續10年100%的“神話”,蘇州工業園區、吳江等地區的行政機關出庭應訴率也分別達到95.0%和93.2%,成為落實最高法院《關於行政訴訟應訴若干問題的通知》的典範,這與蘇州法院行政審判職能有效發揮和當地政府堅持把行政首長出庭應訴工作作為履行依法行政責任的重要內容納入地方法治建設考核體系密不可分。

案結事又了 推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

如果說行政首長出庭應訴是行政審判的“面子”的話,那麼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則是更為重要的“裡子”。只有“面子”,沒有“裡子”,會導致“程序空轉”,引發新的訴訟或信訪。

蘇州法院在立案、審理各個環節,積極搭建平臺,創造條件,以法析理,耐心協調,力求審判工作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2017年,蘇州全市法院共組織案件協調會133場次。經協調後,一、二審撤訴率分別達到32.3%、7.1%。

對明顯濫用訴權的案件,蘇州法院則嚴格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依法不予受理或駁回起訴。在蘇州中級法院發佈的行政審判白皮書和典型案例中,法某訴蘇州市物價局物價行政監督案便是典型代表,法院堅持向此類肆意耗費有限的司法資源堅決說“不”。像這種方式處理問題的一審案件,2017年有257件,佔到所有行政案件的21.8%。

而對一些確不適宜協調或協調不成的案件,蘇州法院根據爭議的實質內容,盡最大可能作出明確、適當、可執行、終了性的判決。2017年,行政相對人勝訴的一審案件佔實體審理案件總數的16.4%。其中,判決撤銷或部分撤銷具體行政行為44件,佔3.7%;判決確認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或無效29件,佔2.5%,既體現了對行政機關依法合理行使權力的支持,又最大限度地保護了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法治乃善治 建設法治政府服務高質量發展

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蘇州法院充分發揮法治引領規範作用,主動跨前一步積極參與治理行政糾紛的“源頭”問題。

基層法院也通過舉辦各類活動,協力推動法治建設。蘇州市吳江區法院非訴行政執行助力公路“治超”,依法將拒不履行法院裁定的300多輛涉案超限運輸車輛予以凍結,將100多家超限運輸單位及其法定代表人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使全區5個普通公路收費站超限率由6%下降到2%以下,為保障交通運輸安全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蘇州崑山市法院聯合崑山市“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了涉集體資產清理案件庭審觀摩及集體資產規範出租使用排查清理工作座談會,也收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如今,蘇州法院正是這樣立足行政審判職責,延伸審判服務功能,全方位解決“面子”、“裡子”和“源頭”三大問題,加快助推蘇州法治政府建設,有效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聚焦」苏州法院助推法治政府建设 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聚焦」苏州法院助推法治政府建设 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